第88回 水田灌溉

李彥已經習慣從包有才那裡瞭解訊息,也越來越感覺到,有些層次的事情,並不是包有才能打聽到的,比如這次被人砸了水車,包有才打聽到和溫家有關,但溫家爲什麼會這樣做,總是不得其解。

然而將事情和駱養性一說,這個錦衣衛頭當即笑着搖了搖頭:“三娃,你是趕得不巧,朝中如今正爲了是否在畿輔屯墾爭論不休,溫家和地方上的這些傢伙,是怕你改良水田出了成績,影響朝廷的決策,所以纔會阻撓。”

李彥看到一旁的夏熙也點了點頭,拿起酒壺給兩人倒了一點番薯酒,端着酒碗想了一會,試圖用這個時代的思維來理解這件事,可還是不得要領。

“還要請大哥、元望兄指點迷津,”李彥揚了揚酒碗:“若是改良水田得法,朝廷推動畿輔一帶進行屯墾,溫家這些地主應該受益纔是,又何以會阻撓?”

夏熙和李彥碰了碰酒碗:“三娃,你想得簡單了。”

李彥苦笑着搖了搖頭:“小弟實在是想不出,這明擺着是有利的事情嘛”

“哈哈”駱養性得意地大聲笑道:“三娃啊,終於也有你想不出的事情了,其實也簡單,你想想看,真要是朝廷墾殖水田,興修水利,這銀從哪裡來?朝廷不可能撥出足額,必然要在地方上徵收,還有河工需要的勞役,還不得由地方上分派?”

“這些鄉紳可精着呢,有好處的事情,他們願意,但要出銀,便萬萬不行,”駱養性對地方上的鄉紳大加嘲諷,不屑一顧。

夏熙苦笑着端起酒碗:“也不怪他們顧慮。這銀出了,要真是能將河道水利整修好,將旱地改成水田。也就罷了,怕只怕那些官員胥吏上下其手,貪了銀還做不出事,那就是白折騰了。”

“何況,北方畢竟不同於南方,雨水多時,自然無妨;雨澤一欠。可就要絕收,北方近年來時有旱情,也不得不多作考慮。”夏熙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李彥笑着看了看夏熙與駱養性,兩人顯然沒有將心思放在這件事上,但態度卻截然不同,夏熙更多是站在北方鄉紳的立場上,試圖說明水田之法,未必就適合北地。

“拉倒”駱養性端着酒碗。斜眼看向夏熙:“邸報上可抄了徐大人地疏折節錄。也只是要開墾荒地。便是災年絕收。也好過荒着?那些鄉紳。還不是怕朝廷以屯墾爲由。收了那些荒地?”

“荒地有主。朝廷自然不能憑空收了去。”夏熙平日待人溫文爾雅。其實個性頗強。絲毫不讓地看了回去:“便是這水田之法。那些支持者大多想借此減輕南方地賦稅。卻又哪裡考慮到北人地利益?”

眼看氣氛有些不對。李彥連忙端起酒碗:“朝廷地事情。自有那些大官們去管。咱兄弟還是喝酒。”

放下酒碗。李彥拿起筷捅了捅一塊紅燒豬肘。微微一笑:“別人地事咱不管。可咱地事情也輪不到別人來管。趕明個兒。咱就開閘田。大哥。你說呢?”

“好。有豪氣”駱養性也微微一愣。想不到李彥知道地方地鄉紳會抵制。還要做這樣地事情。要說那三十畝地。也是在算不了什麼。

“三娃。咱們是兄弟。你做什麼。大哥都支持。大哥再調給你一個總旗。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敢不給俺兄弟面。就是不給俺面。”駱養性哈哈大笑。端起酒碗。示意李彥一起幹了。

“三娃,你這是何必?”夏熙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問道:“怕是溫家等士紳不會善罷甘休。”

李彥這次倒了半碗酒,倒入喉中,只覺得火辣辣地,渾身熱,氣血上涌,將酒碗狠狠按在桌面上,微笑着大聲說道:“人生一世,疏忽百年,當然要做自己認爲正確的事情,任而東南西北風,千磨萬擊還堅韌,怕他做甚?哈哈”

本來,李彥覺得要是溫家顧忌他改良水田,會搶走溫家的佃戶,他會試着與溫家協商,不從他們那裡募人就是,但現在事關北方屯墾這樣大事,甚至隱隱有政爭涉及其中,那就不是協商能夠解決的了。

李彥不願與人衝突,更不想牽涉到政治,可他也知道,一味退讓的話,便意味着做不成事情,他一個穿越者,總是瞻前顧後的,怕是讀者大大們會很不滿意,也實在對不起這個身份。

何況,這三十畝地未必會牽涉大局,溫家也未必能威脅到李彥。

與溫家,甚至是駱養性、夏熙提及地南人、北人那點小算盤相比,李彥覺得能夠將北方荒地利用起來,提高土地單產,總是好的。至於一件好事會不會被做壞,那是以後要考慮的事情。

月牙河邊,“風神一號”高高豎立,風車本身就有兩丈多高,加上土石壘就的高臺也有一丈多,疊加起來過四丈,足有兩三層小樓那麼高,在曠野中很是引人注目。

河邊的風很大,八面風帆掛上以後,在風力的推動下,風輪輕輕一顫,便緩緩轉動起來,立軸、齒輪摩擦處,出吱嘎吱嘎的響聲,聽在李彥和工匠們的耳中,卻是非常悅耳。

水車的橫軸在風車齒輪的推動下,也開始帶着木鏈,緩緩轉動,木鏈上地木桶沉入水中,再升出水面的時候,已經裝了大半桶水。

裝了水的木桶被越提越高,到了水輪處,木鏈開始彎曲,木桶生傾斜,裝着地水順着桶口流出,落到水輪下面的水池中。

水輪下的水池並不大,也不存水,落到水池中的水很快順着木製的水槽向下流淌,流到下面的水溝中,分別送往各處。

孫老頭看了看水量,高興地感慨道:“以這個度,一天足以澆田十畝,田五畝,只用來灌溉三十畝地,有些浪費了,呵呵”

“這不過是開始而已,”李彥看着通向田地那邊地溝渠已經被挖開,河水順着水溝向前流淌,想必到了明日,有些田便要浸到水中,待上一段時日,將水放空,再引水浸,如是再三,便是洗鹼。經過洗鹼以後的土壤,鹽鹼含量會大爲下降,再通過科學的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數年以後,便能成爲良田。

因爲是第一次向田地中灌水,不知道溫家等本地鄉紳會做出何種反應,駱養性親自帶了一個總旗進駐李家莊園,方圓數裡都是錦衣衛旗兵在巡視,這也是向外表示出一種不容侵犯的姿態。

駱養性擺出這樣大的排場,自然不會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輕舉妄動,到了次日,李彥的三十畝地已經一片汪洋。

“等到來年,這又會是一片飄着稻香的水田,若是那些青蒿都成了稻穀,歷史會不會變得不同?”李彥親自帶着家丁巡田,防止有人搗亂,看到溝渠中都是水,不僅想起自己那個時代的農村。

**十年代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有田地,原本也要交糧納稅,要參加勞役,只是隨着工商業地展,國家地強大,農村才實現了免稅;隨着技術的進步,種田也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地人工勞作,實現了機械化。

說到底,這都是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沒有技術進步,便沒有農業機械化;沒有技術進步,便沒有工商業的展,農業始終要承受沉重的稅負,只有技術進步才能改變這一點。

想到這些,李彥就會覺得自己現在所做的很有意義,土地改良、機械化灌溉,特別是風力水車這個東西,雖然看着笨重,也比不上抽水機,但這可是綠色能源。

而且,風力水車也爲李彥打開了一扇門,可以利用人力以外的風力,還有畜力、水力,甚至是蒸汽力,這纔是真正的機器時代。

遠處的官道上緩緩駛來一輛馬車,停到路邊後,從上面下來一位四十歲左右,穿着藍色長袍的儒雅男,向這邊看了看,便提着袍腳,舉步走上田埂。

“這位可是明瞭彈鎖的李彥李三娃?”來人遠遠地停下腳步,拱了拱手,又提起袍腳,向前行來。

“在下溫讓,能在這裡見到三娃你,實乃三生有幸”

溫讓,在溫家排行第三,李彥近日用心瞭解過溫家的資料,腦海中很快浮現出有關溫讓的情況。

夏、溫、樑、崔四大家族,夏家的糧、溫家的地、樑家的鹽、崔家的官,溫家就是這天津衛左近最大的地主,因而對屯墾水田的反應最爲激烈。

溫讓雖然只是老三,但在溫家七個兄弟中,最受其父,也就是當今溫氏的家長溫其俊的寵愛,其爲人笑裡藏刀,殺伐決斷。

見溫讓有備而來,李彥略一沉吟,微笑着拱了拱手:“原來是溫三爺,李彥有禮了”

第230回 內閣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08回 兵鋒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19回 弄權第25回 家僕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209回 抵京第259回 班底第222回 民主第235回 言論第66回 木工作坊第226回 匕現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3回 大官第205回 回京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45回 負天下人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41回 獻策釀酒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17回 殺傷策第58回 等分制尺第83回 新的征程第66回 木工作坊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8回 黃 韭第63回 天啓來信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28回 見駕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240回 商稅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59回 班底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4回 去青樓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45回 屯墾第10回 問 罪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59回 班底第252回 風雪夜第32回 流言蜚語第56回 精密製造第3回 大官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39章 滿城風雨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402回 格物院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15回 職守第236回 整編第54回 三日製鎖第90章 報紙發行第224回 安排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回 種菜第78回 妙計退婚第81回 酒樓開張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02回 代言人第17回 美姬第10回 問 罪第250章 政黨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260回 新內閣第86回 水車有害?第235回 言論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49回 私宴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36回 風雨欲來第56回 精密製造
第230回 內閣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08回 兵鋒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219回 弄權第25回 家僕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209回 抵京第259回 班底第222回 民主第235回 言論第66回 木工作坊第226回 匕現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3回 大官第205回 回京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45回 負天下人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71回 初戰告捷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41回 獻策釀酒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17回 殺傷策第58回 等分制尺第83回 新的征程第66回 木工作坊第87回 水車用途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8回 黃 韭第63回 天啓來信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28回 見駕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240回 商稅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59回 班底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4回 去青樓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45回 屯墾第10回 問 罪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259回 班底第252回 風雪夜第32回 流言蜚語第56回 精密製造第3回 大官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39章 滿城風雨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2402回 格物院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15回 職守第236回 整編第54回 三日製鎖第90章 報紙發行第224回 安排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回 種菜第78回 妙計退婚第81回 酒樓開張第75回 滿城飛紙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166回 遼東軍情第102回 代言人第17回 美姬第10回 問 罪第250章 政黨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42回 聞香教民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260回 新內閣第86回 水車有害?第235回 言論第32回 流言蜚語第249回 私宴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36回 風雨欲來第56回 精密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