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回 特務頭子

天津錦衣衛指揮使衙門,北鎮撫劉僑步入正廳,與徐光啓、駱思恭見禮後坐到一旁,銳利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李彥。

北鎮撫司專掌詔獄,精通刑名問案,天津竊案雖由駱思恭親自坐鎮,具體的事情卻是劉僑過問。

駱思恭雖然還有疑問,卻也敏銳地意識到李彥提供的線索很可能是偵破竊案的關鍵,才讓人將劉僑叫了過來。

駱思恭讓李彥將鎖鑰易於湊配的問題簡單再說了一遍,劉僑聽過後,沉吟片刻,也是提出駱思恭先前提到的兩個問題:如何知道鎖孔的形狀、大小,以及如何潛入盜走財物。

“此事二而一、一而二,若說最大的可能,便是有內應,這個內應要能接觸到錢箱銀庫,必是家中重要人物。但幾家大戶,十數家中戶盡皆失竊,總不至於每家都出了內應,”劉僑看了看駱思恭,北鎮撫司雖下屬錦衣衛,但執掌詔獄,直接向皇帝負責,其地位並不比指揮使差多少。

駱思恭與劉僑都是勳貴之後,又同屬湖廣人,平時走得比較近,聞言點了點頭,看向李彥:“你剛纔說還有下情,便現在說吧!”

駱思恭臉膛漆黑,鬚髮花白,聲音洪亮威嚴卻又不失和氣,讓人聽了很舒服,與傳聞中特務頭子陰險毒辣的形象全然無關。

李彥起身向駱思恭、劉僑行過禮:“敢問兩位大人,可信神佛之事?”

“難不成,這事還與神佛有關?”駱思恭看了旁邊的徐光啓一眼,笑了笑。

隨即面色一整,拱手向西擺了擺:“駱某祭天地祖宗,忠於皇上,孝敬師長,仁義待人,但求問心無愧!”

劉僑意味深長地看着李彥:“聖人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李彥看到徐光啓微微頷首,不禁有些納悶:自己是不是走錯地方了,這兩位特務頭子一個說話和氣,一個文縐縐的,看上去更像文官,而且與徐光啓的關係似乎也不錯。

從兩人的話語中可以看出,他們應該都是不信鬼神。

李彥微微一笑:“兩位大人高明。”

“奈何很多愚夫愚婦,未知生,卻要想着死後、想着來世,於是就有宵小之輩,趁虛而入,藉着鬼神的名義,坑蒙拐騙,哄得這些人神智不清。”

“有人不顧自己吃不上飯,省出銀子作香錢;有人迷信神棍,甘願讓妻子女兒遭人玷污;甚至還有的人罔顧王法,竟然犯上作亂……”

“兩位大人明鑑千里,也一定知曉這樣的事並不少見!”

“你是說,這竊賊是和尚道士?”駱思恭皺了皺眉頭,正如李彥所說,這種以神佛作爲幌子行騙的案子並不少見。

劉僑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李彥……你是別有所指吧?”

“你想要說的,可是聞香教?”

“聞香教?”駱思恭皺了皺眉頭,疑惑地看了劉僑一眼。

李彥點了點頭,微微笑道:“鎮撫大人想來是已經知道昨日小直沽發生的衝突,學生正是由此想到聞香教具有着令人擔憂的煽惑能力。因此才稍微印證了一下,發現凡是失竊的人家,幾乎都有人是聞香教的信徒;即便算不上信徒,也至少和聞香教的傳頭來往密切。”

“想來,這不僅僅是巧合吧?”

“有這樣的事情?”駱思恭探詢地看向劉僑。

劉僑搖了搖頭:“鎮撫司一開始並未將辦案重點放在內應上,這個情況還不清楚。”

劉僑執掌北鎮撫司多年,對天下刑案瞭然於胸,知道聞香教確實有這個能力,也像聞香教斂財的風格。

聞香教利用鬼神蠱惑信徒成爲內應,泄露鎖孔的情況,因而可以很容易湊配出合適的鑰匙,又在內應的幫助下竊走了財物,確實很有可能。

不過劉僑進來之前,恰巧有下屬說起李彥跋扈行兇,殺傷多名無辜百姓與聞香教教民,劉僑尚未來得及問清楚情況,礙於徐光啓在座,也不好詢問,只能先出言搪塞。

駱思恭與劉僑合作多年,看出他有別的想法,便笑着勉勵了李彥一番:“這個線索非常重要,徐大人當真是名師出高徒,若是能因此破得此案,本都督一定會給三娃請功的。”

徐光啓並不擅長刑名,以爲破案在望,高興地站起來道:“駱都督誤會了,老夫並非三娃的老師,此事也全是他自己想到,與老夫並沒有關係。”

“如果沒有別的事情,老夫便先行告辭,但願兩位大人早日破案,還天津百姓一個朗朗青天。”徐光啓拱手說道。

聽到徐光啓說他並不是李彥的老師,駱思恭與劉僑對視一眼,也不阻攔,將兩人送出門外,劉僑看着平靜離去的李彥,沉吟着說道:“這少年給我的感覺好奇怪,得讓下面的人多做些調查。”

“你不會懷疑他吧?這個李彥看上去少年老成,神態舉止從容,就算不是徐光啓的學生,也關係匪淺,應該不會有問題,”駱思恭轉身向屋裡走去。

劉僑笑了笑,也跟着走進屋子:“倒不是懷疑他,竊案十有八九如他所說,和這個聞香教脫不了干係。”

“那你剛纔?”駱思恭坐回到椅子上,端起桌上的茶壺,對着茶壺嘴咕嚕咕嚕灌了一陣茶水:“還是這樣喝茶舒服。”

劉僑知道上司有這個喜好,笑着搖了搖頭:“有人和我說這個李彥昨天殺了人,而我剛纔試探,他沒有解釋,看上去徐大人也不知情,你我堂堂錦衣衛指揮使、北鎮撫,總不能讓人當槍使吧?”

“算了!”駱思恭將茶壺重重頓在桌上:“這個案子太過麻煩,京裡催得越來越緊,如果真的破了案,殺個把人這點小事,駱某給他擺平。”

劉僑從另一壺中給自己倒了半杯清茶,輕輕抿了一口:“大人可曾想過,李三娃所說的這件事一旦公開,會造成何等影響?”

駱思恭眉頭一皺,臉色漸漸凝重起來。

第12回 小 弟第230回 內閣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3回 尾行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40回 狹路相逢第97回 進軍京城第63回 天啓來信第53回 鎮撫要人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7回 美姬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9回 施恩第247回 對手第218回 前夜第6回 後 臺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18回 機器藍第53回 鎮撫要人第17回 美姬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18回 機器藍第248回 追隨者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5回 單挑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216回 後路第258回 國士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61回 女設計師第230回 內閣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7回 美姬第230回 內閣第254回 糧荒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29回 放權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11回 進城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63回 天啓來信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1回 紅顏第64回 簡易溫室第247回 對手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48回 追隨者第2401回 內監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07回 對策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54回 三日製鎖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21回 表決第219回 弄權第54回 三日製鎖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42回 聞香教民第29回 施恩第232回 司法第19回 海外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30回 農事第6回 後 臺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1回 換 田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4回 去青樓第102回 代言人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31回 立憲第256回 節後第175回 雙城戰記
第12回 小 弟第230回 內閣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72回 不如創業第23回 尾行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62回 出訪登萊第40回 狹路相逢第97回 進軍京城第63回 天啓來信第53回 鎮撫要人第139回 金州防線第17回 美姬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46回 大獲全勝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9回 施恩第247回 對手第218回 前夜第6回 後 臺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18回 機器藍第53回 鎮撫要人第17回 美姬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18回 機器藍第248回 追隨者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5回 單挑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216回 後路第258回 國士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61回 女設計師第230回 內閣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7回 美姬第230回 內閣第254回 糧荒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29回 放權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69回 路遇老農第211回 進城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63回 天啓來信第93回 天津東林第21回 紅顏第64回 簡易溫室第247回 對手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48回 追隨者第2401回 內監第51回 當堂論辯第207回 對策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54回 三日製鎖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21回 表決第219回 弄權第54回 三日製鎖第52回 按律當絞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42回 聞香教民第29回 施恩第232回 司法第19回 海外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30回 農事第6回 後 臺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1回 換 田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4回 去青樓第102回 代言人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31回 立憲第256回 節後第175回 雙城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