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司發展戰略規劃

這個劉真真還是有能力的,李軼也比較滿意,在公司成立後這麼短的時間,就把公司搞得有聲有色,生產科研基地也建成了。

會議一開始,李軼就面色凝重地道:“各位,我們是應該討論一下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的事情了。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飛天航空科技雖然成立時間不到半年,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建成了二百多畝的生產科研基地,我們的航空材料生產也已經開始取得效益,但是這還不夠,我想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擴大我們的生產了,當然還有未來的公司發展戰略規劃,我想在今天也要向各位提出來,大家進行討論!”

聽到大老闆如此一說,高管們都不由得充滿了期待之色,他們加入飛天航空科技,當然是希望公司越來越大,甚至是上市,這樣他們就會有更美好的錢途了。

李軼笑道:“現在我們的國產中型戰術運輸機已經立項了,我想我們公司可以爲國產中型戰術運輸機生產先進的複合材料部件,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承接業務方面,都沒有問題!”

大家都知道,李軼可是航空工業最牛的年輕專家,這次他一定又是擔任總師之類的職務了,所以爲公司拿到中型戰術運輸機的複合材料部件業務,一點兒都不難,技術方面更不用說了,現在公司的航空材料生產技術,都是李軼做出來的。

不過接下來李軼所說的那才叫一個震驚。

李軼笑道:“各位,雖然我們飛天航空科技初創不久,但是我們的目標卻是很宏偉的,在這裡我向各位保證,你們加入飛天航空科技,絕對是一個無比正確的選擇,我想今天坐在這裡的,都是精英,我想大家都將和公司一起成長,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的飛天航空科技,目標是成爲世界一流的通用飛機制造商,十年後,我們的規模將達到十億美元的年營收額,大家不要覺得這個目標太高,我在這裡信口開河,絕對不是!”

李軼的話語中,終是透露着一股強大的自信。

所以在座的人,都不由得心中暗暗激動,真要是像李軼所說的那樣,十年後公司達到年營收十億美元的規模,那不是要成爲國內五百強企業?同時在世界航空製造領域,也絕對是一方霸主了。

堪比灣流這些著名的飛機制造商了,那樣一來公司的高管們,除了將擁有股份外,身份也是暴漲,所以每一個人,臉上都開始泛光了。

特別是公司總經理劉真真,當初她之所以願意過來擔任這麼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總經理,最主要的還是衝着長紅電器的名頭來的,因爲介紹人跟她說了,這家飛天航空科技,是長紅電器總經理投資的一家公司。

而現在的長紅電器,正如日中天,長紅電器總經理張華建,也是國際國內的名人了,再加上還有著名投資人,米軍的加入,所以劉真真這個哈弗大學的高材生,海歸博士,纔來到了飛天航空科技。

對於李軼這個大老闆,劉真真一開始是一點兒也不瞭解,而且到了公司以後,李軼這個大老闆也極少現身,與她的交流也很少,只有幾次,但是劉真真現在才明白,李軼雖然比她小了好幾歲,但是絕對比她還要有自信,目標如此之大,劉真真也沒有想到。

本來她在想,如果能夠帶領飛天航空科技,十年內做到兩三個億的規模就很不錯了,畢竟航空科技在國內,只是一個很小的市場,兩三個億規模的公司,就是極限了。

但是李軼卻說出了這麼宏偉的公司發展戰略,這讓劉真真不得不再次對李軼這個老闆進行了重新的評估。

李軼停頓了一下,繼續道:“未來不僅是世界航空工來將有一個極大的增長,同時咱們國家的航空工業更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起碼是二十年以上吧,而在這個過程中,機會是非常大的,我們首先從航空材料做起,一旦時機成熟我們將會正式進軍飛機制造業,我想各位到時候一定會成爲公司的股東,擁有公司的股份,因爲我在你們加入公司的時候就承諾過,所以你們放心,到時候我會兌現承諾的!”

哪怕是千分之一的股份,將來也是不得了的,比如說年營收十億美元,可分配純利潤一億美元,那就是六億人民幣了,千分之一的股份,分紅也有六十萬了!

掌聲如同潮水一般響了起來,看起來大家還是對李軼畫的大餅很感興趣的,不管怎麼樣有希望有目標就是好事。

李軼笑道:“未來我們要設計製造從四座活塞螺旋槳輕型飛機,到二十座級的遠程豪華公務機,一架豪華公務機,價格就是幾千萬美元,現在這個市場還在繼續增長,所以我想我們公司將來是大有可爲的。不僅如此,咱們國內的通用航空,也將開始逐步的發展起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天我們的通用航空達到鷹醬的水平,將會有多少的私人飛機,幾十萬架,這個市場真是很大,我們要抓住機會!”

李軼接下來又把一些公司發展戰略構想,進行了深入的闡釋,這也讓飛天航空科技的高管們,對飛天航空科技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掌聲再次熱烈的響了起來,李軼笑道:“下面請各位發表一下你們的意見吧,首先從咱們公司總經理劉真真小姐開始!”

劉真真現在完全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因爲如果實現了李軼所說的目標,那她的人生價值就真正的得以實現了,領導一個年營收十億美元的公司,這是任何一個職業經理人,都夢想實現的。

劉真真激動地道:“各位,有沒有覺得我們的李董講得太好了,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李董給咱們公司設計發展戰略!”

劉真真帶頭鼓掌,大家又跟着鼓起掌來,看到這個場面,白建東和朱小芳,對李軼這個準女婿更是充滿了敬意,在公司當中,李軼的威望真是太高了,要是沒有李軼的威望,恐怕公司沒有一個人會真正的尊重他們。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產大飛機的動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先進中推渦扇19正式立項第三百七十五章 八萬噸蒸汽彈射航母要立項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一百五十五章 殲七MF首滑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八十九章 BUMP進氣道製造工藝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第四百七十六章 發展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產大飛機的動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引起轟動的大消息第二百二十一章 飯保羅航展第三十一章 戰前動員第八十二章 太行發動機專家委員第二十四章 高效精密加工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面翼重型殲擊機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二百二十一章 飯保羅航展第三百一十九章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設計評審第三百五十七章 渦扇16是一個大家族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越F119和F135發動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一百一十一章 蘇二七戰鬥機的改進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撿到寶了第八十三章 雙發重型鴨式佈局高機動戰鬥機設計方案第一百一十章 盛飛的大國工匠第九十七章 打敗專家們的感覺一定很棒第二百四十九章 九九式需要更強的動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發動機脈動式生產線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七十四章 技術指標太高?第二十九章 跟楊瑋副所長要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魚兒上鉤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飛天航空科技公司第一百一十一章 蘇二七戰鬥機的改進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五十九章 殲七MF戰鬥機潛在客戶第一百四十二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四百六十章 C919客機複合材料供應商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雕無人機下線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七MF和FC-1又獲訂單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四百二十章 霹靂12要達到AIM120C的水準第一百三十四章 殲七MF戰鬥機PK二手F16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FC-1梟龍準備首飛第四十二章 載譽歸來第四百章 戰略合作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測試車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四百七十一章 株海航展參展準備時第二百三十六章 運八還是運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渦槳發動機系列第四百二十九章 漲志氣的艦警500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機雲集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上無源相控陣第二百零九章 試車圓滿成功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飛第三百六十八章 除了隱身都趕上B2轟炸機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幫忙第四百二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二百八十章 性能與可靠性俱佳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四百零八章 飛機設計大師第二百零一章 渦扇19可以成爲飛豹的動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二百零九章 試車圓滿成功第三十章 數控技能大賽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十二章? ???飛機結構設計研究室第三百五十七章 渦扇16是一個大家族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工大的優秀畢業生第四百零二章 西餐嗎?不過如此第四百三十三章 拳打B737MAX腳踢A320NEO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一百零二章 FC-1戰鬥機項目多方會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八萬噸蒸汽彈射航母要立項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四百五十八章 精彩的首飛表演第四百零四章 殲十七艦載戰鬥機競標第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把關審查詳細設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露要自考本科學歷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萬小時壽命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產大飛機的動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先進中推渦扇19正式立項第三百七十五章 八萬噸蒸汽彈射航母要立項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一百五十五章 殲七MF首滑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八十九章 BUMP進氣道製造工藝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第四百七十六章 發展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產大飛機的動力第三百六十六章 引起轟動的大消息第二百二十一章 飯保羅航展第三十一章 戰前動員第八十二章 太行發動機專家委員第二十四章 高效精密加工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面翼重型殲擊機第六十六章 國產飛機心臟病第二百二十一章 飯保羅航展第三百一十九章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設計評審第三百五十七章 渦扇16是一個大家族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越F119和F135發動機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一百一十一章 蘇二七戰鬥機的改進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撿到寶了第八十三章 雙發重型鴨式佈局高機動戰鬥機設計方案第一百一十章 盛飛的大國工匠第九十七章 打敗專家們的感覺一定很棒第二百四十九章 九九式需要更強的動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發動機脈動式生產線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七十四章 技術指標太高?第二十九章 跟楊瑋副所長要人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魚兒上鉤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飛天航空科技公司第一百一十一章 蘇二七戰鬥機的改進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五十九章 殲七MF戰鬥機潛在客戶第一百四十二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四百六十章 C919客機複合材料供應商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雕無人機下線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七MF和FC-1又獲訂單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四百二十章 霹靂12要達到AIM120C的水準第一百三十四章 殲七MF戰鬥機PK二手F16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FC-1梟龍準備首飛第四十二章 載譽歸來第四百章 戰略合作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測試車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四百七十一章 株海航展參展準備時第二百三十六章 運八還是運九?第一百八十八章 渦槳發動機系列第四百二十九章 漲志氣的艦警500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機雲集第三十八章 BUMP進氣道聯合攻關小組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先上無源相控陣第二百零九章 試車圓滿成功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飛第三百六十八章 除了隱身都趕上B2轟炸機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幫忙第四百二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二百八十章 性能與可靠性俱佳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四百零八章 飛機設計大師第二百零一章 渦扇19可以成爲飛豹的動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二百零九章 試車圓滿成功第三十章 數控技能大賽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十二章? ???飛機結構設計研究室第三百五十七章 渦扇16是一個大家族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工大的優秀畢業生第四百零二章 西餐嗎?不過如此第四百三十三章 拳打B737MAX腳踢A320NEO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一百零二章 FC-1戰鬥機項目多方會議第三百七十五章 八萬噸蒸汽彈射航母要立項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四百五十八章 精彩的首飛表演第四百零四章 殲十七艦載戰鬥機競標第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把關審查詳細設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露要自考本科學歷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萬小時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