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

可以說現在的米格公司,是急需要新項目來輸血的,但是他們即便是參與FC-1項目,也不會得到多大的回報,相反還要投入不少,所以現在其實對米格公司來說,也並不是特別壞的一件事情。

在李軼記憶中,再過幾年,米格公司、蘇霍伊設計局、伊留申設計局、伊爾庫特設計局和圖波列夫設計局被毛熊合併爲聯合航空製造公司。

而那個看起來有點像殲十雙發戰鬥機的米格1.44戰鬥機,其實整體水平只不過與殲十戰鬥機相當,存在的問題很多,它是米格設計局第一次搞鴨式佈局戰鬥機,所以必然有一些問題。

米格1.44戰鬥機的控制可以說非常的複雜,包括尾撐末端和腹鰭都存在可動偏轉翼面,但正是因爲氣動太複雜了,而飛控又不夠好,所以它的問題自然就非常多了。

米格1.44腹鰭和尾撐都設計了可調舵面,可見米格1.44的主翼俯仰控制能力不足,並且垂尾航向控制能力有限,尤其是大迎角機動時必須依賴腹鰭進行航向控制。

更特別是的米格1.44戰鬥機的鴨翼,還採用了鋸齒的設計,這同樣也是爲了降低飛控系統的難度。

進氣道設計,更是米格1.44的弱項,它採用的是帶有可調脣口的多波系可調進氣道,與先進的BUMP進氣道就沒法比了。

倒是米格1.44採用的發動機,推力還比較可觀,所以有可能實現超音速巡航能力,AL-41F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據稱達到一百七十五千牛,不過實際上可能也就一百五十千牛左右,推重比不到九。

除了米格1.44技術驗證機外,米格公司大概最大的希望就是在米格35戰鬥機了,米格35戰鬥機,其實就是在米格29的基礎上,改進出來的一款三代半戰鬥機,有點類似於蘇27戰鬥機發展出來蘇30,蘇35戰鬥機一樣。

米格29戰鬥機,被稱爲機場保衛者,最主要就是因爲它的航程和作戰半徑太小了,腿短,這一方面是因爲它的載油係數不大,二來也是因爲RD33發動機油耗比較高。

米格35戰鬥機的改進也不可能很大,腿短是依舊的,但是它擁有了九個外掛點,最大載重量提高到六點五噸,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優化了機體結構,採用了更多的複合材料,因此增加了內油,改進的RD-33MK發動機性能有一定提升,比較明顯的就是發動機尾氣的黑煙要少了很多。

米格29戰鬥機最出名的就是它那兩道黑煙,在航空展上表演的時候,就顯得非常突出,這是其他戰機所不具備的一項性能,都不需要拉煙了。

通過升級後的米格35戰鬥機,確實已經接近重型戰鬥機了,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三十噸,最大航程三千一百公里。

米格公司大概也是知道大勢已去,所以也很開脆的就退出了FC-1項目,這樣還能拿到一千萬美元的設計費呢!

不過對中方和巴方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了,六一一所現在可以甩開了米格公司的影響,自己幹自己的了。

所以在會議一結束,中航一集團董事長李雲海就把楊瑋總師和李軼都叫了過去。

在李雲海的辦公室,三人坐下來之後,李雲海就略有些擔憂地道:“李軼,現在米格公司算是正式退出項目了,可是你真有把握,完全靠我們自己,把FC-1戰鬥機項目完成嗎?特別是發動機,咱們能在三年內完成中推的研製?”

李軼笑道:“李總請放心吧,我既然敢這樣說,那就是有把握的。現在我們的渦扇十A發動機,進展可以說非常的順利,有了十四點五噸推力的渦扇十A發動機,我們還不能搞出十噸推力的渦扇十九發動機嗎?這都不是事兒。”

楊瑋笑道:“其實一開始我就是希望能夠,讓我們自己來完成FC-1戰鬥機項目的,只是當時我們無法獲得適合FC-1戰鬥機的發動機,不得己才和米格公司合作,以便引進毛熊的RD33發動機,現在好了,我們可以不必使用落後的RD33發動機了,用我們自己的先進中推,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什麼都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也不必擔心毛熊卡脖子!”

李軼道:“沒錯,我們現在的FC-1戰鬥機設計方案,將會比原來的方案更先進,成本如果控制得好,並不會提高多少,相反這還會促進我們國家的航空工業發展,特別是咱們用自己的中推,這就可以繼續培育我們的航空發動機產業,僅有大推是不夠的,先進中推我們也必須要有!”

李雲海被李軼和楊瑋所說的話,深深的震撼到了,確實如果有了自己的先進中推,那麼不僅可以外銷,還會有更多的用途,因爲一箇中推核心機,是可以派生出不少的發動機的,比如說高盧人的M88中推發動機,就派生出了好幾種發動機,其中一款歐洲最大功率的渦槳發動機,就成爲了A400M運輸機的動力。

A400M運輸機採用四臺TP400-D6渦槳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功率高達一萬一千馬力,它正是以M88-2渦扇發動機核心機爲基礎設計出來的,如果兔子的先進中推出來了,那麼以先進中推爲基礎,研製一款大功率的渦槳發動機,也不是事兒了。

先進中推不僅可以派生出大功率渦槳發動機,還能派生出大功率渦軸發動機,這對兔子的直升機工業來說,又是一個福音。

不但如此,先進中推核心機,完全是可以發展出一款比較先進的民用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它可以用於噴氣式客機。

所以先進中推其實對兔子航空工業來說,重要程度不亞於大推,這也就是李雲海內心一陣激動的原因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 峽飛公司考察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二百零二章 給航空發動機也來個脈動式總裝第七十四章 技術指標太高?第四百零二章 西餐嗎?不過如此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四百四十四章 模擬空戰帶來變化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出最好的側衛戰鬥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遠程巡航導彈動力第四百零二章 西餐嗎?不過如此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四百六十六章 航空復材預浸料技術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可以吊打蘇35戰鬥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誠飛和六一一的龍系列飛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齒輪傳動風扇技術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四十五章 航空報國夢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C909脈動式生產線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第五十八章 航展焦點第一百零二章 FC-1戰鬥機項目多方會議第二百九十三章 超越F16戰鬥機的梟龍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一百五十章 接近三代機的製造工藝第二章 撿了個飛機設計系統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三百七十六章 趕蒼蠅第二百零八章 點火試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航商飛公司成立第三百一十一章 誠飛和六一一的龍系列飛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五十章 空中美男子、飛豹和殲七MF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一百七十一章 殲七MF精彩表演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先進的綜合液壓機械傳動系統要跟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私人飛機要火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四百一十二章 性能碾壓未來的超級大黃蜂第三十五章 李軼的建議第三百八十四章 渦扇十五大推進展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一百九十三章 將相控陣機載雷達白菜化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四百四十二章 殲10A優勢明顯第六十七章 正式簽訂協議第二百三十五章 運九和空警1000同時立項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十八章 殲十之父宋老來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渦槳支線客機發展計劃第五十七章 引進蘇30戰鬥機第六十一章 記者專訪第三百章 梟龍戰鬥機粉絲千萬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一百零五章 真的要超越F16A的JF17戰鬥機第八十四章 超前的設計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機迎來設計評審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型客機爭鋒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殲十六立項研討第三百七十三章 李軼畫大餅第七十章 殲七MF戰鬥機要參加軍方評審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產大飛機的動力第三百四十四章 商會的活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七MF戰鬥機迎來南美客戶第一百六十五章 超低空通場致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三百四十四章 商會的活動第二章 撿了個飛機設計系統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渦扇十五大推進展第五十三章 第二屆珠海航展第四百零一章 順帶幫忙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一百八十二章 渦扇十五不能拖四代機的後腿第三百五十七章 渦扇16是一個大家族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爭氣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行者150輕型噴氣公務機第一百三十章 專家意見
第二百五十一章 峽飛公司考察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二百零二章 給航空發動機也來個脈動式總裝第七十四章 技術指標太高?第四百零二章 西餐嗎?不過如此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四百四十四章 模擬空戰帶來變化第四百四十三章 蘇二七近距格鬥也輸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出最好的側衛戰鬥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遠程巡航導彈動力第四百零二章 西餐嗎?不過如此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四百六十六章 航空復材預浸料技術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三百一十三章 可以吊打蘇35戰鬥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誠飛和六一一的龍系列飛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齒輪傳動風扇技術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四十五章 航空報國夢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C909脈動式生產線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第五十八章 航展焦點第一百零二章 FC-1戰鬥機項目多方會議第二百九十三章 超越F16戰鬥機的梟龍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一百五十章 接近三代機的製造工藝第二章 撿了個飛機設計系統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三百七十六章 趕蒼蠅第二百零八章 點火試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航商飛公司成立第三百一十一章 誠飛和六一一的龍系列飛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五十章 空中美男子、飛豹和殲七MF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一百七十一章 殲七MF精彩表演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三百五十章 先進的綜合液壓機械傳動系統要跟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私人飛機要火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四百一十二章 性能碾壓未來的超級大黃蜂第三十五章 李軼的建議第三百八十四章 渦扇十五大推進展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一百九十三章 將相控陣機載雷達白菜化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四百四十二章 殲10A優勢明顯第六十七章 正式簽訂協議第二百三十五章 運九和空警1000同時立項第三百零六章 全面超過F119發動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十八章 殲十之父宋老來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渦槳支線客機發展計劃第五十七章 引進蘇30戰鬥機第六十一章 記者專訪第三百章 梟龍戰鬥機粉絲千萬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一百零五章 真的要超越F16A的JF17戰鬥機第八十四章 超前的設計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機迎來設計評審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型客機爭鋒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二百七十五章 殲十六立項研討第三百七十三章 李軼畫大餅第七十章 殲七MF戰鬥機要參加軍方評審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產大飛機的動力第三百四十四章 商會的活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七MF戰鬥機迎來南美客戶第一百六十五章 超低空通場致意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三百四十四章 商會的活動第二章 撿了個飛機設計系統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三百八十四章 渦扇十五大推進展第五十三章 第二屆珠海航展第四百零一章 順帶幫忙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一百八十二章 渦扇十五不能拖四代機的後腿第三百五十七章 渦扇16是一個大家族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爭氣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行者150輕型噴氣公務機第一百三十章 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