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

中航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今天前來參加海直二零立項會的領導和專家真是不少,對於這樣一款重要的機型,海軍相當的重視,這次航母工程的總師,副總師等相關人員都來了。

李軼這樣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專家,一到立項會現場,就受到了最多的關注,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李軼,也不會有今天海直二零的立項。

更不會有完全自主設計研製的大型航母工程的立項,所以李軼幾乎就像是神一樣的存在了。

哪怕老專家們,都對李軼生出無限的敬仰之情來。

只要是能夠爲祖國的國防建設,做出貢獻來的人,都最值得尊敬的。

不管他有多年輕,也不管他資歷很淺,很淺,他都應該要坐在這裡。

在座的專家裡面,也有不少和李軼相熟的,李軼上前一一的和專家們,領導們打招呼,顯得非常的謙虛。

李軼知道,在座的領導和專家們,纔是真正值得敬仰的人,而他只是靠着系統外掛罷了。

很快,參加立項會的領導和專家們都到齊了,會議正式開始。

首先還是領導們講話,都非常的簡短,領導們把時間更多的留給了李軼他們這些設計師。

接着是直升機所的總師伍佳明,彙報目前直升機所在研直升機的情況,領導們聽了之後,心裡面也更有底氣了。

這次海直二零項目,型號總師,就是由直升機所總師伍佳明親自掛帥的,當然總體設計方案,還是李軼負責的。

彙報完目前在研型號的基本情況後,伍總師有些激動地道:“海直二零直升機,是咱們的航母工程配套項目,能夠承擔如此重要的一個型號研製任務,我們直升機所,上上下下都覺得非常自豪,同時我也們也感到了壓力非常的大,因爲我們還從來沒有研製過這麼大,這麼先進的艦載直升機!雖然我們有直八這種十三噸級直升機的研製經驗,但是海直二零,在技術水平上,較直八領先一代,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都將是史無前例的。但是我相信有李軼總監的先進設計方案,以及他的技術指導,我相信我們直升機所,一定可以圓滿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研製任務!”

伍總師的話音一落,整個會議室掌聲就如潮水一般的響了起來。

確實海直二零,作爲一種瞄準二十一世紀使用環境的先進艦載直升機,它甚至比鷹醬的SH60B海鷹艦載直升機還要先進,重量也更大,這難度可想而知了。

現在領導和專家們,都在等着李軼的設計方案,有了李軼的設計方案,海直二零纔有可能研製成功。

在熱烈的掌聲中,李軼走到了臺上,打開了PPT,會議室的燈光也暗了下來。

領導和專家們,都把目光瞄準了臺上的李軼,以及他身後的PPT界面。

李軼打開PPT之後,一架漂亮的艦載直升機模擬圖,就呈現出來了,在座的領導和專家們,一看之下,都紛紛的發出讚歎之聲。

確實這架海直二零真的太漂亮了,比鷹醬的SH60B海鷹直升機,要漂亮得多,整個機身充滿了流線型的設計,這與六七十年代的設計風格確實不同,這樣的設計明顯有更好的隱身特性,還有更好的氣動效率。

當然也明顯的更多采用複合材料,技術水平自然是要較鷹醬的十噸級海鷹更先進得多。

李軼自信地站在臺上,朗聲道:“各位領導,專家們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夠爲我們的海軍設計海直二零方案,咱們的海直二零是一機兩型的設計,反潛和通用型兩種不同的設計,今天我在這裡,作一個詳細的彙報,請領導和專家們,對設計方案,進行評估,批評指正。”

李軼這樣說,當然也是非常客氣的說法了,在座的專家們,都很清楚,要找出李軼的設計方案有什麼毛病,那太難了,李軼的水平比他們都要高得多呢。

李軼接着道:“我們的海直二零,作爲一款十五噸級通用和反潛直升機,不僅要超過SH60B和SH60F直升機的性能水平,也要超過最新的MH-60R海鷹直升機的性能水平。大家都知道,HM60R在一九九九年底首飛成功,未來將成爲鷹醬海軍的標準直升機。但我們的海直二零,會更加強大。”

MH-60R在一九九三年開始研發,不過它還是在黑鷹的基礎上設計的,所以機體還是難有徹底的改變。最主要的改進,還是換裝更大功率的發動機,座艙航電系統的升級,從老式的變成新型玻璃化座艙,當然在武器系統方面也有升級。

新的MH60R直升機,有更強的打擊能力,可以失事兩枚輕型魚雷,兩枚反艦導彈,或者四枚海爾法導彈,還能在艙門安裝重機槍。

除了執行反潛作戰任務外,MH-60R直升機上裝有一個用於執行搜救任務的吊車。而對於垂直補給任務,MH-60R直升機可以安裝一個吊裝能力爲二點七噸的貨鉤。

除了部署在航母上,MH60R也會部署在護衛艦,驅逐艦和巡洋艦上。

不過對於兔子海軍來說,由於現役的驅逐艦,護衛艦,包括在研的052B型驅逐艦,甲板尺寸相對較小,所以海直二零肯定還無法上去,所以它們還是繼續使用直九。

李軼打開詳細的設計圖,繼續道:“海直二零直升機,主要用於執行反潛戰、反水面戰、海軍特種作戰、搜索和救援、戰鬥搜索與救援、垂直補給,以及醫療後送等任務,它能夠大大增強海軍艦艇的作戰能力。爲滿足上艦的需求,海直二零直升機的機體尺寸,相對來說,更接近十噸級的SH60,比咱們十三噸級的直八直升機要小!”

領導和專家們,也看到了設計圖上標註的參數。

海直二零直升機,機身長度爲十九點五米,旋翼直徑十七點二米,高度五點二五米,空重六點九噸,正常起飛重量十二噸,最大起飛重量十五噸,可以吊掛四噸重的貨物,也可以在艙內運三噸重的貨物。

採用兩臺功率達到一千五百千瓦的渦軸十七發動機,動力還是非常不錯的。將來陸軍型的,可以換裝二千千瓦的渦軸二零,滿足高原使用需要。

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一百一十一章 蘇二七戰鬥機的改進第七十二章 小展弦比高升力體鴨式佈局第二百四十章 預警機最好的平臺還是客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渦扇17發動機項目啓動第三百二十八章 給054A護衛艦用很不錯第四十五章 航空報國夢第五十八章 航展焦點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撿到寶了第四百一十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競標開始第二百五十九章 勇士和蘇30賣力表演第五十九章 殲七MF戰鬥機潛在客戶第三百四十六章 原型機快下線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一百八十八章 渦槳發動機系列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四十五章 航空報國夢第六十章 從達索公司虎口奪食第一百九十章 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航空發動機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驚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級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第三百六十九章 渦槳16發動機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六十九章 該是殲十戰鬥機上BUMP進氣道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二百三十三章 準備訂婚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十出頭的常務副總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四百五十二章 C909脈動式生產線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渦扇十五不能拖四代機的後腿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一百一十四章 脈動式總裝線的關鍵技術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爭氣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渦扇20僅需20億研製經費第十章? ??六一一所,我來了!第四十章 確定殲七MF總體設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航空復材預浸料技術第三百二十章 僅次於安70和A400M第一百八十二章 渦扇十五不能拖四代機的後腿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二百三十三章 準備訂婚第五十二章 風洞試驗第五十三章 第二屆珠海航展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十出頭的常務副總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殲14綜合航電領先蘇27不止一代第一百三十八章 先進中推渦扇19正式立項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二十三章 大國工匠第二百九十五章 裝B最在行發個單章求支持!第九十四章 超七要以米格33爲基礎設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簽約與戰略合作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噸級渦扇16發動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FC-1戰鬥機下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先進中推渦扇19正式立項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三百九十八章 噴氣式公務機產業鏈第一百零三章 米格公司極力反對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九十章 殲十戰鬥機最大表速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三百五十章 先進的綜合液壓機械傳動系統要跟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汽車複合材料輕量化技術第四百七十一章 株海航展參展準備時第二百九十三章 超越F16戰鬥機的梟龍第四百零一章 順帶幫忙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國航空工業引起轟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出最好的側衛戰鬥機第二百九十五章 裝B最在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遇上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零一所的算盤第三百三十章 放棄山寨蘇三三吧第一百七十七章 盛飛也要搞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六十九章 該是殲十戰鬥機上BUMP進氣道了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二十五章 bump進氣道設計方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商飛公司副總師李軼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航母Style將提前到來第九十八章 “潛入”沈飛內部第一百七十七章 盛飛也要搞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獵鷹教練機完成設計
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一百一十一章 蘇二七戰鬥機的改進第七十二章 小展弦比高升力體鴨式佈局第二百四十章 預警機最好的平臺還是客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渦扇17發動機項目啓動第三百二十八章 給054A護衛艦用很不錯第四十五章 航空報國夢第五十八章 航展焦點第二十一章 宋老心想撿到寶了第四百一十章 國產艦載戰鬥機競標開始第二百五十九章 勇士和蘇30賣力表演第五十九章 殲七MF戰鬥機潛在客戶第三百四十六章 原型機快下線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一百八十八章 渦槳發動機系列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四十五章 航空報國夢第六十章 從達索公司虎口奪食第一百九十章 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航空發動機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驚喜第一百七十五章 30MW級大功率艦用燃氣輪機第三百六十九章 渦槳16發動機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六十九章 該是殲十戰鬥機上BUMP進氣道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二百三十三章 準備訂婚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十出頭的常務副總師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四百五十二章 C909脈動式生產線第二百九十七章 一飛沖天的梟龍戰鬥機第一百八十二章 渦扇十五不能拖四代機的後腿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一百一十四章 脈動式總裝線的關鍵技術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四百二十八章 全球最先進艦載預警機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二百六十八章 渦扇十A發動機首飛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爭氣機第三百三十八章 渦扇20僅需20億研製經費第十章? ??六一一所,我來了!第四十章 確定殲七MF總體設計第四百六十六章 航空復材預浸料技術第三百二十章 僅次於安70和A400M第一百八十二章 渦扇十五不能拖四代機的後腿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二百三十三章 準備訂婚第五十二章 風洞試驗第五十三章 第二屆珠海航展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十出頭的常務副總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殲14綜合航電領先蘇27不止一代第一百三十八章 先進中推渦扇19正式立項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二十三章 大國工匠第二百九十五章 裝B最在行發個單章求支持!第九十四章 超七要以米格33爲基礎設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簽約與戰略合作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噸級渦扇16發動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FC-1戰鬥機下線第一百三十八章 先進中推渦扇19正式立項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三百九十八章 噴氣式公務機產業鏈第一百零三章 米格公司極力反對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二百九十八章 首飛就來了一場表演第九十章 殲十戰鬥機最大表速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三百五十章 先進的綜合液壓機械傳動系統要跟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汽車複合材料輕量化技術第四百七十一章 株海航展參展準備時第二百九十三章 超越F16戰鬥機的梟龍第四百零一章 順帶幫忙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國航空工業引起轟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出最好的側衛戰鬥機第二百九十五章 裝B最在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遇上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零一所的算盤第三百三十章 放棄山寨蘇三三吧第一百七十七章 盛飛也要搞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六十九章 該是殲十戰鬥機上BUMP進氣道了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二十五章 bump進氣道設計方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商飛公司副總師李軼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航母Style將提前到來第九十八章 “潛入”沈飛內部第一百七十七章 盛飛也要搞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獵鷹教練機完成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