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殲七MF首滑

殲七MF戰鬥機的製造工藝非常棒,特別是BUMP進氣道的外觀,非常的漂亮,而且非常的光滑,看不到凹凸不平的反光。

李軼笑道:“看來咱們的殲七MF戰鬥機製造工藝一點兒也不比F16戰鬥機差啊!”

細心的軍迷們,也發現了這架殲七MF戰鬥機氣動佈局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機翼形狀變了,還採用了邊條翼,翼身融合度也非常高。

這架魔改的殲七戰鬥機,與原來的殲七戰鬥機,完全不一樣了,只能從後機身看到相似之處。

雙三角形的中單翼,最好看的還是它的氣泡式座艙,那與老殲七戰鬥機的小座艙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還有機頭的雷達罩也非常的好看,比殲七家族的大鼻孔要好看多了。

在機頭下方,就是BUMP進氣道了,進氣道與機身融合爲一體,中間是一個微微凸起的鼓包,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男子漢的喉結,很有意思。

軍迷們都沸騰起來了。

這個進氣道比殲十戰鬥機用的進氣道還要看多了,軍迷們都很激動,什麼時候殲十戰鬥機才能改成這樣的進氣道,把那六根棍子拿掉呢?

在國外給殲十戰鬥機起的外號當中,殲十戰鬥機被稱爲惡棍,雖然現在它還沒有公開,但是網上都已有它的照片了,殲十戰鬥機,蹲守現場的軍迷們可是看到過的。

其實F16戰鬥機的進氣道也有這樣的棍子,只不過隱藏得更好,不容易看到罷了。

後來也有專家解釋,這就是加強筋,解決進氣道前伸部分剛度或強度不足的問題。

殲十的進氣道前伸部分比其他機型要長,附面層隔離板伸得更長,與機身的距離也比較大,這也是因爲殲十戰鬥機也在追求高空高速導致的,而F16戰鬥機就不追求高空高速,又採用的是皮托管式進氣道,小棍子就比較隱蔽,也比較短小。

殲十戰鬥機進氣道前伸較長,受力面積大,加厚附面層隔板,能解決問題,但付出的重量代價大。而六根小棍也可以解決問題,付出的重量代價就要小得多了,雖然這樣會看起來醜一些。

但是在飛機設計師眼裡,實用纔是最重要的,而且飛機設計師無時不在爲減輕飛機的每一克重量而努力,所以增加重量的事情,當然是儘量不做了。

本來殲十戰鬥機的推力就顯得不足,如果再增加重量,那麼推重比就更低了,機動性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當時選擇六根小棍也是有原因的。

不過現在有了BUMP進氣道,就可以降低進氣道結構重量了,即便是採用自適應可變的BUMP進氣道,重量同樣要比原來的進氣道結構重量低。

就在軍迷們激動不已之時,首滑的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

李軼他們也非常的激動,黃總工親自簽下了首滑令,一名英武的試飛員,王強大步走向殲七MF戰鬥機02號原型機。

雖然首次滑行只是低速滑行試驗,並沒有什麼風險,但是試飛員王強心裡面仍然是非常激動的,因爲他是第一個駕駛殲七MF戰鬥機的人。

接下來的滑行試驗,都將由他來,並且首飛不出問題的話也是他。

作爲全世界第一種最產服役的BUMP進氣道戰鬥機的首飛試飛員,那肯定是要載入航空史冊的。

圍繞機體轉了一圈,仔細的檢查,確認無誤後,王強在這架殲七MF戰鬥機的飛行日誌上簽字,完成了與地勤人員的交接工作。

緊接着,王強懷着激動的心情,跨入了這架戰機的座艙,雖然說這架殲七MF戰機的後機身與殲七E戰鬥機是一樣的,但它的座艙卻是更接近殲十戰鬥機的,所以它應該算是一個新的物種了。

隨即王強打開了主電源開關,通電激活機載航電,配合地勤啓動渦噴十三F發動機,玻璃座艙緩緩合攏,首滑準備就緒,尖銳而高昂的渦噴發動機轟鳴聲響徹機場,高溫氣流噴出,烤得地面上的空氣都扭曲了。

看到殲七MF戰鬥機上馬上就要開始進行首滑了,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的激動。

駱榮華激動地道:“真是不容易啊,咱們終於把殲七MF戰鬥機給造出來了,再過些天,,它就要飛上藍天了,這是咱們誠飛未來十年內,最重要的機型之一!”

確實,空軍和海軍的訂單,加上國外訂單都幾百架了,十年才能全部生產完呢,而且後面肯定還會接到國外訂單的。

試飛員王強在座艙內,舉手向觀禮臺的領導專家們敬禮,接着地勤打出允許滑行的旗語。

王強上推節流閥,渦噴十三F發動機的推力開始增加,殲七MF戰鬥機也緩緩地向前滑行起來。

看着殲七MF戰鬥機滑行起來,李軼的心情也相當的激動,白露何嘗不是如此呢,她不自覺的就抓緊了李軼的手。

這架戰機就是他們兩人合作的成果啊,也是見證他們走到一起的一架戰機,所以對他們來說,殲七MF戰鬥機或許不是最先進的戰機,但是對他們來說卻是意義最大的一架戰機。

黃總工感慨道:“有了BUMP進氣道和翼身融合,再加上扁圓的機頭,氣泡式座艙,咱們的殲七MF戰鬥機比起殲七E來,好看太多了!”

雖然這是一架黃皮機,還沒有塗裝,但是仍然很好看,李軼不由得想起前世的時候,國產第一架採用BUMP進氣道的戰機,梟龍04架飛機,在首次進行滑行試驗的時候,被軍迷們拍到了,結果就在網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雖然說現在網絡還沒不發達,但是殲七MF戰鬥機的首滑,肯定也會被一些軍迷拍到。估計過幾天網絡上就要熱鬧起來了。

現在李軼可以說把BUMP進氣道這個技術,提前了幾年實現,而且殲十戰鬥機也將很快採用自適應BUMP進氣道,殲十A這個型號也將直接採用,相當於直接就沒有了A,而到了B型和C型的狀態之間。

不但如此,殲十戰鬥機還將換上國產渦扇十A發動機,推力達到十四點五噸,可比三姨夫發動機強多了。

國產殲十戰鬥機的技術性能,將會直接跳躍十年以上,達到歐洲雙風的水平。

第四百三十六章 殲十七艦載機動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七MF戰鬥機迎來南美客戶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驚喜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第三百九十六章 渦扇300發動機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雕首飛成功第二十六章 兩位老總僵持起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新FC-1設計方案獲得巴方青睞第二百四十七章 渦槳渦軸系列全面佈局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二百八十章 性能與可靠性俱佳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太行發動機很行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機雲集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七十六章 震驚全場的設計方案第二百九十九章 公開體驗梟龍戰鬥機先進座艙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六章?? 殲十進氣道設計不好?第一百九十四章 七八零廠的未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十三章? ?走進一三二廠第五十一章 殲七MF戰鬥機蚌式進氣道成了第十九章 殲7MF戰鬥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選理事長單位第五十七章 引進蘇30戰鬥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三百一十九章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設計評審第四百三十六章 殲十七艦載機動力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菲的三代機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八萬噸蒸汽彈射航母要立項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模擬空戰帶來變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加裝保形油箱的戰鬥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20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四章? 殲十首次鑑定試飛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警1000預警機和運九中型運輸機平臺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空性能差?第三百八十九章 最牛噴氣式公務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二百六十七章 商飛公司副總師李軼第四百零二章 西餐嗎?不過如此第二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立項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三百九十三章 殲七MF還表演一場第四百章 戰略合作第三百零二章 性能超過T700渦軸發動機第二十四章 高效精密加工第四百五十章 航母研製工作如火如荼第四十六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國航空工業引起轟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引起轟動的大消息第一百二十四章 古院士也不支持第四十六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第二百六十二章 簽約與戰略合作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矢量推力技術第四百一十一章 611所海龍艦載戰鬥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1500千瓦級渦軸發動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先搞七萬噸級蒸汽彈射航母第八章??? 楊副總師親自要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第三百八十四章 渦扇十五大推進展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二百七十五章 殲十六立項研討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萬小時壽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三十六章 全國大賽出征歡送會第四十八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高級顧問第六章?? 殲十進氣道設計不好?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測試車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飛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對的聲音很大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略轟炸機旋轉發射掛架第二百九十一章 與龐巴迪和巴航正面競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C919客機軍事用途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1500千瓦級渦軸發動機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二百一十七章 梟龍戰鬥機設計資料被盜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遇上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航母設計方案通過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八十三章 雙發重型鴨式佈局高機動戰鬥機設計方案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
第四百三十六章 殲十七艦載機動力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七MF戰鬥機迎來南美客戶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驚喜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第三百九十六章 渦扇300發動機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雕首飛成功第二十六章 兩位老總僵持起來了第一百零六章 新FC-1設計方案獲得巴方青睞第二百四十七章 渦槳渦軸系列全面佈局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二百八十章 性能與可靠性俱佳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太行發動機很行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二百二十三章 名機雲集第二百章 渦扇19發動機總裝第七十六章 震驚全場的設計方案第二百九十九章 公開體驗梟龍戰鬥機先進座艙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六章?? 殲十進氣道設計不好?第一百九十四章 七八零廠的未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十三章? ?走進一三二廠第五十一章 殲七MF戰鬥機蚌式進氣道成了第十九章 殲7MF戰鬥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選理事長單位第五十七章 引進蘇30戰鬥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造東方的洛馬和臭鼬工廠第三百一十九章 運九中型戰術運輸機設計評審第四百三十六章 殲十七艦載機動力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南菲的三代機計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八萬噸蒸汽彈射航母要立項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模擬空戰帶來變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加裝保形油箱的戰鬥機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四百一十八章 搞定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20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四章? 殲十首次鑑定試飛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警1000預警機和運九中型運輸機平臺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空性能差?第三百八十九章 最牛噴氣式公務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翼龍無人機首飛第二百六十七章 商飛公司副總師李軼第四百零二章 西餐嗎?不過如此第二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立項第七十七章 雙發重型殲14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三百九十三章 殲七MF還表演一場第四百章 戰略合作第三百零二章 性能超過T700渦軸發動機第二十四章 高效精密加工第四百五十章 航母研製工作如火如荼第四十六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國航空工業引起轟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引起轟動的大消息第一百二十四章 古院士也不支持第四十六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第二百六十二章 簽約與戰略合作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矢量推力技術第四百一十一章 611所海龍艦載戰鬥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1500千瓦級渦軸發動機第三百三十二章 先搞七萬噸級蒸汽彈射航母第八章??? 楊副總師親自要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第三百八十四章 渦扇十五大推進展第四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直升機家族第二百七十五章 殲十六立項研討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萬小時壽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三十六章 全國大賽出征歡送會第四十八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高級顧問第六章?? 殲十進氣道設計不好?第三百六十二章 插上翅膀的99式測試車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飛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對的聲音很大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略轟炸機旋轉發射掛架第二百九十一章 與龐巴迪和巴航正面競爭第四百五十一章 C919客機軍事用途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1500千瓦級渦軸發動機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二百一十七章 梟龍戰鬥機設計資料被盜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遇上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航母設計方案通過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八十三章 雙發重型鴨式佈局高機動戰鬥機設計方案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