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打敗專家們的感覺一定很棒

李軼來到宋文聰辦公室,見楊瑋也在,也不由得很是好奇。

跟兩位領導打過招呼,李軼就問道:“宋總,您找我有事?”

宋文聰笑道:“是啊,這回咱們又要打大仗了,上級通過下來了,要召開國產重型殲擊機立項論證會了,而且上級特地點名,要讓你跟着我們一起,參加這個會議!”

李軼激動地道:“真的嗎?那太好了,這確實是一個硬仗啊,但是有宋總和楊副所長你們兩位在,我覺得心裡還是挺踏實的!”

楊瑋笑道:“咱們必須要做好準備工作,爭取這一次能夠立項成功,但是對我們來說,這一次立項的阻力也很大啊,畢竟如果咱們的雙發重型殲擊機成功的立項了,那等於是要分了兄弟廠所的蛋糕了!”

李軼笑道:“但是不管怎麼樣,這次顯然是上級看中了咱們在鴨式佈局上優勢,我們的鴨式佈局潛力很大,只是我們的雙發重殲,風險肯定要比仿製蘇二七戰鬥機大得多,所以這一次我們還是要着重從這一方面來打動專家們。”

宋文聰笑道:“李軼同志,說得非常不錯,我們就是讓專家們,領導們都相信,我們能夠把雙發重殲項目完成,你想想看,有沒有什麼特別有力的證明!”

李軼其實早就想過了,還別說他真的有。

李軼笑道:“宋所長,楊副所長,我認爲現在我們是有非常好的證明的,那就是我們要取得殲七MF戰鬥機的成功,還有我們的殲十戰鬥機,在試飛當中所取得的很多數據,都是可以做爲支撐的。我們的發動機也有保障,渦扇十A發動機,進展非常順利,而且推力達到十四點五噸,可以很好的滿足我們的雙發重殲的動力需求!”

頓了頓,李軼又道:“其實我們還有一個反向的證明,那就是找出蘇二七戰鬥機的問題,以及仿製蘇二七戰鬥機,存在的巨大風險。”

楊瑋一聽,猛的拍了一下大腿笑道:“妙,這個主意真是妙啊!我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只是蘇二七戰鬥機,一直是六零一所在搞,我們怎麼能夠發現它的問題呢?”

李軼笑道:“這個事情就交給我來做吧,過幾天我會把詳細的報告準備好,到時候請二位領導過目!”

宋文聰笑道:“太好了,小李啊,你真不愧是咱們六一一所的福將,好好幹,我是非常看好你的,將來你的擔子還要加,做好準備吧!”

宋老這個就是在向李軼透露某種信息了,確實現在宋老已經把李軼當成了六一一所第三代接班人了。

李軼倒是沒有顯得太激動,畢竟這事兒還早着呢,再說他對當領導的興趣不是很大。

現在李軼最想做的,還是讓殲十四戰鬥機能夠順利的立項,然後早一點把它做出來,讓它進入部隊服役,這纔是他最大的夢想。

當然現在李軼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論證會上,還要和專家們好好的辯論一番,打敗專家們的感覺一定很棒。

蘇二七系列戰鬥機的問題,仿製蘇二七戰鬥機的問題,李軼倒是知道一些,不過那都是前世的時候聽來的。

現在要真正的搞到有力的證據,也是不容易。恐怕只能用天眼了。

但要見到國產化的蘇二七戰鬥機,還得去沈飛,找孫二胖。

不過一想到,將來若是殲十四戰鬥機,真把殲十一給擠下去了,那孫二胖可怎麼辦?

沈飛的效益本來就不太好,沒有了仿製蘇二七系列,那將來就更不好了。

李軼也有點於心不忍,可是爲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未來,爲了中國空中力量更加強大,李軼也只能在心中暗暗的對二胖說對不起了。

下班以後,李軼就聯繫了孫二胖。

電話一打通,孫二胖就激動地道:“李軼,你小子,終於捨得給我打電話啦?聽說你小子混得很不錯,我還以爲你把兄弟都給忘了呢!”

李軼嘿嘿笑道:“怎麼可能呢!二胖,這兩天我想過來參觀參觀你們沈飛,看看你在那裡混得怎麼樣!”

孫二胖一聽笑道:“好啊,我的大設計師,我知道你現在牛逼得不行,連渦扇十A發動機總師都要聽你的呢,來吧,讓我也盡一下地主之誼,招待招待你,小雞燉蘑菇啥的,管飽!”

李軼笑道:“那好,我可就真來了哦!”

兩人說好了,李軼這就準備動身,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還要沈飛有自己的兄弟孫二胖。

李軼轉念一想,其實這對沈飛來說也是好事,對整個中國航空工業來說更是好事,只有擺脫山寨的道路,中國航空工業纔有更美好的未來。

如果一直去模仿別人的戰鬥機,那麼自己就永遠設計不出好的戰機來。

蘇二七系列戰鬥機,在李軼前世的時候,國產化也並不順利,包括後來的殲十五和殲十六戰鬥機,由於都是模仿借鑑,所以出的問題真不少,特別是在飛控方面。

比如在某一次,空軍兩名特級飛行員駕駛殲11BS戰鬥機進行實彈射擊訓練,就在完成射擊準備駕機返航的一剎那,這架殲11BS突然激烈上下襬動起來,失去控制。幸好飛行員處置冷靜,最終在26秒後、距離地面380米高度纔將飛機控制住並返航。

這一次的飛行事故,便是採用電傳飛控系統飛機在研製階段或服役初期較爲常見的飛行員-飛機耦合誘發振盪現象, F-22戰鬥機都曾因此發生過墜機事故。

這就是殲十一BS在飛控系統的設計當中,存在缺陷,造成飛行員所希望的飛機響應與飛機的實際響應不一致,從而產生飛行員誘發振盪事故。

要知道飛控系統,與氣動佈局是緊密相關的,這就是因爲六零一所和沈飛並沒有完全吃透蘇二七戰鬥機的氣動,而蘇霍伊設計局,肯定也是要留一手的,並不會把這些關鍵的技術資料給中方。

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龍戰鬥機詳細設計第三十六章 全國大賽出征歡送會第二十五章 bump進氣道設計方法第一百零五章 真的要超越F16A的JF17戰鬥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殲14要採用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二百七十四章 極飛150輕型飛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一百零五章 真的要超越F16A的JF17戰鬥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三百三十九章 推力A型20噸B型24噸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漲志氣的艦警500第十一章? ??楊瑋副所長談話第三百二十七章 15兆瓦級艦用燃氣輪機第七十一章 渦扇十A發動機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十三章? ?走進一三二廠第二百七十三章 極飛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三百八十一章 背靠的大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四百六十六章 航空復材預浸料技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貼心照顧第三百三十二章 先搞七萬噸級蒸汽彈射航母第二百七十七章 撿別人的東西永遠沒出路第十二章? ???飛機結構設計研究室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一百八十八章 渦槳發動機系列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四百五十章 航母研製工作如火如荼第一百五十七章 進化的翼龍無人機第四百零四章 殲十七艦載戰鬥機競標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二百六十七章 商飛公司副總師李軼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三百四十三章 正面競爭合資飛機制造商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第一百七十七章 盛飛也要搞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四十四章 用殲七MF戰鬥機練手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噸級中型運輸機設計評審通過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產輕型私人飛機來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來戰略轟炸機之爭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個屁第三百七十三章 李軼畫大餅第八章??? 楊副總師親自要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殲十六重型戰鬥機第三百五十九章 珍貴的禮物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作共贏第六十章 從達索公司虎口奪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八十五章 殲七MF戰鬥機凍結設計狀態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航工業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產輕型私人飛機來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背靠的大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九十五章 雙發重型的優勢第四百三十八章 渦槳18發動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二百一十九章 帶鋸齒的尾噴管第五十章 空中美男子、飛豹和殲七MF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一百六十三章 殲七MF戰鬥機首飛之日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二百九十章 引領噴氣支線客機潮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太行發動機很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進的側杆操縱(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方反應第七十一章 渦扇十A發動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正式立項第三百一十二章 殲14戰鬥機詳細設計評審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發個單章求支持!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一百八十七章 1500千瓦級渦軸發動機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極飛150輕型飛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產大飛機的動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驚喜第三十六章 全國大賽出征歡送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產預警機立項申請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四百七十六章 發展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越F119和F135發動機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
第二百六十四章 曙光女神和C9X9系列客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國瞄上了兔子先進軍事航空技術第二百一十一章 梟龍戰鬥機詳細設計第三十六章 全國大賽出征歡送會第二十五章 bump進氣道設計方法第一百零五章 真的要超越F16A的JF17戰鬥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殲14要採用相控陣火控雷達!第二百七十四章 極飛150輕型飛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一百零五章 真的要超越F16A的JF17戰鬥機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三百三十九章 推力A型20噸B型24噸第三百七十章 三人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漲志氣的艦警500第十一章? ??楊瑋副所長談話第三百二十七章 15兆瓦級艦用燃氣輪機第七十一章 渦扇十A發動機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十三章? ?走進一三二廠第二百七十三章 極飛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三百八十一章 背靠的大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四百六十六章 航空復材預浸料技術第四百五十六章 貼心照顧第三百三十二章 先搞七萬噸級蒸汽彈射航母第二百七十七章 撿別人的東西永遠沒出路第十二章? ???飛機結構設計研究室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一百八十八章 渦槳發動機系列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四百五十章 航母研製工作如火如荼第一百五十七章 進化的翼龍無人機第四百零四章 殲十七艦載戰鬥機競標第二百零四章 創造航發研製最快速度第二百六十七章 商飛公司副總師李軼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七十五章 渦扇十A還不夠先進第三百四十三章 正面競爭合資飛機制造商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第一百七十七章 盛飛也要搞察打一體無人機第四十四章 用殲七MF戰鬥機練手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噸級中型運輸機設計評審通過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產輕型私人飛機來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未來戰略轟炸機之爭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個屁第三百七十三章 李軼畫大餅第八章??? 楊副總師親自要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殲十六重型戰鬥機第三百五十九章 珍貴的禮物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作共贏第六十章 從達索公司虎口奪食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一百四十章 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系統(求支持)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八十五章 殲七MF戰鬥機凍結設計狀態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航工業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五章 國產輕型私人飛機來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背靠的大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九十五章 雙發重型的優勢第四百三十八章 渦槳18發動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二百一十九章 帶鋸齒的尾噴管第五十章 空中美男子、飛豹和殲七MF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一百六十三章 殲七MF戰鬥機首飛之日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二百九十章 引領噴氣支線客機潮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新太行發動機很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進的側杆操縱(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方反應第七十一章 渦扇十A發動機第一百六十六章 飛行品質接近三代機第一百七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正式立項第三百一十二章 殲14戰鬥機詳細設計評審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發個單章求支持!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一百八十七章 1500千瓦級渦軸發動機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極飛150輕型飛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國產大飛機的動力第二百五十三章 飛天航空科技參展第四十一章 大大的驚喜第三十六章 全國大賽出征歡送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國產預警機立項申請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第二百一十章 遭遇危險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四百七十六章 發展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三百八十五章 超越F119和F135發動機第七十八章 這個想法太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