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進化的翼龍無人機

見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李軼就接着道:“所以我們要設計研製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在綜合性能方面,必須要超過捕食者。這些天我也初步的做了一個方案,借這個機會,我想就拿出來,請大家也來看一下,是否可行!”

說着李軼就把U盤插上,接着PPT就打開了。

這是一個進化了的翼龍無人機,李軼當然不可能把後來誠飛和六一一所搞的翼龍I無人機直接拿過來了,而且是有改進的,在飛行性能上更強,接近彩虹四無人機了。

李軼一邊打開PPT一邊道:“米立堅由於無人機出口受到《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的嚴格管制,米立堅不能對外出口航程300公里和載荷500千克以上的無人飛行器,所以捕食者無人機也在範圍內,再加上捕食者無人機價格高昂,即便是有很多國家想買,也要考慮一下腰包!”

原來的翼龍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一千二百公斤,最大飛行高度五千三百米,最大飛行速度二百八十公里,續航時間二十小時,最大航程四千公里。

不過彩虹四就更大一些了,最大起飛重量一千三百三十公里,最大續航時間三十五小時,彩虹四無人機可以掛四枚空地導彈,最大載荷三百四十五公斤。

而翼龍1無人機最早只有一百公斤的外掛重量,到了翼龍2才增加到四百八十公斤。

對這種長航時無人機來說,影響航程和續航力,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發動機和複合材料,只有機身更輕,發動機更省油,再加上優異的氣動設計,才能飛得更遠,留空時間更長。

比如說捕食者無人機,由於發動機性能和複合材料都比較好,所以能夠飛到七千六百米高,而且續航時間也超過二十四小時,比翼龍1性能要好。

翼龍2無人機,現在來說太大了一些,因爲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四噸。

航空活塞發動機,目前來說國內使用的,基本上都是進口貨,在無人機的動力上,這次李軼也是要採用自行設計研發的,因爲這種高性能的發動機想買也不是很容易買到的。

www★ttκǎ n★¢O

如果直接用小型通用飛機採用的活塞發動機,那麼並不能很好的適應翼龍無人機的需要。

李軼打開PPT後,大家就看到了他設計的方案,上面寫着幾個字,翼無I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

這架無人機真是漂亮,看起來比捕食者更加的好看,特別是它採用的上置V型尾翼,這與捕食者是不一樣的。

李軼道:“察打一體無人機翼,既可以偵察也可以展開攻擊,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只有米立堅研製成功,翼龍I無人機,在性能方面要超過捕食者,所以它必須要有一臺好的國產航空活塞發動機,還要突破複合材料的技術,這是設計參數,最大起飛理量一千四百二十公斤,任務載荷重量三百公斤,載油量三百二十公斤,最大續航時間二十八小時,巡航速度一百七十千米每小時,最大飛行速度二百五十千米每小時,巡航高度八千米,最大航程三千八百千米,操作半徑二百六十千米。採用一臺一百二十五馬力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爲動力!”

黃總工道:“不錯,如果真的能夠做出來,那在國際市場上也一定會很受歡迎,只是現在我們國內在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方面,恐怕很難提供這樣一臺發動機啊!”

李軼點了點頭道:“是的,目前咱們國內確實沒有合適的發動機,但是我們就是要開始突破,現在咱們國內只有西工大在研製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它是唯一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研製單位,產品只有二衝程和轉子發動機,功率覆蓋範圍十五到五十五馬力,只能滿足三百五十公斤以下小型無人機要求。”

西工大可是在座很多設計師的母校,包括楊瑋副所長,李軼,還有誠飛技術中心也有好些人都是從西工大出來的,他們自然很清楚這一點。

李軼道:“西工大產品只有二衝程和轉子發動機,功率覆蓋範圍十五到五十五馬力,只能滿足三百五十公斤以下小型無人機要求。所以我想我們可以和西工大聯合研製一百馬力以上四衝程航空活塞發動機。”

聯合研製,這確實是可以啊,大家都開始變得激動起來,在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領域,中國航空工業也是比較落後的,比國外就差得多了。

這主要還是由於國外通用航空發展得非常好,對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有很大的需求,就連米立堅的捕食者無人機,採用的都是奧地利的航空活塞發動機。

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是很多運動型小飛機,和私人飛機的動力,除了航空活塞發動機以外,還有一種轉子發動機,這種轉子發動機,應用於很多小型無人機上,不過大型無人機就只能用航空活塞發動機了。

甚至於汽車都開始搞轉子發動機了,最出名的就是馬自達公司,1970年,馬自達6的前身上市,分別搭載了1.6L活塞發動機和12A雙轉子發動機,這主要就是因爲轉子發動機重量輕、體積小、排量小、功率大、轉速上限很高。

李軼接着道:“捕食者採用奧地利生產的四衝程化油器式增壓發動機,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增壓技術成熟,廢氣渦輪增壓器可以強化發動機輸出功率,提高高空工作性能,隨着汽車工業技術發展,廢氣渦輪增壓器設計和製造技術發展很快,國外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已經使用了廢氣渦輪增壓器。所以我們開發一百二十五馬力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也要用上這個技術,除此之外,電控汽油噴射技術在小型發動機上的應用,數字化電子管理系統,有效控制發動機噴油系統和點火系統,渦輪增壓系統,也是我們要採用的先進技術。”

在李軼的設想中,這款小型航空活塞發動機,不單可以給翼龍無人機使用,將來還能給國產通用輕型飛機使用,這個市場是很大的。

第三百九十一章 航發集團與航空工業集團成立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二百七十九章 渦扇十九發動機試飛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第三百九十六章 渦扇300發動機第八十五章 殲七MF戰鬥機凍結設計狀態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十四章? ?工藝問題還是設計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一百四十三章 阿根挺空軍代表團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出最好的側衛戰鬥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獲豐收的世紀航展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一百零五章 真的要超越F16A的JF17戰鬥機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四百二十章 霹靂12要達到AIM120C的水準第一百零九章 先進中推有希望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立項第二百三十八章 綜合性能超過E3和費爾康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六十七章 正式簽訂協議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個屁第十章? ??六一一所,我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漂亮的首飛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略轟炸機旋轉發射掛架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二百零五章 李軼被人設計了第四百零九章 百年航母夢要實現了第二十九章 跟楊瑋副所長要人第七十九章 殲十四雙發重型戰鬥機有希望了第二十六章 兩位老總僵持起來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二百九十五章 裝B最在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二百二十章 高空性能極佳第二百七十七章 撿別人的東西永遠沒出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FC-1梟龍準備首飛第一百一十四章 脈動式總裝線的關鍵技術第八十三章 雙發重型鴨式佈局高機動戰鬥機設計方案第七十章 殲七MF戰鬥機要參加軍方評審第六章?? 殲十進氣道設計不好?第三百八十四章 渦扇十五大推進展第一百四十二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二百零一章 渦扇19可以成爲飛豹的動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搞咆哮蟲我弄咆哮豹第三百九十章 RT30艦用燃氣輪機也要立項了第六十四章 高下立判的飛行表演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海軍走向遠海的步伐加快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破波音空客壟斷的C919客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渦扇300發動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一百五十六章 察打一體無人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殲十六重型戰鬥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一百零一章 雙發重型殲擊機立項論證資料準備得不錯第六十三章 大國空軍的尷尬第二百四十一章 運輸機用複合材料第二十七章 BUMP進氣道工程設計軟件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二百六十二章 簽約與戰略合作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搞咆哮蟲我弄咆哮豹第五十九章 殲七MF戰鬥機潛在客戶第二百四十四章 國內尺寸最大螺旋槳葉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機靜力試驗第四百七十六章 發展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二百一十八章 渦扇十A裝上蘇二七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獲豐收的世紀航展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殲十S第一百零九章 先進中推有希望了第二百零六章 想套渦扇十九的技術?沒門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一百九十章 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航空發動機
第三百九十一章 航發集團與航空工業集團成立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二百七十九章 渦扇十九發動機試飛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第三百九十六章 渦扇300發動機第八十五章 殲七MF戰鬥機凍結設計狀態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十四章? ?工藝問題還是設計問題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一百四十三章 阿根挺空軍代表團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出最好的側衛戰鬥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獲豐收的世紀航展第二百九十六章 爲國家做貢獻再苦再累也值得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一百零五章 真的要超越F16A的JF17戰鬥機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四百二十章 霹靂12要達到AIM120C的水準第一百零九章 先進中推有希望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rl1500燃氣輪機立項第二百三十八章 綜合性能超過E3和費爾康第二百三十章 殲七MF戰鬥機的新客戶第六十七章 正式簽訂協議第一百零四章 米格公司算個屁第十章? ??六一一所,我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漂亮的首飛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一百零七章 李軼把米格公司都氣跑了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略轟炸機旋轉發射掛架第二百八十六章 震驚衆人的設計方案第二百零五章 李軼被人設計了第四百零九章 百年航母夢要實現了第二十九章 跟楊瑋副所長要人第七十九章 殲十四雙發重型戰鬥機有希望了第二十六章 兩位老總僵持起來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殲十六總師助理第二百九十五章 裝B最在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二百二十章 高空性能極佳第二百七十七章 撿別人的東西永遠沒出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FC-1梟龍準備首飛第一百一十四章 脈動式總裝線的關鍵技術第八十三章 雙發重型鴨式佈局高機動戰鬥機設計方案第七十章 殲七MF戰鬥機要參加軍方評審第六章?? 殲十進氣道設計不好?第三百八十四章 渦扇十五大推進展第一百四十二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二百零一章 渦扇19可以成爲飛豹的動力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搞咆哮蟲我弄咆哮豹第三百九十章 RT30艦用燃氣輪機也要立項了第六十四章 高下立判的飛行表演第二百四十三章 高端人才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三百九十五章 海軍走向遠海的步伐加快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四百五十四章 打破波音空客壟斷的C919客機第三百九十六章 渦扇300發動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一百五十六章 察打一體無人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殲十六重型戰鬥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二百九十四章 技校同學聚會第一百零一章 雙發重型殲擊機立項論證資料準備得不錯第六十三章 大國空軍的尷尬第二百四十一章 運輸機用複合材料第二十七章 BUMP進氣道工程設計軟件第二百五十八章 震撼表演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二百六十二章 簽約與戰略合作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搞咆哮蟲我弄咆哮豹第五十九章 殲七MF戰鬥機潛在客戶第二百四十四章 國內尺寸最大螺旋槳葉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機靜力試驗第四百七十六章 發展小直徑精確制導炸彈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六十五章 殲10雙發=殲14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八十七章 春節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八十六章 最大航程二千六百公里第二百一十八章 渦扇十A裝上蘇二七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獲豐收的世紀航展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殲十S第一百零九章 先進中推有希望了第二百零六章 想套渦扇十九的技術?沒門第三百零九章 獲得準生證第一百九十章 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航空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