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脈動式總裝線的關鍵技術

駱陽激動地道:“二胖同志,想不到啊,你還有如此超前的思維,看來咱們這個大國工匠創新工作室,還真是有大任務要乾了。”

孫二胖嘿嘿笑道:“那就太好了,我想我們一定會把脈動式生產線搞出來的。其實這段時間,我已經大致的把咱們的脈動式生產線構成給琢磨出來了,咱們的脈動式總裝線,可以劃分爲幾個工作區。第一個工作區,是預裝配區,我們可以把它命名爲零號工作區,在這個工作區,還沒有真正的開始裝配。”

駱陽點了點頭道:“嗯,有道理,你繼續!”

孫二胖信心大增:“在零號工作區,主要的工作是完成機翼的裝配,還有機身段等大部件的裝配,比如說機翼,它不僅包括主翼,還包括了襟、副翼和移動式前緣等活動部件,它們都要在這裡安裝到機翼上,使得機翼成爲一個完整的部件,進入下一個工作區。機身段也是如此,在機身裡面,會有各種系統,在這裡也可以完成預裝!”

駱陽略有些激動地道:“太好了,那一號工作區呢?”

孫二胖連忙道:“一號工作區,主要是對戰機的幾大部件進行對接裝配,這裡面就包括了前機身,中機身,後機身,左右機翼和尾段。在裝配的時候,首先對中機身進行定位,然後前機身,後機身,和左右機翼就可以從四個方向,同時向中機合攏,進行對接安裝。垂直尾翼和平尾也是在這裡對接安裝我們可以取消腳手架這些老舊設備,採用自動化的安裝設備,不但大大提高效率,安裝精度更高,質量更好!”

駱陽若有所思地道:“好像是這麼個理,你接着說!“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沒有想到,孫二胖這個剛來一年的大學生,竟然會有這樣的奇思妙想,聽起來就很牛逼。

孫二胖接着道:“在二號工作區,我們可以完成起落架,發動機等部件,次結構件的安裝,還有就是機載系統安裝的收尾工作,三號工作區,可以進行機載設備的一些安裝的調式,當然這還沒有完,我們還有最後一個四號工作區,在這裡要進行各種測試,液壓系統,航空電子設備,飛行控制試驗及起落架收放測試等等。

最後,一架戰機就可以進行最後一道工序,那就是機身的噴漆工作。如此一來,咱們的戰鬥機就像是搭積木一樣的,安裝起來了,當然這就需要各個部件,內部的結構都是高度完成的狀態,只有通過戰機設計的時候,就進行模塊化的,數字化的設計,纔可以實現脈動式總裝!”

駱陽仔細的想了一下,孫二胖確實說得很有道理,並不是在胡亂吹牛,如果能夠實現脈動式生產,那麼殲十一戰鬥機,及其改進型號,就可以更快的裝備部隊了。

現在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還是殲八和殲七這樣的二代機呢,需要大量的三代機來換裝,除了引進仿製的殲十一外,還有自研的殲十戰鬥機,現在殲十戰鬥機已經進入密集試飛的階段了。

駱陽可不希望誠飛公司,用殲十戰鬥機,還有殲七MF戰鬥機,甚至可能會有的雙發殲十戰鬥機,把殲十一戰鬥機的訂單給搶了,如果殲十一戰鬥機,能夠更快的完成總裝,提高生產效率,那對盛飛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而且這麼先進的脈動式生產線,還有可能成爲世界上第一條飛機脈動式生產線,屆時全世界都要爲之側目,這將一舉改變盛飛生產線落後的面貌。

不過脈動式總裝線當中,幾大關鍵技術,要突破是非常難的,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纔可以完成。

所以駱陽也有些擔心地道:“不過孫二胖同志啊,你要知道,脈動式總裝線確實很先進,但是我們要投入的研發資金恐怕也不少,其中幾大關鍵技術,更是難點中的難點,你就拿裝配自動定位技術來說吧,我們要引進很多高精尖的設備才行啊,而且我們能不能買得到還是一個問題!”

“我想主要從幾個方面來開展研究工作,一是建立規範體系,我們要根據我們的國際,軍標,和廠標的要西遊記,建立起全數字的飛機脈動式裝配方法和管理的標準和技術規範,這就包括了數字化預裝配標準體系,三維建模,工作流程管理規範等。二是數字化裝配集成仿真技術,利用數字化樣機模型,工裝模型,裝配工藝過程模型,實現裝配模型的集成分析,以最小的代價解決產品零件與工裝零件之間存在的問題。三是數字化裝配過程模型的建立,以動畫過程爲指令核心的裝配要注,利用仿真軟件建立動畫模型。最後一個就是數字化裝配過程的優化技術和知識庫的建立。這些技術,我相信我們是可以突破的。”孫二胖激動地道。

駱陽驚訝地道:“孫二胖同志,想不到你確實是給咱們盛飛又找到了一條跨越式發展的道路,這個脈動式總裝生產線,看來我們確實有必要開展研究,這樣,我想這還需要集團的支持,接下來你把脈動式總裝生產線的項目總體規劃做出來,公司需要認真的研究,最後纔可以確定咱們是不是要搞,你看怎麼樣?”

孫二胖高興地道:“好,駱總,我下來就準備資料,兩天後我交給您審閱!”

有了先進飛機制造工藝技術大全,孫二胖的信心很足,當然這個過程肯定也是很艱難的,但是孫二胖心想不是還有李軼嘛,這個忙李軼不可能不幫。

第四百三十一章 C909也有軍事用途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矢量推力技術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目標直指噴氣式公務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四百一十四章 變形翼艦載戰鬥機方案第三百零四章 住在一起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三百三十一章 航母設計建造技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殲十S第三十四章 公司重獎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直20艦載直升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渦槳支線客機發展計劃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二百四十七章 渦槳渦軸系列全面佈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海軍走向遠海的步伐加快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20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一百零八章 FC-1順帶着發展國產先進中推第四十二章 載譽歸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二百二十章 高空性能極佳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三百七十二章 運九是個大飛機第七十二章 小展弦比高升力體鴨式佈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遠程和超遠程空空導彈第九十五章 雙發重型的優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爭氣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四百四十一章 殲10A大戰蘇27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二十章 幫132廠找殲7FS的問題第五十九章 殲七MF戰鬥機潛在客戶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將相控陣機載雷達白菜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三百四十九章 讓99改一舉超過艾布拉姆斯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發個單章求支持!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第四百零八章 飛機設計大師第十八章 殲十之父宋老來了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八十九章 BUMP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七MF戰鬥機迎來南美客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將相控陣機載雷達白菜化第三十七章 李軼要去總體氣動室第一百一十一章 蘇二七戰鬥機的改進第四百三十三章 拳打B737MAX腳踢A320NEO第三百五十二章 通用航空協會分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C919客機軍事用途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工大的優秀畢業生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略轟炸機旋轉發射掛架第二百二十二章 加裝保形油箱的戰鬥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國航空工業引起轟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來了第三百三十章 放棄山寨蘇三三吧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二百二十八章 颱風大黃蜂精彩飛行表演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三百零四章 住在一起第二百八十章 性能與可靠性俱佳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飛第一百四十三章 阿根挺空軍代表團第三百五十三章 運十二總師第一百五十五章 殲七MF首滑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二百五十九章 勇士和蘇30賣力表演第四百五十二章 C909脈動式生產線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巴空軍相當滿意第二百三十三章 準備訂婚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選理事長單位第二百一十八章 渦扇十A裝上蘇二七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三百零二章 性能超過T700渦軸發動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六十八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四百六十七章 汽車複合材料輕量化技術第三百六十六章 引起轟動的大消息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第三百二十七章 15兆瓦級艦用燃氣輪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空地導彈KD88第一百五十章 接近三代機的製造工藝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航母Style將提前到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飯保羅航展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
第四百三十一章 C909也有軍事用途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產寶石柱航電系統第一百四十九章 殲七MF原型機完成總裝(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四百三十五章 這是最好的矢量推力技術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軸20發動機第二百五十五章 目標直指噴氣式公務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國工匠的第一篇學術論文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四百一十四章 變形翼艦載戰鬥機方案第三百零四章 住在一起第四十七章 鼓包和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三百三十一章 航母設計建造技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殲十S第三十四章 公司重獎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直20艦載直升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渦槳支線客機發展計劃第二百八十七章 雙中推成本更低第二百四十七章 渦槳渦軸系列全面佈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海軍走向遠海的步伐加快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略運輸機的動力渦扇20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天一體化趨勢第一百零八章 FC-1順帶着發展國產先進中推第四十二章 載譽歸來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進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第二百二十章 高空性能極佳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三百七十二章 運九是個大飛機第七十二章 小展弦比高升力體鴨式佈局第四百二十一章 遠程和超遠程空空導彈第九十五章 雙發重型的優勢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零一所的爭氣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中國客機計劃第四百四十一章 殲10A大戰蘇27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二十章 幫132廠找殲7FS的問題第五十九章 殲七MF戰鬥機潛在客戶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將相控陣機載雷達白菜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六零一所也有新殲設計方案(求收藏票票)第三百四十九章 讓99改一舉超過艾布拉姆斯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機兩型-通用加反潛發個單章求支持!第八十一章 一個核心機可以生出多少個發動機第四百零八章 飛機設計大師第十八章 殲十之父宋老來了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第一百四十五章 殲七FS技術驗證機飛行展示(3.1上架求支持)第八十九章 BUMP進氣道製造工藝第一百三十二章 殲七MF戰鬥機迎來南美客戶第一百九十三章 將相控陣機載雷達白菜化第三十七章 李軼要去總體氣動室第一百一十一章 蘇二七戰鬥機的改進第四百三十三章 拳打B737MAX腳踢A320NEO第三百五十二章 通用航空協會分會第四百五十一章 C919客機軍事用途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工大的優秀畢業生第五十四章 殲10VS殲11/蘇27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略轟炸機旋轉發射掛架第二百二十二章 加裝保形油箱的戰鬥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中國航空工業引起轟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X32和X35也來了第三百三十章 放棄山寨蘇三三吧第九章?? 夢想真成第二百二十八章 颱風大黃蜂精彩飛行表演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三百零四章 住在一起第二百八十章 性能與可靠性俱佳第一百七十章 大迎角起飛第一百四十三章 阿根挺空軍代表團第三百五十三章 運十二總師第一百五十五章 殲七MF首滑第四百二十五章 國際高教機市場需要山鷹第二百五十九章 勇士和蘇30賣力表演第四百五十二章 C909脈動式生產線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二百八十四章 巴空軍相當滿意第二百三十三章 準備訂婚第三百四十一章 超音速對戰略轟炸機來說不重要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選理事長單位第二百一十八章 渦扇十A裝上蘇二七第四百一十九章 空空導彈遠中近結合的發展規劃第三百八十三章 渦槳發動機技術有多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手戰鬥機對殲七MF的威脅第三百零二章 性能超過T700渦軸發動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航改燃1500馬力坦克發動機第四百三十四章 帶矢量推力的渦扇十B發動機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六十八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五十七章 武直十原型機下線第四百六十七章 汽車複合材料輕量化技術第三百六十六章 引起轟動的大消息第三百一十六章 翼龍無人機要下線第三百二十七章 15兆瓦級艦用燃氣輪機第四百六十一章 空地導彈KD88第一百五十章 接近三代機的製造工藝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一樣的航母Style將提前到來第二百二十一章 飯保羅航展第四百四十五章 隱身四代機開啓新的空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