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雙發重型殲擊機立項論證資料準備得不錯

從大東北迴來,李軼抓緊時間,就把雙發重殲立項研討會需要的資料做好了,李軼拿着資料就來到了楊瑋副所長辦公室。

楊瑋一看李軼這麼快就把資料準備好了,笑道:“李軼同志,這麼快啊,快拿來我看看!”

李軼笑道:“好,楊副所長,您看看我這些資料要不要得?”

楊瑋看了看道:“不錯啊,看起來還挺詳實的,嗯,咱們的雙發重殲這次能不能夠正式立項,就看我們的準備工作做得怎麼樣了,這次你到東北去,收穫不小啊,看來咱們是有備無患了,這一次我們必須要爲咱們的雙發重殲爭取到正式的戶口,有什麼需要你儘管提!”

李軼連忙道:“楊副所長,最終的方案彙報工作,肯定還是由您或者宋院士來做比較好,我給您打打下手就好了!”

楊瑋笑道:“怎麼了?這可不是你的風格啊,你應該當仁不讓,勇敢的接下這個擔子纔是,總體設計方案你要多負責,我和宋院士負責審覈,這樣的話,你才能夠更快的成長起來!”

李軼無奈道:“好吧,我會盡快的把總體設計方案再完善一下的,針對蘇二七和蘇三零戰鬥機的弱點,我們再強化一下雙發鴨式佈局的優勢,這樣就更有希望了!”

李軼都有點想把殲二零戰鬥機的最終狀態的設計直接拿過來了,不過想想還是算了,畢竟現在要搞的雙發重型殲擊機是三代機,而不是四代機,所以殲二零還是留給以後吧。

當然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要採用類似殲二零戰鬥機的BUMP進氣道,殲十四戰鬥機一定會成爲最強三代半戰鬥機。

楊瑋認真的看了李軼準備的資料,越看他越是震驚,李軼的才能真是太出衆了,這份資料裡面,確實針對性的提出了蘇二七戰鬥機和蘇三零戰鬥機不少的問題,而在這些蘇氏戰鬥機的弱項上,六一一所的雙發重殲設計方案,那可是非常的強。

這樣一來就充分的凸顯出六一一所雙發鴨式佈局重型殲擊機的優勢來了,超過蘇二七和蘇三零戰鬥機也不算什麼,還要超過歐洲雙風,儘管歐洲雙風是中型戰鬥機,但是它們也是雙發,也是鴨式佈局,並且要比蘇二七和蘇三零戰鬥機更強,因爲它們是三代半戰鬥機。

楊瑋滿意地道:“太好了,李軼同志,你做的工作非常的完美,真想不到,你的能力這麼強,看來以後你的擔子還必須要再加一加了!總體氣動室副主任的位置,就留給你!”

李軼一聽連忙道:“這,這不太好吧,畢竟我的資歷還非常的淺!”

楊瑋呵呵笑道:“沒有什麼不行的,你要是不行就沒有人行了!”

其實即便是以楊瑋副所長的天縱之才,而且還是研究生畢業,也是在設計員的崗位上幹了七年,才當上的九室副主任。

而李軼這才工作不到一年,就要提上總體氣動室副主任的位置,確實是破格了,當然李軼也完全具備這個能力,甚至還超出不少。

李軼感激地道:“楊副所長,那就感謝所領導的厚愛了,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的!”

楊瑋笑道:“不但如此,所裡已經研究過了,等咱們的FC-1戰鬥機正式開始設計研製,你來擔任總師助理一職,這樣通過鍛鍊,你能很快成長起來,有了經驗之後,你就可以擔當更重要的任務了!”

李軼當然明白楊瑋副所長是什麼意思了,很可能雙發重殲,一旦正式立項,所裡肯定要推薦他擔任總師助理,這可是國家重點型號啊,如果能夠成爲國家重點型號的總師助理,那確實非常牛了。

但是這肯定也是打破常規,或許還會有不少的人反對,最終行不行也不是所裡說了算,還得上級來定,畢竟這是國家重點型號。

李軼問道:“楊副所長,那這次咱們的設計方案要是通過了專家論證,那是不是就可以全力以赴的開始設計研製了?”

楊瑋點了點頭道:“是的,其實不僅咱們很急,軍方比我們還要急呢!現在咱們空軍只有少量引進的蘇二七戰鬥機,蘇三零戰鬥機雖然已經簽署合同,但是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到貨,而且數量也不多。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空軍和海軍方面,是肯定希望咱們自己能夠在國內研製生產重型戰鬥機的。”

李軼不由得想起,確實中國空軍從2000年初引進第1批38架蘇-30MKK,2000年底又引進第2批蘇-30MKK,數量也是38架,2004年海軍航空兵引進了24架蘇-30MK2,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一共引進了100架蘇-30MKK/MK2多用途戰鬥機。

李軼激動地道:“太好了,如果我們的雙發重型殲擊機,能夠安排好我們設想的一樣,那麼我們就可以有自己的重型戰鬥機了,我們也不會再引進蘇30戰鬥機,不會再受制於人,完全靠我們自己的力量,發展我們的重型戰鬥機,在這個重型戰鬥機的基礎上,我們甚至還能發展我們的隱身四代機呢!”

楊瑋呵呵笑道:“沒錯,所以我們這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這不但關係到我們六一一所和誠飛的未來,還關係到咱們整個航空工業,咱們空軍和海軍裝備的未來。好好幹吧,我相信你!”

接着,楊瑋又和李軼來到了宋所長的辦公室。

宋所長在看了李軼準備的資料後,高興地道:“李軼同志,資料準備得非常好,而且把蘇二七戰鬥機的弱點都找出來了,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其實在當年設計殲十戰鬥機的時候,我已經有了發展雙發重型鴨式佈局戰鬥機的想法,只不過空軍那時候要的是單發中型機,現在好了,我們也有很好的基礎了,再加上我們很快就會擁有足夠給力的渦扇十A發動機,一切都不成問題,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爭取讓國家早日正式立項研製我們的殲十四重型戰鬥機!”

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國內尺寸最大螺旋槳葉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四百三十一章 C909也有軍事用途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四十六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第八十二章 太行發動機專家委員第四百六十二章 防區外精確打擊武器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獲豐收的世紀航展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二百七十三章 極飛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二百三十三章 準備訂婚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噴氣式公務機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A發動機樣機下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機脈動式總裝生產線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C919客機軍事用途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鷹首飛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萬小時壽命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鷹首飛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三十五章 李軼的建議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一百三十章 專家意見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古院士也不支持第二十五章 bump進氣道設計方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運九是個大飛機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的衍生機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三十四章 公司重獎第二百八十二章 FC-1戰鬥機下線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燃氣輪機加電機混合動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一樣的山鷹超音速教練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三百九十一章 航發集團與航空工業集團成立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鷹首飛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的衍生機型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口梟龍戰鬥機技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巴方盛讚梟龍戰鬥機設計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型私人飛機首飛成功第三百二十八章 給054A護衛艦用很不錯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機迎來設計評審第一百九十一章 殲14之眼JL14無源相控陣雷達第四百三十六章 殲十七艦載機動力第三百六十三章 燃氣輪機加電機混合動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是李軼上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七MF和FC-1又獲訂單第四百二十六章 稀有的女總師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九十章 殲十戰鬥機最大表速第二十七章 BUMP進氣道工程設計軟件第三百五十三章 運十二總師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四百四十章 C909支線客機詳細設計評審第四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七持久考覈試車第一百六十七章 殲14正式立項第三百零八章 殲七MF戰鬥機定型審查第一百九十五章 飛天航空科技公司第二百零三章 15MW燃氣輪機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二百四十章 預警機最好的平臺還是客機第一百章 渦扇十A發動機推進速度第二百八十二章 FC-1戰鬥機下線第四百二十九章 漲志氣的艦警500第二百五十二章 第三屆株海航展第三百二十章 僅次於安70和A400M第四百六十九章 直通甲板還是?第八章??? 楊副總師親自要人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洪都公司空地導彈家族第四百零四章 殲十七艦載戰鬥機競標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七MF和FC-1又獲訂單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術是高科技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了渦扇19先進渦槳、渦軸還遠嗎?第二百五十一章 峽飛公司考察第三十六章 全國大賽出征歡送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上下游一條線第三百九十三章 殲七MF還表演一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選理事長單位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三百二十七章 15兆瓦級艦用燃氣輪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脈動式總裝線的關鍵技術第二百零三章 15MW燃氣輪機
第三百六十七章 百噸級戰略轟炸機轟6K論證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國內尺寸最大螺旋槳葉第二百七十八章 堅持蘇二七,到時候自己打臉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四百三十一章 C909也有軍事用途第三百八十章 國寶級專家第四十六章 技術創新工作室第八十二章 太行發動機專家委員第四百六十二章 防區外精確打擊武器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獲豐收的世紀航展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二百七十三章 極飛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第二百三十三章 準備訂婚第三百六十章 天行者系列噴氣式公務機第三十九章 鴻蒙進氣道設計軟件第一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A發動機樣機下線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機脈動式總裝生產線第一百九十七章 不一樣的空警2000預警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C919客機軍事用途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鷹首飛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萬小時壽命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鷹首飛第五十五章 自主設計還是繼續仿製第三百五十一章 RL1500首次試車成功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間諜第三十五章 李軼的建議第九十六章 立項論證第一百三十章 專家意見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古院士也不支持第二十五章 bump進氣道設計方法第四百七十三章 慶祝一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運九是個大飛機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的衍生機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兌換預警機相控陣雷達技術第三十四章 公司重獎第二百八十二章 FC-1戰鬥機下線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三百六十三章 燃氣輪機加電機混合動力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複合材料新基地第二百八十八章 殲轟七B海空軍都要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一樣的山鷹超音速教練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正式下線第三百九十一章 航發集團與航空工業集團成立第四百二十三章 山鷹首飛第一百八十章 高推比核心機的衍生機型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口梟龍戰鬥機技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巴方盛讚梟龍戰鬥機設計第四十三章 BUMP進氣道設計全面展開第三百七十七章 輕型私人飛機首飛成功第三百二十八章 給054A護衛艦用很不錯第四百三十章 C909客機迎來設計評審第一百九十一章 殲14之眼JL14無源相控陣雷達第四百三十六章 殲十七艦載機動力第三百六十三章 燃氣輪機加電機混合動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是李軼上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七MF和FC-1又獲訂單第四百二十六章 稀有的女總師第四百零七章 海盤子和艦載直升機第九十章 殲十戰鬥機最大表速第二十七章 BUMP進氣道工程設計軟件第三百五十三章 運十二總師第三百零三章 武直十必須超過阿帕奇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四百四十章 C909支線客機詳細設計評審第四百七十二章 渦扇十七持久考覈試車第一百六十七章 殲14正式立項第三百零八章 殲七MF戰鬥機定型審查第一百九十五章 飛天航空科技公司第二百零三章 15MW燃氣輪機第二百五十七章 殲七MF戰鬥機登場第二百四十章 預警機最好的平臺還是客機第一百章 渦扇十A發動機推進速度第二百八十二章 FC-1戰鬥機下線第四百二十九章 漲志氣的艦警500第二百五十二章 第三屆株海航展第三百二十章 僅次於安70和A400M第四百六十九章 直通甲板還是?第八章??? 楊副總師親自要人第八十八章 孝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洪都公司空地導彈家族第四百零四章 殲十七艦載戰鬥機競標第二百六十一章 殲七MF和FC-1又獲訂單第一百四十四章 可以和三代機對抗(求支持)第三百二十四章 航空技術是高科技第一百八十六章 渦扇17總師、中航科技委主任助理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了渦扇19先進渦槳、渦軸還遠嗎?第二百五十一章 峽飛公司考察第三十六章 全國大賽出征歡送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上下游一條線第三百九十三章 殲七MF還表演一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專家們的意見第一百五十四章 側杆駕駛誘導震盪第四百零三章 完成任務第三百五十四章 當選理事長單位第三百二十九章 RT15艦用燃氣輪機世界領先第三百二十七章 15兆瓦級艦用燃氣輪機第一百一十四章 脈動式總裝線的關鍵技術第二百零三章 15MW燃氣輪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