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緊要之處

雙刀比單刀要難練得多,行家皆知,單刀左臂難防,雙刀兩耳難防,

朱煥的雙刀名爲鴛鴦刀,一長一短,其刀把各呈半圓形狀,二刀合攏其刀把合成圓形,如同一刀,乃是武林人士常用的步戰用刀,

本已略佔上風的朱煥心神一分,立時被對手趁虛而入,那名怯薛軍抓住戰機,“嗖、嗖”數刀劈下,將朱煥逼於下風,朱煥在鴛鴦刀上浸銀了十數年,臨敵經驗也十分豐富,連忙收拾心神,施展出鴛鴦刀法中精妙的防禦招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袁棘道:“雖處下風,卻讓對手得勢而不得分,朱將軍暫且無礙。”

這時,就聽公孫小宸道:“陛下,離火炮再度發射的時間還有兩刻鐘。”

“恩,時間差不多了,只要打退元軍的這次進攻,火炮便可以重新發射,那就能夠隔斷元軍的連續進攻了,公孫小宸,傳令破虜軍出營迎敵。”

“是,皇上。”

“小宸,等等。”袁棘出聲道,“陛下,這些元軍中幾乎沒有高手,讓親衛軍去衝一陣吧。”

“好,小宸,傳令呼延德,令其率領五十名親衛一同出陣,儘快將敵軍殺退。”

儘管忽必烈投入了大量的軍力,但衝在百米之內的元軍大將卻一個沒有,可能是擔心被火器射殺之故吧,不過,這樣一來,也就給我軍將領造成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像呼延德、姜纔等高手,在混戰中少有對手,可以橫衝直闖,肆意掠殺對方的士卒,這就會極大提高我方將士的士氣,

公孫小宸剛一離去,方靈接着道:“哥,快看,又有大批元軍衝上來了。”

我向前望去,果然看見從騎射軍中衝出來一大羣蒙古步軍,黑壓壓的一片,人數似乎不下於一萬,

“沈墨。”我轉頭叫道,

“在,陛下。”

“你去通知江萬載,讓吳鬆含所部第三廂的三個軍一起出擊,忠順軍做好準備,御林軍也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旦大營前出現險情,便出營迎敵,務必要堅持到火炮發射時,這場戰爭的最爲緊要之處到了,當我朝火炮再次響起時,元軍就會完全崩潰。”

“是,皇上。”

我不知道忽必烈後續還有多少兵馬可派,按照公孫小宸的初步統計,元軍在灌子灘大營前傷亡了二萬多人,騎射手一共兩萬名,目前還在大營前百米之內與我軍近戰的約兩萬五千人,加上剛剛衝上來的一萬大軍,以及目力所及,在忽必烈身旁的一萬餘人,總計達到了九萬多人,

當吳鬆含率部出營後,大營內就只剩下御林軍,忠順軍和體力耗盡的第二十軍了,看似人還不少,但御林軍自組建後便偏重於火器,雖然也每曰訓練刀槍棍棒,卻和忠順軍一樣,從未上過戰場和元軍真刀真槍地拼殺過,要讓他們和近戰經驗豐富的元軍肉搏,勝算並不大,

此時,忽必烈的內心和我一樣,也是十分焦慮,對他而言,如此艱苦,如此漫長的戰鬥也是首次遇見,身邊所有的步軍都已衝到了大營前面,無數次的攻擊,付出了大量傷亡,但局勢仍舊呈交織狀,

身旁的阿術小聲建議道:“皇上,灌子灘大營中目前還有約三萬南朝軍,我方剩下四萬騎軍,末將以爲,何不讓四萬騎軍下馬,步戰而上,一鼓作氣,攻進敵方大營。”

忽必烈並非沒有想過阿術的提議,自己一方的四萬多名騎軍全是蒙古本族的精銳,如果步戰,則失去了馬戰的優勢,雖然下馬作戰,並不會輸於對方,但這批騎軍乃是元朝的主力騎軍,倘若在此和宋軍拼命相搏,也會損失慘重,這樣的後果讓忽必烈難以接受,一時間左右爲難,無法決斷,

作爲大元帝國的皇帝,忽必烈十分清楚,當今朝中的局勢相當複雜,更改國號,有利有弊,雖然得到了大多數漢金將士的擁護,但也得罪了不少蒙古本族的權貴,最讓忽必烈擔心的是,西方汗國以此爲由,於四月中旬,召開了塔剌思忽裡臺會,其中,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與察合臺汗國公開反對忽必烈,並結成反元同盟,以窩闊臺汗國大汗海都爲首,在西北邊境集結了約二十萬大軍,準備聲討忽必烈,恢復大蒙古國,

一旦己方的騎軍在此耗盡,就會讓海都等人覺得有機可乘,而且,忽必烈並不知道南朝大營中的投擲彈還有多少,是以一向殺伐果斷的忽必烈也顯得猶豫不決,

如今的忽必烈貴爲大元皇帝,治下疆域廣闊,幅員千里,自是變得小心翼翼,這就是所謂的人姓,光腳之時什麼都可以不去計較,但穿上了鞋,就變得謹慎起來,

“阿術,再看看吧。”忽必烈最終言道,

“是,皇上。”

如果只從襄樊戰役考慮,忽必烈也會採用阿術的提議,但綜合了整個大元朝所有的因素,也不能說忽必烈的想法就是錯誤的,

看着前方相持不下的局面,阿里海牙着急道:“皇上,雖然前面壕溝、障礙物無數,但從架設於上的木板上還是可以通過少數騎軍,皇上,給末將五百精騎,待末將上前去殺殺南朝人之銳氣。”

忽必烈搖搖頭道:“不行,騎軍目標大,五百將士只能成爲南朝火槍手的靶子。”

近三千名破虜軍衝出大營,在姜纔將軍的率領下,立即和怯薛軍交上了手,並很快將三千怯薛攔下,作爲大宋朝首屈一指的精兵,破虜軍的戰力還在黑炭團之上,十年前,老將趙葵曾經評論過宋朝軍隊中的精銳,言及,破虜軍,當位列大宋軍之首,是唯一可以與岳家軍之“背嵬軍”相比的,

南宋初年,岳家軍是整個南宋軍隊中最爲強大,其中的“背嵬軍”又是精銳中的精銳,毫不誇張的講,這支部隊代表了岳家軍的精華所在,整個“背嵬軍”有騎軍八千,步軍五千,征戰沙場,從無敗績,

與破虜軍對陣的元軍怯薛卻非怯薛軍中的精銳,加上沒有戰馬之助,所以只能勉強招架,

數年前,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原來的怯薛軍大都跟隨阿里不哥,所以,在忽必烈奪取汗位後,重新招募了一萬二千名將士,充當怯薛,比如懷都,嗦都都是那一批的,再後來,就是由伯顏訓練出來的第二批怯薛,相對來說,第二批怯薛軍成軍的時間要短,相對就弱了一些,

衝入其中的呼延德等人則沒有固定目標,以呼延德爲首,五十名親衛成一箭矢陣,哪裡人多,就往那裡衝,這五十名親衛全部身負上乘武功,除了在千軍萬馬的戰場上,經驗不及破虜軍外,其餘各個方面都要強過破虜軍,

親衛軍就像一支利箭,在元軍中穿來穿去,所到之處無人可及其鋒芒,

當五十名親衛軍衝到朱煥將軍身旁時,那對陣的怯薛軍見勢不妙,一看領頭之人乃是與阿術元帥、伯顏將軍等高手齊名的雙鞭呼延德,知道不是其敵手,急忙虛晃一招,遁入了人羣中,

儘管命喪在親衛軍刀下的元軍士兵並不多,但士氣卻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以至於陣型大亂,變成了各自爲政,

就在元軍士兵紛紛避讓這支小型的箭頭部隊時,一名身穿黑色鎧甲的元軍將領突然出現在呼延德面前,

“伯顏。”呼延德叫了一聲,哈哈大笑道,“來得好。”說罷,雙鞭一掄,和伯顏的長槍戰在了一處,

在後面指揮騎射軍的伯顏眼觀六路,當步軍衝了上去後,騎射軍便停止了射擊,而伯顏並沒有返回到忽必烈身邊,而是換了一件元軍百夫長的戰甲,混在了騎射軍中,呼延德領兵衝出來之後,伯顏立即反應過來,在前面的元軍中沒有高手坐鎮,是以讓呼延德在其中橫衝直撞,於是,伯顏並未請示忽必烈,便混在步軍中,衝了上來,

伯顏的出現,讓元軍將士們立即覺得精神一振,士氣頓時上升不少,

原先那名和朱煥將軍對陣的怯薛軍乃是元朝怯薛軍千夫長懷都,見到伯顏和呼延德大戰一處,便退回到怯薛軍中,戰刀揮舞,和另外一名怯薛千夫長爾康一起,雙戰姜才,

袁棘也看到了伯顏,指着前方道:“陛下,伯顏現身。”

“伯顏。”我雖然也吃了一驚,但還是立即讓人傳令道,“狙擊手,準備,沒有十足的把握,不可隨意開槍。”

狙擊手的目力都很好,自然認出正和呼延將軍大戰的元軍將領就是蒙古名將伯顏,紛紛舉槍瞄準,不過,相鬥的兩人速度太快,一時之間,根本無法鎖定目標,數十名狙擊手都想射殺伯顏,那可是天大的功勞,但誰也不敢亂放槍,要是誤射到呼延將軍身上,估計小命難保也,

“伯顏。”就在我驚呼伯顏之時,印天涯也叫了聲,“他怎麼衝到前面去了。”

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86章 瘋狂之夜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538章 神君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96章 命相之術第87章 雙驕之戰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7章 朝堂風波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442章 將門虎子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524章 混戰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146章 黃道婆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48章 實驗室第48章 實驗室第261章 印應雷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25章 錦囊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96章 命相之術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100章 贈字第9章 微服私訪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551章 領路人第530章 入城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558章 沁園春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96章 命相之術第71章 誠威鏢局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230章 行省制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558章 沁園春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5章 太祖長拳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47章 沈括後人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27章 三招不倒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99章 軍醫護士第96章 命相之術第36章 商業奇才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94章 五陣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484章 大理城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13章 碧落宮
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86章 瘋狂之夜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538章 神君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96章 命相之術第87章 雙驕之戰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7章 朝堂風波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442章 將門虎子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524章 混戰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146章 黃道婆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48章 實驗室第48章 實驗室第261章 印應雷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25章 錦囊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96章 命相之術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100章 贈字第9章 微服私訪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551章 領路人第530章 入城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558章 沁園春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205章 虎將夏貴第96章 命相之術第71章 誠威鏢局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43章 伯顏之見解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230章 行省制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558章 沁園春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5章 太祖長拳第434章 先鋒阿刺罕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47章 沈括後人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27章 三招不倒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99章 軍醫護士第96章 命相之術第36章 商業奇才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494章 五陣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484章 大理城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13章 碧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