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火器之威

大凡戰爭結束後,戰勝方會收葬自己的犧牲者,至於對方的陣亡者肯定是不會管的,而戰敗方由於忙着跑路,更加不會理會這種事情,所以,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任其腐爛或被野獸叼走,

晚唐著名詩人陳陶有詩道,“可憐河邊無定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這兩句之意就是說戰爭之後,屍骨隨處可見,

古代,在大戰和天災後很容易發生大的瘟疫,其原因就是由此引起的,

爲了收葬己方將士的屍首而向得勝方求情,這在古代戰爭史上十分罕見,我心裡暗自讚了聲好,大聲道:“伯顏,你身爲軍人,難道不知道這些屍體都是我軍的戰利品嗎。”

“陛下,伯顏自然知道。”

我眼神中突然精光一閃:“伯顏,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你也算是勇氣可嘉,那,你認爲朕會答應嗎。”

伯顏的目光毫不示弱,直盯着我道:“陛下,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大元皇帝曾經說過,目前,雖然元宋乃是敵對之國,但當我大元一統天下後,各地百姓皆是大元之子民,伯顏聽聞,陛下以天下爲己任,自會答應伯顏之請求。”

“哈哈。”我大笑道,“好一個‘以天下爲己任’,好一個伯顏,既然你如此說來,朕自當允諾。”

伯顏心裡一喜:“伯顏謝過宋朝皇帝陛下。”

六月的天氣十分炎熱,不管伯顏是出於什麼目的,其做法對於保護環境都是大有益處的,即便他們不處理,我也會下令將這些屍體掩埋的,

“伯顏,你派兩千名將士前來此處掩埋你軍之陣亡者吧,但需記住,只能攜帶挖土的器具,如果我軍將士發現你等攜有弓箭刀槍,那我軍自會開槍射擊的。”

“陛下放心就是,伯顏這就回營安排,大約兩個時辰後來此收葬我軍陣亡將士。”伯顏雙手作揖,再次謝道,“陛下之大恩伯顏銘記於心,陛下,袁先生,伯顏告辭。”

一個時辰後,我在灌子灘中軍大帳中召開了各路將領參與的總結會,

“參見皇上。”

“免禮,衆位將軍,今曰一戰,大家都辛苦了,請坐。”我笑笑,首先問道,“江愛卿,我軍的傷亡情況如何。”

江萬載面帶笑容,頗爲興奮地答道:“陛下,經清點,我軍共計傷亡一千二百四十六人,其中陣亡者只有二百八十七人,重傷者三百零九人,絕大部分傷亡的原因都是由於元軍的弓箭所致,在陣地戰中,忠順軍陣亡十三人,重傷四十四人,破虜軍無人陣亡,重傷二十六人,根據估算,蒙古士卒陣亡者不會低於一萬二千人,加上受傷者,對方的傷亡人數至少在二萬以上,交戰雙方的這種傷亡比例之懸殊,在老臣數十年的從軍生涯中還屬首次,如果放在之前,老臣是無論如何想象不到的,火器的威力之大,的確讓人驚訝啊。”

我點點頭道:“此次大戰,我軍取得了壓倒姓的勝利,這也就證明了火器是未來戰爭的發展方向,對於每次戰役,在勝利之後,都要及時進行總結,大到戰役的戰略戰術,小到每名士兵的表現,好的要保持,不好的則要檢討,要改進,以免下次再犯。”

“是,皇上。”

我接着道:“這次戰役,我軍動用了火炮、火槍,甚至還有投擲彈,可以說,我朝的秘密武器全都用上了,但是,仍然有上千名將士傷亡,在面對元軍近距離的重型盾牌時,只有首次用於戰爭的投擲彈方纔有效,這就說明了我軍的火器還需要不斷地改善,對於這次戰爭中我軍體現出來的優勢朕就不說了,你們各軍自行下去總結,上報於朕及抄送軍務院,朕下面來重點說說不足之處。”

“首先,在大營的設置上,對於元軍弓箭的破壞力,明顯是低估了,以至於護欄上層屢屢遭到對方弓箭手的襲擊,雖然有二十軍將士的保護,但也極大地影響了火槍發射的頻率,因此,今後在設置大營時,必須考慮到,在敵人的弓箭手進行拋射之時,如何保證火槍手的正常射擊速度以及火槍手的安全,第二是有關火槍手發射時機的選擇,今曰一戰,元軍連續進攻了五次,我軍的火槍幾乎沒有停頓過,雖說我朝的彈藥還算充分,但火槍的發熱度卻是個大問題,這和火炮的情形一樣,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這個弱點是無法改善的,如果阿術知道這點,不要命地再連續發動兩次衝鋒,那火槍就會因發熱問題無法正常射擊了,我軍也只能回到傳統的方式上,以冷兵器進行戰鬥,儘管我軍的戰鬥力和士氣均提升得很快,但傷亡卻會因此增加,這就不是朕希望看到的了。”

對於任何一個士兵的生命,我都看得很重,對於我的這種觀點,不管在座的將領是否理解,但都是知道的,

“這就引出了第三個問題,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火槍,比如,能否將火槍手與弓箭手結合起來,我軍的弓箭手雖說比不上蒙古人的騎射手,但作爲火槍的補充,朕認爲應該還是可以試試的。”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了曰本鬼子在侵華戰爭中使用過的小鋼炮,不過,我立即打消了這種念頭,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研製出來的,我喝了一大口茶水,繼續言道:“目前,我軍的火炮只適用於遠程轟擊,無法做到對於近距離的平射,爲了彌補這點,朕決定將火藥監研製的噴火槍儘快用到實戰中來,在使用中再加以改進,公孫小宸,讓郢州陸秀夫通知火藥監,在下一次運送彈藥及投擲彈時,順便將噴火槍的試驗品一併運來。”

公孫小宸起身道:“是,皇上。”

“恩,坐下吧,對於今曰之戰的所有我軍將士,朕都感到十分滿意,但朕唯一要提出來表揚的就是忠順軍,儘管是第一次參加戰鬥,但忠順軍的戰鬥力和精神風貌都足以讓朕爲之感到驕傲,任誰都不會想到,這支隊伍才組建不到十天,雖說有些稚嫰,但從他們身上,朕可是感覺到了當年孟帥的英姿,呵呵,孟天涯。”

“末將在。”

“你們一定要記住,唯有經過戰火的洗禮,才能成爲真正的無敵之師,論單兵戰力,你們不在破虜軍之下,但卻出現了十多人的陣亡,這一點你們需要好生總結。”

孟天涯有些臉紅道:“是,皇上。”

“孟天涯,過一會朕會親自前往忠順軍視察。”

孟天涯喜道:“謝皇上厚愛。”

在會議即將結束時,傳令兵來報:“皇上,元軍將領伯顏親自率領兩千士卒,已經抵達我大營前,按照皇上的指示,他們正在挖坑掩埋其陣亡將士的屍體。”

“好,讓他們做吧。”

“皇上,還有一事,那伯顏獻給皇上一匹戰馬,說是略表心意以謝皇上之恩。”

“是嗎。”

“正是,那匹戰馬已在大營前,由何去塵旅長看管,何旅長讓小的請示皇上,是否收下。”

“收,當然收下。”我笑道,“謝將軍,你和趙淮將軍、張世傑將軍前往護欄前監督伯顏,如有不軌,可以開槍射擊,順便看看伯顏送來的這匹戰馬,想必是匹好馬吧。”

“是,末將遵命。”

“好,其餘衆將聽令。”

“末將在。”

“你們首先慰問自己軍中的傷員,做好安撫工作,隨後進行總結,江萬載,你和靈妃娘娘代表朕前去松鶴坡戰地醫院,慰問我軍的重傷將士,並轉告他們,讓他們安心養傷。”

方靈聽到也有她的任務,立即高興道:“是,皇上。”

我最後對身後站着的袁棘和張全一道:“先生、全一,你們陪朕前往忠順軍駐地。”

灌子灘一戰以宋軍大獲全勝而告終,雙方傷亡的比列極其失衡,儘管阿術、伯顏等人已有所準備,但如此大的懸殊還是讓他們心有餘悸,甚至無法接受,此戰之後,在所有參加戰鬥的元軍心裡,對於火器的陰影再也無法消除,相反,宋軍將士卻是士氣高漲,作爲軍人,雖然要時刻做好犧牲的準備,但如此低的陣亡率自然讓所有的將士感到心安,

有戰爭就會有犧牲,但在沒有犧牲的狀況下取得勝利,豈不是更好嗎,

正如美國出兵伊拉克,陣亡率之低,讓人不得不佩服,

與此同時,樊城的宋軍卻在苦戰之中,

一大早,元軍的八架回回砲以及上百架拋石機和樊城北門守軍的五門火炮展開了對射,約莫兩刻鐘後,有三架回回砲和八架拋石機被火炮擊毀,宋軍的火炮也有一門被拋石機擊中,無法正常使用,

隨着發射次數的增加,火炮的發射速度明顯降低下來,而拋石機所受的影響較小,仍然可以連續發射石塊,

站在樊城外城涵洞裡的阿里海牙見宋軍火炮發射的頻率越來越低,隨即下令,攻城開始,

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47章 沈括後人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363章 特區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310章 按揭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551章 領路人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399章 忠靖王第20章 火藥司第534章 參議院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82章 禁軍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76章 初出茅廬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37章 政務院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53章 方靈返京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558章 沁園春第504章 戰書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98章 鳳凰村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9章 微服私訪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284章 東康坊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344章 舍利畏第90章 歐陽建青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85章 武舉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17章 龍牙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517章 功成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292章 聖公洞第16章 雪中情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472章 總結會第11章 靈氣之靈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207章 掛帥第346章 渺灣村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106章 農業部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75章 瓊林宴第431章 老外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24章 和諧家宴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86章 瘋狂之夜第166章 尋人
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47章 沈括後人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363章 特區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310章 按揭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551章 領路人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399章 忠靖王第20章 火藥司第534章 參議院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82章 禁軍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194章 皇家科學院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76章 初出茅廬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37章 政務院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53章 方靈返京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249章 主帥人選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558章 沁園春第504章 戰書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498章 鳳凰村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9章 微服私訪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284章 東康坊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344章 舍利畏第90章 歐陽建青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85章 武舉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17章 龍牙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157章 泉州浦家?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517章 功成第21章 伯飛仲飛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292章 聖公洞第16章 雪中情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472章 總結會第11章 靈氣之靈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207章 掛帥第346章 渺灣村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106章 農業部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75章 瓊林宴第431章 老外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24章 和諧家宴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86章 瘋狂之夜第166章 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