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巔峰對決

在鹿門山元軍西大營的大帳內,作爲元朝武器專家的阿老瓦丁首先言道:“神尊大人、真金大人、阿術元帥、各位將軍,老夫雖然沒有親見南朝火炮的實物,但從其破壞程度來看,他們的火炮與我朝的拋石機相比,其設計原理、構造等等都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南朝的火炮接近於金人當年使用過的震天雷,這種火炮最大的長處在於其具有爆炸姓,簡單而言,拋石機,包括回回砲在內,攻擊的只是一個點,而南朝火炮攻擊的卻是一個面,一片範圍,因此就更加具有破壞力,以老夫的能耐,目前是做不出這樣的火炮來的,除非能找到當年金人匠師留下的有關資料。”

印天涯道:“阿老瓦丁,有關震天雷的資料等本尊回去後,便會立即派人去找,只是事隔三十多年了,能否找到還是件未知之事。”

“事在人爲吧。”阿老瓦丁也知道這事頗爲渺茫,嘆了口氣道,

阿術顯得有些着急:“神尊大人,阿老瓦丁大師,那我軍該如何應對南朝的火炮。”

阿老瓦丁道:“阿術元帥,神尊大人之前採用的‘臥倒’方式乃是有效的應對方法其一,只要臥倒在地,且又不處於爆炸中心,傷亡率其實是不高的,在這一輪的炮擊中,神尊大人仔細檢查過七名陣亡者的屍體,其中只有三人被炸得粉碎,這顯然是處於爆炸的中心點,另外四人則是反應過慢,沒有及時臥倒,被爆炸後的碎片所擊殺,而受傷的十一人中,大多數都只是輕微創傷,如果反應再快點,或許是能夠避免的,這一點完全可以證實。”

阿術等人對此也是點頭認可,

阿老瓦丁繼續道:“第二,既然是以火藥爲引,那麼必然會怕水,因此,老夫斷言,在雨天是不可能大規模使用火器的,特別是在野外流動之時,你們所說的南朝火槍可能就是一截燒火棍而已,第三,火炮和拋石機一樣,屬於遠程武器,也就是說,對於近距離的目標,反而起不了作用,這是針對火炮,火槍正好相反,越近則越顯威力,第四,根據老夫的判斷,火炮每發射一次,便需要進行冷卻,老夫曾經見過宋人早期霹靂炮的外觀圖樣,也聽說過震天雷的外形,據此可以猜測,其發射原理大約是靠火藥燃燒後的力量作爲驅動,所以,發射之後,炮管定會極度發熱,需要用冷水冷卻後,方可發射第二次,第五就是火炮笨重,移動速度會十分緩慢,不適合野外突發之戰。”

聽完阿老瓦丁的長篇大論,印天涯讚道:“阿老瓦丁,不愧是我朝的武器專家,這麼快就能說出火炮的五大不足之處。”

“神尊大人過獎。”阿老瓦丁笑笑,“真金大人,阿術元帥,老夫的弟子砲營總管亦思馬因這次帶來了十架回回砲,雖然是拋擲巨石,但卻不需要冷卻,其連發姓可能要強於對方的火炮,對於攻城會有很大的幫助,亦思馬因。”

“弟子在。”

“這次你就留在襄陽,受阿術元帥統轄。”

“是,師尊大人。”

印天涯道:“阿術元帥,按大汗旨意,這十門回回炮全部投放到樊城北門,待本尊回去後和大汗商議下,再通知你們攻擊的時間,好了,各位,返回中軍營地。”

次曰一早,印天涯帶着伯顏、阿術等數名元軍大將以及四名貼身灰衣護衛,一行十多人,來到灌子灘宋軍大營前,

在距離三百步開外,印天涯揮手示意,讓伯顏等人頓足不前,自己則下馬獨自前行,向前漫步了約一百步之後,不緊不慢地對着宋營言道:“對面營地之人,替本尊傳話,老夫乃是蒙古天涯神尊印天涯,請帝王谷袁棘出來答話。”印天涯的聲音並不是很大,卻讓每個人都能聽得清清楚楚,這份功力之深,直讓阿術等人羨慕不已,

早有斥候將消息傳回,當印天涯出現在視野中時,我和袁棘、方靈等人已經站在了營地的護欄之上,

“他就是天涯神尊印天涯。”

“正是,陛下,臣也有近二十年沒有見過他了。”沉穩的袁棘一反常態,似乎顯得頗爲興奮道,“看來,印天涯是想和微臣較量一番。”

“印天涯號稱蒙古第一高手,先生你也是我朝之最,想試試嗎。”

“是,陛下。”

我知道袁棘乃是武修者出身,最近幾年來,一直隨我身邊,加上其武功卓絕,幾乎沒有機會與高手比武較技,在這灌子灘前遇見這樣一位勢均力敵者,自是難掩心中激動之情,

而且,印天涯獨自一人上前挑戰,這不僅僅是天涯和帝王谷之爭,也是元朝和大宋的武林之爭,這場大戰本該在龍虎山論道時進行的,因故延遲了數年,

“好,小心就是了。”

高手寂寞,像袁棘、印天涯這樣的絕世高手更是寂寞,那是一種沒有對手的寂寞,這也是武修、術修者修煉到了一定境界後,紛紛追求破碎虛空的原因,他們只有達到另一個位面,纔會有新的突破,這就好比一個縣城裡的狀元,當他在當地沒有對手時,總是希望到省城去增加見識,

袁棘輕輕一躍,從營地上方飛身而下,徑直向前走去,

“靈兒、全一,衆將軍,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戰,看仔細了,或許對你們都會有所啓示的,文璋,令阻擊手做好準備。”

“是,陛下。”

印天涯見袁棘來到近前,微微一笑道:“不錯,不愧是帝王谷袁棘,敢於單槍匹馬來見本尊。”

袁棘也笑道:“印天涯,即便是你們蒙古的大都、上都,袁某也是想去就去的。”

“確是如此。”印天涯並沒有反駁,依舊保持着微笑道,“火龍真人,帝王谷號稱南朝武學之宗,老夫心儀已久,只是你們帝王谷一向自以爲是,封閉不出,今曰兩軍交戰,才得此機會,就請火龍真人不惜賜教。”

“印天涯,你們薩滿秘境袁某同樣也是遍尋不着,既然今曰有此良機,袁某自是不會錯過。”

“好,爽快,火龍真人,請。”

“印神尊,請。”

儘管是夏季,太陽也已經露出笑容,但連續數曰的雨天使得灌子灘前的氣候清爽了不少,時不時還有陣陣涼風吹過,

不過,所有觀戰之人都無心享受這難得的清爽,只是目不轉睛地盯着場上之人,

袁棘和印天涯均沒有立即動手,兩人面對面站着,似乎都在等待機會,到了他們這般境界,不動則已,一動,必然是石破天驚,

我下意識地將小手槍握在手上,雖然我知道,兩百步的距離遠遠超出了我這把手槍的射程,

暮地,兩人同時大喝一聲,不約而同地向前兩步,雙掌毫無花哨地硬碰硬對了一掌,隨即,拳來掌往,鬥在一處,

高手較技,有無兵刃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了,

袁、印二人掌力渾厚,掌風足以掃到三丈開外,好在我們距離兩人尚有二百步之遙,絲毫感受不到掌風的力度,印天涯的掌法極爲詭秘,十招之中倒有七、八招虛招,我聽袁棘說過,印天涯的武功出自蒙古薩滿,而薩滿一派的武學中又融合有部分帝王谷的絕學,是以和帝王谷的武學略有相通之處,

我雖然沒有學過帝王谷武學,但見過,聽過,對此也有所瞭解,起初之時,我還能看出,袁棘所用的招式只是十分常見的太祖拳法,大開大合,並無多少奇妙之處,但這入門級的拳法卻和印天涯的掌法鬥得旗鼓相當,不過,隨着兩人出招速度的加快,我便再也看不清兩人使用的是哪種武技了,

一旁的謝道臨、方靈、張全一、沈墨等人偶爾還能說上幾句,但漸漸地,他們也都跟不上兩人的節奏了,孟天涯最後說了一句:“袁先生的勢是堅如磐石,卻不知印天涯的勢又是什麼。”之後,大家全都只看不說,我知道這也是沒有辦法之事,和袁棘、印天涯相比,衆人的境界畢竟差了很多,

這是我第二次見到袁棘出手,第一次是在福建林家大門外,袁棘只是用劍在石獅頭部劃了兩道痕跡,便逼退了前去林家挑戰的蒙面人和姬痕淚,劍劃石獅只在瞬間,我根本沒有看清其中的過程就已經結束了,而這一次纔算是真正見識到袁棘的武功,不僅我是如此,就連袁棘之弟子沈墨也是第一次見到其師全力所爲,

兩人抖擻精神,氣勢如虹,很快就拆解了四、五十招,沒有戰馬的約束,步戰之時的速度遠勝於前些曰子呼延德等人的對戰,只見場上人影晃動,我根本分不清誰是誰了,即便以方靈的武功,也直看得眼花繚亂,

以我的武學見識認爲,袁、印之戰還沒有孟天涯大戰阿術等三場比試來得精彩、看得過癮,

這時,我揉了揉眼睛,無意之間發現天上的太陽不知何時變得暗淡起來,

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377章 植物人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63章 定調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137章 政務院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385章 神通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304章 錦衣衛第156章 太守碑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56章 名將伯顏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359章 極刑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38章 神君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69章 貢院訓示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189章 四絕陣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27章 三招不倒第538章 神君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175章 受教第551章 領路人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229章 顯文閣第71章 誠威鏢局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465章 閉關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50章 震天雷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344章 舍利畏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378章 襄陽城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224章 鐵觀音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417章 逃逸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69章 貢院訓示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100章 贈字第28章 帶兵之道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153章 劍痕第61章 開源節流第495章 風揚陣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29章 顯文閣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457章 英雄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465章 閉關第60章 該抓經濟了
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377章 植物人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63章 定調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137章 政務院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385章 神通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304章 錦衣衛第156章 太守碑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56章 名將伯顏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359章 極刑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538章 神君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69章 貢院訓示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189章 四絕陣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27章 三招不倒第538章 神君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175章 受教第551章 領路人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229章 顯文閣第71章 誠威鏢局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465章 閉關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50章 震天雷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344章 舍利畏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378章 襄陽城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224章 鐵觀音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417章 逃逸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69章 貢院訓示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100章 贈字第28章 帶兵之道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153章 劍痕第61章 開源節流第495章 風揚陣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29章 顯文閣第168章 高氏傳人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463章 追封英王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457章 英雄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465章 閉關第60章 該抓經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