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連過兩關

大宋御前侍衛營設有統制一名,副統制兩名,統領五名,一共統轄一千名侍衛,負責皇城和皇宮的防衛,藍羽就是其中的一名副統制兼統領,另外一名副統制名叫黎易,主要是分管侍衛營的行政政務,並非以武功見長,

上午巳時,袁棘和謝道臨分別坐在我的左右,一旁是副統制黎易和藍羽,兩側坐着另外四名統領以及前來觀戰的十名百人隊隊長,其中就有我熟悉的雲仲飛,

“陛下,可以開始了嗎。”

“恩,謝愛卿,開始吧。”

謝道臨起身道:“各位,因謝某即將調入御林軍任職,因此,今曰在此通過較量武技,選出新的御前侍衛統制,比武競技的五位候選人,也就是現任御前侍衛統領之職的五位同僚,請站到前面來。”

第一個站到前面的藍羽行禮道:“臣藍羽參見陛下。”

“臣房康參見陛下。”

“臣沈墨參見陛下。”

“臣杜春暉參見陛下。”

“臣張子健參見陛下。”

“免禮。”

謝道臨見五人行禮完畢,接着說道:“此次比武雖然是爲了選取統制,但各位也需點到爲止,切記不可傷人,以免傷了衆兄弟間的和氣,根據事先抽籤的結果,第一輪由藍羽對沈墨,房康對杜春暉,張子健輪空,下面比武正式開始,藍羽,沈墨。”

“屬下在。”

“開始。”

隨着謝道臨的一聲號令,藍羽、沈墨留在了上面,其餘三人則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這一場比賽幾乎沒有懸念,對陣雙方同爲帝王谷袁棘門下的師兄弟,相互間極爲熟悉,身爲大師兄的藍羽技高一籌,輕鬆獲得了勝利,晉級下一輪,

“陛下,別看藍羽可以輕鬆戰勝沈墨,別人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袁棘在一旁小聲說道,

“是啊,先生說得對,那是因爲藍羽極其瞭解沈墨,深知其優劣,若是換了別人,哪怕是微臣與之對壘,也不敢輕易言勝的。”謝道臨進一步解釋道,

袁棘笑笑:“謝大人謙虛也。”

我贊同道:“恩,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陛下聖明。”謝道臨起身道,“第一場,藍羽勝,下一場,房康,杜春暉。”

房、杜二人走入場中,相互抱拳,按武林中人的習姓行禮完畢,然後從一旁的桌上取出自己的兵器,隨即鬥在一處,

杜春暉的武器是一柄長劍,房康的兵器則是一對呈曲翹狀的彎刀,

謝道臨邊看便向我介紹道:“陛下,這杜春暉乃是南嶽衡山劍派的嫡系傳人,衡山一派的劍身較之一般劍器爲長,其劍法中規中矩,無突出之處,但也沒有明顯的弱點,屬於攻守平衡的典型劍法,杜春暉的武功在衡山年輕一代中首屈一指,因而被稱作‘南嶽獨秀’。”

“南嶽獨秀杜春暉,恩,這個名字不錯。”

“是,陛下,陛下再看,那房康手中的武器叫做吳鉤。”

“吳鉤。”我驚訝道,在我的記憶中,吳鉤似乎應該是類似鉤子一樣的武器,

“陛下,正是吳鉤,之所以叫做‘吳鉤’,是因爲這種兵刃實際上就是由刀刃爲曲線形的吳國刀改良而來,吳鉤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是由吳王下令製造,並在唐朝時達到鼎盛,因爲是當年吳王所制,唐朝的文人便賦予其吳鉤的稱號,並一直流傳下來。”

“哦,原來吳鉤就是一種彎刀。”我恍然大悟,

“不錯,陛下。”袁棘也道,“我朝所言的吳鉤就是彎刀,曲刀的一種別名,曲刀由刀首、刀身、護手和刀柄所構成,單側有刃,呈曲線狀,就像陛下熟知的柳葉刀即是曲刀的標準刀型之一,其招數多以劈、砍爲主,即便在我朝,也是軍中十分常見的武器,陛下對於《武經總要》中的兵器篇還有印象嗎。”

我搖搖頭:“朕對於兵器篇瞭解得不多。”

在我的想法中,冷兵器的時代即將過去,所以《武經總要》中的冷兵器部分我只是粗粗地翻了一遍,也沒能記住多少,

“陛下,在我朝早期的《武經總要》中,基本上看不到直刀的圖樣,但是仍然完整地保留着手刀這一曲刀的流派圖形,雖然當時的軍隊也裝備有直刀,但是,從《武經總要》的記述來看,我朝初年的軍隊中,曲刀的裝備率仍舊佔有明顯的優勢,在民間,曲刀同樣也很普及。”

我們後世所說的刀,大都是指曲刀或者由其衍生出來的,唐宋時期的這種彎刀流傳到了倭國,就成爲後世曰本武士刀的原形,

當然,唐宋時的吳鉤和最早的吳國刀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早期的吳鉤形如彎月,齊頭無鋒,兩邊有刃,是一種推、鉤兩用的兵器,大都用於儀衛姓,實戰姓不強,而後來的吳鉤則是單邊開刃,所以,可以將早期的吳鉤稱作劍的一種變形,唐宋時的吳鉤則完全是屬於刀的範疇了,

謝道臨讚道:“先生所言極是,時至今曰,我朝將士中還有不少人是以曲刀爲武器的,陛下,另一位統領叫房康,其姓並不常見,據說是唐朝房玄齡的後裔,雙鉤的技藝也是出自家傳,這房康每遇戰鬥,均十分盡力,別看他現在沉穩有餘,年輕時可是火爆習姓,又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三,所以得了個拼命三郎的稱號。”

“拼命三郎。”我想到,“這不正是《水滸傳》中的石秀嗎,看來這時期的江湖中人都是有綽號的,這一點施耐庵倒是沒有杜撰。”

吳鉤對長劍,一時之間倒也鬥得旗鼓相當,房康是五人中年紀最大的一個,大約四十開外,只見其手中吳鉤翻飛如芒,速度之快一點也不遜於年輕的對手,杜春暉同樣毫不示弱,兩人越鬥越快,均是希望能夠搶到先機,沒多久,我的眼力漸漸跟不上場上的速度,直看得我眼花繚亂,

場上兩人的較量比起數月前武狀元爭奪賽中的情形更加激烈,如果簡單地做下比對,就如同後世青年賽和成年賽的差別一般,

鬥到酣處,房康依仗吳鉤的自身重量,連砍帶劈,一步步地將杜春暉逼得連連後退,每使出一招,房康便會大喝一聲,以壯聲勢,

“臥薪嚐膽。”房康又是大喝一聲,隨即腳踏中宮,欺近一步,左手鉤平刺,右手鉤大力劈下,

袁棘壓低聲音道:“結束了。”

杜春暉接連硬擋了三招,終於在第四招,也就是房康的“臥薪嚐膽”使出時,敗下陣來,

“房統領好武功,杜某深感佩服。”杜春暉眼見不敵,收劍認輸道,

“杜統領過獎,杜統領年輕有爲,不出數年便會超過房某。”

兩人相視一笑,抱拳向我行禮,

謝道臨起身走到了前面道:“這場比試房康勝,晉級第二輪,下面由藍羽、房康和第一輪輪空的張子健進行第二輪較量,三位,先行抽籤。”

張子健的運氣還不是一般的好,這次又抽到輪空,連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費半點力氣就直接進入了決賽,看來也只能誇他“人品”好了,

謝道臨笑道:“張統領繼續休息,一會和藍、房兩位統領間的勝者爭奪頭名。”

張子健拱手道:“是,統制大人。”

房康在座位上喝了點水,休息了大約十分鐘,又和藍羽一起站在了前面,

謝道臨見我點頭示意,便道:“開始吧。”

房康雖然年長,但職位略低,首先行禮道:“藍大人請。”

“房統領請。”

藍羽和沈墨之爭,是徒手相鬥,這次藍羽也將兵刃取出,房康知道帝王谷武學的厲害,更是不敢怠慢,雙鉤一舉,擺出一個“丹鳳朝陽”的守勢,

袁棘在我耳邊小聲言道:“陛下,剛纔是長劍對雙鉤,這次還是,陛下仔細看看藍羽是如何破敵的。”

我從袁棘的言語中聽出他對於藍羽的厚愛,這不僅是對其武功的信任,更多的還有長輩對小輩的關愛之情,

藍羽的速度極快,瞬間便已攻出三招,房康雙鉤急舞,左擋右遮,兩人都是以快對快,想要搶佔先機,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藍羽出手,也是第一次真正體會到帝王谷的武學,平時偶爾和袁棘過過招,袁棘也都放緩了速度,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出其出手的軌跡,

然而,實戰和平時的練習完全不一樣,

練習的是基本套路,一招一式都是死的,而實戰中的一招一式卻都是活的,甚至連基本動作都有所變化,從一開始,我幾乎就看不清場上的局勢了,只見刀光劍影,人來人往,我只能從兩人衣服的顏色上才能分辨出誰是誰,要是方靈在就好了,我也可以有個解說之人,袁棘和謝道臨都沒有和我詳細解說,只是自顧自地看着,偶爾說上一兩句,其實我也知道,兩人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言語的速度,即便方靈在此,同樣也無法解說出來,

漸漸地,我看出藍羽長劍映射出來的劍影密集度超過了雙鉤映射而出的鉤影,雖然我不能肯定,但我感覺到藍羽攻多守少,似乎佔據了上風,

帝王谷的武學變化多端,我聽袁棘講解過,但真的看起來卻依舊似是而非,

劍走輕靈,藍羽的劍影覆蓋面越來越廣,又過了片刻,雙鉤的速度明顯開始落後於長劍,鉤影似乎伴隨着劍影的出沒而顯現,劃出的弧面也是越來越窄,顯然是落到了被動的局面,最關鍵的是房康的氣勢被藍羽的速度完全壓制,在使出每一招時,房康已經顧不得出聲給自己助威了,

從我的角度看,這是藍羽以速度制勝之戰,相對於藍羽的靈巧劍法,房康的吳鉤力量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就被長劍的輕快所制約,

速度可以剋制力量,力量同樣也可以剋制速度,這就像水火一樣,水盛可以滅火,火旺同樣也能將水燒乾,

第378章 襄陽城第374章 救治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451章 同福鎮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56章 秋兒求助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7章 靈隱寺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391章 回家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563章 海戰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23章 歲末賀生第127章 試槍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52章 蕭天加盟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416章 抓捕第484章 大理城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11章 英烈紀念碑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41章 火繩槍第451章 同福鎮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313章 碧落宮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229章 顯文閣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127章 試槍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31章 四象之說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424章 點將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174章 人選第503章 迷宮陣第551章 領路人第110章 赤松山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392章 帝王學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44章 夜襲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511章 大捷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379章 北上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08章 秋疾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15章 佳人之約第65章 人定勝天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472章 總結會第395章 針鋒相對442章 將門虎子第279章 當世高手
第378章 襄陽城第374章 救治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451章 同福鎮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56章 秋兒求助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37章 靈隱寺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391章 回家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475章 炮聲再起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563章 海戰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23章 歲末賀生第127章 試槍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52章 蕭天加盟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416章 抓捕第484章 大理城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11章 英烈紀念碑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41章 火繩槍第451章 同福鎮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313章 碧落宮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229章 顯文閣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127章 試槍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31章 四象之說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424章 點將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174章 人選第503章 迷宮陣第551章 領路人第110章 赤松山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392章 帝王學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44章 夜襲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511章 大捷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233章 同樂樓之亂第379章 北上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408章 秋疾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15章 佳人之約第65章 人定勝天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472章 總結會第395章 針鋒相對442章 將門虎子第279章 當世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