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

陸秀夫有些沉悶地稟報:“陛下,截至昨曰,一共只有五人報名,在弓馬測試中,一人沒有達到基本要求,另外四人順利通過,等明天報名結束後,過關的這四人加上明天報名者中弓馬測試過關者一起再由臣等進行軍事策略面試。”

雖然事先我已經想到了招募將領的困難,但卻沒有想到只有區區五人報名,而這五人似乎也不被陸秀夫看好,看來一將不是難求,而是太難求了,難怪歷史上的南宋打不過蒙古,

招募處所貼出的啓事中只是言明瞭招募大宋皇家軍高級將領,如果言明是要招募類似廂指揮使這種高級別的,估計連報名的人影都見不到了,

我無奈道:“等你們面試完將這些人的資料交給朕審覈吧。”

“是,陛下。”

喜歡讀歷史,看故事的後世人都知道,南宋初年有支著名的岳家軍,軍中猛將如雲,儘管有着小說的誇張,但卻讓金人言道,“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可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僅僅過了百年,宋朝軍隊竟然凋零如此,

“如果沒有合適的大將,就只能先從原禁軍將領中選拔了,各位愛卿,你們有何建議。”

“陛下。”兵部尚書範文煥出列道,“臣有本奏。”

“範愛卿,有何建議,請說。”

“陛下,跟隨夏貴將軍前往淮南西路的禁軍將領中有很多年輕小將,這些人中有不少還是本年的武舉,頗有潛質,臣以爲,可以從他們中選拔。”

陸秀夫道:“臣附議,範大人提議甚好。”

聽範文煥這麼一說,我也想起當時兵發廬州之際,我特意吩咐讓兵部和樞密院多挑選些年輕小將讓夏貴帶上,以期鍛鍊他們的實戰能力,從夏貴發回來的戰報來看,這些小將們的表現大都可圈可點,尤其是本期武舉史玉琪和棄文從武的韓震二人的表現優異,更是得到了夏貴的好評,最關鍵的一點是,他們沒有大多數宋軍將領的怯敵心裡,

“範愛卿,此法可行,准奏,你以兵部之名,令淮南西路制置使夏愛卿將本次廬州之戰中這些小將們的詳細情況傳回臨安,朕先看看。”

“是,陛下。”範文煥道,

“恩,朕以爲還是做好兩手準備吧,範愛卿,陸愛卿,兵部和軍務院一方面做好原臨安禁軍將領的推薦,一方面等夏貴的奏摺,臨安戰區和廣南戰區需要至少五名廂指揮使,人數不少。”我停了停道,“另外,朕明曰再去現場看看,這最後一天的將領招募希望能給朕帶來一點驚喜吧。”

“是,陛下,臣等遵旨。”

“退朝。”

徵兵募將的最後一曰,我帶着方靈,袁棘和小七再次來到同樂樓附近的招募點,或許是受後世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我覺得最精彩的場面就應該發生在最後的時刻,

十月的臨安,已經寒意泛泛,這曰,天氣陰沉沉的,更讓人覺得有種寒冷之感,好在我的身體情況已經隨着武藝的提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並沒有覺得很冷,我們坐在招募點旁邊的一間敞開式的茶鋪裡,點了一壺茶和幾樣糕點,我依然帶着面具,和方靈等三人邊喝茶聊天邊看着招募點的情景,

令人失望,這最後一天的情況甚至還不如早些天,連前來諮詢的人都很少了,直到未時末(下午三點)也沒有一人報名應徵,

方靈見招募點的士卒們已經開始收拾東西,嘆了口氣道:“哥,看來是無人前來了。”

我點了點頭,有些氣餒道:“恩,希望其它兩處有所收穫吧,小七,結賬,我們走。”

“軍爺,等等,我,我來報名。”

“這位兄弟,時辰到了,我們已經截止報名了。”

當我們轉身走出兩步,聽見背後傳來一陣說話的聲音,

“咦,莫非還真是應了書中的描述,精彩處都在最後纔會出現。”我暗道,

“軍爺,我,我大哥,大哥因受風寒,至今還趟在客棧,能不能,通,通融下。”我們回頭看去,只見一位身穿灰衣的大漢正站在招募點前,這大漢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約莫三十歲,雖然衣衫簡陋,卻也頗有幾分英武之氣,

“這位兄弟,軍中自有軍規,我們也不敢違反軍令,你以爲這是請客吃飯啊。”

“軍令如山,這,這點我當,當然明白,只是,事情特殊,還望軍爺,軍爺們擔,擔待下。”那大漢有些結巴道,

主事的小校官道:“兄弟啊,既然你知道軍中有軍令,就不要讓我等爲難了。”

灰衣大漢想想也是,似乎覺得這位校官所言之語無可反駁,愣了一會便轉身朝我們的反方向離去,

“跟上去看看。”

那大漢的速度極快,好在我練了一年的武藝,這才堪堪能夠跟上,

“你們,你們是什麼人,爲何跟,跟着某家。”

可能是我們跟得緊了一點,那大漢突然頓足問道,

“這位朋友,請問你是前來應徵的嗎。”

“正是,這位公,公子,何事。”

我呵呵一笑道:“朋友,我見你報名被拒,特來問問你的情況,如果你真有本事,我可幫你向那些士卒們說道說道。”

“本事。”落魄大漢道,“某家也無甚本事,只是自小練武,數十人難以近身而已。”

“原來是位武林好漢,那你當去試試武舉考試,怎麼想到前來報名應徵將軍。”

“不,不是我自己,是替我家兄,兄長前來報,報名的。”

“是嗎,那你家兄長現在何處。”

“公子,我家兄長前,前來臨安報名,在趕路時受到風寒,現,現躺在客棧中。”

“哦,原來是你家兄長,那就是說你家兄長很有本事了啊。”

“沒錯,我兄,兄長自小苦讀兵書,當然很有本事的。”灰衣大漢說起其兄長時一臉的敬佩之意,

“好,如果你家兄長真有本事,那我自有辦法讓他報名。”

“真的。”大漢露出一絲興奮,

我笑笑道:“當然是真的,可否讓我去見見你家兄長。”

灰衣大漢看了看我們四人,似乎也不像壞人,加上自己兄弟一無所有,根本不用擔心被劫,便道:“好,公子,我們,我們就住在離,離這不遠的賓悅客棧。”

方靈道:“賓悅客棧,我知道,直行拐彎,再過兩條街就到了。”

“那就走吧。”

那大漢“恩”了一聲,邁開大步,向前走去,

“步伐堅實,顯見下盤穩固,的確是練過武藝的。”袁棘邊走邊在我耳邊小聲說道,

賓悅客棧很小,很偏僻,

方靈雖然知道客棧的大體位置,卻不知竟然如此難找,我們隨着那大漢左拐右拐,在一條破舊的小路上纔看見這間名爲“賓悅”的客棧,

“城中村,棚戶區。”我想起後世大城市裡對這種地方的稱呼,而所謂的客棧也就和十元店沒有什麼區別,是由一所民居改建而成,

“張家兄弟,你大哥情況不好,我剛剛叫來了郎中大夫,正在屋裡,你快去看看吧。”客棧老闆一見到灰衣大漢便急忙說道,

“啊。”灰衣大漢心裡一慌,顧不得和客棧掌櫃道謝,便直接衝進客棧左邊最裡面的小屋,屋裡傳來一陣咳嗽聲,我們也隨着大漢走了進去,

“謝大夫,我大哥怎樣了。”

被稱作謝大夫的郎中眉頭緊皺道:“張兄弟,你大哥所受的風寒十分嚴重,加上你們一直趕路,沒有得到充足的休息,所以情況不妙,如果老夫判斷得不錯,你大哥很有可能傷及脾肺,以老夫的醫術是無能爲力了。”

“那該,該怎麼辦。”

“張兄弟,你還是去請臨安城裡的名醫看看吧。”

“名醫,哪裡有。”

“離這裡不遠出,就在天街中段,有家華氏醫館,據說是千年前神醫華佗的後人所開,醫術高超,只是,,,,,。”謝郎中吞吞吐吐道,

“只是什,什麼。”大漢急道,

謝郎中道:“那華氏醫館的診費昂貴,非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

“這個不管了,就算是綁也要將其綁來。”灰衣大漢說罷,便欲轉身出門,

我伸手一攔道:“朋友莫急,我在臨安認識一位醫術高超者,可以讓他來替你大哥看病。”

謝郎中神情怪異地看了看我道:“這位公子,華氏醫館可以說是臨安城首屈一指的大醫館,公子認識的郎中比他們還厲害嗎。”

“哦,謝郎中,我認識的朋友叫周輝,是宮中的御醫。”

“周輝,莫非是那位金針斷陰陽的醫術大師,號稱一等御醫的周輝周先生。”

“金針斷陰陽。”我也不知道這周輝還有這樣一個雅號,點點頭道,“正是此人。”

謝郎中興奮道:“如果是周大師,那又勝於華氏數倍也。”

我笑道:“小七,你立即前去,就說呼延公子請周先生來此會診。”

“是,公子。”

“張兄弟,這下你大哥應該無恙了,這周先生可是我臨安城數一數二的醫術大師呢。”

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98章 藉機立威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98章 結義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12章 雙星輝耀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108章 雙飛翼第383章 守護者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9章 天下商業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37章 靈隱寺第15章 佳人之約第71章 誠威鏢局第409章 壽和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344章 舍利畏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58章 火槍雛形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35章 泛舟西湖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563章 海戰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10章 可恨可嘆第156章 太守碑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78章 襄陽城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85章 武舉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457章 英雄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10章 赤松山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175章 受教第371章 巧遇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32章 優勢劣勢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365章 安南朝賀
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98章 藉機立威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98章 結義第121章 賭王之爭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12章 雙星輝耀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108章 雙飛翼第383章 守護者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39章 天下商業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477章 行雲流水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37章 靈隱寺第15章 佳人之約第71章 誠威鏢局第409章 壽和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344章 舍利畏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58章 火槍雛形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35章 泛舟西湖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563章 海戰第294章 國富民強第10章 可恨可嘆第156章 太守碑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378章 襄陽城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85章 武舉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457章 英雄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10章 赤松山第200章 事在人爲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175章 受教第371章 巧遇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32章 優勢劣勢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365章 安南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