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兩兄弟秋闈同中

41兩兄弟秋闈同中

皇子選妃之事在聖旨下達各家後仍舊沸沸揚揚了十數日。誰也沒想到皇上會把顯國公家的金國秀指給皇長子做正妃。一時間談論什麼的都有,有說皇上準備讓皇長子做個閒散王爺,所以纔給他指了個人丁不蕃的國公府女兒;有的卻說顯國公之貴僅次於郡王,金國秀又是京城有名的才女,且撫育幼弟素有賢能之名,皇上這是愛重皇長子呢。

二皇子的正妃卻是丁尚書的侄女丁意如,這也是惹人議論的一項。二皇子出身低微,母親到現在都未封高品,丁尚書卻是兩朝老臣了,朝中門生不少,算得上盤根錯節地位穩固。然而丁意如卻是父親早亡的,除了親戚之外自家並沒有父兄得官,唯一的弟弟年紀還小,正考着秀才呢。皇上挑了這麼個正妃,對二皇子究竟是個什麼意思,又沒人看得明白。

三皇子年紀才十五歲,其實這皇子妃可選可不選。果然皇上沒給他指正妃,他卻自己要了個側妃去。這側妃出身英國公府,偏偏又只是個記名嫡女。有人說這是三皇子不懂事,只管順着自己的心意挑人,倘挑中的是英國公府真正的嫡女,大約就是正妃了。可立刻有人又說三皇子再不懂事,難道鄭貴妃也不懂事嗎?豈能讓兒子胡亂去要人呢?這其中必有深意。

如此衆說紛紜,街頭巷尾已足足流行了十七八種版本不同的說法,直到一件更大的事傳來纔算把選妃的餘波壓了下去——廣東總兵要獻俘的那批海盜,在途中被劫了,多虧得押送的人十分勇猛,最後劫是沒劫成,只那些海盜卻都被殺了。轅門獻俘的大事只得半途而廢,這頗打皇家的臉,加上其中的內幕不能不令人深思,皇帝震怒,勒令當地官府趕緊查明此事,又說要好好嘉獎押送人員。

自然,這些事綺年不是特別關心。雖說押送的人員裡有吳若蓉的丈夫,但她連這位二姨母的面都沒見過,二姨父自然就離得更遠了。

天氣已然到了最熱的時候,這年頭沒電風扇也沒空調,只有冰。吳家自己有個小冰窖,雖然不能隨心所欲地用,但每天早晚也是各有一塊冰的。蜀素閣屋子不大但前後通風,放上冰倒也不難過。

太陽熾烈,綺年也就不出門踢毽子了,每天得了空就是寫字和繡花。又從吳家書房裡弄來些遊記野史之類,讀一讀解悶兒。到了夏末,天氣漸涼,小楊那邊的生意已經漸漸做起來,他進了一種連錢紋的半錦,綺年取名叫做“連中三元”,因爲有這個好彩頭,果然有考秋闈的人家就有買的。

“姑娘不用算盤也能算出這許多賬來?”如鸝看着綺年在紙上寫了些自己看不懂的小蟲子一樣的數字,就將小楊送來的賬結了,不由得驚訝。她早在成都就知道綺年不用算盤可以算一些小賬,但小楊這賬本很是繁瑣,三尺一丈的小進項甚多,不用算盤竟然也可以全部對出來麼?

“嗯,沒有算盤到底還是麻煩一點。”綺年不想被人聽見自己在房裡噼哩啪啦地算賬,所以只好用阿拉伯數字來加了。

“姑娘,生意怎樣?”如鸝很是擔心綺年的本錢賠掉,提心吊膽兩個月了。

“還不錯。”綺年合起賬本,“如今已經在賺錢了。”照這個勢頭下去,家家戶戶做冬衣的時候生意應該還會更好一些。畢竟穿新衣過新年,稍微殷實點的人家都會挑好的比較貴重的料子做,圖個出門拜年面上也有光彩。小楊人踏實,並不只想着賺高門大戶的錢,更多地把眼光放在中等人家身上,成交量倒更可靠些。

如鸝鬆口氣,拍拍心口:“可擔心死我了。”

如燕在旁邊聽了,便打她一下:“什麼死啊活的,嘴上沒個遮攔。”

“是得注意點。”綺年也斜了如鸝一眼,“禍從口出,你總是這麼沒個成算,將來是要吃虧的。去,把那絨布拿過來。以後不管想說什麼,先停一停,在心裡轉一轉再開口。”

如鸝低了頭去拿過兩塊厚絨布,見綺年抖開來看了又揉,有些訕訕地道:“姑娘要拿這個做什麼呢?”

“給兩位表哥做兩副護膝。考場那房子可沒火炕,雖然也有炭盆,一年燒那麼幾天,地下都是涼的。護膝做厚些,也擋一擋地上的寒氣。”古代這考試太變態了,連考三天還不許回家,比高考更熬人。

如鸝見綺年接了她的話,就高興起來:“我前兒去喬表姑娘那兒,看見表姑娘在給霄少爺做書袋,上頭繡了文昌星君,可精緻呢。姑娘這個護膝也該繡點花兒纔是。聽說有什麼蟾宮折桂圖,姑娘繡上,也討個好口彩。”

綺年失笑:“護膝只爲實用,繡什麼花呢。快來幫我揉絨布是正理。”

兩房的少爺都要去考秋闈,妹妹們少不得都得送些東西。到了下考場前頭幾日,吳知雯送了兩套玉管筆;知霏送了兩塊繡得有點歪歪扭扭的帕子;知雪做了些點心好帶進考場充飢。加上長輩的東西,琳琳琅琅擺了一桌子。

李氏從小楊那裡拿了兩塊淡青色三元及第花紋的半錦,給兄弟兩個各做了一件厚袍子,顏氏看了那花紋也歡喜:“這口彩好,兄弟兩個若能雙雙及第,也給你們老子爭氣。”

喬連波低頭捧出兩隻筆袋,皆是墨綠色底子,上繡金黃色的文昌星君圖,栩栩如生,旁邊還繡了蟾宮折桂四個字。顏氏拿在手裡看了,嘆道:“我說你這孩子這些日子也不見出門,敢情是趕着繡這個呢。這星君繡得這般精緻,可見心誠。”

這話說出來,吳知雯和吳知雪不約而同露出點不屑的神色。李氏忙道:“都是心意,也不分什麼高低。”

鄭氏笑了一聲:“可是呢。這袋子繡得實在精緻,只是聽說那考場裡凡是帶字兒的東西都不許入場的,怕被當作夾帶呢。只怕這袋子是用不上了。”

喬連波頓時白了臉:“我,我不知道,我這便拆了它。”

顏氏面色難看,但鄭氏說的卻是事實,蟾宮折桂固然是好彩頭,但到時候確實不能帶進考場的。只是別人雖然知道卻不肯當面說出來,只有鄭氏半點不留情面。

喬連波已經要哭出來,拿着袋子回自己房中去拆繡上的字。李氏看看衆人面色,暗暗嘆了口氣,託辭要給吳知霄再收拾一遍東西,便叫衆人散了。

綺年的護膝連出來亮相的機會都沒有,只好私下裡交給了李氏,讓李氏轉給兩位表兄也就罷了。

到了下場那日,吳家女眷們在二門送了兩個考生走,吳知雱和喬連章親自帶了小廝將人直送到考院纔回來。

考試連考三場,每場三天,每場都是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從八月初一開始,整整的折騰了將近十天。李氏每日在佛前一炷香,念幾遍經文,說話都忌諱起來,絕不說“落”字。連幾個姑娘都緊張起來,話都少了。

最後一場考完,馬車將知霄知霆二人接了回來,都熬得眼睛四面發青,一頭扎進自己房裡大睡起來。

李氏心裡七上八下的,忍不住跟丈夫說話:“也不知這文章做得如何……”

吳若釗自己是考過的,聞言笑道:“這三場累得很,讓他好好睡了,再把文章默出來我看。想來若不失常,一個舉人還是有的。”

李氏哪裡放得下心,一時去兒子房外聽聽動靜,一時又叫廚下忙着熬補湯預備給兒子和侄子醒了喝,忙了個不可開交。好容易知霄知霆都醒了,一人喝了一大碗湯,這纔有了些精神,將各人的文章都默寫出來。吳若釗都看過了,又遞給吳若錚看,笑道:“看這樣子,倒還不錯。”

吳若錚仔細看了,道:“到底是霄兒通透些。”

吳若釗不以爲然道:“伯仲之間而已,還要看考官是何口味。不過中了大約也不難。”

吳若釗雖這麼說了,李氏和鄭氏仍是懸着心。到了八月十四發榜那日,小廝一早上就跑去了貢院等着,連顏氏都在房裡轉着念珠唸佛。直到中午時分,那小廝忙忙的跑回來,一進門就大喊:“中了,中了!兩位少爺都中了!霄少爺五十六名,霆少爺五十八名!”

一衆女眷們登時鬆一口氣,顏氏轉着手中佛珠道:“很該去廟裡給菩薩上香。”李氏忙應道:“過了十五就去。”便與鄭氏商量起上香的事。

吳若釗兄弟對這些女人們十分無奈,顧自問那小廝:“頭名解元是誰?”

小廝忙道:“聽說是永安侯府的少爺。名諱是燁的。”

吳若釗訝然道:“竟然是孟燁麼?我記得他今年也還不到十八歲,果然少年有爲!怕是明年春闈也是個人物。”掃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和侄子,向吳若錚道,“二弟,我正有事想與你相商,明年春闈,我想他們兄弟且緩一緩。”

李氏一怔,鄭氏已忍不住道:“大伯這是爲何?”

吳若錚皺眉道:“大哥可是覺得他們火候不到?”

“正是。”吳若釗點頭道,“若不中倒也無妨,只怕中了三甲反爲不美。”三甲稱爲同進士,比起前二甲的進士名聲有些不好聽。有道是:同進士,如夫人,將同進士與妾相比,可見士林之中的輕視。

吳若錚沉吟道:“大哥言之有理。若當真不中倒可下場試試手,這在中與不中之間倒煩難了。也罷,橫豎他們兄弟年輕,十六七歲得中舉人已不多見,便再延三年得中也是少年進士了。”

吳知霄兄弟兩個聽了這話,不免有幾分失落,但畢竟少年舉人也是喜事,於是不久便又喜笑顏開。吳若釗雖覺一個進士不必張揚,但子侄同中也是佳話,傳令闔府上下僕役均打賞一個月的月例,恰好第二日便是中秋,於是又多一重歡喜。

中秋團圓節,吳府在康園松鶴堂擺開宴席,男一席女一席,因是中秋閤家團聚,顏氏也沒讓中間再立屏風:“都是一家人,難得團圓,一年不過一箇中秋,那麼生分做什麼。”

鄭氏愛熱鬧,顏氏既發了話,她自然歡喜。吳府雙喜臨門,倒是難得地過了一個極和睦的節日。

中秋過後,新舉人們自然要來往走動。此次舉人榜上合共取一百二十人,吳氏兄弟本是出自官宦之家,考取名次又在中等以上,自然有同科前來交往,少不得出去應酬。李氏因掛念着吳知雯的親事,並不阻攔,且時常待兄弟兩個回來之後,還要問一問交往之人的情況。

這一陣興奮勁兒在京城足足拖了半月有餘,最主要的是,人人都在談論本科解元孟燁。

“孟解元今年還不滿十八呢,是永安侯的嫡次子。”湘雲掰着手指頭如數家珍,“永安侯府是開國功臣封侯,世襲罔替的。永安侯的長子是御史,今年三十了,當初是二十五歲的時候中了探花,皇上親口指婚的公主,是出名的鐵面駙馬。”

喬連波正繡着花,聞言好奇:“鐵面駙馬何意?”

湘雲掩着嘴笑:“御史是專門彈劾大臣的,孟駙馬鐵面無私,所以得了這個綽號。”

綺年也聽得有趣:“上次去東陽侯府,倒是見了兩位孟姑娘,一位叫孟涓,一位叫孟湘的,都是永安侯府的姑娘吧?”

湘雲想了想,點點頭:“沒錯。那孟涓姑娘就是永安侯的庶女。永安侯跟夫人夫妻恩愛,是京中典範。便是納了個妾,也是夫人身邊的陪嫁丫鬟,乃是夫人懷第三胎時親自爲侯爺納的,除此之外,侯府大房裡連個通房丫頭也沒有呢。這個妾姓杜,也是很守本分的人,生了一雙龍鳳胎,今年好像才十一歲。永安侯夫人極喜歡的,視如親生呢。”

喬連波聽得一臉羨慕,綺年卻只覺得怪可悲的。夫人有孕,就得親自爲丈夫納妾,然後這樣子還是京中恩愛夫妻的典範!那要是不典範的,還要怎麼樣?

湘雲肚子裡簡直有一本京城官員勳貴後宅人物圖表,滔滔不絕:“侯夫人生了兩子一女,女兒早嫁出去了,孟解元也算是老來子,比他兄長小了十二歲呢。眼瞧着這會兒中瞭解元,不知明年能不能中探花,若真中了,永安侯府便是一門三探花了。”

綺年不由自主想起小李探花,趕緊咳嗽一聲壓倒那些不合時宜的記憶:“怎麼叫一門三探花?”

“永安侯府如今是三房人,二房老爺當年據說才華猶勝長兄,十八歲上就點了探花郎。不過聽說生的兒子不肖父,至今不怎麼愛讀書,考中了秀才之後就再沒中過,想來今年又沒中了。倒是庶出的湘姑娘跟孟二老爺像,這些年在京中有第一才女之稱呢。只可惜是個庶出的,不常出來走動。”

綺年想起許茂雲的話,問道:“聽說三房還有一位特別美貌的姑娘?”

“是有一位瀅姑娘。不過三房老爺少爺們都不怎麼成器,如今連個官職都沒有,所以等閒也見不着。說起來也怪可惜的,將來說親也不知會不會耽擱。”湘雲說得溜了嘴,猛見喬連波臉上微紅,陡然驚覺自己不該提什麼說親的事,趕緊輕輕扇了自己一巴掌,“看奴婢都胡唚了些什麼,姑娘可別惱,奴婢給姑娘們沏茶去。”

綺年笑着搖了搖頭:“這丫頭,只怕京城裡這些人家的事,她都裝在肚子裡呢。包打聽一般。”

連波輕聲道:“舅母身邊的人,自然是好的。”

綺年想了想,笑道:“外祖母身邊身的人自然更好,表妹住在外祖母處,舅母可不好送人過去。”

連波連忙道:“我並非埋怨舅母什麼。”

綺年一笑,放下心來,把話帶開。綺年看看她手中的荷包,猶豫片刻終是問道:“表姐這荷包給誰做的?”

“哦,就是冷家姐姐。”

“這花樣子……看着倒似男人用的……”

綺年這個荷包用了天青色緞子,上頭用玉色和蟹殼青色絲線繡着一叢茂竹,竹叢下一隻黃雀正在覓食,看着頗有寒冬之意,確實與平常女兒家用的荷包不同。

“玉如她不喜那些鮮亮顏色。”綺年想起冷玉如那古怪脾氣,不由得想笑,“她最喜崔白的畫,我也只是仿着畫意繡一隻罷了。”

喬連波有心想問崔白是什麼人,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看綺年順口就說出來,她只怕崔白此人家喻戶曉,偏自己不知,若問出來,豈不惹人笑話?猶豫良久,終於沒有問出來,只道:“聽說舅母過幾日要去大明寺上香還願?”

_ Tтkд n_ c o 秋闈之前,李氏到處上香,現在兒子中了,自然要去還願。她只帶了綺年和知霏,知雯推身子不爽,不想去。至於知雪,自然有鄭氏帶着出去。

綺年大約能猜到喬連波問這話的意思,但是李氏很明顯不打算帶上她,所以綺年也不想提。說實在的,喬連波性格柔順,算是標準的古代閨閣,就是這性子實在弱過頭了。就說上次在林家,綺年實在想不明白,林悅然耍個性子而已,就是受點氣,又何至於一路哭回吳家?她估摸着,李氏就是不願意惹這個麻煩,所以纔不帶喬連波的。畢竟誰也不願意好心帶她出去,最後出點什麼事再被顏氏罵一頓。

其實綺年覺得顏氏有時候也怪可憐的。孃家身份顯赫,嫁進來的時候雖然是繼室,想必也是十里紅妝得意一時,可惜就因爲沒生下兒子,到如今只好指望着繼子和庶子過日子,這其中心情之微妙,沒經過的人真是難以體會。

顏氏最愛的女兒就是吳若蓮,大概父母總是愛最弱的那個兒女,吳若蓮因着臉上有疤只能低嫁,最後還落了這麼一個身死的下場,仔細想想她生前的日子,估計遠不如綺年的母親舒心。所以喬連波這一來,顏氏就把對女兒的疼愛愧疚之心全部加諸於她了。這是好事,可是做過了頭就不好了。顏氏大約也是生怕喬連波會受虧待,所以特別想給她撐腰,但是撐到現在——好像是把喬連波撐着了——吳家的人,基本上都在有意無意地避着喬連波。

“是去大明寺,舅母打算早去早回,不在大明寺久留。”整天呆在顏氏那個松鶴堂裡,顏氏到底是老人了,跟小姑娘沒什麼可說,喬連波大概也是悶得難受吧,要不然不會來提這件事的。綺年略帶憐憫地看看喬連波,低頭刺繡去了。

屋子裡有一刻的寂靜,只聽見絲線穿過綢緞的聲音。喬連波終於起身道:“外祖母該唸完經了,我先回去了。表姐莫送了。”

走出蜀素閣,喬連波默默走了幾步,忽然問身邊的吳嬤嬤:“嬤嬤知道崔白是誰?”

“崔白?”吳嬤嬤哪裡知道。

喬連波低下了頭:“表姐今日隨口就道出此人,我卻一無所知。表姐是怎麼知道的呢?”

“大約是大姑奶奶教的罷。”吳嬤嬤雖然不大情願,但也不能不承認,“大姑奶奶琴棋書畫皆精,表姑娘——其實遠不如大姑奶奶當年呢。”到最後還是忍不住說了綺年一句壞話。

喬連波淡淡一笑:“我還不及表姐呢。那我娘呢,難道這些她都不知?爲何沒教過我呢?”

吳嬤嬤頓時紅了眼圈:“姑娘——咱們太太命苦啊……”出嫁之後諸事不遂,整日裡忙着跟丈夫的家人周旋,回了自己房裡還要處置姬妾,哪裡有教導女兒的心情和時間呢。

喬連波望着遠處,幽幽道:“我知道娘並不喜歡我,嫌我不是男兒,所以只教我刺繡。”她並不理睬吳嬤嬤的眼神,淡淡續道,“只是我不能總不如人,從明日起,除了去春山閣外,我再不要整日刺繡了。我要讀書寫字,總有一天,我也能作詩,能畫畫,我也能——隨口就說出崔白是誰!”

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99 赴宮宴節外生枝71 又是一年春來到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9 別故土江畔生變13 正花廳闔家歡宴11 遇親戚同病相憐88 新婚朝新婦敬茶63 衣錦還鄉生波瀾118 清後院再定章程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23 避貴女反遇紈絝9 別故土江畔生變58 牡丹筵各用心機39 選秀女狀況百出55 二月間瑣事纏身81 風雨未來且綢繆79 後悔莫及去怪誰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46 松鶴堂談婚論嫁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90 後宅院瑣事連連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41 兩兄弟秋闈同中51 青雲庵急中生智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93 回門日百味雜陳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39 六月中連波出嫁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29 說前程自傷身世12 初入京十里紅妝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43 論婚姻各有打算75 陰差陽錯定姻緣11 遇親戚同病相憐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58 牡丹筵各用心機39 選秀女狀況百出4 聚與散世事難料115 攪亂混水圖自救26 骨肉聚二房回京123 團圓筵以牙還牙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71 又是一年春來到16 春山閣連波獻技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54 冷玉如乍遇難關26 骨肉聚二房回京40 幾家歡喜幾家愁41 兩兄弟秋闈同中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38 後花園好戲連臺98 穩紮穩打露鋒芒37 刁縣主計出連環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54 冷玉如乍遇難關48 好親事功敗垂成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57 恆山伯府開鬧劇86 洞房夜夫妻演戲109 窯變釉大做文章36 後花園衝撞貴人71 又是一年春來到48 好親事功敗垂成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9 別故土江畔生變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90 後宅院瑣事連連48 好親事功敗垂成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2 初入京十里紅妝69 談婚論嫁處處忙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26 骨肉聚二房回京24 大水衝了龍王廟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3 正花廳闔家歡宴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40 幾家歡喜幾家愁9 別故土江畔生變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
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99 赴宮宴節外生枝71 又是一年春來到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9 別故土江畔生變13 正花廳闔家歡宴11 遇親戚同病相憐88 新婚朝新婦敬茶63 衣錦還鄉生波瀾118 清後院再定章程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23 避貴女反遇紈絝9 別故土江畔生變58 牡丹筵各用心機39 選秀女狀況百出55 二月間瑣事纏身81 風雨未來且綢繆79 後悔莫及去怪誰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46 松鶴堂談婚論嫁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90 後宅院瑣事連連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41 兩兄弟秋闈同中51 青雲庵急中生智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93 回門日百味雜陳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39 六月中連波出嫁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29 說前程自傷身世12 初入京十里紅妝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43 論婚姻各有打算75 陰差陽錯定姻緣11 遇親戚同病相憐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58 牡丹筵各用心機39 選秀女狀況百出4 聚與散世事難料115 攪亂混水圖自救26 骨肉聚二房回京123 團圓筵以牙還牙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71 又是一年春來到16 春山閣連波獻技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54 冷玉如乍遇難關26 骨肉聚二房回京40 幾家歡喜幾家愁41 兩兄弟秋闈同中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38 後花園好戲連臺98 穩紮穩打露鋒芒37 刁縣主計出連環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54 冷玉如乍遇難關48 好親事功敗垂成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57 恆山伯府開鬧劇86 洞房夜夫妻演戲109 窯變釉大做文章36 後花園衝撞貴人71 又是一年春來到48 好親事功敗垂成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9 別故土江畔生變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90 後宅院瑣事連連48 好親事功敗垂成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2 初入京十里紅妝69 談婚論嫁處處忙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26 骨肉聚二房回京24 大水衝了龍王廟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3 正花廳闔家歡宴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40 幾家歡喜幾家愁9 別故土江畔生變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