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

135偷雞不成蝕把米

恆山伯府來得比綺年想像的還快。

綺年爬起來的時候覺得渾身都有點兒酸溜溜的舒暢。身邊已經空了,趙燕恆每日清早必要打一套拳,這是風雨無阻的。綺年瞧瞧窗臺上的時計還未到請安的時候,於是也在牀上做了幾個瑜珈動作,把肌肉好好拉了拉才下牀梳洗。

剛梳好頭髮,趙燕恆已經回來了,剛進屋,白露就捧着擦汗的帕子跟着進來遞過去,澀聲道:“世子先擦擦汗,別被風撲着了。”這幾日她眼睛都是腫的,便是撲些脂粉也掩不住,反而因平日不用粉,如今用上更顯得明顯了。

趙燕恆看了一眼她的眼睛,接過帕子溫聲道:“這是怎麼了?眼睛怎麼腫得跟桃兒似的?若是受了什麼委屈便與世子妃說,自有她替你做主。”

白露聽了前面的話剛擡起頭來,就聽見後面讓綺年替她做主,眼圈登時一紅,險些就要哭了出來,強忍着道:“奴婢沒有什麼委屈,不過是沙子進了眼睛——”一句話沒說完已經再忍不住,捂着嘴跑了出去。

屋子裡氣氛不由得就有些緊張,如鴛剛替綺年梳好頭髮,左右看看,拉了如鸝道:“奴婢們去給世子備浴水。”轉身退了出去。

趙燕恆笑了笑,走到綺年身邊,在首飾匣子裡選了一枝水晶蓮花釵,替她插在發間,隨口道:“如鴛這丫頭倒機靈。”

綺年從鏡子裡看着他:“沒什麼話要問我?”

趙燕恆微微一笑:“我該問什麼?”

綺年索性把身子轉過來瞧着他:“白露的事唄。她是跟你這些年的大丫鬟,又哭成這樣,你難道就不問一聲?若是我讓她受了委屈呢?”

趙燕恆也扯了把椅子坐下,回看綺年:“御賜酒器那一回我就知道了,你若有心除她們,何不借着王妃的手,還能推得乾乾淨淨。那一回你都放過了,難道如今又後悔了不成?”

綺年撅起嘴,又嗤地一聲笑了:“你該不會是什麼都知道吧?”

趙燕恆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我知道什麼?我自然是什麼也不知道,否則白露還怎麼在院子裡呆下去?”

綺年垂下眼睛:“她也不小了,你這樣總揣着明白裝糊塗,倒耽擱了她。”

趙燕恆倒怔了怔:“我早想過了,將來給她們四個都選個厚道可靠的人,厚厚備份嫁妝,風風光光地嫁出去。這些話平日裡也跟她們說過的。”

綺年不由得“唉”了一聲。這下算是明白了,趙燕恆到底是這個時代的人,思想自然也是這個時代的,若說耽擱了白露,他真沒這心思,但若要說讓他替白露的前程着想,他所能想到的也無非是自己挑個可靠的人,然後把白露嫁過去。至於白露是否喜歡那人,是否心甘情願,他就想不到那麼深了。說起來這世界上多少賣身爲奴的不都是如此?若能得主子替你仔細挑人,那已經是大福氣了。

“說來說去你跟父王一樣,娶了妻就把後院都扔給人家就不管了。”

“胡鬧!”趙燕恆笑斥,“怎麼編排起父王來了?”略頓了頓又道,“我跟父王自然不同,我卻是沒娶錯人的。”

綺年笑着白了他一眼:“你這就不是編排父王了?”這不明明地說昀郡王眼力不好,娶錯了人麼。

兩人正說話呢,如鴛一頭扎進來,卻不是送熱水來了:“世子,世子妃,王爺王妃傳話讓馬上去丹園呢!”

“哦?”綺年微一揚眉,“知道是什麼事麼?”

如鸝跟着進來:“立夏說,外頭恆山伯帶着世子上門了,在外書房跟王爺說了會子話,王爺就大怒地進後頭來了。”

綺年和趙燕恆對看一眼,彼此心裡都明白——來了。

丹園裡,綺年剛進去聽見趙燕好在哭,肖側妃臉色有些蒼白地道:“王爺明鑑,好兒根本不知此事,更與恆山伯世子毫無瓜葛。”

昀郡王臉色黑如鍋底,見綺年進門就瞪着她:“你這長嫂做得好啊!”

綺年只當不知道,福身行禮,含笑道:“不知父王叫兒媳來有什麼吩咐?”

昀郡王把手一指,面前小几上擺着一枝點翠蝴蝶釵,包在一塊手帕裡:“你還要問?帶着你妹妹出一趟門,怎麼釵環手帕都到了外男手裡了?”

綺年只看了一眼就道:“哦,這不是二妹妹的點翠釵麼?張家姑娘送還回來了?”若是能早點跟冷玉如通通氣就好了,但是這會兒鄭家上門這麼快,她也只能先管趙燕好了。

昀郡王眉頭一皺,秦王妃已道:“與張家何干?是恆山伯世子送過來的。”

“這就奇了,這點翠釵當時二妹妹與張家姑娘換着插戴,後頭張家姑娘不小心丟失了,怎會是恆山伯世子送來呢?”綺年偏頭想想,對秦王妃一笑,“想來是落在承恩伯府裡了,才插恆山伯世子送來的?那也不對啊,恆山伯世子如何知道這是二妹妹的東西呢?”

昀郡王聽這話裡有話,臉色倒緩和了下來,秦王妃忙道:“恆山伯府派來的管事媳婦說了,是好兒去房裡更衣的時候,恆山伯世子酒後撞了進去,失了禮數。恆山伯所以送了世子來請罪,想要結了親掩了這事呢。論起來這也不是好兒的錯,如今外頭也不知道此事,定了親事倒也全都遮蓋過去了。只是你帶着好兒出門,怎就粗疏至此,竟讓她更衣時被人撞了進去?昨日回來,怎也不提此事?”

綺年心裡冷笑:“父王,王妃這話說得兒媳更不解了,恆山伯府既派了管事媳婦來,可能讓她進來容兒媳問一句?”

昀郡王皺眉道:“這樣事,掩都掩不住,還要問?”縱然趙燕好沒有任何錯誤,這釵環帕子之類的貼身小物都被一個外男送了回來,說出去也是她名聲不好聽。

“自是要問的。”綺年用兩根手指拎起那帕子瞧了瞧,“恆山伯府這樣大張旗鼓地上門來,兒媳倒想問問,他們把別人家姑娘的帕子送到咱們府上來,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昀郡王一怔:“別人家姑娘的帕子?”

綺年張開那帕子:“父王瞧瞧,二妹妹的帕子繡的都是荷花,間或也繡幾竿竹子,這繡着芍藥花的帕子,咱們王府是從來沒有的。”因爲秦王妃最愛牡丹,這府里人用的帕子之類小物件,不但不繡牡丹,就連芍藥這等相似的花朵也不繡。滿府裡算來算去,大概也就綺年和秦採屋裡有幾件繡牡丹花的衣裳,還是成親的時候穿用過。

昀郡王方纔不曾細看這帕子。因這枝點翠釵子是秦王妃的陪嫁,剛嫁進王府的時候時常插戴着,是他看熟了的,因此一見釵子就知道是自己府上出去的,便沒再細察那帕子,此時聽綺年這麼一說,頓時起了疑心,一面叫人去喚恆山伯府那管事媳婦進來,一面問綺年:“這釵子究竟怎麼出去的?”

綺年欠身道:“這釵子是當日二妹妹與張家姑娘換着插戴,後頭張家姑娘只說丟了,究竟怎麼出去的,兒媳也實在糊塗,還要等那管事媳婦來了再問她。”

恆山伯府來的這管事媳婦倒也十分體面,穿着石青繡白梅花的緞衫,頭上插戴着米珠銀器,長相也端正,進來就先雙膝跪下,滿口裡請罪道歉:“……如今夫人氣病了,我們府上少夫人又是新故,一時竟找不出個人過來。奴婢的娘是夫人的陪嫁大丫鬟,因此上叫奴婢過來給府上請罪。原是我們世子那日思念少夫人喝醉了,不知府上二姑娘在屋裡更衣,這才闖進去的。如今伯爺帶了世子來,王爺要打要罵全憑着,只是我們夫人想,跟府上素來是親近的,這事原也是誤會,我們世子這會子誠心求娶,只要——”

“你且住了。”綺年笑吟吟聽了一會兒,打斷那媳婦的話,“只是這話我聽着奇怪,我家二妹妹那日只在承恩伯府賞花,幾時去更過衣?”

那媳婦微微一怔,道:“原是小丫鬟們不經心,潑溼了姑娘的裙子,是承恩伯府珊姑娘拿了一條新做的天水碧裙子——”

綺年笑道:“這話說得我更糊塗了。我家二妹妹出門時穿着什麼裙子,回來時還穿着什麼裙子,什麼天水碧的裙子,我怎的沒看見?”

管事媳婦只道綺年這是要賴,她是早得了吩咐的,便陪着笑道:“世子妃別惱,原是我們世子唐突了,不該拿了二姑娘的釵子和帕子——”

綺年再次打斷她:“你再這樣造謠,我只好請恆山伯夫人叫人掌你的嘴了。我家二妹妹那日與林家姑娘一起,自開席直到出承恩伯府都是形影不離的,何曾去更過什麼衣?承恩伯府上丫鬟潑溼了張家姑娘的裙子,怎麼混說到我家二姑娘頭上?承恩伯府的下人就是這樣胡言亂語的?”

那管事媳婦當日本沒有到承恩伯府裡去過,此時突然聽見說是張家姑娘,不由得怔了怔道:“但這釵子,明明是府上二姑娘的……”心裡卻覺得不好了。若是綺年紅口白牙地幹說趙燕好不曾去更過衣,這倒還好反駁,如今又擡出林家姑娘這個人證來,這便可見不是假話了。

綺年冷笑道:“你怎知這釵子是我家二姑娘的?”

這管事媳婦倒也還算聰明,見勢不妙便道:“奴婢自是不知道的,只是夫人當時曾見貴府二姑娘戴着這釵子——”

綺年微微一笑:“想必承恩伯府上的丫鬟,也是瞧着這釵子潑茶的罷?”

這話太誅心,管事媳婦的臉一下子變得煞白,嘴上還要裝糊塗:“奴婢不明白世子妃的意思,只是我家伯爺已帶了世子來請罪——”

趙燕恆輕咳一聲,向昀郡王道:“父王,這事怕是錯得離了譜了,不必再與下人對嘴對舌的,還是兒子拿了這塊帕子,出去與恆山伯世子說話罷,斷不能讓妹妹的閨譽受這樣的損害。”他是小輩,只能去跟鄭琨說話,恆山伯本該是昀郡王去辯駁的,只是這會拿着了實證,昀郡王大可端個架子,不必出去理他們了。

那管事媳婦見勢不妙還想再辯解幾句,趙燕恆哪裡聽她的,喝令兩個婆子上來架了她,直接往前面外書房去了。這裡綺年過去扶了趙燕好,嘆口氣道:“真是平白無故受了這場齷齪氣,從哪裡說起?承恩伯府裡的丫鬟不認人罷了,鄭家珊娘卻是認得二妹妹的,怎麼恆山伯府就做出這樣莫名其妙的唐突事來?這樣跑到咱們家來,難道是想叫全京城都知道這事,好叫父王不得不答允親事不成?還有那媳婦說話也可笑,那日多少賓客,偏恆山伯夫人就記着二妹妹插戴了什麼,也不知是記性好,還是就瞧着二妹妹呢?怎麼人不認得,倒是就認得這根釵子,真是怪哉……”

她絮絮叨叨,聽着像是在隨口埋怨,卻是一字字都指着關鍵之處,驚得秦王妃出了一身的冷汗,暗自慶幸自己剛纔沒有貿然說話。肖側妃見機,拿帕子按着眼角低聲道:“只怕這麼一來,好兒的名聲——可怎麼再說親事呢?難道真像世子妃說的,就得被逼着許到恆山伯府去?”

昀郡王哼了一聲道:“我郡王府的姑娘,哪裡還有嫁不出去的?斷不能平白地受這場氣!什麼恆山伯府,這樣地無禮,還想要娶我的女兒?”

秦王妃低聲道:“說起來,恆山伯世子身份也不低,有了這樣事,必會對好兒心存歉疚,好兒嫁過去斷不會受氣的……”

綺年接口道:“可是這事被恆山伯府鬧成這樣,若二妹妹真許了過去,恐怕全京城的人都會以爲這事是真的了,將來二妹妹還要不要出門呢?”

趙燕好低着頭,一來是害羞,二來是着急,拿帕子捂着臉就哭了起來。昀郡王心下不悅,向綺年道:“怎能當着好兒的面說這些話?不成體統!”

綺年知道昀郡王這話說的不光是自己,還有秦王妃,遂低頭道:“兒媳一時着急氣憤,失言了。”

秦王妃也知道昀郡王這話也捎帶着自己呢,也閉了口不再說話。肖側妃瞧了綺年一眼,扶了趙燕好先退下去了。等這孃兒兩個出了門,趙燕恆也回來了,躬身道:“父王放心,兒子已經把那帕子扔回給鄭琨,把他打發走了。恆山伯倒直說莽撞了,還要給父親擺酒賠罪,兒子想着越是糾纏怕外頭人傳得越不堪,索性一併推了。”

昀郡王皺着眉道:“你說的是,越是糾纏越說不清楚,推了也罷!只是鬧了這麼大陣勢,到底是被人知道了。”

趙燕恆笑道:“父王也不必太過擔憂,兒子叫人直接引着恆山伯父子去張府了,不消多久人也就都知道了。所謂清者自清,本是與咱們家沒關係的事,硬栽也栽不上來的。”

綺年聽說直接把人引到張家去了,不由得心裡咯噔一下,暗想這下真是鬧大了,但願冷玉如沉住了氣,不要因此再把胎鬧出什麼事來。可是事到如今,若不把這事捅出來,難保鄭家又要鬧什麼,到時候把趙燕好的名聲搞壞了,稀裡糊塗的誰分得清,恐怕也只好嫁鄭琨了。

趙燕恆頓了頓,又道:“雖然這事不關二妹妹的事,但兒子想,外頭那些人的嘴誰知道會怎麼說,倒是二妹妹已經十六了,該快點把親事定下來纔好,自然就沒有閒話了。”

昀郡王不由得微微點了點頭,綺年順口道:“不是聽說肖側妃前些日子相中了一家?”

秦王妃心裡窩火,聽了綺年的話倒陡然地幸災樂禍起來,似笑非笑地道:“若是我沒記錯,肖氏說的似乎也正是張家。這倒好,若真許了張家,怕真是說不清楚了。”

昀郡王皺了皺眉,淡淡道:“不過是肖氏提了提,且不做數。你們做兄嫂的,也在外頭相看着些。”拂袖起身,“都散了罷。”走到門口又想起來,“周氏,如今王妃要守孝,身子也不好,說不得你要多擔當些了。不光是外頭的人情來往,就是府裡這些事你也要擔當起來纔是。”

秦王妃心裡一涼,知道到底是那釵子的事讓昀郡王疑心了,臉上卻不露,反而笑道:“正是呢。說起來有了世子妃,我也該卸下這管家的擔子享享清福了。”一邊說,一邊想到趙燕好跟張家的親事大約也會打了水漂,這才舒服了一點兒,笑吟吟道,“如今也就是好兒和平兒的親事尚未有着落,只等這兩件大事都辦了,我才真的再無心事,只等着抱孫子了。”

這句話是既刺了肖側妃又刺了綺年,昀郡王皺了皺眉,擡腳走了。綺年和趙燕恆也告退出來,一到丹園外頭,就有荷園的小丫鬟等在那裡請人了。趙燕恆自然不好去庶母的園子,綺年獨自去了,進屋就見趙燕好哭得眼睛都腫了,不由得嘆了口氣過去摟着她拍了拍道:“妹妹別哭,總算這事還栽不到妹妹頭上來。”

趙燕好哽咽道:“幸好嫂嫂提前叮囑了我,若是沒有林家妹妹,這會子恐怕說都說不清楚。”想起倘若自己跟張淳沒有換插釵子又會如何,不由得一陣後怕,“只是倒連累了張姑娘。”

綺年想起張家,也不由得頭疼,嘆道:“我已叫人去張家看了……”

肖側妃安慰了女兒幾句,拉着綺年走到外屋,低聲道:“這樣一鬧,跟張家的事可如何是好?聽着王爺的意思,是不肯了。”

“父王也並未現在就爲二妹妹定下親事來,等這事過去,還可緩緩圖之,側妃彆着急。”綺年將她也安慰了一番,心裡惦記着冷玉如,忙忙地回了節氣居。

果然派去打聽消息的人已經在等着了,見綺年回來連忙稟報:“張家鬧得家反宅亂的,張家淳姑娘要上吊自盡,幸而被救下來了。如今鬧成這樣,張二太太非要鄭家給個說法不可。”

綺年最關心冷玉如:“張少夫人呢?”

“聽說張少將軍把自己院子關得牢牢的,不準人吵到少夫人。”如菱也是一早就過去探望冷玉如的,“奴婢雖沒進去,卻見着了少夫人身邊的聽香,說是大夫用了藥,讓少夫人臥牀靜養,這時候已經安穩些了。聽香姐姐也說了,少夫人叫奴婢給世子妃傳話,說她沒事的,讓世子妃不要擔心。”

綺年怎麼能不擔心呢。但是這時候張家鬧成這樣,她也不能上門去,只有暗暗祈禱冷玉如的胎千萬別有事。

不知是不是老天聽見了綺年的祈禱,或者是老天憐憫冷玉如吃了太多的苦頭,四天之後,恆山伯府定下了世子鄭琨與張家姑娘的親事,先撿好日子下定,只等鄭琨守罷了妻孝就嫁過去。這件事既塵埃落定,冷玉如的心也能放下來好生養胎了。

如菱回來回報的時候,綺年正跟分香說話。分香是吳知雯打發過來的,也是向綺年報個信:“老爺給大爺謀的那個缺已經出來了,本還想等着兩位舅爺成了親再走,如今已經定下來,過了端午,初六就動身。”

綺年屈指一算:“那不是隻有五天了?哥哥嫂子的東西可都備好了?”

分香抿嘴笑道:“都備好了。奶奶說,姑奶奶送來的那些成藥都是極有用的,一時之間想找都找不了那麼齊全,叫奴婢來給姑奶奶道謝呢。”說完了自己捂着嘴笑,“從前叫慣了表姑娘,如今叫姑奶奶,奴婢都覺得沒叫慣呢。”

綺年笑道:“你這丫頭,還是這麼嘴快。”分香從前就不如聽琴穩重,現在雖然長了幾歲,性子倒還是那樣,“哥哥嫂子身邊,現在就是你和聽琴在伺候了?”

分香點頭道:“那邊縣衙小,大爺說也帶不得許多人,如鶯姑娘是已經回成都老宅子去伺候七太太了。”拿出一個荷包,“這是如鶯姑娘走的時候託奴婢轉交姑奶奶的。”

綺年看看那荷包繡得十分精緻,心裡暗暗嘆了口氣,叫如鴛收了,又拿了兩錠十兩的元寶來賞了分香:“哥哥嫂子去得遠,只有你和聽琴跟着,這兩錠銀子你們二人每人一錠,今後哥哥嫂子我就只託給你們了。初六的時候,我去給哥哥嫂子送行。”

分香忙跪下接了道:“這都是奴婢們份內的事,姑奶奶放心,奴婢們一定盡心竭力。”

打發走了分香,綺年才能轉過來聽如菱的回報:“張家這兩天雖亂,少將軍卻只管把院子門關了讓少夫人養胎,比前幾日已好多了。”

綺年長長嘆了口氣:“玉如沒事就好,真是謝天謝地。”

正念了句佛,白露從外頭進來,道:“世子妃,奴婢有事回稟,廚房那裡出了些麻煩。”

自打那天昀郡王說叫綺年多擔當些,秦王妃直接就把家裡的事卸了一堆給綺年,首先就是廚房的事。綺年也不說別的,就叫白露去廚房上盯着這一塊事,聞言便道:“出什麼事了?”

白露臉帶怒容:“奴婢剛剛去廚下說端午節備糉子的事,誰知道一查,廚下的糯米根本不夠,總共也不過幾十斤。奴婢叫了廚房的管事來問他,他卻說世子妃不曾提前囑咐過,並沒有備。這時候離端午也只四天了,便是採買也不過能買到兩三百斤,根本頂不得什麼用呢。”

郡王府下人有數百之多,規矩是無論職位高低,每人兩斤糉子,這便是千餘斤。有些位高的管事還要再多給些,還有主子們食用的,加上來回人情節禮,因此到了端午節下,所用糯米至少需要千斤,兩三百斤只怕連主子們吃和走人情都不夠。白露說完了自己也有些愧疚:“奴婢原該早給世子妃提個醒的,只是每年節下都是提前十幾日就採買,奴婢竟然忘記了……”

“既然是舊例,廚房原該自己就備下。”綺年還有句話沒說,提前十幾日採買的話,那時候廚房的事還沒交到她手裡呢,“把廚房裡的管事都叫過來吧,這纔剛接手幾天,就有人跳出來下絆子了,看來就是我想大家和氣也不能了。”

39 選秀女狀況百出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67 世上怎尋後悔藥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40 幾家歡喜幾家愁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66 人生難得知心人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63 衣錦還鄉生波瀾20 大明寺闔家上香27 親戚會明槍暗箭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1 遇親戚同病相憐98 穩紮穩打露鋒芒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144 珠胎貴不期而結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1 遇親戚同病相憐53 驚失火天災人禍89 後宮無處不風波25 國公府妻妾相爭100 我以不變應萬變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50 大拜年各家走動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136 端午節殺雞儆猴26 骨肉聚二房回京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33 表兄妹綺年避嫌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165 弔喪客各有打算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94 小試牛刀第一陣38 後花園好戲連臺80 郡王府暗流洶涌8 清家業安排後路46 松鶴堂談婚論嫁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7 立嗣子吳氏撒手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26 骨肉聚二房回京96 恆山伯風光嫁女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55 二月間瑣事纏身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3 正花廳闔家歡宴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00 我以不變應萬變90 後宅院瑣事連連85 迎親路驚騾生事68 人間哪得兩全法20 大明寺闔家上香20 大明寺闔家上香83 國公府亂七八糟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31 文昌廟驚遇故人78 鍍層金來好成親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55 二月間瑣事纏身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08 蘇太太宴前掃興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1 遇親戚同病相憐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25 國公府妻妾相爭44 假和尚另有乾坤8 清家業安排後路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4 蜀素閣主僕議事
39 選秀女狀況百出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67 世上怎尋後悔藥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40 幾家歡喜幾家愁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66 人生難得知心人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63 衣錦還鄉生波瀾20 大明寺闔家上香27 親戚會明槍暗箭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1 遇親戚同病相憐98 穩紮穩打露鋒芒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144 珠胎貴不期而結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1 遇親戚同病相憐53 驚失火天災人禍89 後宮無處不風波25 國公府妻妾相爭100 我以不變應萬變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50 大拜年各家走動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136 端午節殺雞儆猴26 骨肉聚二房回京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33 表兄妹綺年避嫌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165 弔喪客各有打算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94 小試牛刀第一陣38 後花園好戲連臺80 郡王府暗流洶涌8 清家業安排後路46 松鶴堂談婚論嫁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7 立嗣子吳氏撒手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26 骨肉聚二房回京96 恆山伯風光嫁女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55 二月間瑣事纏身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3 正花廳闔家歡宴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00 我以不變應萬變90 後宅院瑣事連連85 迎親路驚騾生事68 人間哪得兩全法20 大明寺闔家上香20 大明寺闔家上香83 國公府亂七八糟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31 文昌廟驚遇故人78 鍍層金來好成親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55 二月間瑣事纏身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08 蘇太太宴前掃興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1 遇親戚同病相憐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25 國公府妻妾相爭44 假和尚另有乾坤8 清家業安排後路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4 蜀素閣主僕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