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遇親戚同病相憐

11遇親戚同病相憐

坐着船下三峽是件輕鬆的事,雖然纔在正月間,江風還冷,這時候的船又不如幾千年後的輪船跑得快且平穩,但對綺年來說,也還是容易應付的。林悅然年紀雖小,卻是在廣西生活了五六年的,坐船也只當玩兒一樣。倒是楊嬤嬤暈船暈得天旋地轉,在艙裡睡了一路,直到登岸換了馬車,方纔慢慢地緩了過來。

“姑娘,大概明日就能到京城了。”如鸝連蹦帶跳地回到馬車上,興奮得雙眼閃亮。

綺年手裡拿了本棋譜卻沒在看,正揣着手爐聽楊嬤嬤講吳家的舊事,聞言瞥瞭如鸝一眼:“看你那興奮勁兒,進了京規矩就大了,你不去找劉嬤嬤好生請教,是想挨手板子不成?”這小丫頭,總是沒有如燕那麼穩當。

如鸝吐了吐舌頭,趕緊規矩坐好:“如燕姐姐這幾天一直在問呢,回來會教我的。我也去了,怕沒人給姑娘伺候茶水。”

綺年嘆了口氣,扔下棋譜:“嬤嬤也喝口茶吧。這些年咱們都在成都,如今舅舅家裡是什麼規矩,還是等如燕回來再問問吧。”如燕打着問規矩的旗號,這一路上都在跟劉嬤嬤打聽吳家的事。

吳老太爺是六年前就過世了,老太太身體倒是康健。雖然膝下算是有兩個兒子,但是庶出的吳二老爺吳若錚如今卻是在濟南府任正四品知府,閤家都不在京中,因此吳府只有吳若釗一房住着,倒也寬敞自在。

吳若釗娶妻李氏,是四品文官之女,生了嫡長子吳知霄。下頭有兩個妾,一個是老太太賞的丫鬟孫氏,生了庶長女吳知雯和庶子吳知雱;還有一個妾趙氏卻是上司送的,也生了個女兒叫吳知霏。

單這一房,就有妻有妾,有嫡有庶,綺年聽了頓時覺得頭大。然而吳若釗已經算是相當自律的了,聽說納妾也是因爲李氏生兒子傷了身子不宜再生養,這才納來開枝散葉的。但是妻妾之間的關係……從劉嬤嬤略微有些躲躲閃閃的回答看來,應該不是很愉快,似乎孫氏仗着生了兒女,又是老太太賞的人,在家中多少有幾分拿大呢。

這樣的家庭,又不知道兄弟姐妹們的脾氣,綺年真心覺得,這日子恐怕不會很清閒的。不過這卻不是她能選擇的,唯一能做的,不過是多打聽一點,免得事到臨頭手足無措。

如鸝偷偷觀察一下綺年的臉色,笑着說:“方纔劉管事說了,前頭就到近京鎮,雖說是個鎮,可是京城附近的要衝,來來往往每天也不知有多少人過,比京城都熱鬧。我們到了那邊就不趕路了,還可以在鎮子上走走,休息好了,明兒輕輕鬆鬆再走半日,就進京了。”

這消息倒是不錯。這個時候的路可不是什麼柏油公路,就是官道都免不了坑坑窪窪的,更別說那些普通的道路了。

綺年幸而是年輕,平常也注意多活動鍛鍊身體,都覺得這一路下來骨頭都要抖鬆了。幸而是進了二月,天氣漸漸和暖,坐在馬車裡也沒前些日子那麼凍手凍腳的,倒覺得好些。林夫人這個年紀,在廣西養尊處優慣了,連着坐了這些天的馬車精神都快沒了,聽見今天可以提前歇下,當即唸了聲佛。林悅然倒是興致勃勃:“娘,我要去走走。”

林夫人只想着趕緊找了驛站歇下:“這一路顛簸的,你還不累啊?”

“不累不累!”林悅然坐這二十幾天的馬車,真是無聊透了。這馬車都是租來的,並不寬大,除了能坐着或半歪着,什麼也不能幹,早就悶壞了,“周姐姐也去!”

綺年聽了青翹來傳的話,半點不想去。這種交通要地,來來往往的人太雜,什麼小偷無賴碰瓷的肯定也少不了,沒事還是別亂跑的好。正想着說句什麼話婉拒一下,馬車忽然停了下來,就聽前頭亂紛紛的。如鸝不用綺年說就已經探頭出去:“雙福,去看看怎麼回事。”

雙福是劉管事帶來的小廝,十三四歲的年紀,卻十分靈活有眼色,身體也結實,千里萬里的跑下來,絲毫不顯累,聞言立刻溜下車轅往人羣裡鑽了進去,片刻又鑽了出來:“前頭有輛驢車撞了人,苦主拉着要錢呢。”撓了撓頭,“不過據小的看,多半是碰瓷兒的。”

“你怎麼知道?”綺年含笑。這小子猴精猴精的,真是粘上毛就可以上樹了。

“嗐,那拉車的驢老得牙口都快沒了,一步三晃的能有多快?怎麼就撞上了人?”雙福比劃着,逗得如鸝直笑,“別看那苦主躺在地下哼哼,可是人去拉就撒潑打滾的,真要是撞了,哪有那麼大的精神頭兒?可憐那驢車上坐的好像只有姐弟二人,年紀都還小呢,遇上這種無賴,自是沒了辦法。”

“姐弟二人?沒有大人在旁?”

“小的看那倆姐弟還穿着孝呢——”雙福偷偷看了綺年一眼,斷定她並無不悅之色,才接着說,“怕是家裡已經沒有大人了。倒是旁邊有個老嬤嬤,也不頂什麼用。”

這真是……同病相憐。如果換了是別人被碰瓷,綺年未必會管,但是聽了雙福這話,不禁油然生起一種傷感,往前傾了傾身:“劉管事——”

劉管事是個人精,已經聽出了綺年的意思:“姑娘,這種事……怕是不好管。”

綺年略一猶豫:“讓雙福去問問吧,如果那人要的不多,就當隨手做件善事。不與那無賴糾纏,想也不會有什麼麻煩。”

這樣處置劉管事倒是贊同的。雖然吳家是官宦之家,但出門在外,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倘若綺年非要讓他去仗義執言搞清楚個是非曲直,那簡直是自找麻煩,但是如果僅僅是代出幾兩銀子——吳家還不缺這點銀子,就是每年冬季施粥出去的銀子,也不知是這個的多少倍了。而且前頭堵成那樣兒,早點打發了人也好早去驛館歇下,後頭馬車上還有總兵夫人呢。

雙福拿着銀子包一溜煙地又鑽進人羣裡去了,綺年也就放下簾子等着。過了半晌,聽得前面該是散了,雙福笑嘻嘻地在馬車外頭說:“姑娘,那邊的嬤嬤來給姑娘道謝呢。”

“不必了——”綺年還是挺怕人撲通跪倒就磕頭的,不過話沒說完,就聽一個蒼老的聲音在馬車前面失聲叫了出來:“劉,劉管事?是你?我,我是管青家的呀!”

“這麼說,那車上坐的人是表妹表弟?”綺年洗漱了,一邊喝粥,一邊還在驚訝這世界真小,巧合居然如此之多。

“可不是麼。”楊嬤嬤也有些不敢置信,“是三姑太太的一對兒女,姓喬,姑娘閨名連波,小少爺叫連章。”

綺年在腦子裡過了一下吳家的人員圖表,想起來這位三姑太太名叫吳若蓮,應該是後頭這位老夫人顏氏所生的女兒,當初是嫁了一個喬姓武官,還不是在京城供職。

“說是三姑太太前年就去了,因着離得遠,一家子日子過得又不好,連進京報喪都不能。前些日子姑爺也去了,親戚家裡又不肯收留,表姑娘倒是個有主意的,拿了姑太太留下的最後一點東西,千里迢迢的就進京了。到了這邊,身上已經沒銀子了,若不是遇着我們,連那驢車都要賣了。”楊嬤嬤不禁搖頭嘆息,“身邊也只有三姑太太陪嫁的那個嬤嬤,姓吳,比我還小几歲呢,可是看那樣兒老得都不像了,難怪劉管事都沒認出來。”

“真是造孽喲!”楊嬤嬤直拍大腿,“說是姑爺這些年官也升不上去,越升不上去,反而越往家裡納妾,用着三姑太太的陪嫁,什麼腥的臭的拉了四五個家去,生了一屋子的庶子庶女,三姑太太就是給活生生氣死的。這下可好,家也敗了,就連姑爺的後事,都還是表姑娘帶着弟弟支持的……”楊嬤嬤說得興起,到這會才發現自己有些失言,怎麼把生孩子的事都在沒出閣的姑娘面前說呢?趕緊閉上了嘴。

“既然是……現在的外祖母的女兒,怎麼會……”嫁到京外並且丈夫品級還不高呢?

楊嬤嬤猶豫了一下,才低聲說:“三姑太太,小時候出痘,臉上落了疤。在臉腮處……有黃豆大小的四五處。”

得,綺年立刻明白了。臉面臉面,這些官宦人家的女兒,一張臉真是十分要緊,若是留了疤落了傷,立馬兒就跌了身價。吳若蓮雖然是大學士之女,但臉上留了這麼明顯的麻疤,再想嫁入高門那是不可能了。並且京中的小-姐們自有交際圈子,只要你出來走動,人人都會知道你臉上有疤,瞞都瞞不住,只能騙騙京城外頭的人了。

楊嬤嬤嘆了口氣:“當初,老夫人也覺得三姑太太命苦,她出嫁的時候準備的陪嫁,那真是……就連四姑太太嫁進國公府,嫁妝也就是那麼多了。”

這是拿銀子補女兒的缺陷了,可惜那家子似乎並不領情,最後豐厚的陪嫁被花光,人也被氣死了。

楊嬤嬤表情有些複雜:“說起來,三姑太太那脾氣也實在是……當初在家的時候就欺負我們太太,還有二姑太太,沒少受她的氣……咳,如今人都去了,表姑娘也是可憐……”

可想而知,一樣是嫡出的姑娘,臉上卻多了那麼幾個疤,估計在交際圈子裡也擡不起頭來,性格難免扭曲,肯定要拿自己的姊妹撒氣的,尤其是庶出的妹妹,簡直就是天生的受氣包啊!結果呢,氣性這麼大有什麼好處?還不是把自己給氣死了。

“那喬家……”算了,喬家但凡有個善心的,喬連波姐弟也不會跑來京城了,“表妹和表弟也是打算……”

“是回京找老夫人的。”楊嬤嬤倒覺得不錯,“老夫人最心疼三姑太太,必然會把表姑娘和表少爺留下的。”這樣一來,綺年也是外孫女兒,既然留了那個,自然也要留這個了。

綺年同意這一觀點。說起來,外甥女兒依着舅舅生活也是很多的,但是如果上頭有個不太親切的外祖母,這事就不太好了,何況自己又不是她的親外孫女。不過喬家姐弟卻是老夫人親生女兒的後代,那必然以及肯定是會留下來的,那麼自己也留下來,自然也就名正言順。

“表妹還未洗漱完麼?”雖然近京鎮來往人多,但有吳侍郎和總兵夫人的名頭,還是找到了上好的客棧,只是住起來難免要稍微擠一點,喬連波就要跟綺年住一間房了。

“該是好了,老奴去看看。”楊嬤嬤沒說,喬連波姐弟這些天連好一點的客棧都住不起,灰頭土臉,真得花點時間來好好收拾才能見人呢。

楊嬤嬤出去片刻,就引着喬連波姐弟進來了:“姑娘,表姑娘和表少爺來了。”

綺年早就站了起來,微笑着迎上去:“表妹,表弟。”

喬連波比綺年小一歲,幾乎矮了半頭,綺年的衣服穿在她身上顯得空蕩蕩的,越發襯得人弱不禁風。也不知是不是有點營養不良,頭髮也略有些枯黃,只是眉眼生得極精緻秀氣,雖然尚未完全長開,也看得出是個美人胚子。進門就先盈盈拜了下去:“連波拜見表姐。”

“快別多禮,都是自家姐妹。”綺年看她風一吹就倒的樣子,趕緊上去扶着。

喬連章也跟着做了個揖。他才七八歲大,綺年這裡可沒有男孩子的衣裳,穿的是劉管事現趕着去成衣鋪買的。衣料雖然不錯,針線卻粗糙,亦不怎麼合身,以至於他總是去扯自己的衣襟,看着就有些不夠大方。

綺年看着心裡就不由得有些感嘆。顯然吳若蓮雖然有豐厚的陪嫁,在婆家只怕也不是當家作主的,否則怎麼把嫡子養成這樣兒呢?幸而年紀還小,等到了吳家好好教導,大概還是養得過來的。不過這些話當然不能拿出來說,便只招呼兩人坐下:“飯菜已經備好,出門在外,簡薄了些,只有先委屈表妹表弟了。”

喬連章到底年紀小,這些天只能啃冷饅頭和火燒,現在看見桌上有肉有菜,心思已經不在綺年這裡了。綺年看着可憐,趕緊拉他坐下,盛了粥又給他揃菜:“慢些吃,一下子吃多了不好,要積食的。”

喬連波捧了碗,眼圈就是一紅:“今日若不是表姐古道熱腸,只怕我和弟弟就……”淚珠一顆顆掉進了飯碗。

綺年嘆着氣輕輕拍撫她後背:“都過去了,還想它做什麼。明日就到京城,劉管事已經讓人去送信了,外祖母聽說你來,想必也是歡喜的。”

她勸了半天,喬連章也不安地停下筷子看着姐姐,喬連波才止了淚,低聲道:“讓表姐見笑了。如今家裡淪落成那副樣子,不得已來尋舅舅和外祖母……”

“這有什麼好笑的。”綺年嘆了口氣,“你我是一樣的,說這些做什麼。趕了這些天的路也必定累得狠了,用了飯早些休息纔是真的。看你瘦弱成這樣兒,要多吃一點纔是。”

一頓飯總算融融洽洽地吃完,喬連章是男孩子,總不好在綺年房裡多留,雖然看他那樣兒對姐姐戀戀不捨,還是被那位吳嬤嬤給帶出去到隔壁房安排休息了。綺年看喬連波也是面露倦色,便讓如鸝如燕趕緊鋪牀。

牀還沒鋪好,門口倒傳來了腳步聲,林悅然人未到聲先到:“周姐姐,我們去街上走走吧,外頭好熱鬧!”

綺年一下子想起來還有這位呢:“表妹,也該先去給總兵夫人行個禮纔是……”

悅然好奇地拿眼睛打量着喬連波,笑嘻嘻地牽住綺年的袖子:“我聽娘說啦,這位喬姐姐是周姐姐的表姐,還有一位喬表弟的,是不是?我娘說,喬姐姐一定都累了,明天啓程的時候自然能見着的,今天就不用過去了。”說完,又扯着綺年的袖子撒嬌,“周姐姐,我娘說累,不肯跟我上街去,又不許我自己去。要是你陪我,娘一定會許的。”

綺年真佩服她居然這麼有精神:“你不累嗎?明天還要趕半天路的。”

“不累不累。”林悅然又拿眼睛看了看喬連波,恍然大悟,“周姐姐你是不是怕把喬姐姐一個人扔下呀,一起去嘛,還有喬表弟也去!”

喬連波自悅然進來就在悄悄地看她身上杏色纏枝蓮花的織錦小襖、肩上鑲白狐皮的玉色鶴氅、手腕上鏤空金絲嵌珠鐲子、還有繡鞋尖上鑲的黃豆大小的珊瑚珠。這時聽林悅然點了自己的名,將身子稍稍向後縮了縮,勉強笑道:“我,我就不去了……”

林悅然很是掃興,拉着綺年的袖子直晃:“周姐姐,那我們去嘛。”

綺年注意到喬連波的神色,嘆了口氣好聲好氣地對林悅然說:“好妹妹,這裡雖然熱鬧,可是也太亂了,不適宜我們姑娘家出去的。你看今兒白天裡,你喬姐姐不就遇了無賴麼?白天都這樣,晚上只怕小賊更多。伯母不許我們出去,就是這個道理。”

林悅然很不高興,又不好說什麼,不悅地抿了抿嘴,到底還是轉身走了。喬連波鬆了口氣,有些怯生生地看着綺年:“林姑娘不高興了,是不是我……”

“沒事,本來伯母也不許她出去的。”綺年一笑,“趕了這些天的路,我都乏透了,真不知她哪裡來的精神,還想着出去呢。我倒是隻想歪着了。”

兩人上了牀。雖說都累了,可是一時半時也有些睡不着。喬連波猶豫再三,還是低聲道:“表姐,你見過舅舅和外祖母麼?”

“沒有。”綺年老實地回答,“我娘嫁在成都,我也是第一回進京呢。”

“我,我有些怕……”喬連波往她身邊靠了靠,“心裡慌得很。都沒有給舅舅去一封信就……萬一舅舅不願意……”

“不要多想。”綺年拍拍她的手,“劉管事不是已經派人去送信了麼?外祖母必然是高興的。”

喬連波不再說這事了,半晌微帶羨慕地道:“那位林姑娘,是廣西總兵的女兒?難怪通身的富貴……”

綺年不由得覺得小姑娘有點可憐。母親也是出身高門,就因爲臉上有疤便低嫁了,偏偏男人敗家,今兒白天喬連波姐弟身上穿的那衣服……只能說是不算襤褸,更不用說首飾之類了,也就頭上一支銀簪子,還是素銀無花的。

“如燕——”綺年想了想,還是叫如燕拿了首飾匣子來,“明兒早晨還要見總兵夫人,表妹看這支玉釵可還喜歡?若喜歡,明天戴着。”

“這,這怎麼好……”喬連波目光一下子就被那支釵子吸引住了。釵頭是一段雪白的玉藕,頭上卻有一片青綠色,被匠人巧手雕成了一角荷葉,葉邊上甚至還有一顆露珠,俏色用得極好,看起來清爽剔透,栩栩如生。顏色又素淡,正合適孝期內插戴。

“妹妹先戴着,將來得了好的再送我也是一樣。”

“多謝表姐。”喬連波將釵子握在手裡,目光在匣子裡掃了一下,有些黯然,“我小的時候,記得母親的匣子裡也有不少東西……”

綺年嘆了口氣,輕輕按按她的肩膀:“不要想了,睡吧。”

5 思立嗣周家七房45 可憐天下父母心20 大明寺闔家上香52 上元節火樹銀花63 衣錦還鄉生波瀾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69 借婚宴佈網張羅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39 選秀女狀況百出53 驚失火天災人禍83 國公府亂七八糟50 大拜年各家走動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62 長平年多事之秋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6 春山閣連波獻技22 踏青遊羣芳爭豔108 蘇太太宴前掃興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84 脣槍舌劍可退敵26 骨肉聚二房回京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67 喬連波臨盆產女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57 恆山伯府開鬧劇78 鍍層金來好成親98 穩紮穩打露鋒芒46 松鶴堂談婚論嫁85 迎親路驚騾生事53 驚失火天災人禍20 大明寺闔家上香79 後悔莫及去怪誰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57 你方小產我有孕35 祝壽誕暗流洶涌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54 冷玉如乍遇難關24 大水衝了龍王廟61 小兒女綺思初動79 後悔莫及去怪誰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7 立嗣子吳氏撒手78 鍍層金來好成親26 骨肉聚二房回京86 洞房夜夫妻演戲98 穩紮穩打露鋒芒36 後花園衝撞貴人63 衣錦還鄉生波瀾143 突如其來亂計劃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23 團圓筵以牙還牙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62 手帕交初聚京城6 爲家業親戚絕情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84 脣槍舌劍可退敵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24 大水衝了龍王廟25 國公府妻妾相爭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14 蜀素閣主僕議事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82 計中計將計就計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61 小兒女綺思初動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94 小試牛刀第一陣
5 思立嗣周家七房45 可憐天下父母心20 大明寺闔家上香52 上元節火樹銀花63 衣錦還鄉生波瀾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69 借婚宴佈網張羅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39 選秀女狀況百出53 驚失火天災人禍83 國公府亂七八糟50 大拜年各家走動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62 長平年多事之秋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6 春山閣連波獻技22 踏青遊羣芳爭豔108 蘇太太宴前掃興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84 脣槍舌劍可退敵26 骨肉聚二房回京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67 喬連波臨盆產女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57 恆山伯府開鬧劇78 鍍層金來好成親98 穩紮穩打露鋒芒46 松鶴堂談婚論嫁85 迎親路驚騾生事53 驚失火天災人禍20 大明寺闔家上香79 後悔莫及去怪誰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57 你方小產我有孕35 祝壽誕暗流洶涌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54 冷玉如乍遇難關24 大水衝了龍王廟61 小兒女綺思初動79 後悔莫及去怪誰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7 立嗣子吳氏撒手78 鍍層金來好成親26 骨肉聚二房回京86 洞房夜夫妻演戲98 穩紮穩打露鋒芒36 後花園衝撞貴人63 衣錦還鄉生波瀾143 突如其來亂計劃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23 團圓筵以牙還牙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62 手帕交初聚京城6 爲家業親戚絕情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84 脣槍舌劍可退敵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24 大水衝了龍王廟25 國公府妻妾相爭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14 蜀素閣主僕議事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82 計中計將計就計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61 小兒女綺思初動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94 小試牛刀第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