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幾家歡喜幾家愁

40幾家歡喜幾家愁

這一批秀女離宮之後,聖旨也就陸陸續續下到各家了,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英國公府接了聖旨之後,阮夫人直接命人駕車來了吳家,進了康園顏氏的房就把丫鬟們全打發了出去,撲到炕上開始哭罵起來。

英國公府接到的旨意不過一兩個時辰已然傳遍京城各勳貴之家,大小姐阮盼落選?,反倒是剛剛記在嫡母名下的阮語,被指爲皇三子趙明軒的側妃,四日後入住景祥宮。

“那小賤人!”阮夫人哭得兩眼通紅,“素日只道她老實,想不到竟如此有心計。帶她出來幾次,就結交上了許家姑娘,藉着她招了三皇子的眼。我可憐的盼兒——”

顏氏滿心煩躁:“盼兒怎麼就沒成?”

阮夫人抹了把淚:“說是三皇子親口說那小賤人有趣,要求了來回府畫畫兒。皇上又說,一府之內,不宜姐妹二人同侍一夫,就,就把盼兒……我苦命的盼兒!”

顏氏怔了一怔:“那,那也可指給別人……”心裡卻明白,一家之中嫡庶姐妹二人都指爲皇子妃,阮家太過尊榮,這是忌諱的。

阮夫人也知道這個道理,如此一來,阮盼就再不可能嫁入皇家,想來想去,忍不住又痛哭起來:“人人都知盼兒入宮待選,如今——如今我們還如何出門見人!”

顏氏嘆了口氣:“哭什麼。入宮未必是好事,依着盼兒的人品模樣,又是國公府的嫡長女,其實根本不必入皇宮,哪裡尋不到一門好親事呢。倒都是你們,硬要讓孩子入宮,鬧出這一番事來。”

阮夫人擡頭哭道:“娘你哪裡知道,看着阮家富貴,其實這些年子弟不出息,已經是比從前敗落了。都想着盼兒若嫁了三皇子,鄭貴妃眼看着勢大,將來那就是——”

“住口!”顏氏低聲厲喝,“你不要命了,敢妄議皇儲!”

阮夫人抹着淚道:“這不是隻有咱們孃兒兩個麼。娘你想必也知道,國公爺他是個不成器的,下頭兩個孽障瞧着也沒什麼出息,如若不然,老太君怎也會答應送盼兒去待選?”

顏氏默然不語。老英國公當初有兩個兒子,長子阮海峰十七歲就高中武進士二甲頭名傳臚之位,武藝韜略無不出衆,老英國公喜得無可無不可,只說“吾家有兒如此足矣”。

大約也因着上頭哥哥太出色,下頭的阮海嶠就不由得嬌寵了些,並不怎麼緊逼着上進。誰知阮海峰命短,二十五歲上一場傷寒竟就去了,連個兒子都沒留下。大少奶奶與丈夫情深,掙扎着送丈夫出了殯,沒半年也病死了。此時阮海峰已經二十二歲,婚也成了,再想重新當精英教育起來,已經來不及。老英國公經不住這打擊,不久也就去了。

阮家還有兩個庶子,但打小兒教育資源不對等,比起阮海峰來都差之甚遠,孫子輩裡更沒有哪個展現出過人天賦,眼見着阮家只剩富貴,至少兩代之內又看不見異軍突起的希望了,這才動了讓女兒去做皇子妃的念頭。

這裡頭的道理顏氏豈有不明白的,嘆口氣對女兒道:“既是爲着保住家裡,哪個女兒做了皇子妃還不是一樣?橫豎都姓阮。”

阮夫人捶着牀:“如何能一樣?那小賤人明日就要入宮了,李姨娘本住在小跨院裡,這幾日老太君親口發話給她收拾了單獨的院子出來住,還取名叫什麼‘同芳齋’!”想起阮家老太君,忍不住怨氣又涌上來,“若不是她當時把那小賤人接到自己院子裡住了幾個月,又怎會有人說什麼老太君教養出來的姑娘品行好?呸!誰不知那小賤人是跟着姨娘長的?”

顏氏也忍不住捶了一下牀:“夠了!你糊塗!皇上真要瞧中了,難道她沒在老太君那裡住幾日,皇上就不選她了?”

阮夫人愣了一下,悲從中來:“那皇上到底爲什麼要選她?”

顏氏怒道:“皇上是什麼心思,豈容你猜度?在我這裡哭過就算了,回去高高興興送人進宮,日後對李姨娘面兒上好些。能籠住了她最好,若籠不住——想辦法悄悄斷送了她!無論如何你是阮家主母,是她的嫡母。只要籠住了她,將來不管她是什麼身份,你都是她的母親。名份擺在那裡,你怕什麼?”

“那,那我的盼兒可如何是好?”阮夫人其實還是最心疼女兒,至於阮語將來如何,她倒並不很放在心上。

顏氏冷冷道:“什麼如何是好。哪年選秀沒有才貌雙全的姑娘落選的,難道都不活了?便是落選又礙着什麼,盼兒品貌俱全,便是落選難道就變了不成?越是這時候,越只管大大方方出門去!那有眼力的人見了,自然知道盼兒的好處。”

母女兩個關起房門來整整說了半日,阮夫人才重勻脂粉回國公府去了。

吳若釗散朝回來,李氏一面幫他換下朝服,一面將此事說了,又問道:“老爺看,當真是三皇子看上了語姐兒?”

吳若釗鼻子裡哼了一聲:“皇子們的親事,哪個是自己說了算的?若隨便挑個侍婢或小家女兒,倒可隨着他們的性子,國公府的女兒,哪裡因爲皇子喜歡就能隨便選呢?”

李氏不解:“那爲何倒不要嫡女反要個庶女呢?”

吳若釗嘆道:“只怕是鄭家怕招了皇上的忌呢。”挑中富可敵國的英國公家嫡長女,這野心真可謂昭然若揭。可若是選個庶女,便不那麼顯眼。

李氏想了一想:“可若是選了庶女,難道不怕得罪英國公府?”

吳若釗呵呵笑起來:“夫人誤了,便是庶女,難道就不姓阮?”對阮海嶠來說,都是他的女兒,唯一得罪的大概只是阮夫人罷了。

李氏這才明白,不由嘆了口氣:“我只可惜盼兒那孩子。”

“無妨。”吳若釗只笑,“阮家有女兒做了皇子妃,若想着靠上三皇子的,誰不急着求娶?”

李氏悵然道:“若只爲了三皇子,倒可惜了那孩子。”

吳若釗也嘆了口氣:“這也是無奈之事。如今此事到底已經塵埃落定,待霞兒入了宮,夫人莫再操心別的,只管督促着霄兒好生唸書,準備秋闈。”

吳知霞按着聖旨上的日子入了宮,鄭氏當面不敢流淚,待人走了卻關起門來着實哭了一場。沒幾日,這批中選的秀女們都陸續進宮,京城裡終於又安靜了下來。 щщщ ▲t t k a n ▲c o

許茂雲在數日之後給綺年專門下了帖子,請去許家喝茶。說起來,一家子姐妹只請一個,略微有幾分不合禮數,但因有了在東陽侯府那一出事兒,許茂雲打着讓家人來探視綺年是否已然痊癒的幌子,倒也不算太扎眼。

因是隻請綺年一個,且許家也不是交往廣闊的人家,更不是要宴請賓客,顏氏也沒再說什麼,就讓綺年去了。

許茂雲親自在二門接着綺年,見過了許夫人,就拉進了自己房裡。許家宅院極小,許茂雲的院子便更小,只一間一明一暗的大屋,暗間臥室,明間書房,兩邊耳房是丫鬟婆子住的。幸而那明間闊朗,光線又極好,雖然四壁擺了許多藏書,又支着花繃,坐着倒也不很顯擁擠。

許茂雲在家中也只有一個丫鬟丹墨伺候,沏上來茶來便笑道:“我這裡蝸窄,姐姐可別嫌棄。”

綺年端起那茶來笑道:“滿座書香,若還嫌棄,豈不顯得我太也不知風雅?便爲了自己的臉面,也不敢說嫌棄呢。”

許茂雲大笑道:“姐姐說話總是這般有趣。”想了想又道,“我單請姐姐一個,沒給你添麻煩罷?實是我家小,且請多了人來又免不了寒喧,又不得與姐姐多說幾句話。”

“添什麼麻煩,我巴不得出來做客呢。”

許茂雲真心歡喜起來:“那天從東陽侯府回去,我被我娘罵了一頓。”

“我也捱罵了。”綺年笑起來,“不過沒什麼的,倒是害我裝了兩天病,灌了幾碗綠豆湯。但願以後不會再遇到這位縣主了。”

許茂雲撇撇嘴:“多半不會了。”

綺年看她有些欲言又止:“怎麼了?可是有什麼話還不能直說的?”

“聽說,聽說阮家妹妹被指爲三皇子側妃了?”

“是。”綺年觀察着許茂雲的神色,“聽說是因爲,她跟你合畫了一幅畫?”

許茂雲手指在衣角里絞了絞,低聲道:“姐姐,我說句話不知你信不信,那幅畫全是我畫的,阮家妹妹不過是在旁邊調色研墨而已。三皇子過來的時候,我恰好離開了,回來才聽說阮家妹妹說這畫是她與我合畫的。”

綺年愣了:“怎麼?她,她說謊了?這,這算不算欺君呢?”

許茂雲擡眼看了她一眼,鬱郁地說:“我就是怕她被扣上欺君的罪名,所以纔沒說出真相來。我也不是嫉妒她做了皇子妃,只是覺得,只是覺得——難道她當初跟我親近就是爲了這一日?”

綺年默然。實在地說,她也看不出來阮語竟然能如此心機深沉,可是哪裡有那麼巧的事呢?

“那幅畫……你們當時怎麼想到畫畫呢?”

許茂雲更鬱悶了:“就是她提議的。本來我只想謅一首詩就算了——我又不想中選?,只想敷衍過去就是了……”

綺年徹底無話可說了。誰會相信有這麼湊巧的事呢?

“倒真是沒看出來,她——”

許茂雲苦惱地吐了口氣:“姐姐,其實她畫得也不錯,我真拿她當我的畫中知己。可是她——”

綺年很能理解許茂雲的苦悶,可是卻無法安慰,想了半天才說出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你也不必太放在心上。”

許茂雲嗤地一聲笑了出來:“姐姐,蘇子瞻的詞怎能用在此處?”她這些話悶在心中已經好幾日了,這時候總算能說出來,自己也覺得輕鬆了不少,“只是——姐姐你說盼姐姐會不會惱了我?”

綺年嘆了口氣:“這種事如何能怪你。”只是此時京城勳貴之家大概無人不知阮盼落選之事,偏生之前阮夫人覺得十拿九穩,在外交際時言語中也不由得流露出些痕跡,日後阮盼再出來,怕就有些與她不和的人要藉機嘲諷了。

“你呀,也不必過份自責。若阮家表妹真存了這心思,便是沒有你,她也會去找別人。你又不知她的心思,怎會防備?阮家表姐是個明理的,必也不會怪你的。”阮盼比之阮夫人確實明白許多,這種事要怪只能怪阮語,許茂雲並無責任。

“這話你可千萬別說出去。”綺年想了一想又忍不住叮囑,“萬一被有心人知道,也連坐你一個欺君之罪可怎麼辦!”

許茂雲嘻嘻一笑,撲到綺年身上:“說來也奇怪,我與姐姐相識不過數月,卻覺得十分親近,若換了別人,我再不肯說這事的。”

綺年伸手刮刮她的小翹鼻子:“是因爲我們一起與縣主作對過吧?”

許茂雲在她身上滾成一團,嘻哈了半日方安靜下來,嘆道:“我也覺得金家姐姐十分可親,只是她卻入宮做皇子妃了,日後再想相見也不易。且即使見了,尊卑有別,也不是舊時光景了。”

綺年摸摸她的頭髮:“金家姐姐都十八歲了,若再不出嫁就要耽擱了。如今做了皇子妃,你該替她高興纔是。”只是金國秀自己願不願意做這個皇子妃,那就不好說了。綺年回憶起在大明寺初見,金國秀的菊花論,總覺得金國秀自己可能知道了自己的命運,雖然並不稱心,卻也不能不接受。

許茂雲搖搖頭,有些悵然:“皇子妃也沒什麼好的。王府之內深如海,皇長子指了一位正妃兩位側妃,將來還會有許多侍妾庶妃,每日裡見着這些人倒比見皇長子的時間還多呢。”

綺年忍不住笑了:“你倒像是極有經驗似的。”

許茂雲面紅過耳:“我,我只是心疼金家姐姐……好姐姐,你莫要對我娘說起,不然我又要捱罵了。”這些話哪裡是未出閣的姑娘家好說的呢。

“放心,我絕不說出去半個字。”綺年又不禁摸摸她的臉,“其實你說得對,金姐姐自己也未必就願意做皇子妃,可是這是皇上的旨意,她若只是一味覺得煩惱,只會苦了自己。不管怎樣,她總是正妃,比王府中其他人還要好些的。”

許茂雲猛然想起綺年的表姐吳知霞就做了皇長子的側妃,趕緊閉了口不再提此事,又想了別的話來說,拉着綺年去看她的畫。綺年雖然自己畫得差,但鑑賞的眼力還是有的。兩人正一幅幅看得高興,猛聽外面有個少年聲音笑道:“雲兒午睡了麼?看哥哥給你帶什麼來了?”

丹墨嚇了一跳,趕緊往外迎道:“表少爺,姑娘有客——”話音未落,那少年已然掀起簾子一隻腳跨進門了,一眼掃見房中還有個陌生少女,頓時有些尷尬,連忙退了出去,在門外道:“在下唐突,不知有外客,姑娘莫怪。”

許茂雲這屋子沒個退步,綺年想躲也沒處躲,只能站在原地不動。許茂雲鬧了個滿臉通紅,趕緊給綺年賠禮:“這是我表哥蘇銳,我們從小是玩慣了的,他不知道姐姐在這裡,姐姐可千萬別生氣。”

綺年其實從心理上總覺得自己比這些十□歲的少年們要年長許多,避開不過是爲了守禮,當真撞上了倒也沒覺得有什麼,大大方方笑道:“不知者不爲罪,既是無意,不須再提了。”

屋子外頭悄聲說了幾句話,少頃丹墨紅着臉進來,將一盒墨交給許茂雲:“表少爺說得了一盒上黨松煙,急着給姑娘送來,所以才直闖進來了。囑奴婢給周姑娘賠禮。”說着便福身下去。

如燕趕緊上前把她拉起來,笑道:“姐姐這是做什麼,可不是讓我們姑娘過不去麼。”

綺年笑道:“都說了無須再提,這是做什麼,臊我麼?”

許茂雲也不是個矯情的,既綺年這麼說了,便把這事揭過不提,拿着那盒上黨松煙墨兩人細細鑑賞了一番,道:“李白有詩,‘上黨松煙墨,夷陵丹砂末,蘭射凝珍墨,精光仍可掇’,當真名不虛傳的。”

綺年聽見松煙兩個字,想起來笑道:“你這愛墨,倒跟我二表哥一樣。他身邊的小廝一個叫松煙一個叫項煙,都是墨的名字呢。可巧你這丫鬟也叫丹墨,可見是不約而同的。”

許茂雲聽了也歡喜起來:“可見我跟姐姐有緣。”

兩人嬉笑了半日,綺年眼看時辰不早,只得起身告辭。許茂雲戀戀不捨的,叮囑下次再來玩耍。綺年先去了正房向許夫人行禮告辭,許茂雲又送她出來。剛走到園子門口,有個小廝氣喘吁吁跑來,跟丹墨說了幾句話。丹墨便又捧了一盒東西過來:“表少爺說,今日衝撞了姑娘。聽說吳府的姑娘們都好寫字,這一盒西域墨送給周姑娘算是賠禮。”

這下倒搞得綺年爲難了:“表少爺實在太客氣,只是這東西我卻不能收。”這是不折不扣的外男了,哪裡有隨便收東西的呢?

許茂雲倒不覺得有什麼:“西域墨雖不產自中原,倒不見得就如何好了。姐姐不能收我表哥的東西也是禮之當然,不如這樣,這盒墨給我,我將那盒上黨松煙轉贈姐姐,只算是我送的,叫表哥日後再尋好的給我。”說罷就叫丹墨回去換。

綺年攔不住,只好由着她:“那等好墨給我用,實在浪費了。”

許茂雲不依:“姐姐拿回去送人也行,只不許不收。”又道,“不是我表哥孟浪,他是我姑姑家的哥哥,打小沒了父親,從前都是我爹爹教他讀書,所以住在我家裡的。只這些年父親得了官,我家才遷進京來,他也時常來。橫豎只在京城近郊,離得不遠。這些日子他爲備秋闈來京城的書院讀書,都是住在書館裡的。我家窄小,平常也不請人來玩耍,所以他再想不到今日姐姐在的。”

綺年笑道:“知道了,我絕無嗔怪表少爺的意思,可要我發誓麼?”

許茂雲紅了臉:“哪裡要姐姐發誓,我只怕表哥衝撞了姐姐。”

綺年無所謂道:“偶然而已,又非有意,算不得衝撞。”

許茂雲歡喜道:“姐姐果然爽朗,不像那些小肚雞腸的,一見了人倒像見了惡狗一般,恨不得地上有洞藏進去,還要拋幾滴眼淚以示委屈。守禮自然是要緊的,但拘泥至此,未免就有些作態了。”

綺年笑彎了腰:“你難道將你表哥比作——”

“哎呀!”許茂雲猛醒過來自己是將表哥比作了惡狗,“姐姐真壞!”眼珠一轉,摟着綺年的肩膀道,“可惜我弟弟年紀還小——不然,姐姐就做了我表嫂可好?”

“你這丫頭!”綺年在她腦門上彈了一下,“再胡說我可就不來了。”

許茂雲嘻嘻笑着不說話了。片刻後丹墨捧着那盒上黨松煙過來,二人在門前分手。

8 清家業安排後路85 迎親路驚騾生事45 可憐天下父母心9 別故土江畔生變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39 六月中連波出嫁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5 長者賜姊妹生隙182 計中計將計就計16 春山閣連波獻技41 兩兄弟秋闈同中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69 談婚論嫁處處忙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50 大拜年各家走動16 春山閣連波獻技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69 談婚論嫁處處忙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49 平安喜樂禍已伏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14 蜀素閣主僕議事53 驚失火天災人禍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162 長平年多事之秋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86 洞房夜夫妻演戲131 此生彼死各有定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84 脣槍舌劍可退敵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83 國公府亂七八糟71 又是一年春來到58 牡丹筵各用心機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57 你方小產我有孕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23 避貴女反遇紈絝47 孫姨娘教女拒親20 大明寺闔家上香90 後宅院瑣事連連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157 恆山伯府開鬧劇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1 未出孝三房逼婚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27 親戚會明槍暗箭38 後花園好戲連臺45 可憐天下父母心108 蘇太太宴前掃興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7 立嗣子吳氏撒手79 後悔莫及去怪誰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84 脣槍舌劍可退敵9 別故土江畔生變77 塵埃落定下聘忙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81 吳宅亂顏氏病重82 大喜日姨娘生事65 一團亂麻解不得119 日後留更番外26 骨肉聚二房回京2 論往事母親病重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28 鬥霸王舊仇新恨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49 平安喜樂禍已伏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09 窯變釉大做文章50 大拜年各家走動22 踏青遊羣芳爭豔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49 平安喜樂禍已伏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
8 清家業安排後路85 迎親路驚騾生事45 可憐天下父母心9 別故土江畔生變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39 六月中連波出嫁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5 長者賜姊妹生隙182 計中計將計就計16 春山閣連波獻技41 兩兄弟秋闈同中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69 談婚論嫁處處忙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50 大拜年各家走動16 春山閣連波獻技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69 談婚論嫁處處忙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49 平安喜樂禍已伏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14 蜀素閣主僕議事53 驚失火天災人禍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162 長平年多事之秋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86 洞房夜夫妻演戲131 此生彼死各有定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84 脣槍舌劍可退敵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83 國公府亂七八糟71 又是一年春來到58 牡丹筵各用心機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57 你方小產我有孕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23 避貴女反遇紈絝47 孫姨娘教女拒親20 大明寺闔家上香90 後宅院瑣事連連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157 恆山伯府開鬧劇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1 未出孝三房逼婚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27 親戚會明槍暗箭38 後花園好戲連臺45 可憐天下父母心108 蘇太太宴前掃興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7 立嗣子吳氏撒手79 後悔莫及去怪誰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84 脣槍舌劍可退敵9 別故土江畔生變77 塵埃落定下聘忙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81 吳宅亂顏氏病重82 大喜日姨娘生事65 一團亂麻解不得119 日後留更番外26 骨肉聚二房回京2 論往事母親病重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28 鬥霸王舊仇新恨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49 平安喜樂禍已伏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09 窯變釉大做文章50 大拜年各家走動22 踏青遊羣芳爭豔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49 平安喜樂禍已伏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