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

186山雨欲來風滿樓

對於周立年,綺年有類似的擔憂。並不是擔憂他站錯隊,趙燕恆與太子是牢牢綁在一條船上的,當然是越多人支持太子越好。她擔憂的是周立年這種激進的態度,就像當初他不顧吳若釗的反對一定要去參加春闈一樣。甚至吳知雯回京城養胎,還把家裡人都帶了回來,未必不是他的一種態度。

不過這些話她都沒跟趙燕恆講,因爲趙燕恆現在要擔負的壓力比她重得多,她能做的,也就是把王府裡管理得井井有條,讓他不必爲了後宅的事煩心罷了。

“丹園那裡沒什麼動靜?”將到產期,綺年覺得腰是越來越容易酸,但爲了生產順利,她仍舊堅持每天在院子裡走一圈。

豆綠垂手跟在她身後,恭恭敬敬地答道:“那邊倒是說過讓奴婢伺機給王妃下個絆子,但奴婢說王妃身邊的人跟得緊,找不到機會下手,那邊只罵幾句奴婢沒用,也就罷了。”

“也就罷了?”綺年重複了一下,有些懷疑。秦王妃真的死心了?還是因爲被禁足確實有本事也無處施展?想想大長公主,想想秦家,綺年覺得沒有那麼樂觀。

豆綠有些惶恐:“奴婢不敢撒謊。”

“也罷,院子裡看緊些,到了那天,除了穩婆之外,其他各院丫頭們統統不許入內,你們必須有兩個人緊緊跟着我。至於你——”綺年看一眼豆綠,“在我生產之時驚慌失措險些弄錯了藥,打發到莊子上去就是了。”

這就是給了出府的理由,豆綠大喜,撲通跪下來給綺年磕頭:“奴婢謝王妃恩典。”提心吊膽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了。

綺年是天快亮的時候發動的。一早晨節氣居是如臨大敵,趙燕恆沒出去,連昀郡王都在書房裡坐立不安,只有肖側妃管着府裡的雜事,還要隔一會兒往外書房傳傳消息,忙得不可開交。林悅然跟着她幫些小忙,見肖側妃終於得了閒坐下來,忙捧了杯茶過去。

肖側妃接了茶喝一口,笑道:“一家子都是這樣,要生孩子了就闔家都忙得腳打後腦勺。”

苑氏這些日子也住在荷園裡,身邊跟了幾個丫鬟婆子,說是伺候,其實也是監視,除了能帶孩子出來走動走運,極少能出屋子的。今日藉着機會也出來透口氣,聽了肖側妃的話便道:“王妃是尊貴人,肚子裡是小世子,自然要仔細着。”看了林悅然一眼,心想若是小姑子能留在郡王府,豈不一樣是這樣尊貴?

肖側妃淡淡一笑:“林娘子有句話說對了,王妃是尊貴人,自然要仔細。爲何這樣尊貴?皆因王妃就是王妃,是郡王正妻!若換了是別的侍妾通房生產,可沒有這樣興師動衆。這個道理,高門大戶也罷,小門小戶也罷,都是一樣的。”

苑氏低了頭不敢再說話,林悅然心下明白,輕輕拉了肖側妃的手低聲道:“多謝側妃,我都明白的。”在郡王府住的日子也不短了,難道還看不見郡王爺的態度麼?前些日子云姨娘過世,郡王這裡就連一個側室通房都沒有了,卻也從沒見誰提過要給他房裡添人的話。可見肖側妃說得對,王妃是不願給郡王添人的,若是自己當初鬼迷心竅非要湊上去,哪裡會有好處?還不是把當初的姐妹情份都給毀了!

肖側妃含笑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句話剛說完,丁香氣喘吁吁衝進來:“生了生了,側妃,王妃生了,生了個兒子!”

“這麼快!”肖側妃大喜,“這纔剛過午呢。快,快去給王爺報喜——不,我親自去!還有,闔府都放賞,各賞一個月的月例!”

外頭這通忙亂,綺年都不知道了,說起來這次生產時間也不是很久,她卻覺得特別累,只是支撐着聽穩婆說了一句“大喜,是位小公子”,就沉沉睡了過去。

再醒過來的時候屋裡已經上燈了,牀邊上坐了個人,正是趙燕恆,一見她睜眼便喜悅地道:“醒了?可想吃點什麼?還有哪裡不舒服?”

綺年覺得哪裡都挺好,一生完孩子好像通身都舒服了:“孩子呢?”

“這兒!”趙燕恆從旁邊小牀上抱過一個襁褓來,洋洋得意,“這孩子,哭起來的聲音極響亮,中氣十足,父親看了直說將來是個學武的料子!”

綺年知道他是摔斷腿後被迫棄武的,心中總有份遺憾,兒子若能習武也是圓了他的心願,不由伸手摸摸他的手才側頭去看孩子,只見一張紅紅的小臉兒,睡着了也擰着淡淡的小眉頭,小拳頭更緊緊攥着,不由得失笑:“怎麼這麼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樣,品姐兒剛生下來的時候也不這樣啊。”女兒那時候乖乖的纔不是這樣子。

趙燕恆表示反對:“說的什麼話!這是兒子,自然跟女兒不一樣。”

“喲喲喲——”綺年看着他笑,“果然兒子就是不一樣,這才生下來呢,就不待見女兒了?我這就去告訴品姐兒,她爹不疼她了。”

“胡說!”趙燕恆哭笑不得,“誰說我不疼品兒,你這做孃的,怎這樣挑撥離間,哪裡像做孃的樣子!品姐兒早就嚷着要來看你,莫不是來了就聽你說這些胡話?”

“亂糟糟的,沒把品姐兒嚇着吧?”綺年伸出手指輕輕戳了戳兒子的小臉,“品姐兒看過弟弟了?”

“看過了。”趙燕恆把兒子放到妻子身邊,俯□來看着這一大一小兩個,想着那邊房裡還有一個小的,那心裡滿滿的似乎有什麼東西要溢出來,“親熱得很,還想抱呢。把乳孃嚇壞了,好歹攔住。到底是親姐弟,這麼小就親熱了。”

綺年抿着嘴笑,擡手摸摸自己胸前:“一會兒等他醒了,我給他喂回奶。”

趙燕恆皺皺眉:“你這回別看生產還順利,可是太醫說身子卻有些虛,乃是勞神太過的原因。若再給孩子餵奶,怕是身子更要虛了。”

“只喂一次罷了。”綺年覺得不大相信,“說來我覺得這次養得很好,家裡又沒有什麼不省心的事,怎麼會反而虛了?別是太醫診錯了罷。”

“說是沒有不省心的事,也沒見你少勞神了。”趙燕恆替她掖掖被角,也幸好在她有孕之前秦王妃就被禁足了,不然還不知道有多少事,“只是,我得出京了。”妻子剛生產完畢,自己又不能守着她。

“這麼急?可是事情有什麼變化?”齊王只是疑似離開藩地,難道是抓到實證了?趙燕恆之前就說過出京的事兒,但沒想到會這麼急。

“你生產那會兒,我接了封信,是漢辰送來的。他手裡有鄭傢俬自募兵的實證,需要我去取。”

綺年敏銳地覺得不對:“周漢辰?他爲什麼不自己送回來,卻要你去取?”

趙燕恆略略遲疑了一下,綺年已經警惕起來:“說實話!否則我心裡不安。”

“漢辰被人盯上了。”趙燕恆很想撒個謊,但又怕將來綺年從別處聽了實信,毫無準備之下更要慌張,不得不道,“白露已經傷重,怕是不治。”

“所以你要去援救他?”綺年忍不住要撐起身子,被趙燕恆輕輕壓了下去,“不,我只是去一趟,將那些人的注意力引到我身上來,然後讓漢辰回京。有些證據,只有漢辰親自呈上來,皇上纔會相信。”周鎮撫不是任何皇子一黨,他是皇帝的信臣,他說的話才最爲有力。而他親自回京呈上對齊王不利的證據,將來就是在新帝面前立了大大一功。

“所以你是去做幌子的?”綺年恍然大悟,“就像那一年你也是藉口去祭外祖父,卻傳出消息說是遇了山匪!”做幌子,應該比當真拿了東西要安全一點吧?但也未必,幌子就是要把那些人的注意力全都引到他身上,如此才能讓周鎮撫安全回京。一時間,綺年心裡跟滾油煎的一樣。

趙燕恆握了她的手,低聲道:“你放心,我帶着侍衛,必定無事的。”

“你那年也帶着侍衛,還不是——”綺年想想當初在青雲庵看見他的模樣,就覺得心裡發緊。

“你剛生了孩子,可不能哭!”趙燕恆手忙腳亂地替綺年拭淚。這樣的事他不是第一次做,可從前並沒有人這樣地爲他擔憂。

“我不哭。”綺年把眼淚吞回去,“只是你一定要小心,我和孩子們都等着你回來。”

趙燕恆用力點了點頭:“我一定平安回來,無論聽到什麼消息都不要相信,你也要一切小心!”

新郡王的嫡長子洗三,自然熱鬧非凡。雖然孩子還這麼小不能請封世子,但誰都知道,只要不是少年夭折,這個孩子將來穩穩的就是王府世子,未來的郡王。

趙燕好跟着張大夫人一起來道賀,借小姑子之便溜進綺年房間裡,眉開眼笑:“恭喜嫂嫂!”拿出兩個肚兜,“這個是我繡的,嫂嫂別嫌針線不好。這個是我嫂嫂繡的,託我給嫂嫂帶過來——哎喲,都是嫂嫂,我都叫糊塗了。”

綺年也笑,接了肚兜:“我也有東西要送你嫂嫂,明兒洗三我不能去,你替我帶過去罷。”冷玉如比她晚一天生產,也生了個兒子,“哥兒可好?叫什麼名字?”

趙燕好掩了嘴笑:“小名叫順哥兒,好着呢。今兒早上固哥兒去看弟弟,被弟弟撒了一頭一臉的尿,氣得哭了一場。”

綺年也忍不住笑:“這才生下來兩天就這麼精神,果然是張家的兒子呢。”

姑嫂兩個正逗着器哥兒,外頭如鸝脆聲笑道:“三奶奶來了?”打起簾子,柳逢碧走了進來。

“三弟妹來了,快坐。”綺年欠欠身,柳逢碧便坐了下來,看着器哥兒歡喜道:“哥兒長得好精神!”忙忙地拿出一對赤金的小腳鐲,上頭鏨着如意祥雲紋,十分精緻。鐲子兩頭做成相對的蓮花苞,裡頭各鑲一塊綠生生的祖母綠,雖塊頭不大,顏色卻極好。器哥兒瞪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看了看,把小腦袋扭開了。

綺年不禁笑道:“這傻孩子,不認得嬸孃給的好東西。”

柳逢碧聞言忙道:“嫂子可別這樣說,哥兒還小着呢,怎認得這些東西。”

綺年輕輕拍了拍器哥兒:“聽見沒有,你嬸孃多疼你,都不讓說你傻呢。”

一屋子人都笑起來。柳逢碧將金腳鐲交給旁邊伺候的丫鬟,道:“怎麼不見大哥呢?”

綺年微笑道:“他呀,說要去祭拜外祖父,把生了兒子的消息報給外祖父聽,忙忙的就出京了。”

趙燕好也是才知道,忙道:“怎麼這時候出去?好歹等器哥兒洗三過後也好。”

“這不是天氣漸冷了麼,再往後路上難走。”綺年隨口回答,“怕走得晚了,趕不及回來過年。”

“這倒也是。”趙燕好點點頭,“外祖父家裡離京城遠着呢。”

“是啊,橫豎只是個洗三,小孩子,弄得這樣鄭重其事的也怕折了福。”綺年邊說邊用眼角餘光觀察着柳逢碧的神色,卻見她只問了一句就只顧着低頭去逗器哥兒了,並沒再追問什麼。

一會兒前頭就有僕婦過來說時辰到了,要把器哥兒抱過去。綺年還在坐月子不能出去,趙燕好便和柳逢碧一起到前頭去了。洗三也不過就是那麼些程序,縱然來添盆的人多些、身份貴重些,也不可能平白再生出什麼新花樣來,熱鬧了一時也就散了。

柳逢碧本還想再看看器哥兒,自己的陪嫁丫鬟青兒卻低聲道:“方纔三爺叫小廝過來,讓奶奶早些回去呢。”柳逢碧聞言,心裡雖有些不捨,也只能告辭。

到了二門處上了馬車,卻見趙燕平已經在車裡了,正閉着眼養神,不覺關切道:“三爺可是喝了酒了?”

趙燕平睜了眼道:“沒有喝酒。你可問過了?大哥爲何不在府中?”

柳逢碧將綺年的話轉述了,便笑道:“大哥定是歡喜太過了,這樣迫不及待。也難怪,大哥今年有三十了罷,才得一個兒子,自然稀罕得不行。我瞧着那孩子也生得精神,這才三天呢,就睜着眼睛——”

話猶未了,趙燕平已經皺眉道:“行了,那是別人家的孩子,你這樣親熱做什麼。”想起妻子送的禮,又道,“隨禮也不必太過了,二哥那裡送什麼,你也送什麼就是了。”

柳逢碧摸不着頭腦,不曉得他這不滿是哪裡來的,分辯道:“這是大哥的嫡長子,將來就是世子,理應送得重些纔好。”

世子這兩個字簡直不啻在捅馬蜂窩,趙燕平眉頭猛地擰緊,一句呵斥已經到了嘴邊,猛然想起外祖母對他說過的話——柳家是你要倚仗的岳家,定要待柳家姑娘好——硬生生又把那句呵斥嚥了回去,只冷着臉道:“家都分了,何況我和大哥又不是一個娘生的,你不必這樣殷勤!”

柳逢碧不能理解。在柳家,雖然兒女們也不是一個娘生的,但素來和睦,自打各人都娶妻之後,也是分產不分居。在柳逢碧看來,父親和兩位叔叔之間根本沒有什麼是不是一個娘生的區別。

當初東陽侯府在秦巖的成親日鬧出那麼件事來,雖然只是後宅的女眷們知道,後來兩家又息事寧人以東陽侯夫人失察的理由把這事糊弄過去了,但大家心裡都明白,秦王妃爲何偏偏在這之後就“病”了?當日她不等事情澄清就給了長媳一個耳光,這裡頭的事兒可多得很呢。但還是有人私下裡把當年趙燕恆墜馬的事翻了出來,說這繼母子之間果然就不是貼心的,秦王妃分明是巴不得給長媳扣上個私通的名聲云云。而她平日裡有個賢惠名聲,此類的流言蜚語纔沒有那麼盛。

柳夫人當初結這門親事是看着郡王府門第好,趙燕平又素無惡行,秦王妃且出身高貴又有好名聲,結果定了親了鬧出這麼一樁事來,心裡也有幾分後悔,只是已經來不及。沒辦法,只好往好處去想,既然昀郡王分家之時並無偏私,想來這事也不算大事,嫁孫女的時候就格外叮囑一番要妯娌和睦,尊敬長嫂之類。

柳家雖是武將人家,但門風甚好,柳逢碧性情爽朗純厚,聽了祖母的話自然覺得理所當然。兄弟麼,血脈相系,能有什麼大仇恨?俗話說得好,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縱然有些小別扭,慢慢也都會好的。豈知嫁過去之後,逢年過節的丈夫都以分家爲由不讓自己登郡王府的門,只是送份節禮過去,實在離柳逢碧心裡想的兄弟和睦差得很遠。今日器哥兒洗三,在柳逢碧想來,香薰球一事本就是秦王妃做得不妥當,合該借這機會與大哥大嫂修復關係纔是,因此着意叫人去銀樓裡定做了一副金腳鐲送來,誰知道又會引發丈夫這樣一番話。待要反駁,又覺得不該違拗夫主,只得低頭不語。

趙燕平卻是一肚子的不快,並沒注意妻子的神色,只道:“大哥是幾時離京的?”

這個柳逢碧卻沒有問,遲疑道:“想來該是昨日吧……”

趙燕平皺眉道:“不是讓你仔細問問麼?他出京當真是去呂氏族地拜祭了?”

柳逢碧真不知這有什麼好問的:“大嫂是這樣說的。”

趙燕平眉頭皺得更緊:“她說什麼你便信什麼!便是要拜祭,也根本不必這樣的着急纔是!”

柳逢碧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責備,也有些忍不住了:“大嫂既這樣說,我自然要信,難道還要說大嫂在騙我不成?若不是爲了拜祭,大哥又爲何要離京呢?”她在柳家也是極得寵愛的,並不是沒有點小脾氣,只不過嫁做人婦就儘量收斂罷了。

趙燕平揚了揚眉毛,想起外祖母的話,把火氣又壓了下去,勉強笑道:“我這不是說說麼。”看柳逢碧賭氣地扭過頭去,便道,“今兒時候還早,我們回去看看岳父岳母可好?”

自從嫁過來,柳逢碧上頭沒有婆婆要立規矩,又時常能回孃家去看望父母和祖母,因而一直覺得趙燕平對她實在很不錯。此時趙燕平這樣一說,她方纔的氣也就都沒了,露了笑容道:“好。順便去鼓樓大街的苓香齋買幾盒茯苓餅,還有你愛吃的金乳酥。”

趙燕平笑着答應,馬車就在前頭轉了彎,往柳家駛去。

趙燕恆這一走就是一個月。到了十一月底的時候他還沒有回來,倒是流民來了。

說起來,自打現任皇帝登基的這二十幾年,開頭那幾年因爲鬧奪嫡的亂子,動盪不安是難免的,後頭這幾年都算是風調雨順,雖然也有些旱澇之災,但都算不上什麼大害。每年的流民也並不多,便是冬日裡有到京城來的,也不過是官府賑賑粥,熬過這個冬天就各自回鄉去了。因此綺年到京城來六七年了,總共只聽李氏說過一回捐款賑粥的事兒,至於流民還不曾親眼看見一個呢。但是今年,她算是看見了。

“聽說京兆尹衙門已經下令不許流民入城了。”小滿從郊外的莊子上趕回來報信,“我們在莊子上也放過粥,可是總覺得不大對勁兒。既是流民,哪裡有東西吃自然就會留在哪裡,可是這些流民中,好似有不少人只想着入京,在莊子上停下來的不多。”

綺年不由得皺起了眉:“確實有點不對勁。”官府賑的粥也並不是什麼大米白麪,只怕還不如莊子上的粥稠厚呢,爲什麼這些流民只想着入京,京城裡難道有什麼好東西給他們不成?

小滿走得太急,還喘着氣:“立春說,留下來的大多都是老弱,有不少看起來還是青壯的,都是往京城來了。他叫我趕緊來給王妃報信,不管怎樣,這些人如果進了京,京裡必然不安生。王爺不在家,老王爺又去廟裡住了,王妃定要緊閉門戶,千萬小心,這些流民若是鬧起來,打家劫舍也不是不能的。”昀郡王在器哥兒滿月之後就到西城外山上一個什麼寺廟去住了,因住持是熟悉的人,說是去下棋。但據可靠消息,他是在廟裡給呂王妃做功德。

“打家劫舍……”綺年喃喃重複了一遍這句話,右眼皮毫無來由地跳了跳——恐怕,真的是要生事了。

37 刁縣主計出連環40 幾家歡喜幾家愁45 可憐天下父母心23 避貴女反遇紈絝4 聚與散世事難料20 大明寺闔家上香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8 清家業安排後路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29 說前程自傷身世57 你方小產我有孕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67 喬連波臨盆產女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37 刁縣主計出連環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80 郡王府暗流洶涌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91 嫁入婆家第一仗73 摽梅之吉期有日87 小夫妻聯牀夜話50 大拜年各家走動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118 清後院再定章程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87 小夫妻聯牀夜話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19 論前途各房夜話44 假和尚另有乾坤78 鍍層金來好成親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21 賞凌霄談菊論命80 郡王府暗流洶涌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52 上元節火樹銀花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36 後花園衝撞貴人7 立嗣子吳氏撒手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18 說閒話祖孫不睦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82 大喜日姨娘生事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74 糊塗債弟欠姐償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65 弔喪客各有打算77 塵埃落定下聘忙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48 好親事功敗垂成87 小夫妻聯牀夜話28 鬥霸王舊仇新恨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43 突如其來亂計劃71 又是一年春來到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90 後宅院瑣事連連63 衣錦還鄉生波瀾63 衣錦還鄉生波瀾4 聚與散世事難料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57 你方小產我有孕81 風雨未來且綢繆161 後宮無日不風波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182 計中計將計就計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53 驚失火天災人禍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47 孫姨娘教女拒親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
37 刁縣主計出連環40 幾家歡喜幾家愁45 可憐天下父母心23 避貴女反遇紈絝4 聚與散世事難料20 大明寺闔家上香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8 清家業安排後路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29 說前程自傷身世57 你方小產我有孕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67 喬連波臨盆產女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37 刁縣主計出連環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80 郡王府暗流洶涌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91 嫁入婆家第一仗73 摽梅之吉期有日87 小夫妻聯牀夜話50 大拜年各家走動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118 清後院再定章程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87 小夫妻聯牀夜話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19 論前途各房夜話44 假和尚另有乾坤78 鍍層金來好成親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21 賞凌霄談菊論命80 郡王府暗流洶涌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52 上元節火樹銀花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36 後花園衝撞貴人7 立嗣子吳氏撒手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18 說閒話祖孫不睦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82 大喜日姨娘生事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74 糊塗債弟欠姐償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65 弔喪客各有打算77 塵埃落定下聘忙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48 好親事功敗垂成87 小夫妻聯牀夜話28 鬥霸王舊仇新恨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43 突如其來亂計劃71 又是一年春來到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90 後宅院瑣事連連63 衣錦還鄉生波瀾63 衣錦還鄉生波瀾4 聚與散世事難料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57 你方小產我有孕81 風雨未來且綢繆161 後宮無日不風波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182 計中計將計就計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53 驚失火天災人禍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47 孫姨娘教女拒親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