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說閒話祖孫不睦

18說閒話祖孫不睦

一提到選秀,連孩子們都豎起了耳朵。

選秀可是大事,按本朝新例是三年一大選,朝中官員家十三歲到十六歲的女孩兒均要參選。若有福氣的,爲妃爲嬪,甚至一飛沖天;沒福氣的,選做了宮女或者女官,就要在宮裡呆到二十五歲才能放出去,大好年華,就消耗在這上頭了。故而選秀這種事,有些人家翹首以待,有些人家卻避之唯恐不及。

阮夫人一句話吸引了全家人的注意力,不由得有幾分得意,一邊親手接過翡翠手裡的筷子給顏氏佈菜,一邊笑吟吟道:“昨兒在汝陽侯的喜宴上聽東陽侯夫人說的,雖尚未有明令,大約是八-九不離十了。畢竟前些年兩次的正經大選,皇上也並沒辦哪。”

確實如此。四年前的那次大選,正逢多處洪災,流民尚且處理不完,哪裡還有精力和財力大肆選秀?皇帝不但沒有充實後宮,還明令那一年年滿十五歲的女孩兒不必待選,可自行婚配。

到了前年,又是太后身子不好。皇帝說本朝以孝治國,哪有母親病着,兒子納妃妾的道理?於是又不曾選。按說今年不是日子,明年纔是正日,怎麼反而要選了呢?

“快坐下說。”顏氏嗔怪地看着女兒,“回了自己家裡,還做這些?”

“聽皇上的意思,今年只怕還是小選。”阮夫人到底是給顏氏布了一筷菜,才肯坐下來,“據說是只要五品以上官員家的女兒,並不選宮女。皇上三年前不是節儉了宮中用度麼?總說用不了這許多宮人,又何必再不停地選進來。”

“五品以上官員?”吳若釗不由得皺起眉,瞥了一眼吳知雯。吳知雯今年十四歲,正合年紀。

“可不是。”阮夫人眉開眼笑,“今年倒不是皇上要充實後宮,聽說主要是爲了幾位皇子。”略有些自得地補上一句,“所以老太君纔要去給盼兒批批八字,看究竟要不要去參選呢。”

雖說選秀這種事,凡是身份合適年齡合適的姑娘都必須參加,但有些不願意姑娘參選的人家可以想辦法賄賂一下辦事的人,把自家女兒報個身子不適什麼的,從名單上劃掉。只要不是特別被人盯住了,一般還是能做個手腳的。

阮盼是阮夫人唯一的女兒。阮夫人吳若菡雖然有天大的福氣做了英國公夫人,但人生哪有十全十美?這邊兒滿了,那邊兒免不了就要缺點兒,不幸阮夫人缺的是兒女緣,成婚十五年了,只生了一個女兒阮盼,此後就再無所出。如今英國公府的兩個兒子都是妾室所生,實在是美中不足。

身爲國公府的嫡長女,阮盼自然可以找到一門好親事,相比之下,入宮給皇上做妃妾反而不划算。但是如果是做皇子妃,那就另說了。倘若做了皇子正妃,自然比別的親事都好。所以纔會有入廟求高僧批八字的舉動,其實也無非就是阮家也有些舉棋不定,要好好考慮罷了。

“爲了幾位皇子……”顏氏沉吟着,“也是。皇長子今年已然十九歲,早該選妃了。二皇子十七,三皇子十六,也可以議親了。”目光不易察覺地也看了吳知雯一眼。吳若釗是三品侍郎,女兒也有資格參選的。何況吳知雯也算是才貌雙全,即使在京城貴女圈兒裡也有幾分名氣。

阮夫人看得明白,忽然想起一事:“哎,聽說二哥今年要進京了?若是真要選秀……我記得二哥家的霞姐兒也是個好的,還有個雲姐兒,彷彿也到了年紀呢。”

綺年想了想,才反應過來阮夫人說的二哥,是指吳老太爺的庶子吳若錚,當初是跟吳若釗踏肩生下的,還小不了一歲。

雖然是庶子,但吳若錚的才能亦是不差,六年前放了濟南府同知,三年前濟南府知府升職而去,他竟然補了這個缺,做了正四品的外官。不過她不知道吳若錚有幾個兒子女兒,更不知道阮夫人說的什麼霞姐兒雲姐兒是哪位。

倒是知霏還有些模模糊糊的印象:“姑姑是說二叔家裡喜歡穿紅衣服的姐姐嗎?”吳若錚攜妻兒去上任,已是離開京城六年了,那時候吳知霏才四歲,印象裡只記得二叔家有個姐姐跟自家姐姐一樣,是喜歡穿紅衣服的。

阮夫人笑起來:“是呀,霏姐兒真聰明,還記得你霞姐姐呢。那你記不記得雲姐姐了?”

吳知霏想了又想,只能遺憾地搖頭:“不記得了。”其實是因爲吳知雲自小身子不好,不常出來跟大房的堂姊妹們見面,所以她實在沒有印象了。

顏氏倒是略有幾分意外:“老二要回京了?”

“正是。”吳若釗微微欠身,“也是今兒才接到二弟的信,本想回來稟告母親的,因四妹來了,一高興倒忘記了。二弟此次知府任滿,怕是要升京裡了。只是說是平調,階銜是不升的。”

顏氏點了點頭:“雖然是平調,但京官自然好過外官。可說了什麼時候回來?房舍也該收拾起來。”京官得近天顏,雖然沒有外官油水大,但前途卻更好些。說是平調,其實普通都認爲,外官平調入京,相當於升了半級。

“信中倒是未說,只說正在準備,若定了行程,再來信告知。”

李氏卻不由得盤算起來:“雖說尚未定行程,但一般官員都是四五月間入京述職,房舍現在就要打掃起來了。”

顏氏淡淡道:“你操持就是。”轉頭向阮夫人道,“昨日婚宴想必十分熱鬧?聽說一百零八擡的嫁妝將一條櫻桃斜街都堵住了?”這兩個繼子跟她隔了一層肚皮,全然沒有一絲血脈關係。然而說到底,吳家是否興旺主要還是看兩個兒子是否有出息。她再有本事,只是沒有生出兒子來,如今也不得不靠着繼子。所以聽見庶子要入京,既是高興又是不耐,心態頗爲微妙。

阮夫人自然明白。女子嫁得好固然重要,但在婆家的位置卻也要看孃家是否得力。她跟顏氏一樣,跟兩個哥哥隔着一層,卻又不得不依靠着,這種心態也是十分微妙的。

“哪兒呀。汝陽侯到底是不在京中,藉着東陽侯的府第開宴,總歸是不便。倒是聽說郡王府本想大辦——畢竟是長女,雖則是庶出,到底也是在王妃膝下養了幾年的。不過呀,郡王世子剛過了年就病了,去了莊子上,所以王妃也就不好大辦了。嫁妝雖然多,請的賓客倒都是親戚。否則大嫂必然也得去的,哪兒還用問我呢。”

李氏淡淡一笑,沒有說話。這個小姑子,她剛嫁進來的那兩年就對她挑頭挑腳的,如今做了國公夫人,自然更囂張了,哪次回孃家都要刺她幾句,大概已經養成了習慣。幸而丈夫這些年的官職一直在升上去,否則這樣的話還有得聽呢。

顏氏咳嗽了一聲,打斷女兒的笑:“世子這是怎麼了?不是去年夏天好些了麼,怎麼這大過年的又病了?”

“說是天寒,又受了風。”阮夫人抽出帕子掩口繼續笑,“這是王府說的,不過倒是聽說,郡王又賞了個十七歲的丫鬟給世子。”

綺年看着顏氏臉上瞬間露出瞭然的表情,在腦子裡繞了兩三圈才覺得摸到了點阮夫人的意思。這莫非是說,雖然王府對外說世子是受了風,其實世子卻是因爲動了老爹的丫鬟才病的這一場?當然了,究竟是勾搭丫鬟的時候受了驚所以受風,還是因爲勾搭丫鬟被老爹打了,那她就猜不到了。

瞄一眼周圍衆人,吳知霄低頭吃飯,神情淡定;知霏和連章到底年紀小,完全一臉懵懂;知雯和連波也低着頭,可是臉上微微都有些紅,看來是都明白了;倒是吳知雱,眼珠子轉來轉去,看那樣兒居然好像也明白點什麼似的。

“本來王妃是想大辦的,可是這麼一來,若是再大宴賓客的,就怕有人說話了。唉,這繼母是難當的,不是自己肚皮裡爬出來的,到底隔了一層,但凡有些差池,就要有人議論了。”

這倒不是在刺吳若釗,而是阮夫人自己的親身感受。說來她倒是最像顏氏的一個,連只生女兒不生兒子都像。兩個兒子全是阮海嶠的寵妾蘇氏所生,平常裡要是一個疏忽,蘇氏就到阮海嶠面前去做張做致,着實難對付。阮夫人說了這幾句,自家倒有些傷感起來了。

顏氏看女兒一眼,微微嘆了口氣,將話題轉開,問起阮盼。阮夫人這才轉悲爲喜:“前年不是請了個教養嬤嬤來麼,也真是生生的拘了幾個月,聽到能去廟裡住幾日,倒是歡喜得很。”

顏氏微笑道:“那孩子禮數週全的,還要請什麼教養嬤嬤,沒的養古板了倒不好。”

阮夫人嘆道:“我也看了心疼,只是老太君執意要請。我想着,再過十幾日就是上巳節,盼兒也就回來了。到時候大嫂帶了孩子們都去,還有外甥女兒和外甥,都好生出門玩一天。”

上巳節是三月初三,這一日都要出門踏青,就是閨閣女兒也是一樣的。從前還要去河邊洗浴呢,只是如今已經不流行了,只是踏青遊玩而已。

聽見出門踏青,連吳知雯眼睛都亮了亮,綺年卻稍稍皺了皺眉。她和喬連波都是父母雙亡纔來舅舅家投奔的。喬連波是父親剛剛死了半年,她則是母亡未滿三個月,按理說都不宜出門的,阮夫人卻像是根本沒有想到一樣。再說她穿的衣裳,顏氏和李氏都選了素色的衣裳,孩子裡除了吳知雯之外也都沒有沾紅,倒是阮夫人,穿着大紅繡金的衣裳就來了。進了門之後就是嘰嘰喳喳說婚宴說選秀說郡王府的八卦,卻沒有一句問到兩個過世的姐姐。就算自己的母親和她是異母的,那喬連波的母親可跟她是同胞姊妹,居然也沒有問幾句落幾滴淚,還真是有夠可以的。

顏氏卻笑着點了點頭:“這主意不錯。”慈愛地看了喬連波一眼,“連波也該出去結識幾個朋友。到時候讓雯兒和盼兒好生帶着她走走。”轉眼看見綺年,馬上補了一句,“綺兒也是一樣。十三了,也該出去露露面。”

綺年放下筷子站起身:“外祖母恕罪。綺年父孝未滿三年,母親過世才三個月,似乎不宜出門。”

廳裡的氣氛微微一滯。喬連波迅速低下頭,眼圈又紅了,蚊子一樣輕哼:“連波也……”

顏氏眉間出現了一道川字紋,有幾分不悅地放下了筷子。吳若釗倒是十分欣慰地看了綺年一眼:“無妨,綺年年紀還小,倒也不急着出門。”

顏氏心中更是不悅。喬連波比綺年還小些,說起來父孝未滿一年也是不宜出門的。但京城的上巳節也是各家貴女們交往的好機會,尤其跟着阮夫人,那見到的都是高門貴女,乃是大好的機會。若是綺年不出門,連波自然也不好出去。

“且再說罷。”顏氏沉了臉,終於還是隻說了這麼一句。阮夫人見母親面色不悅,倒是笑了一聲:“外甥女兒這就不是了,外祖母還坐在這裡,你怎麼好說這話呢?也不講個忌諱。”當着老年人的面提什麼孝啊死人啊之類的,確實都是忌諱。

綺年沒說話,只是用眼睛掃了一下阮夫人那大紅繡金線的衣裳。

顏氏隨着看了一眼女兒,臉色更不好看了。李氏連忙起來打圓場:“雖說不宜去踏青,但到了那日各廟裡倒清靜,去給你母親上個香豈不好呢?你這孩子還是想得不周到,怎麼說着說着倒起來了,還不快坐下。”說着輕輕拉了一下綺年。

綺年順着她向顏氏屈了屈膝:“是外孫女兒言語不慎,外祖母恕罪。”

李氏這打了個岔,綺年又賠了禮,顏氏臉色方好些,但畢竟這頓飯是吃得不大痛快,不一時也就散了。

阮夫人既不回國公府,自然伺候着顏氏歇下,忍不住道:“那丫頭氣性倒大。我倒好心帶她出去結識幾個貴女,如此不知好歹!”

顏氏沉着臉道:“你也看看你穿的是什麼衣裳!這幾日你大嫂連帶着兩個姨娘都穿得素,你倒好,大紅繡金的就來了。喬諸樑死就死了,你三姐去了卻纔一年。更何況還有你大姐,那是剛出了三個月!雖說不是我肚子裡爬出來的,卻也是你姐姐。”

阮夫人扭着頭不吭聲。吳若蘭不必說了,母親纔是個六品文官之女,性情軟弱,相貌又不出衆,不過是佔着嫡長女的名頭罷了。就是同母所出的三姐吳若蓮,她也不甚喜歡。出嫁的時候嫁妝竟然跟她一樣是兩萬兩!也不想想她嫁的是國公府,三姐不過嫁了個五品武官罷了。說來說去,就因爲這個三姐臉上落了疤,反而格外讓母親偏疼了。其實真論起來,又哪裡強得過自己呢?

自己生的女兒,顏氏怎麼不懂她的心思?不由得嘆道:“你這個脾氣,到哪裡都要吃虧!你也學學你大嫂,幾個兒女都是一碗水端平,姨娘們也不虧待。我雖是不喜歡她,也得說她一聲周到,把個家宅整治得安安靜靜,你大哥也得好生敬着她。”

阮夫人把手裡的梳子往炕上一摔:“她那是假仁假義罷了!難道她還真喜歡姨娘生的那幾個?”

顏氏氣個半死:“假仁假義你也做一點,哪怕做給人看呢。論起來你還不比她,她有兒子傍身,霄兒又肯讀書,眼看着今年秋闈就要到了,書院裡的先生都說他火候已到,必能中個舉人。兒子出息了,還怕她將來沒好日子過?”

說到這裡就不由得嘆息:“說起來你我母女也是一樣命苦,總沒有生兒子的命。可你也看看我,當初對他們也是公公正正的,任誰也挑不出我的刺兒來。你倒好!當初叫你把兒子抱過來養,你非要自己生。現在生也生不出來了,還不趕緊把兒子攏着?若叫你女婿跟你離了心,將來又沒有兒子,難道你要讓蘇氏踩到你臉上去不成?”

“她敢!”一提到蘇氏,阮夫人就要發飈,“那個賤人!我當初就不該留了她!”

“哼!”顏氏最不喜歡就是女兒這副模樣,明明拿蘇氏根本沒有辦法,偏偏還要逞強,“你能怎麼樣?叫你去母留子,你嫌丫鬟生的兒子也賤。等到她生了第二個,你還動得了她?光在這裡發橫有什麼用?”

阮夫人跌坐下來,眼淚不由得滾滾而下。確實,蘇氏當初只不過是老國公爺賞的一個奴婢,就算是生了兒子,她若說留子去母,國公府也不會爲一個奴婢跟大學士家裡出來的媳婦爲難。只是她那時也還年輕,總惦念着自己生,絕不容許一個婢生的庶長子得了養在嫡母膝下的名聲。結果自己沒生出兒子來,那蘇氏卻接着又生了個兒子,阮海嶠稟明父母就將她擡成了姨娘,這時候再說什麼留子去母,又怎麼可能!

“我,我也沒想到……如今那兩個都十幾歲了,我怎麼還養得熟……”長子阮麒比阮盼只小一歲,今年已經十三;次子阮麟都十歲了,全都已經懂事,怎麼可能再拉攏過來呢?

顏氏真是恨鐵不成鋼,但看女兒哭得可憐又不忍心:“別哭了,哭有什麼用?到底你是正經的國公夫人,她不過一個奴婢出身罷了。如今你兩個哥哥都升了官,你也該多走動,有了他們,國公府也照樣動不得你。至於蘇氏,慢慢瞧着。以色事人者,色衰愛弛,等她年紀大了不得寵了,有的是機會除掉。那兩個兒子……你如今就要對他們好起來,對了,千萬記得拿捏住他們的親事,若是兒子不能一條心,至少要找個跟你一條心的媳婦!”顏氏冷冷一笑,“後宅的事兒,可大可小,就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

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50 棄舊情各取所需91 嫁入婆家第一仗47 孫姨娘教女拒親61 小兒女綺思初動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65 一團亂麻解不得94 小試牛刀第一陣36 後花園衝撞貴人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29 說前程自傷身世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30 及笄禮冤家路窄26 骨肉聚二房回京58 牡丹筵各用心機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66 人生難得知心人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70 國家興旺誰有責20 大明寺闔家上香15 長者賜姊妹生隙38 後花園好戲連臺83 國公府亂七八糟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75 陰差陽錯定姻緣49 風波驟年關難過20 大明寺闔家上香166 端午節河畔偶遇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28 鬥霸王舊仇新恨57 你方小產我有孕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51 青雲庵急中生智22 踏青遊羣芳爭豔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87 小夫妻聯牀夜話121 皆大歡喜團圓筵98 穩紮穩打露鋒芒11 遇親戚同病相憐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15 長者賜姊妹生隙58 牡丹筵各用心機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7 國公府親戚來訪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90 後宅院瑣事連連49 風波驟年關難過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34 大舅母未雨綢繆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85 迎親路驚騾生事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63 衣錦還鄉生波瀾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101 及笄禮衆生百相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15 攪亂混水圖自救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14 蜀素閣主僕議事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42 大明寺再遇綁架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34 大舅母未雨綢繆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
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50 棄舊情各取所需91 嫁入婆家第一仗47 孫姨娘教女拒親61 小兒女綺思初動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65 一團亂麻解不得94 小試牛刀第一陣36 後花園衝撞貴人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29 說前程自傷身世72 梅花會姊妹結仇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30 及笄禮冤家路窄26 骨肉聚二房回京58 牡丹筵各用心機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66 人生難得知心人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70 國家興旺誰有責20 大明寺闔家上香15 長者賜姊妹生隙38 後花園好戲連臺83 國公府亂七八糟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75 陰差陽錯定姻緣49 風波驟年關難過20 大明寺闔家上香166 端午節河畔偶遇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28 鬥霸王舊仇新恨57 你方小產我有孕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52 郡王府餘波未了51 青雲庵急中生智22 踏青遊羣芳爭豔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87 小夫妻聯牀夜話121 皆大歡喜團圓筵98 穩紮穩打露鋒芒11 遇親戚同病相憐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15 長者賜姊妹生隙58 牡丹筵各用心機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7 國公府親戚來訪116 夫妻本是同林鳥90 後宅院瑣事連連49 風波驟年關難過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34 大舅母未雨綢繆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85 迎親路驚騾生事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63 衣錦還鄉生波瀾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101 及笄禮衆生百相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15 攪亂混水圖自救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14 蜀素閣主僕議事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42 大明寺再遇綁架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34 大舅母未雨綢繆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