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

147挑撥離間種禍根

九九重陽,持螯賞菊。

去年這個時候,郡王府一家子還進宮去領宴呢,今年太后自然是沒這個心情,太子妃又有孕要養胎,朝中還在清算永順伯的案子,皇后索性就免了賜宴的事,讓各宮中自己慶祝去罷,倒也省得像去年似的,再鬧出太后登高摔下來的事。

郡王府今年也沒有怎麼大辦。一來秦王妃和秦採都算在孝中,雖然皆是出了嫁的女兒和孫女,但老東陽侯對女孩兒素來疼愛,從情上來說也不能輕易忘懷。

綺年樂得如此。她現在是孕婦,一怕操勞,二又不能吃螃蟹,看着別人吃是件多“悽慘”的事,還不如眼不見嘴不饞。

“世子妃忍一忍,明年這時候就能隨意吃了。”小滿看綺年那樣兒,忍不住掩着嘴笑。

“走開!”綺年揚揚手裡的書作勢要打她,“你這是說我嘴饞麼?沒上沒下的。”

小滿笑着往後躲了躲:“奴婢這不是怕世子妃心裡不快麼。”

綺年環視滿屋子抿着嘴的丫鬟們:“有敢笑的,立刻拖出去打板子,看你們還能不能吃到。”

衆人都笑了,小雪嘴快道:“世子妃放心,今年世子吩咐了,咱們院子裡上下都不許沾螃蟹的邊兒,大家都不吃。”

“這也不好……”綺年心裡甜絲絲的,“你們吃你們的,只別叫我看見就行。對了,林家那邊去送了節禮沒有?”

小雪忙道:“送過了。因林太太病着,林少奶奶又有身孕,也沒有送螃蟹和酒,只送了重陽糕等四色點心,又送了十兩銀子的月例。再就是藥鋪那邊已經說了,用的藥全記在世子妃賬上。奴婢看着歇了一夜,林少奶奶和林姑娘的臉色已好了許多,就是林太太這病,怕是難好。”

“若是總想着故去的人,怕真是——”綺年嘆了口氣,“只盼伯母能看在未出世的孫子份上。”郎中已經悄悄跟她說了,人最怕有心病,林太太憂傷驚悸過度,才弄得裡應外合病根深種,若是人能想得開還好,若想不開,恐怕纏綿病榻一兩年,還是免不了要去的。

“誰看在未出世的孫子份上?”外頭傳來趙燕恆的聲音,站在門邊的如菱忙打起簾子,一衆丫鬟們如今已經快成了習慣,看看房中茶水齊全,便統統都退到外屋,留兩個人隨時備裡頭使喚就是了。

“這些丫頭們跑得倒快。”趙燕恆看看放下來的門簾,“如今你有身孕呢,怎麼還叫你端茶倒水嗎?”

“不過是給你端杯茶而已。”綺年笑笑,“我都四個月了,太醫都說胎氣穩固,端個茶還累着了不成?那農家裡挺着大肚子還下地幹農活呢,怕什麼。”她身體底子好,比之一般閨秀結實很多,除了太子出事那陣兒擔憂勞神之外,太醫對她很滿意,直說只要胎兒別補得過大,將來生產不難。

趙燕恆也笑了,小心地把她摟在腿上坐下:“胡鬧!如今不是已經去修剪花枝子了?我看再要不管,你是不是也要扛把鋤頭去下地?”

“閒着無事活動一下罷了。”綺年摸摸他臉,“真要扛鋤頭也不用下地,待這些花都謝了,我去挖個洞葬花。不說這些,看你又皺着眉,是不是有什麼事?”

趙燕恆如今並沒有什麼事瞞她:“永順伯反了。”

“反了?”綺年嚇一跳,“不是連他府裡都圍起來了,怎麼反的?”

“押解上京的路上被人劫了。他竟然養了幾千兵馬,直接搶了人退進了渝蜀的山裡。”巴蜀之地十萬大山,幾千人往裡頭一退,還真是沒法找,“皇上大怒,下令兩地知府全力緝拿。不過——只怕難。”

“那我收留林家人,會不會給你惹麻煩……”綺年很是歉意。

“那倒無妨。”趙燕恆拍拍她的手,“林家是怎麼回事,皇上心裡十分明白,否則也不至說罪不及婦孺,按說謀害皇子,滿門抄斬都是一定的。再者幾個女子,又病的病弱的弱,不算什麼。就是永順伯這一反,皇上震怒,已經定了抄斬,家中的女眷是全不得活了。東陽侯府也不得好,若不是當初秦楓是太后親自選的,恐怕這次還要受點牽連呢。”忽然笑了笑,“不過,秦楓的事卻是王妃在太后面前提起來的,這事,皇后娘娘已經在皇上面前透了風了,皇上今日召見父王,隱隱地也提了一句,說兒女親事還是由當家人做主的好,尤其是嫁女之事,後宅女子不知外事,男子到底好不好她們不能知曉,多有許錯了人的。”

這就是隱晦地對秦王妃表示不滿了。秦楓到底是大長公主的孫女,如今反了一個永順伯,把自己姑母的孫女也要殺掉,皇帝也怪尷尬的。他不好去埋怨太后,自然就只有遷怒於說媒的秦王妃了。

綺年表示對此樂見其成,有幾分幸災樂禍地笑了笑,突然想起來:“那,二妹妹的親事,王妃就不能插手了吧?”

趙燕恆一笑:“多半便宜了張家小子了。”昀郡王之前是懷疑趙燕好有什麼私相授受的事,如今疑心去了,又看張執確實是個不錯的,門第上也合適,自然心裡就願意了,“你往張家遞個信兒,託個親近些的媒人上門提一提罷。”

“那就讓韓伯母或者許伯母來。”綺年早就想好了,“許伯母人最端正,韓伯母是從小看着玉如長大的,替她的小叔做媒也順理成章,無論哪位都成。”

“這事你安排便是。”趙燕恆點點頭,又想起一事,“前些日子碰着永安侯世子,聽他的意思要跟咱們做親戚了,我想你家小表妹跟國潤的事也好說起來了。”

永安侯世子,就是尚了公主的那位探花郎,孟燁的大哥,他說的便是孟涓與吳知雱的親事。吳若釗權衡之後,還是替兒子定下了這門親,畢竟如今這親事對吳知雱有百利而無一害,至於將來萬一有什麼變故的時候——難道還能指着庶子媳婦家救命不成?

只是吳知雱如今還是個白身呢,預備着明年下場去考秀才,若考出來了,再提成親的事也好聽些。永安侯夫人極重名聲,並不願人說她不給庶女尋好親事,竟然嫁個白身之類的話。

“舅母早就想提這事了,只是礙着雪表妹至今還沒動靜呢……”吳知雪自跟秦家退了親之後一直沒尋到合適的,鄭氏一邊爲着大女兒成了太子良娣又有了孕而歡喜,一邊也爲小女兒至今沒動靜擔憂。

“先把親事定下來,國潤也是要考功名的,並不是說就急着成親,前頭國廷還沒辦親事呢。還要後年纔有春闈,至少要等到那時候。”按照金國秀當初的說法,總要金國廷考出進士來,纔好風風光光地迎娶孔家姑娘。

綺年點着頭答應。趙燕恆摸摸她微凸的小腹,很是憧憬:“不知道咱們的孩兒是什麼樣子。若是兒子,一定要文武雙全,若是女兒,就要才貌出衆。”

“你想得美呢。”綺年好笑,“文武雙全也就罷了,只要孩子不笨,還能教得出來。這才貌誰敢打包票?容貌那是老天爺給的,生出來若長得不美,你難道還能換一個不成?”

“胡說!”趙燕恆蠻橫地圈住妻子的腰,“我們的女兒自然是美貌的。”

綺年笑而不答。兩人膩歪了一會兒,就聽外屋如鸝笑道:“宮嬤嬤怎麼來了?”

趙燕恆頓時眉頭一皺:“要不要我打發了她?”

“就放着罷。”綺年扯着他領口上的玉釦子玩,“這會打發回去,掃了大長公主的臉面也不好,你犯不着得罪她。橫豎沒人搭理她,隨便她去折騰,看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趙燕恆皺着眉:“聽說她最近跟林秀書攪在一起了?”

“嗯,說秀書畫出來的花樣子格外好看,果然是讀過書的人,花樣子不俗氣,中了王妃的意,時常借了去給王妃刺繡。”綺年懶得理睬,“如今永順伯都倒了,林秀書也沒了靠山,我打算過幾天找個藉口把她打發到莊子上去算了,所以這幾天也沒理她,隨便她到丹園討好去。”

宮嬤嬤笑答道:“王妃叫我過來看看,世子妃有孕可不能用螃蟹這等寒涼之物,恐你們年紀小沒生養過不知輕重,所以來叮囑一句。這盒子裡是東陽侯府送來的菊花糕菊花餅,王妃叫給世子妃送來的。”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綺年輕輕說了一句,從趙燕恆膝上站起來,“我去打發了她。”自己打簾子走出去,“辛苦嬤嬤了。如鴛,把糕餅給夏軒和秋蘅齋各分一份,跟她們說是王妃賞的。”

“這何勞世子妃操心。”宮嬤嬤連忙道,“這裡還有兩份,老奴一會兒就給雲姨娘和採芝姑娘送去,王妃說了,菊花糕不多,只有世子妃這裡有。”

“那就替我先謝過王妃,明兒一早我去給王妃請安的時候再親自道謝。”

宮嬤嬤連忙躬身答應,又笑道:“上回秀書姑娘給王妃畫的那個菊花樣子針線房繡了出來,王妃十分喜歡,想着叫秀書姑娘過去再給王妃畫副梅花和水仙的,世子妃看——”

綺年笑了笑:“王妃用得着她,儘管把人帶過去就是,就是不回來也使得的,我叫人把身契送過去就是。”

“這哪裡能成呢……”宮嬤嬤陪着笑道,“王妃不過是偶爾用她一次,怎能帶走世子妃這裡的人。老奴先告退了。”若是把秀書直接放在了丹園,那還有什麼用。

“世子妃,奴婢去跟小雪姐姐說一聲,今兒晚上盯住了秀書。”如鸝自告奮勇,一溜煙跑去找小雪了。

趙燕恆從屋裡出來:“若不是永順伯送的人,倒真是把人給丹園就是了。”拉了綺年的手,“以後宮嬤嬤再過來,你只管說乏了,連見也別見。這些宮裡出來的老東西,陰私的手段不少,甚至有在衣裳裡縫上些藥物,讓人聞久了就傷身的。宮裡的嬪妃難生養,頗有些是被這些老貨害的。”

“嗯,我防着呢,所以每回她來,我都離得遠遠的。再有楊嬤嬤一直盯着她,她房裡的擺設都是極簡單的,藏不住東西。”另外她每隔半個月就請太醫來診一次脈,若有什麼變化也能提早發現。

趙燕恆輕輕哼了一聲,手覆上綺年肚子:“這菊花糕拿出去,驗過了若無毒就分給下人們吃了。誰若要害我們的孩兒,別怪我翻臉無情!”

宮嬤嬤自節氣居正院出來,先去了秋蘅齋見了怡雲,然後去了夏軒。

夏軒如今比秋蘅齋還安靜。前些日子綺年特意給秋蘅齋送了兩個活潑的小丫鬟過去,叫她們逗着怡雲說話的,因此怡雲院子裡倒比從前多了些活氣,反是夏軒這裡,三個通房只剩採芝一個,還是被綺年暗地裡禁了足的,連伺候的丫鬟都沒精打采,走進去竟然聽不見點聲音。

宮嬤嬤悄悄進去,外屋裡竟連個丫鬟都沒有,只有採芝獨自坐在裡屋,藉着天光繡一雙鞋面。宮嬤嬤悄眼看過去,是一雙石青面子繡了大紅杜鵑花的睡鞋,瞧着採芝繡完一個花瓣,便笑道:“採芝姑娘真是好針線,難怪從前能做世子身邊的大丫鬟呢。”

採芝擡頭見是宮嬤嬤,臉上並不見笑容,只欠了欠身道:“嬤嬤怎麼過來了?”

宮嬤嬤不惱不氣,自己撿了張凳子坐下,笑道:“王妃送來的菊花餅,世子妃讓給姑娘送一份過來。”

採芝嘴角微微撇了撇,接過去放在一邊:“嬤嬤代我向王妃和世子妃謝賞罷。”

宮嬤嬤嘴裡答應着,斜着身看採芝繡的鞋面:“這樣的好針線,怎沒見多給世子和世子妃做些穿?”

採芝心裡一陣苦澀。她送去的針線還少嗎?什麼中衣、襪子、睡鞋、荷包,每次綺年都是笑吟吟收下,卻從沒見用過一次。

宮嬤嬤察顏觀色,笑嘻嘻地道:“說起來,聽說夏軒原有三個人的,如今只有姑娘一個了,可見姑娘是有福氣的。又是從前伺候過世子的,必是得世子和世子妃另眼看待了。瞧這屋子裡的東西,比那外頭普通人家的正房奶奶還強得多呢。”

採芝心裡更苦。暗想何曾得了綺年另眼看待,倒是急着將自己嫁出去呢。

宮嬤嬤又誇獎了幾句,聽見外屋有動靜,便起身告辭。打簾子出來,正碰上一個丫鬟進來,便笑道:“這不是小蜓姑娘麼,這是做什麼去了?”

小蜓是伺候採芝的丫鬟,自打知道採芝不得世子妃的歡心,便有些懶怠了,方纔乃是跑到廚房去跟廚娘說話,蹭些重陽糕吃,這會兒一見宮嬤嬤,忙笑道:“我去廚房給姑娘催點熱水,嬤嬤怎麼來了?”

宮嬤嬤拉着她笑道:“我來給姑娘送菊花餅的,姑娘正在裡頭繡花呢,我們出去說話,莫擾了姑娘。”壓低聲音道,“我還帶了些松子糖哩,去喝杯茶可好?”

宮嬤嬤初來時,院子裡的丫鬟們都知她是宮裡出來的,又是大長公主送來的,心裡總是要存幾分畏懼。只是後頭她一句話說錯就被綺年捉住了把柄,逼得她磕頭求饒纔沒被送回東陽侯府去,從此在節氣居里就沒人將她很放在眼裡了。小蜓也是如此,宮嬤嬤閒着無事有時逛到夏軒來,倒還要給她帶些點心。如此三番兩次,小蜓也隨便了許多,聞言便帶了宮嬤嬤到耳房裡去,正好剛取來熱水,抓了一把茶葉衝了,兩人坐着說起話來。

採芝雖在房裡坐着,耳朵卻聽着外頭的動靜,聽見宮嬤嬤說跟小蜓去喝茶,不由得起了疑心,悄悄也出了裡屋,繞到耳房後頭悄悄聽着。初時只聽兩人說些京城裡的閒話,又說如今太子即位,世子妃是太子妃的救命恩人,想必日後也更尊貴了云云。採芝聽得不耐煩,正要走開,就聽宮嬤嬤道:“世子妃這一胎,瞧着世子好生仔細。”

小蜓心裡笑話宮嬤嬤前倨後恭,臉上卻只不露,只管吃那松子糖,隨口道:“這是世子妃頭一胎,再怎麼仔細也不爲過餘的。”

宮嬤嬤點頭稱是道:“瞧着你年紀輕,倒明白。宮裡頭多有頭胎小產的貴人,傷了身子,再不能生育的。也都是年紀輕的緣故,不知利害。”

小蜓也只是隨口一說,倒沒想到宮嬤嬤說得如此厲害,不由得道:“小產也盡有,怎就不能生育了?”

宮嬤嬤笑道:“所以說你們年輕姑娘家沒生育過,自是不知道這裡頭的事。記得我從前剛進宮就伺候過一位貴人,還是先帝的時候了,極得寵的。進宮沒一年就有了喜,到了六個月的時候跌進了荷花池裡,不但小產,且傷了身子,再不能生了。”

小蜓不由打個冷戰道:“宮裡頭不能生了,可怎麼好?”

“所以說還是得寵哪。”宮嬤嬤感嘆了一聲,“擡舉了自己宮裡一個宮女兒,待生下孩子來,就求了皇上養在自己膝下。若不是那孩子長到六歲上出天花去了,這日後也有依靠了。”

小蜓聽着點了點頭,又不由咋舌道:“那孩子的生母怎麼肯呢?”

宮嬤嬤笑道:“在宮裡,這孩子能不能養也要看位份的,若位份低了,就必得給孩子找個高貴的母親養着。若這孩子將來得了大位,那養母是太后,生母就未必了。這跟外頭人家也一樣,正室傷了身子不能生,那無子就在七出之條。可是或孃家有勢力不能休妻,或是夫君敬重不肯休妻,就讓姨娘通房來生,生出來養在嫡母名下,照樣是有兒子了。只不過外頭比宮裡自在,將來這孩子得了家業,嫡母雖是要尊,卻照樣可以奉養生母的。”

小蜓撇嘴道:“說是說,誰願替別人養孩子呢?”

“這你就不懂了。”宮嬤嬤隨口道,“不說別人,就說世子妃的舅母,縣主的婆家英國公府罷,英國公夫人不就是自己沒生出兒子,如今只得將庶子記在了自己名下?就說世子妃罷,若是不能生,王爺自是不允的。但世子跟世子妃伉儷情深,怎麼肯休妻?少不得要讓姨娘通房生個兒子,養在自己膝下就是了。”

小蜓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聽到後頭猛然醒悟過來,變着臉色道:“嬤嬤說什麼呢?世子妃如今就有喜呢,什麼不能生!嬤嬤還是快些走罷,若被人聽見這些話,我的命都要沒了!”

宮嬤嬤連忙道:“原是我說忘了形,隨口就說錯了,小蜓姑娘千萬莫說出去。”打躬作揖地離了夏軒。

採芝急忙回了自己屋裡,又拿起那雙鞋來繡。只是這次卻是心不在焉,宮嬤嬤方纔說的話不斷在耳朵裡響,響得她心慌意亂,一針竟戳在指頭上。採芝把指頭噙在嘴裡,嚐到那一絲腥甜,只覺得心裡砰砰亂跳,跳得一顆心似乎都要衝出胸膛來——若是綺年不能生,若是她不能生……趙燕恆那樣寶貝着她,到時候不知還會不會這樣……

採芝急喘了口氣。若是無子,昀郡王是一定不會允許的。郡王府這樣的人家,怕是也不許休妻的——世子妃可是上了玉碟的。但若這樣一來,少不得就要讓妾來生孩子。怡雲是個有氣的死人,何況又是心裡有了別人的,且年紀最大,怕也不能生了。那到時候,這夏軒裡就只剩下自己一個……

“姑娘怎麼了?可是覺得哪裡不適?”小蜓攆走了宮嬤嬤回屋裡來,就見採芝一手按着心口窩,臉色發白,不由得嚇了一跳。採芝再不得世子妃歡喜,也是世子的通房丫鬟,若出了事她可擔待不起,“奴婢去稟世子妃,尋個郎中來給姑娘診脈。”

採芝忙拉住她:“今日是重陽,大節下的尋什麼郎中呢,沒得不吉利。我且躺躺就好了,若明兒不好,再求世子妃給請郎中罷。”

小蜓自然樂得少一事,伺候了採芝躺下就退出去了。這裡採芝自然是睡不着的,翻來覆去只是想着這事。一時像是自己又在替綺年頂罪,她卻不但不感激自己,反而冷眼看着;一時彷彿看見趙燕恆來了自己房裡,要與她共赴巫山;一時又像是事情敗露,有婆子氣勢洶洶來捆人。那身上也是一陣子發熱,一陣子發寒,竟沒個完了,整整地折騰了一個午後並一夜。

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2 初入京十里紅妝169 借婚宴佈網張羅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120 樹欲靜而風不止70 國家興旺誰有責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67 喬連波臨盆產女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41 兩兄弟秋闈同中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161 後宮無日不風波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162 長平年多事之秋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44 珠胎貴不期而結77 塵埃落定下聘忙88 新婚朝新婦敬茶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15 攪亂混水圖自救2 論往事母親病重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161 後宮無日不風波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44 珠胎貴不期而結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25 國公府妻妾相爭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119 日後留更番外38 後花園好戲連臺86 洞房夜夫妻演戲78 鍍層金來好成親36 後花園衝撞貴人2 論往事母親病重21 賞凌霄談菊論命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25 國公府妻妾相爭66 人生難得知心人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11 千里姻緣一犬牽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100 我以不變應萬變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0 聽分說京中秩事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93 回門日百味雜陳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46 松鶴堂談婚論嫁90 後宅院瑣事連連118 清後院再定章程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46 松鶴堂談婚論嫁37 刁縣主計出連環68 人間哪得兩全法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3 正花廳闔家歡宴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31 此生彼死各有定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19 論前途各房夜話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8 說閒話祖孫不睦92 有情人終於圓房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40 幾家歡喜幾家愁78 鍍層金來好成親83 國公府亂七八糟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88 新婚朝新婦敬茶55 二月間瑣事纏身85 迎親路驚騾生事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57 你方小產我有孕74 糊塗債弟欠姐償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131 此生彼死各有定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4 蜀素閣主僕議事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79 後悔莫及去怪誰
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2 初入京十里紅妝169 借婚宴佈網張羅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120 樹欲靜而風不止70 國家興旺誰有責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67 喬連波臨盆產女191 假作真時真亦假41 兩兄弟秋闈同中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161 後宮無日不風波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162 長平年多事之秋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44 珠胎貴不期而結77 塵埃落定下聘忙88 新婚朝新婦敬茶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15 攪亂混水圖自救2 論往事母親病重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161 後宮無日不風波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44 珠胎貴不期而結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25 國公府妻妾相爭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119 日後留更番外38 後花園好戲連臺86 洞房夜夫妻演戲78 鍍層金來好成親36 後花園衝撞貴人2 論往事母親病重21 賞凌霄談菊論命59 錯中錯成就姻緣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25 國公府妻妾相爭66 人生難得知心人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11 千里姻緣一犬牽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100 我以不變應萬變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0 聽分說京中秩事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93 回門日百味雜陳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46 松鶴堂談婚論嫁90 後宅院瑣事連連118 清後院再定章程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46 松鶴堂談婚論嫁37 刁縣主計出連環68 人間哪得兩全法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3 正花廳闔家歡宴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31 此生彼死各有定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19 論前途各房夜話64 大喜日再起波瀾18 說閒話祖孫不睦92 有情人終於圓房102 一波未平一波起40 幾家歡喜幾家愁78 鍍層金來好成親83 國公府亂七八糟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88 新婚朝新婦敬茶55 二月間瑣事纏身85 迎親路驚騾生事60 恆山伯陪嫁義女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57 你方小產我有孕74 糊塗債弟欠姐償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131 此生彼死各有定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14 蜀素閣主僕議事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79 後悔莫及去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