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

103三春山房雙演戲

“凌波樓的胭脂?不是說贖了身給送走了嗎?”秦王妃聽着秦嬤嬤的回報,不由得詫異起來。

秦嬤嬤兩眼發亮地笑道:“王妃可不知道,那胭脂本事不小,竟跑回來了。當着街上那許多人的面就撲到世子的馬車前頭。世子叫立秋去尋個客棧將她先安置下來,世子妃可就不歡喜了,聽立冬透出來的一句半句話,似是當時就跟世子撂了臉。”

秦王妃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這可是她糊塗了,既然當日能送走了,如今跑回來,世子也未必就要她的。”

秦嬤嬤笑道:“小家小戶出來的丫頭,哪裡有這樣的心胸?且那小蝶在院子裡聽了一耳朵,還提起了從前的事呢,雖未聽實在,卻似是指着宮裡那一位。”

秦王妃嗤地笑了一聲:“我當她多大方,聽了紫菀的話無動於衷,原來一總積着呢。只是發作得不是地方——世子這些日子都在書房,想必是惱了。”

“這成親也有兩個月了,新鮮勁沒了,自然如此。世子身邊難道還少了人不成?不必說別人,只那個白露,那模樣身段可就不比世子妃差。”

秦王妃淡淡一笑:“你這就錯了。世子這會成親不比以往,這兩個月裡連從前貼身伺候的大丫鬟都冷淡了,可見待她與別人不同。依我看,他再風流,骨子裡也有幾分像王爺,真娶了妻就規矩了。”

秦嬤嬤不解道:“既是這樣,爲何才拌幾句嘴就歇在書房了?”

秦王妃輕輕撥弄着自己手上修剪整齊的指甲,緩緩道:“男人是最受不得委屈的,倘若世子當真看上了那胭脂,世子妃再怎麼鬧,他也得好生哄着。就因他對這胭脂無意,所以世子妃錯怪了他,他纔要發怒。”

秦嬤嬤疑惑道:“若這般說,豈不是解釋開便好了?”

秦王妃微微一笑:“不錯,因此纔不能讓他們解釋開纔是。”仰頭想了想,道,“叫香藥去罷,機會給了她,能不能討得世子歡心就是她的本事了。”

秦嬤嬤答應着就要走,秦王妃忽又叫住了她,目光閃動:“這誤會拖得越久,就越難解得開。你明兒回家裡一趟,跟哥哥說,楓兒遠去渝州,人生地不熟的,須得有個人去送嫁纔好,到了地頭也看看情況如何。家裡磊兒是走不開的,巖兒年紀小,自己去送嫁也難讓人放心,不如就求着世子走一趟。他也算是表兄,送嫁也還說得過去。這事要快,香藥一鬧起來,就叫哥哥去說,趁熱打鐵把他們分開,便是日後不提此事,這心裡也要留個疙瘩的。”

秦嬤嬤笑道:“香藥鬧起來倒好了,世子妃這嫉妒的名聲可就傳出去了。”

秦王妃搖頭道:“叫底下人嘴都老實着些,不許往外傳。”

秦嬤嬤又不解了:“爲何?這可是七出的罪名,即便不能休離,也好教王爺知道纔是。”

“你老糊塗了麼。”秦王妃眉頭一皺,“你難道忘記這門親事是我挑的?”她一雙狹長的鳳眼裡閃過微微冷意,“香薰球的事是平兒太過魯莽了,內情都不知便來報了我,也是我急於求成,雖然到底是娶了,卻也讓王爺疑了我。”

秦嬤嬤寬解道:“王妃太過憂慮了,老奴看着王爺待王妃一如從前,並沒提這事哪。”

秦王妃冷冷道:“你懂得什麼。若是王爺怒衝衝來質問我,我倒可解釋過去。偏偏王爺一言未發,這就是疑着我了,不見將追風和春嬌秋婉都打發了麼。越是這般,我越不好說話;越是不解釋,這根子就越發種得深——此次實在是大意了,也不知要費多少工夫才能慢慢讓王爺消了這疑心。”

秦嬤嬤不敢說話,秦王妃出神片刻,又道:“是以如今她卻不能出什麼德行上的大事。若說小節上差了,或是不會理家,這都無妨,唯獨這婦德上大事我且得替她隱瞞着。一來若讓王爺知道了,便是嫌了她,也會疑了我,須得等這事過去了纔好;二來麼,也讓她知我的情。”

秦嬤嬤疑惑道:“王妃敢是想拉攏她?”

“爲我所用,自然最好。”秦王妃撥弄着自己的指甲,“最怕他們夫妻聯成一氣,我就不好插手進去,若是她在我掌握之中,還怕什麼呢。”

秦嬤嬤遲疑道:“老奴覺得她不好對付。”

秦王妃微微點了點頭:“不錯。當日只怕我也小瞧了她,並非那等鄉野人家全無見識的丫頭可比,與其將她逼到世子一邊去,還不如分解開來各個擊破。”

秦嬤嬤欽佩不已:“王妃見得高,老奴是絲毫也想不到這法子的。”

秦王妃淡淡一笑,神情之中卻有幾分悲哀之意:“若是老王爺當初不逼着王爺成親,我今日又何必如此。我的平兒本該是世子,又何必屈居人下!”

秦嬤嬤是自小伺候她的,見了秦王妃這樣子不由得心疼起來道:“王妃莫想這些事了,倒是三少爺的親事該尋摸起來了,皇上給皇子們選秀已然耽擱了,再過一兩年怕又要選了,還是趁着這個時候快些定下來爲好。”

秦王妃最近正在頭疼這件事:“我豈不想着快些定下來呢,只是一時挑不到合適的人。本來孔家女兒極好,偏被皇后指給了金家;承文伯的女兒本想着是庶出的不大合宜,卻又被鄭貴妃先定了去……”

秦嬤嬤道:“王妃看丁尚書的孫女兒如何?”

秦王妃皺皺眉:“那孩子好是好,可惜不是做宗婦的材料,再者丁尚書年紀也大了,怕是不多久就要致仕,下頭的兒孫卻不見得出色,未必能如從前一般了。罷了,你先去罷,此事急不得,我再想想。”

丹園裡的這番話,綺年自然是不會知道的,可是小蝶鬼鬼崇崇地溜出節氣居又溜回來,這舉動卻逃不過如鸝的眼睛,立刻奔回來向綺年回報:“進了香藥姑娘的屋子。”從前綺年有重要的事情都不曾與她說,這還是頭一回叫她參與這樣的事,如鸝只怕做不好,真是兢兢業業,且怕自己說漏了嘴,裝着牙疼,口都不開了。

綺年點頭笑道:“估摸着也只能找香藥了。”怡雲跟一潭死水似的,除了出門請安,天天連個動靜都沒有。採芝比她活泛一些,還知道孝敬幾色針線,但極有眼色,從來不給趙燕恆做一點東西。因此這個趁機爬牀的活計,也就只有香藥來做了。

拍拍如鸝的腮幫,綺年輕笑:“這次你做的不錯,再接再厲喲。”

如鸝不大明白再接再厲的意思,不過知道綺年又調侃她,紅了臉道:“奴婢上回得着教訓了,自然要用心做事。”

綺年笑着誇了她一句。如鸝是跟着她從成都老宅出來的,論感情倒是最親近的。從前因着嘴巴太快不沉穩,她纔不敢重用。如今改了,又多了一個可以商議的心腹,自然是極大的好事。

“世子妃——”菱花在門邊探了頭,“方纔香藥姑娘那邊來說,覺得胃口不好,想着要一碗酒釀湯圓晚上做消夜。”

綺年嗤地一聲笑了出來:“給她準備。”既然胃口不好,還要吃湯圓這種不好消化的東西麼?

菱花有些遲疑:“奴婢覺得這裡頭……若是胃口不好,要湯圓做什麼……”

綺年笑着點了點頭:“好丫頭,你是個機靈的,就叫人照着她要的做罷。”菱花畢竟是後來的,雖然把身契交了上來,但這樣的機密事就不好與她多說。

菱花欲言又止,最後還是低聲道:“奴婢方纔在小廚房看見了白露姐姐,似是說要做雞湯麪。可是奴婢記得今兒晚上的膳食並不是面……”

綺年目光微微一閃,輕輕拍了拍菱花的手:“你去罷,不必說什麼。”

菱花並不多問,低頭就退出去了。如鸝忍不住氣沖沖道:“這才兩天呢,一個個就都要跳出來了!”

“慎言。”綺年舉起一根手指擺了擺,“白露本就管着伺候世子爺的飲食,又是貼身的大丫鬟,若是沒這片心倒是她的失職。你知道該怎麼做的罷?”

如鸝不大情願地嘟噥:“就當什麼都不知道,還要姐姐長姐姐短地叫。”

如鴛忍不住道:“你真是呆子。那都是世子爺信得過的人,若是我們先鬥起來,豈不叫外頭人得了便宜去?”

如鸝想了一想,縮縮脖子不好意思地一笑,出去了。綺年瞧着她的背影也不禁搖頭笑了笑,拿起那個已經做了一半的抹額,一針針又繡起來。抹額是檀色的底子,上頭繡着纏枝白牡丹,顏色素淨了些,只是牡丹花上又繡了一隻黑底紅花的鳳蝶,便教這抹額突然又豔麗了幾分。如鴛在旁邊看着,輕聲道:“世子妃這繡得太細緻了,不過一個抹額罷了……”

綺年低頭刺繡,輕笑道:“你當這是繡給王妃的?不,這是繡給王爺看的。王妃太賢惠了,我雖不必事事學她,卻也要拿出個樣兒來纔不致落在她後面。”秦王妃據說琴棋書畫樣樣皆精,女紅雖不是其所長,在勳貴人家的姑娘裡也就算極出挑的了,君不見鄭瑾那樣兒的,連嫁衣都是找了繡娘來繡的。

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秦王妃又要與郡王琴瑟和鳴,又要管家理事,這針線上就沒有足夠的精力了,何況郡王府專門養着針線上的人,哪個主子房裡也有個把針線出挑的丫鬟,自是不必她去做什麼。綺年論琴棋書畫是沒法跟她比的,那就只好在針線上下下功夫。

已是九月初,漸漸的晝短夜長,不一時天色已然昏暗下來,如鴛掌了燈,又傳了晚膳來用過。綺年看了一會兒書,瞧着那沙漏到了時辰,便微微一笑起身:“走,去小廚房,咱們也給世子爺做消夜去。”

平日裡各院的膳食都是外頭大廚房送來的,各院的小廚房只管主子們消夜,或是偶爾有什麼想吃的東西格外做一下。世子妃進門兩月,從來不要消夜的,因此此時只剩下一個婆子一個小丫鬟,團坐着說閒話,一見綺年進門,驚得兩人連忙站了起來。

綺年擺擺手叫二人不必驚慌:“把火捅開,聽說香藥今兒要了一碗酒釀湯圓,想必還有未用完的酒釀,我也煮一碗給世子爺送過去。”

那婆子能管着小廚房,也是頗受信任之人,一聽說這碗湯圓是要給世子爺送過去,不由得白了臉。香藥要湯圓做什麼,她只是猜測到了幾分,可是白露今日親手擀了面,方纔下了雞湯麪,她可是知道那也是要給世子爺送過去的。算算這個時間,等世子妃將消夜送過去,怕是正好撞上……

綺年只當沒看見那婆子臉上的神色,徑自做了一碗湯圓,又配了一鹹一甜兩樣點心,叫如鴛用食盒提了,慢步往三春山舍走去。

趙燕恆在三春山舍裡睡了兩夜,雖然要思慮操作之事甚多,夜間睡下時還是不免覺得衾枕冷淡,不由得也要暗暗自嘲,怎的這幾天都挨不過了不成?若果真如此,回頭去了渝州一兩個月又待如何?剛剛想着,便聽門外立秋低聲喝道:“什麼人?”接着便道,“原來是香姑娘,爺在裡頭讀書呢,不讓人進去。”

香藥外頭披了一件大紅鑲着白狐毛的披風,裡頭卻只穿了薄薄一件胭脂紅的綢衣,露出半截月白的抹胸,頭上梳着墮馬髻,只戴一朵淺紅色堆紗芍藥花,花心裡卻塞了一小塊兒香料,透出隱隱幽香。連丫鬟都不曾帶,只自己提了個食盒就來了,心裡如同揣了一隻小鹿般砰砰亂跳,見立秋這般說,便上前細聲道:“這時候天都晚了,我只給爺送一碗消夜,送了便走。”

立秋瞥一眼那裹得嚴嚴實實的披風,低頭見披風下露出的裙子卻是輕紗的,不由得暗想這話騙誰呢?九月裡穿着紗裙出來,難道是爲着來挨凍?想到主子的計劃,不由得也要悄悄贊世子妃一個料事如神,故意咳了一聲道:“香姑娘這是爲難我們做奴才的,若是爺問我們爲什麼放了人進去……”

香藥聽這口氣還可商榷,連忙就要抹下腕子上一個金鐲給他,立秋哪裡能要她的,連忙後退一步不着痕跡地擋了一擋道:“香姑娘送了就快些出來罷,別害得我們捱罵。”

香藥連聲答應,提着食盒蓮步輕移地進去。三春山房極大,上頭一層是各種藏書,下頭這一層纔是讀書寫字的地方,也有三間極闊朗的屋子,最外頭這間乃是有時招待朋友來所用,香藥進了第二間,才見趙燕恆靠在窗前的竹榻上,拿了本書在看。像是方纔沐浴過,頭髮還是溼的,白綢中衣微微敞着,露出胸前少許肌膚,不由得一陣心熱,低低嚶嚀了一聲:“世子爺——”

趙燕恆彷彿才發現她進來,眉頭微微就是一皺:“你怎來了?”

香藥將手中食盒放在桌上,細聲道:“妾想着秋日夜長,怕爺讀書久了腹中空虛,想着送碗湯圓過來。”說着,稍稍往前走了一步,讓自己落在燭光之下。她素知自己穿紅色豔麗,只是在世子妃面前不敢太過放肆,只到今夜才翻出這件大紅色的披風來。燭光下伸出半截白藕般的手臂,端着那淡青色的瓷碗,再襯着那大紅披風,當真是一副美景,含羞帶怯地望了一眼趙燕恆,似乎不知該不該過去。

立秋和立冬守在院子外頭,彼此擠眉弄眼地正豎着耳朵聽裡頭的動靜,忽然見夜色中一個素色的身影姍姍而來,瞧着眼熟,不由得嚇了一跳,忙迎上去:“白露姐姐怎麼來了?”

白露穿着件半新的蜜合色襖子,手提小食盒,見了立秋二人臉上不由得有幾分發熱,悄聲道:“怕爺看書晚了,下了碗麪送過來。”

立秋嗐了一聲:“我的好姐姐,你難道不知爺和世子妃是——”壓低聲音道,“正等着魚兒來上鉤呢,好容易這魚兒進去了,你倒來了。一會兒世子妃來了,可到底是拿誰好?”

白露臉上更熱,心裡又有些失望,輕啐了一口道:“我是怕爺讀書晚了餓着——”

立秋眼尖,覷見又有兩人過來,連忙道:“世子妃來了。”

白露心裡咯噔一跳,連忙退到一邊,果然見綺年帶着如鴛過來,目光似笑非笑地往自己身上掃,只得低聲道:“奴婢是瞧着這兩天沒有動靜,想着爺怕是也吃不好睡不好,是以才送東西過來……”

當日趙燕恆是將這計劃告訴了清明四人的,因若成了,少不得要帶着清明去渝州,這院子裡就要有人幫襯着綺年,且這四個丫鬟都是自己心腹,倒也不必瞞着。只是今日白露這一來,究竟是做丫鬟的盡本份體貼主子,還是別有用心——綺年輕輕笑了一聲,推門進了書房。立秋清清嗓子,亮開嗓門喊了一聲:“給世子妃請安。”

書房裡頭,香藥捧着那碗湯圓已經快貼到趙燕恆身上了,酒釀的甜味混合着她身上的香味撲過來,趙燕恆不由自主地皺了皺眉,剛要伸手將她推遠點兒,就聽外頭立秋來了這麼一嗓子,香藥手一抖,酒釀的湯兒潑出來,一半潑在她自己身上,一半濺在趙燕恆手上,嚇得香藥連忙扔了碗拿帕子去擦趙燕恆的手:“爺可燙着了沒有?”

綺年一進來就看見香藥捧着趙燕恆的手,對上趙燕恆鬆了口氣的表情,險些笑出來,不過隨即繃住了臉,用力咳嗽一聲,冷笑道:“原來熱鬧得緊麼!”

香藥一手拉着趙燕恆的手不放,嬌嬌弱弱地轉身,屈膝向綺年道:“給世子妃請安。奴婢是來給世子爺送消夜的,不想失手燙着了世子爺,奴婢——”

她後頭的話說不下去了,因爲綺年的目光正盯着她身上的披風,半晌露齒一笑:“如鴛,怕是我眼花了,你瞧瞧那披風是什麼顏色的?”

如鴛上前一步,擡手就給了香藥一耳光:“好大的膽子,你一個通房,竟敢穿大紅的顏色!”

香藥白了臉。大紅是正室才能穿的顏色,妾室通房們是不敢穿的,今日不過是想着夜探書房,哪裡知道世子妃忽然也跑了來呢。還沒等說話呢,如鴛用力一扯,將披風扯開了半邊,頓時露出裡頭薄薄的綢衫和抹胸,還有輕紗羅裙。綺年冷笑道:“看來這披風暖和,教香姑娘穿得這般單薄也不冷!”

趙燕恆咳嗽了一聲,瞪着如鴛:“你的膽子也不小,當着爺的面就敢打人!”

綺年提高了聲音道:“香藥不守規矩,自然打得!世子爺敢是心疼了?外頭一個胭脂,裡頭一個香藥,世子爺要挑也挑個規矩的,這樣煙花之地出來的女子,哪個是好的?來人!”

立秋立冬一起在門外頭答應,綺年厲聲道:“給我拖出去!她既是不怕冷,就叫她在院子裡跪一夜,好生冷靜冷靜頭腦,也知道什麼能穿什麼不能穿!”

立秋立冬都是會演戲的,齊齊的答應一聲,進來拿袖子墊了手,就來拖香藥。香藥嚇得緊拉着趙燕恆的手,卻被如鴛掐了一下,疼得她鬆了手指,被拖了出去。到了門口猶自聽見世子爺在吼:“不過是送個消夜,你喊打喊殺是要做什麼!”

又聽世子妃也高聲道:“她逾制穿着大紅色,我難道打不得?”後頭就聽不清楚,被立秋立冬直拖到三春山舍的月門處,交給兩個婆子:“世子妃說了,叫香姑娘在院子裡跪一夜,這披風快些拿去鉸了,省得世子妃看着心煩。”

秋夜風冷,只不過拖到院子門口,香藥那一腔子熱情就已被吹散了,嗚咽幾聲,被兩個婆子架走了。立秋一回身,只見如鴛已退了出來,書房裡卻有砸東西的聲音,不由嚇了一跳連忙問道:“當真鬧起來了?”

如鴛用看白癡一樣的眼光看了他一眼,只道:“站遠些,世子爺和世子妃在裡頭說話呢。”

立秋尷尬地咳嗽一聲,想再說句話,如鴛已經眼觀鼻鼻觀心地站到一邊去了,他也只得閉上嘴,悻悻地也站在了一邊。

白露在方纔鬧起來的時候已經悄悄退到窗戶底下去了,這時候覷着眼往裡看看,頓時心裡百味雜陳。只見世子爺和世子妃並肩坐在竹榻上親親密密地說着話,世子妃手裡拿着那個盛湯圓的碗看了看,道:“這是粉彩的,砸了怪可惜的。”

世子爺挽了她的手笑道:“不值什麼,若不砸這個,我這書房裡的東西隨便哪個也比這個值錢。”然後世子妃就一臉心疼地把碗扔到地上去了。

白露只覺眼眶酸酸的,悄悄退後了幾步,再也不敢往裡看了……

25 國公府妻妾相爭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31 文昌廟驚遇故人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5 思立嗣周家七房61 小兒女綺思初動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22 踏青遊羣芳爭豔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0 聽分說京中秩事52 上元節火樹銀花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24 大水衝了龍王廟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66 人生難得知心人119 日後留更番外14 蜀素閣主僕議事38 後花園好戲連臺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51 青雲庵急中生智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43 論婚姻各有打算80 郡王府暗流洶涌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43 突如其來亂計劃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 國公府親戚來訪92 有情人終於圓房82 大喜日姨娘生事14 蜀素閣主僕議事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3 西山寺奔馬驚魂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7 國公府親戚來訪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11 遇親戚同病相憐2 論往事母親病重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76 銀香薰一錘定音59 錯中錯成就姻緣24 大水衝了龍王廟68 人間哪得兩全法123 團圓筵以牙還牙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70 國家興旺誰有責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28 鬥霸王舊仇新恨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31 文昌廟驚遇故人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19 日後留更番外109 窯變釉大做文章81 風雨未來且綢繆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76 銀香薰一錘定音49 風波驟年關難過80 郡王府暗流洶涌7 立嗣子吳氏撒手46 松鶴堂談婚論嫁62 手帕交初聚京城53 驚失火天災人禍50 大拜年各家走動20 大明寺闔家上香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16 春山閣連波獻技61 小兒女綺思初動44 假和尚另有乾坤41 兩兄弟秋闈同中
25 國公府妻妾相爭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31 文昌廟驚遇故人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5 思立嗣周家七房61 小兒女綺思初動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35 偷雞不成蝕把米22 踏青遊羣芳爭豔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0 聽分說京中秩事52 上元節火樹銀花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24 大水衝了龍王廟19 論前途各房夜話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66 人生難得知心人119 日後留更番外14 蜀素閣主僕議事38 後花園好戲連臺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51 青雲庵急中生智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43 論婚姻各有打算80 郡王府暗流洶涌88 新婚朝新婦敬茶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43 突如其來亂計劃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 國公府親戚來訪92 有情人終於圓房82 大喜日姨娘生事14 蜀素閣主僕議事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3 西山寺奔馬驚魂27 親戚會明槍暗箭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71 郡王府兄弟分家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7 國公府親戚來訪113 乍變故雨狂風驟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11 遇親戚同病相憐2 論往事母親病重188 鄭琨大意失荊州76 銀香薰一錘定音59 錯中錯成就姻緣24 大水衝了龍王廟68 人間哪得兩全法123 團圓筵以牙還牙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70 國家興旺誰有責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44 假和尚另有乾坤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129 人生無處不風波28 鬥霸王舊仇新恨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31 文昌廟驚遇故人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19 日後留更番外109 窯變釉大做文章81 風雨未來且綢繆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56 滿月宴喜氣洋洋76 銀香薰一錘定音49 風波驟年關難過80 郡王府暗流洶涌7 立嗣子吳氏撒手46 松鶴堂談婚論嫁62 手帕交初聚京城53 驚失火天災人禍50 大拜年各家走動20 大明寺闔家上香21 賞凌霄談菊論命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16 春山閣連波獻技61 小兒女綺思初動44 假和尚另有乾坤41 兩兄弟秋闈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