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

106、搬起石頭自砸腳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駛進郡王府,二門上已經有幾乘轎子在等着。秦王妃摟着趙燕妤下了車,往轎子裡一坐,顧不得理後頭的綺年,連聲道:“快去落英山房!”轎娘們擡起轎子趕緊走了。

如鴛低聲說了一句:“自作自受。”扶着綺年下了馬車,也高聲道,“快把轎子擡過來,世子妃身上不舒服,見不得風。”

綺年一路裝着受驚過度的模樣,呆呆的被轎娘擡回了節氣居,直到進了自己的屋子才鬆了口氣,用力抻了抻筋骨:“可累死人了。”這裝病也是門功夫啊。

珊瑚等人不知就裡,只聽說縣主在大長公主府上失足落湖,連帶着自家世子妃也受驚病了,個個都急着在院子門口迎着,見綺年眼神木然,還當真的嚇壞了,個個臉色發白,此時見綺年這樣,一時還反應不來,急道:“世子妃究竟怎麼了?”

綺年嗤一聲笑了:“如鴛外頭看看去,閒雜人等一概不許靠近,只說我聽不得半點動靜。”看如鴛出去了才笑道,“把你們嚇着了?我無事,是縣主病得厲害。”深秋時分,那水自然是冰涼的,幸而爲着清理河道已經把水位降到只有半人深,趙燕妤纔不曾嗆水。但冰冷的水這麼一激,又受了驚嚇,撈上岸來就發起燒來。 ”“

綺年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不由得微微冷笑。第一個跳下水救人的就是秦巖,幸而水淺,秦巖是把人拉着一步步走上來的,若是抱上來的,這熱鬧就更大了。以至於秦王妃甚至不敢讓女兒在東陽侯府養病,燒剛退下去就忙忙地帶了回家來。

珊瑚等人這才鬆了口氣,如鸝拍着胸口道:“世子妃可嚇死奴婢們了,剛纔奴婢們一接着信就嚇呆了,趕緊叫外院的立冬去給世子爺送信了。”

一說到趙燕恆,綺年也有點發愁,這戲接下去怎麼演呢?幸而秦楓的嫁期沒幾天了,可是想想趙燕恆去了渝州一去也得一兩個月,還真有些捨不得。

“不該去驚動世子爺的,世子爺還要在衙門裡當差呢。罷了,信都已經送了你們該做什麼做什麼吧,如鸝留下伺候就行了。”其實是想問問,離開郡王府這兩天天究竟怎麼樣。

如鸝馬上爆豆兒一般說起來。本想着綺年怎麼也要去秦家住個十天八天,必然有牛鬼蛇神要跳出來的,結果總共就這麼兩天就回來了,家裡倒是一派風平浪靜:“怡雲姨娘不必說了,連門都不出。香藥還病着呢,採芝姑娘倒是每日去瞧瞧她,再就是做針線,並不曾出夏軒的。世子爺這些日子都住在三春山房,貼身是立秋立冬伺候着,白露倒是每晚送飯過去,不過奴婢瞧着,時候也不長就回來了。”

“居然這麼平靜……”綺年摸了摸下巴,若是白露能想明白那就最好了,畢竟是跟了趙燕恆這麼多年的心腹,若是可以,綺年並不想跟她們翻臉。

“世子妃,雲姨娘和採芝姑娘來請安了。”菱花在外頭回報,“她們聽說世子妃身子不適,所以過來看望。”

既然是一片好心,綺年也不好當成驢肝肺,何況香藥沒來,就更不好拒之門外:“請進來吧。”

怡雲還是那麼死水一樣,採芝倒是滿臉的關切,兩人進門行了禮就直往綺年臉上看:“世子妃可是身子不適?”

綺年笑笑:“略受了些風寒,倒是讓你們擔憂了,無妨的。如鸝,上茶。”

採芝斜簽着身子坐了,有些不安地道:“婢妾前些日子給世子妃做了一件中衣,手藝粗糙,世子妃可別嫌棄。”怯生生遞了個小包袱上前。如鸝接了,打開來裡頭是套白緞子中衣,領口袖口卻繡滿了一寸多長的小孩兒圖像,有坐有臥,有的拿着紅燈籠,有的抱着蓮蓬鯉魚,極其精細。

綺年雖然不打算穿別人做的中衣,但這個接到手裡也不由得讚歎了一聲:“真是精細,怕是費了不少精神罷?”

採芝怯怯道:“婢妾沒有別的手藝,這個叫做百子衣,聽老人都說是宜男的,所以婢妾才做了給世子妃送過來,世子妃別嫌粗糙,好歹是婢妾一點心意。”

綺年端詳着這百子衣笑道:“這樣還粗糙,倒不知道什麼樣的算精細了,真是讓你費心了。”

正說着,門口腳步聲響,外間的菱花還沒通報,趙燕恆已經打簾子進來了,一見屋裡坐滿了人,不由得一怔,隨即看向綺年:“立冬說你身子不好”

“只是着了些寒氣。”綺年雖然想着要在怡雲和採芝面前矜持一點兒,現在還正在冷戰期間呢,可是看趙燕恆這樣急急地闖進來,還是忍不住彎起眼睛,露出點笑意。

怡雲極有眼色地起身:“妾告退了。”與採芝一起走了出去,如鸝想了想,連茶都沒有奉,踮着腳尖也退了。

“到底怎麼回事?”趙燕恆緊擰着眉,“怎麼立冬說你和燕妤在東陽侯府雙雙病倒,這才遷回來了。”

綺年嗤了一聲:“我沒事,病的是縣主。”拿起桌上茶壺倒了杯茶遞給他,“你就這麼跑回來了?衙門裡沒事了?”稍微矯情一下,“若是因着我,耽擱了差使可怎麼好?”

趙燕恆瞪她一眼:“立冬這小子亂傳話,說你像是受驚嚇失了魂,我想有什麼事能嚇得你失了魂,所以急着就回來了。”

綺年忍不住翹起脣角,虛情假意地道:“那你該罰他,亂傳消息。”

趙燕恆將她拽到膝上,隨手輕輕在臀上打了一下:“得了便宜還賣乖!白饒我這一路擔憂回來,究竟是怎麼了?”

綺年摟着他的脖子,把東陽侯府裡的事從頭到尾細講了一遍:“我若不也裝着受了驚嚇,怕是王妃不肯放過我。不過便是如今,怕她也恨上我了,雖說那水淺,縣主不是秦巖抱上來的,但也算是逾禮了。”

趙燕恆仰頭想了想:“這倒無妨,東陽侯府裡的事,自然是捂得住的。王妃是決不會把她的女兒嫁給秦巖的,阮麒可是她千挑萬選出來的好女婿,秦巖如今也不過是個舉人的功名,東陽侯府的爵位也傳不到他這一代,怎能比得上阮家世襲罔替的國公爵呢!”

綺年一撇嘴:“我纔不管縣主嫁給誰呢,我只替知雪可惜。原想着秦巖也算是個上進的,如今他心裡揣着別人呢,知雪嫁過去豈不委屈了?你說,我要不要與二舅母說說這話?”

趙燕恆嘆道:“婚姻乃結兩姓之好,吳少卿許女與秦家,未必只是看秦巖這個人,你若去說了,也未必能拆掉這樁親事。且如今這事已經迫在眉睫,便是要拆怕也來不及了。”

綺年只覺心裡憋屈:“我曉得。若是退了親,世人再不會問秦巖做了什麼,只會記得知雪乃是被退了親的女子,後頭再要說親怕也難。只是”吳知雪嫁這麼一個心裡惦記着別人的夫君,這日子如何能好過得了。

趙燕恆默然地抱着她輕輕搖晃了一會兒,轉開話題道:“太后如今已無大礙,皇上已經下旨,永順伯一與秦楓成親便返回渝州,我也要跟着去了。現在出了這事,你自己在府裡務必小心。”

綺年微微撅起嘴,把頭枕到他肩上,輕聲道:“我這裡不怕什麼,倒是你纔要小心呢,誰知道永順伯會做什麼……你自己掂量着,寧可這趟差辦得不是那麼盡善盡美,也要以自己安危爲重,要記着我在家裡等着你呢。”

趙燕恆心裡又是溫暖又是微有些酸楚,柔聲道:“我都記着,你放心,我總會安然無恙地回來就是。”不願綺年再想這事,轉頭看見牀上鋪着的百子衣,便道,“這衣裳做得精緻。”拿起來看了看,“是採芝的手藝罷?”

綺年伸手撥弄着那件衣裳:“你眼力倒好。”

趙燕恆一笑:“從前小雪沒來時,我的衣裳都是採芝料理,她的針線我倒還認得。”細看看領口襟袖上的孩童圖像,“是好兆頭,你穿着倒合適。”

綺年在他腰間捅了一下:“胡說!偏不穿!”趙燕恆的通房做的中衣,她想想都覺得彆扭,更不必說穿在身上了。

趙燕恆笑起來,握了她的手:“竟敢毆打親夫,這可是律例裡寫了有罪的。”

綺年歪頭看着他,眉眼帶笑:“是麼?世子爺倒說說,論律例該治個什麼罪?”

小夫妻有近十天都是分居兩處了,此時趙燕恆也不由得有些心猿意馬,摟住了綺年低聲笑道:“這可是大罪,待我想想律例是怎麼說的唔,記得是要杖責的。”

“那你拿棍子來啊。”

趙燕恆低笑一聲,拉了她的手往下探了探:“在這兒呢。”

綺年登時臉紅得像刷了一層辣椒油,只呸了一聲就被堵住了嘴,還沒等着把帳子扯下來,外頭如鴛已經輕輕敲了敲門:“世子爺,世子妃,王爺也回府了,正在丹園發脾氣呢。”

王爺爲何發脾氣,自然是用膝蓋想也知道。若是趙燕妤不曾生病,這事也就糊弄過去了,偏偏深秋水冷,趙燕妤又是嬌生慣養的,被冷水一激如何不生病?這事想瞞也瞞不住了。

綺年和趙燕妤過去的時候,兩位側妃和趙燕好並趙燕平都已經在了,只有趙燕和這些日子帶着五城兵馬司的人在跟着張殊操練,並不在京城之中,故而不能回來。

姚黃將衆人都攔在廳上,道:“王爺正在裡頭與王妃說話呢,縣主不能受涼,王爺說就不必勞側妃們來探望了,且縣主是晚輩,也當不起。兩位側妃請回罷。”

趙燕平也是匆匆趕回來的,報信的小廝不大清楚情況,卻聽說趙燕妤落水與綺年脫不了干係,不由得拿眼冷冷盯着綺年道:“妤兒好端端的怎會落水?嫂嫂是與母妃和妤兒同去外祖的家的,可知道麼?”

綺年暗想這可是你自己問的,那別怪我了,遂靠在如鴛肩上裝虛弱道:“真好嚇人!原是縣主說要在羣芳洲上給老侯爺釣幾尾魚熬湯,叫人將飯食送到亭子裡用,誰知道有個食盒裡竟不知怎麼爬進去五六隻大蠍子!幸而捧着食盒的丫頭摔了,那蠍子都爬了出來,縣主被嚇着了,不慎落水。好在水淺,不然幾乎沒把我嚇死了。”說着裝出一副受驚樣子。

魏側妃等人聽見蠍子,不由得都嚇了一跳。趙燕平卻不相信,追問道:“食盒裡怎會爬進蠍子去?如今這大冷天的,蛇蟲都不出來了,怎會往食盒裡爬?”

綺年一攤手:“這我便不知了,東陽侯府裡我也是頭一回去住着,哪裡知道呢。”

趙燕平還要再問,秦王妃已經聽見動靜走了出來:“都住口!妤兒在裡頭睡着呢,這吵吵嚷嚷的像什麼!世子妃既說不適,就該在屋裡好生歇着,沒的到處亂跑什麼。”

這就叫惱羞成怒。綺年心裡嗤了一聲,看秦王妃眼圈都是紅的,便裝出一副委屈模樣:“世子聽說縣主病了,急着過來探望,兒媳才一併過來的。”

秦王妃狠狠瞪了她一眼。當時她雖不在羣芳洲,但事後問過了伺候趙燕妤的丫鬟,哪裡還有不明白的?若說綺年根本不知情,她心中實在不信,哪裡就那麼湊巧那丫鬟就把食盒摔了?哪裡又那麼湊巧就摔在趙燕妤眼前呢?只是綺年從頭到尾都沒讓人抓住什麼把柄,就是秦巖眼睜睜在一邊瞧着,也挑不出什麼來。更何況趙燕妤落水千真萬確是自己掉下去的,根本不曾有人動過她一個手指頭。

“都回去罷,大夫說妤兒是風寒,將養爲要,都不必過來探看了。”又冷冷看了綺年一眼,“世子妃也回去好生歇着罷,既是病了,也是靜養爲宜,話說多了反要傷神的。”

綺年知道秦王妃這是在警告自己不許把秦巖救人的事說出去,便笑了一笑道:“多謝王妃關心。”至於說不說的,她自有考量。

衆人都走了,趙燕平卻不肯走,急道:“母親,此事絕非湊巧。”

秦王妃尚未及叫他不要說話,昀郡王已從裡頭出來,冷聲道:“什麼絕非湊巧?那是你外祖家中,難道有人能害你妹妹不成?還不快回你自己屋裡唸書去!”

趙燕平不敢再說話,悻悻走了。秦王妃垂淚道:“王爺跟妾身生氣,何必拿孩子們撒氣?”

昀郡王臉色鐵青:“你還要說!我且問你,那蠍子哪裡來的?”他去東陽侯府亦不是一兩次了,別說秋冬,便是夏天也沒見過蠍子爬到食盒裡去的。

秦王妃無言以對。那蠍子是怎麼回事,秦巖早已招認了,卻不說是趙燕妤叫他抓的,只說自己看着綺年對縣主不恭敬,所以想着給縣主出出氣。但這話卻是不能說給昀郡王聽的。昀郡王此人極重禮數,便是從前心慕自己,也是從不曾越了禮,若是聽說秦巖爲了趙燕妤去捉弄綺年,必要生氣。且秦巖的性子從來不是那等潑皮胡鬧之人,這捉蠍子的事只消一想,便會想到趙燕妤頭上,豈不是引火燒身?

昀郡王見她不說話,越發的疑心:“究竟怎樣?可是妤兒胡鬧?”從前女兒尚小,且姑娘家皆是秦王妃在後宅帶着,沒有個當爹的天天來查問女兒德性如何的,只是每日眼前見着,覺得女兒也是守規矩的,偶爾有些頑皮,也當是年紀小的緣故。只自從趙燕恆的親事開始,聽立秋說趙燕妤身邊的丫鬟私下裡議論世子,便有些不悅了丫鬟們私下議論主子,自然是主子不曾約束好雖說當時只攆了春嬌秋婉,卻也存了個警告的意思。本當女兒漸漸的好了便罷,偏今日又出這麼樁事,怎教他不疑心呢?

秦王妃怎敢說實話,掩了臉哭道:“實在不知那蠍子是如何爬進去的,我哥哥爲着這事已經將那失職的丫鬟打死了,王爺如今不相信,可是要把妤兒也打死不成?”

昀郡王也只是怕女兒闖禍,哪裡是要把她打死呢,見秦王妃哭成這樣也不好再問,伸手扶着道:“我也只是擔心妤兒,既無事是最好。”

秦王妃拭着淚,打點起精神來又與昀郡王說了一會兒話,好容易見昀郡王臉色鬆了些,正暗地裡吁了口氣,魏紫忽然一頭撞進來,滿臉慌張。秦王妃嚇了一跳,喝道:“張張慌慌的做什麼?”

魏紫慌亂道:“長鬆在外頭,說,說”打量着這事也掩不住,只好道,“說是秦家四表少爺去吳府退親了。”

秦巖這一舉動,着實叫人吃驚。綺年聽了碧雲的話,猶自不敢相信:“當真?”

“當真的。”碧雲是與紅羅一起來的,打着幌子說是給綺年送東西,實則是來打探這件事的,“老爺和二老爺都在衙門裡呢,只有霄少爺今日休沐在家,那秦四少爺就找上了霄少爺,也不說爲什麼,只口口聲聲說要退親。霄少爺再問不出個四五六來,恰逢着霆少爺也回來,惱得了不得,若不是看秦四少爺一瘸一拐的,當時就要打人了。太太和二太太都糊塗着,聽說姑奶奶今兒剛從東陽侯府回來,叫我們來問問,可是有什麼事?怎麼前些日子還說要緊着娶呢,如今就說要退親了,且又是秦四少爺自己來的便是要退親,也沒個少爺家自己上門的道理。”

綺年哭笑不得,不知是該誇秦巖有擔當,還是該罵他是個糊塗鬼。秦王妃死死要遮着趙燕妤落水被秦巖救上來的事,他倒好,自己先捅出來了。一瘸一拐那是東陽侯問出來蠍子的事與他有關,將他打了十板子的緣故。本來是關起來反省了,想不到早晨自己纔跟着秦王妃回來,這位已經覷了空兒跑出去退親了。這倒也好,省得她還要猶豫此事究竟要不要與鄭氏說,秦巖自己捅出來,可就怪不得別人。

“……縣主?”碧雲瞠目結舌,紅羅氣得就要站起來,“既這麼着,爲何還要求我們姑娘呢?如今弄得要退親我回去與太太說去!”

“你與二舅母細細地說,此事總不能太急,不要壞了雪表妹的閨譽是最要緊的。幸而秦巖不曾找到衙門裡去,總歸先捂住了不要鬧大,此事是他們理虧,我們當可徐徐圖之。”這世道就是這麼不公平,哪怕吳知雪毫無錯誤,退了親這名聲也是要受影響的。

紅羅一肚子氣,匆匆告退。如鸝躡手躡腳進來,小聲道:“王爺在丹園裡大發雷霆,把人都趕了出來。縣主身邊的兩個丫鬟都被打了攆到莊子上去,連魏紫和姚黃都在院子裡跪着呢。聽說王妃哭得不行,如今滿府上都在悄悄議論這事,還有人跟奴婢打聽呢,不過奴婢只說不知道,一個字都沒往外漏。”

綺年微微一笑:“你如今越來越長進了。”

如鸝得了誇獎不由得眉開眼笑,又道:“王爺把世子叫到書房去了呢,不知說什麼。”

“還能說什麼。”綺年猜都猜得出來,“必定是商議縣主的事。瞧着罷,一會兒世子回來便知道了。”

趙燕恆直到天黑透了才從外書房回來:“可不是商議這事麼。秦巖這小子,看不出來竟如此大膽,如今被東陽侯拖回去請家法了。”

“父王打算怎麼辦呢?”綺年饒有興趣,“會將縣主嫁給秦巖麼?”那倒是表哥表妹又湊成了一對了。

趙燕恆笑着搖搖頭:“王妃哭得快要死過去,只說是秦巖自己一廂情願,與燕妤毫無關係。最後議定了,二月裡燕妤一及了笄,立刻就出嫁。”頓了一頓道,“父王的意思,叫王妃一心替燕妤準備出嫁的事,家裡的事怕是要準備讓你管了。”

綺年嚇了一跳:“這麼快?”

“父王這次是真惱了,說王妃教女無方,這家怕是也管不好的。你是世子妃,將來是郡王妃,這家自然該你慢慢管起來。不如就藉着如今給二弟娶親的事,慢慢學着入手。”

綺年登時皺起了眉:“這可不是好時候。一則你要去渝州,二則二弟的親事王妃可是不放在心上的,沒準就要出手攪一攪,到時候我沒臉事小,二弟的親事可是大事。”

趙燕恆笑着摟了摟她:“就知道你是最顧大局的。我替你推了推,也說二弟的親事耽擱不得,定了仍是王妃主事,你和兩位側妃協助,慢慢學着入手罷。”

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69 借婚宴佈網張羅166 端午節河畔偶遇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98 穩紮穩打露鋒芒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26 骨肉聚二房回京55 二月間瑣事纏身61 小兒女綺思初動34 大舅母未雨綢繆96 恆山伯風光嫁女43 論婚姻各有打算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78 鍍層金來好成親131 此生彼死各有定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73 摽梅之吉期有日83 國公府亂七八糟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9 論前途各房夜話95 夫妻同心利斷金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41 兩兄弟秋闈同中31 文昌廟驚遇故人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38 後花園好戲連臺16 春山閣連波獻技6 爲家業親戚絕情71 又是一年春來到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36 端午節殺雞儆猴119 日後留更番外14 蜀素閣主僕議事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29 說前程自傷身世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23 避貴女反遇紈絝75 陰差陽錯定姻緣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55 二月間瑣事纏身119 日後留更番外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9 論前途各房夜話26 骨肉聚二房回京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3 西山寺奔馬驚魂62 手帕交初聚京城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69 借婚宴佈網張羅118 清後院再定章程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86 洞房夜夫妻演戲34 大舅母未雨綢繆115 攪亂混水圖自救8 清家業安排後路15 長者賜姊妹生隙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92 有情人終於圓房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43 突如其來亂計劃80 郡王府暗流洶涌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76 銀香薰一錘定音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80 郡王府暗流洶涌2 論往事母親病重166 端午節河畔偶遇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
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69 借婚宴佈網張羅166 端午節河畔偶遇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98 穩紮穩打露鋒芒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26 骨肉聚二房回京55 二月間瑣事纏身61 小兒女綺思初動34 大舅母未雨綢繆96 恆山伯風光嫁女43 論婚姻各有打算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78 鍍層金來好成親131 此生彼死各有定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73 摽梅之吉期有日83 國公府亂七八糟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9 論前途各房夜話95 夫妻同心利斷金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41 兩兄弟秋闈同中31 文昌廟驚遇故人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33 後花園借酒裝瘋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27 斷恩情各謀前程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38 後花園好戲連臺16 春山閣連波獻技6 爲家業親戚絕情71 又是一年春來到51 青雲庵急中生智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36 端午節殺雞儆猴119 日後留更番外14 蜀素閣主僕議事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29 說前程自傷身世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23 避貴女反遇紈絝75 陰差陽錯定姻緣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55 瓜熟蒂落得掌珠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163 銀香薰再生風波55 二月間瑣事纏身119 日後留更番外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45 兵來將擋定後院19 論前途各房夜話26 骨肉聚二房回京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3 西山寺奔馬驚魂62 手帕交初聚京城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69 借婚宴佈網張羅118 清後院再定章程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86 洞房夜夫妻演戲34 大舅母未雨綢繆115 攪亂混水圖自救8 清家業安排後路15 長者賜姊妹生隙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92 有情人終於圓房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43 突如其來亂計劃80 郡王府暗流洶涌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91 嫁入婆家第一仗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76 銀香薰一錘定音54 冷玉如乍遇難關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80 郡王府暗流洶涌2 論往事母親病重166 端午節河畔偶遇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