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

134張家亂玉如動氣

馬車回了張府,兩姑嫂各自分開,冷玉如氣沖沖去了正屋。張夫人正跟張沁說話,見兒媳氣得滿臉通紅地進來,便了然道:“淳兒又做了什麼?”其實她也不想叫這個侄女出去丟人,無奈張二太太鬧得厲害。尤其張沁定了親事之後,張二太太竟在屋裡哭起亡夫來,只差指着張夫人的鼻子罵她欺負守寡的弟妹和侄兒侄女了。

冷玉如氣得都有些語無倫次,好歹是將事情說了個明白:“趙家姑娘幾次說明那是嫡母剛賞的釵子,如今出來一趟就不見了,教她回去如何向嫡母交待?”若是親孃也就罷了,庶女將嫡母賞的好東西隨便就丟失了,這話可真不好說。

張夫人聽得大怒,轉頭就叫丫鬟:“去把二太太和淳姑娘請過來!真是無法無天,連張家的臉都要被丟光了!”

張淳回了自己屋裡,卻是撲到張二太太懷裡就哭起來。張二太太見女兒進來,卻換了一條裙子,再看頭上的白玉釵也不見了,頓覺不妙,連忙問道:“這是怎麼了?誰欺負你了不成?”

張淳把丫鬟攆出去,哭着將事情說了一遍,只嚇得張二太太也直了眼睛:“那,那是什麼人竟如此大膽?”

張淳哭道:“只聽丫鬟叫他世子,又管鄭珊娘叫妹妹——”

張二太太喃喃道:“難道是承恩伯世子?這也不成哪——”

張淳拿帕子握着臉,小聲道:“瞧着穿了一身素服,不知是不是恆山伯世子,前些日子不是才說世子夫人過世了麼……”

張二太太被女兒一句話提醒,一拍大腿道:“若是恆山伯世子便好了!”

張淳低着頭道:“可那釵子是郡王府趙姑娘的——只那帕子倒是女兒自己繡的……”

恰好此時丫鬟進來,有些戰戰兢兢道:“太太,大夫人派人來請太太和姑娘過去,聽說,聽說大夫人發怒了……”

張淳心裡也慌得不行,拉了張二太太道:“娘,怎麼辦?”

張二太太此時心裡已經有了盤算,昂首挺胸站起身來道:“走,怕什麼!你跟着你嫂嫂出去,受了這樣的輕薄,我還要找她興師問罪呢!”

張夫人坐在屋裡生着悶氣,外頭小丫鬟打起簾子,才說了一聲“二太太和淳姑娘來了”,就被張二太太驚天動地的哭聲打斷。張二太太扯着張淳直哭進來,嘴裡只是喊:“大嫂給淳兒做主,不然淳兒只有死路一條了。”將張淳往前一推,回身就哭到冷玉如面前去,“你是做長嫂的,帶着小姑出去,就讓她受這樣的輕薄不成?”

冷玉如想不到張二太太來個倒打一耙,怒道:“二伯母這是什麼意思?”

張二太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扯着冷玉如不撒手,張淳也跟着哭。正鬧得不可開交,小丫鬟在外頭喊了一聲:“大少爺回來了!”張殊大踏步進來,一看伯母扯着妻子在揉搓,一步過去輕輕架着張二太太將她提了起來,沉聲道:“玉如有孕在身,伯母有什麼話好生說,這是做什麼!若動了胎氣如何是好?”

張二太太哭道:“只她的肚子金貴,我們淳兒就是紙一樣的命嗎?”雖然這樣說,到底是對着張殊有幾分懼怕,聲音不自覺地低了。

張殊將她扶到椅子上坐下,自己坐到妻子身邊,冷聲道:“到底出了什麼事?細細地說。一家人鬧成這樣,成何體統!”轉頭又訓斥聽香,“看少奶奶臉白成這樣,也不知道趕緊過來伺候!前兒大夫開的那寧神安胎的丸藥呢?還不拿來!若是少奶奶有什麼差池,都不要命了是不是?”

張二太太被侄子敲山震虎嚇住,不敢再撒潑,只坐在椅子上哭道:“我苦命的淳兒,誰知道出去一趟就受了這樣的輕薄,原就不該讓你去的,一個滿月酒,未出閣的姑娘怎麼好去得……”

冷玉如氣得面青脣白。張沁定了親,二太太整天哭天抹淚埋怨,好像是她這個嫂子沒有多帶着張淳出去走動才變成這樣。這次滿月酒,她主動提了要帶張淳出去,現在又成了她的錯。

張殊沉聲道:“若是二伯母沒有什麼話要說,就請回屋罷。既覺得玉如帶妹妹出去不妥,以後玉如就在家裡養胎,不要再出門了。”

冷玉如不出門,張夫人更是個不愛交際的,二太太是個寡婦也不好出去,那還有誰帶張淳出門?二太太連忙擦了淚道:“殊兒你有所不知,實在是這事——我的淳兒太命苦了……”添油加醬將事情說了。

這一下驚得屋裡衆人都變了臉色,冷玉如萬想不到是這樣,又驚又怒道:“你如何當時不與我說?”她是見過鄭琨的,聽張淳形容了一下,便知定是鄭琨了。

二太太忙哭道:“淳兒一個姑娘家,遇了這事嚇都嚇死了,哪裡還敢說?”

冷玉如只覺頭上嗡嗡地響,掙扎着道:“得去與綺兒送個信……”

張二太太忙哭道:“這種事丟死人了,如何還能去到處宣揚?”

冷玉如是親身被鄭瑾設計過的,自己當初也是將計就計才能嫁給了張殊,此時就覺得這事有點不對。按說男人們都在前頭喝酒,那裡又是承恩伯府,不是鄭琨的恆山伯府,他怎麼就一路闖了進去?鄭珊娘可是他的堂妹,又不是親妹,哪裡能隨便往屋裡闖呢?

最要緊是,張淳頭上釵環盡有,爲什麼偏偏拔了那枝點翠釵去?雖說是那釵子顯眼,她卻總覺得有些不對。難道說是前些日子求張沁做繼室不成又來求張淳了?可是張淳卻有哪裡好呢?萬一這件事並不是衝着張淳去的……

張二太太心裡也有些虛,見冷玉如執意要送信,趕緊哭道:“大少奶奶這是要把事宣揚出去,讓淳兒沒有活路麼?”

冷玉如氣得想站起來,卻覺得肚子一陣隱痛,不由得彎下腰去。張夫人一眼看見,驚得臉都白了,連忙叫道:“快把少奶奶扶到屋裡去,請大夫!”

頓時屋裡亂成一團,張殊將妻子橫抱起來,百忙之中沉着臉向二太太道:“伯母先回去罷,若玉如無恙,妹妹的事我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冷玉如肚子裡這個是張家這一代頭一個孩子,張二太太也怕當真出個差錯,不敢再鬧,假哭道:“那就全仗着侄兒給你妹妹做主了。”起身拉着張淳回自己屋去了。

張家鬧得天翻地覆,郡王府卻是異樣地平靜。一回王府,綺年就帶着趙燕好去了正屋,親自向秦王妃請罪:“……是兒媳沒有照顧好二妹妹,失了那釵子,請王妃恕罪。”

秦王妃一身素色在廊下坐着,有些無精打采地在逗弄一隻鸚鵡,聽了這話,轉頭仔細看了看趙燕好:“只是丟了一根釵子?”

綺年心裡暗自警惕,低頭道:“是。二妹妹性子好,張家姑娘那般說,她也不好拒絕……”

秦王妃笑了一笑:“張家姑娘這性子倒也怪異。罷了,不過是根釵子,回頭再給你幾枝就是。出去這一趟也累了,回去歇着罷。”

趙燕好鬆了口氣,福身告退。出了丹園的門才小聲道:“嫂嫂,我方纔真怕王妃發怒。那點翠的釵子,沒準是從前大長公主的東西,如今被我才戴了一日就失了……”

綺年笑着拍拍她的手:“又不是你丟的,放心回去歇着罷。”自己回了節氣居,就有些坐立不安了。轉了幾圈忍不住道:“如鴛,你親自跑一趟張家,問問玉如,能不能從張淳那裡問出點什麼來。”

如鴛答應着出去,綺年才坐下沒一會兒,如鸝就打起簾子報道:“採芝姑娘過來給世子妃請安。”採芝抱着個包袱進來,低眉垂眼地給綺年行禮。

綺年這時候心裡正亂着,看見採芝進來,少不得打起點精神道:“這會怎麼過來了?這時候日頭還大,就是請安也早晨來就是。”

採芝在小杌子上坐了,打開包袱道:“天氣漸漸熱起來了,奴婢給世子妃做了一套薄薄的中衣,只不知道是不是合身。方纔剛將這花樣繡完,所以就趕着給世子妃送過來了。”

綺年心不在焉地接過來剛看了看,就聽見如鸝又打起簾子:“世子爺回來了。”清明捧着個匣子,跟着趙燕恆一起進了屋。

“做什麼呢?”趙燕恆一進屋就看見了採芝,聲音也溫和了些,“你怎麼在這裡?”

“奴婢過來給世子妃請安。”採芝連忙站起來,“還給世子妃做了些針線,一起送了過來請世子妃看看。”

趙燕恆隨手拿起中衣看了看,笑道:“這杜鵑花繡得精緻。”往綺年身上比了比,“瞧着也合身,世子妃就穿着罷,這顏色也配你。”

綺年不接這個話,只是笑:“世子爺喜歡杜鵑花?”

“嗯。”趙燕恆隨意答應了一聲,就從清明手裡拿過那匣子,“瞧瞧喜歡嗎?”

綺年打開一看,卻是一副鑲蜜蠟的烏銀鏤空手釧,手釧上鏤雕着六朵蓮花,花蕊部位各鑲一顆指肚大小的蜜蠟,稀罕在每顆蜜蠟裡都有一隻小蟲,這當真是十分珍貴了。綺年都不由得驚訝:“這——這是哪裡來的?可稀罕得很了。”

趙燕恆坐到她身邊,笑着指點道:“這三顆是我從前玩過的,最近皇長子又賞了三顆給我,正好湊一副手釧給你戴。你又總嫌那些金的玉的沉重,這個輕巧,戴上也還配你的身份。”既然是郡王世子妃,那些便宜的飾物戴在身上未免跌份,尤其出門作客,想穿得輕簡些都不行。綺年很不習慣這樣,只是也不過抱怨過一回,不想趙燕恆就記在心裡了。

採芝在一旁看着,道:“世子真是心疼世子妃。這三顆蜜蠟還是已故王妃給世子的呢。”

趙燕恆看她一眼,笑道:“虧你還記得。聽說你常給世子妃做些針線?”

採芝低頭道:“都是奴婢份內的事。”

“怎麼還自稱奴婢,不是早就放了你的身契了嗎?”趙燕恆微微皺眉,上下打量她,“穿得也太素淨了些,回頭讓世子妃給你挑幾身鮮亮的料子做套衣裳。”

採芝連忙站起來:“世子妃已經賞了婢妾好些衣裳的。”

“那就穿出來。”趙燕恆溫和地道,“你年紀也不大,總穿得這麼素淨做什麼?世子妃既賞了你,就穿。缺什麼頭面,只管跟世子妃說。”

採芝眼圈都微微紅了,細聲道:“是……”悄眼看看綺年,又道,“世子妃對婢妾很好,只是婢妾好久不曾見到世子了,十分掛念,今日見着世子安好,婢妾就放心了,婢妾告退。”抹了抹眼睛,福身行禮退了下去。

趙燕恆看着她的背影嘆了口氣,對綺年道:“還是這麼膽小本分,你多照顧着她些罷。”

綺年一直在觀察着採芝的神色,這時候才笑笑:“是啊,這脾性也奇怪。當日香藥死時,她挺身出來替珊瑚擔了罪,瞧着極是有膽氣的人,卻想不到這麼膽小。”

“採芝本就是這樣。”趙燕恆擺擺手,有些尷尬,“自然,這事也與我有些關係……”

“都是過去的事了。”綺年笑笑,隨手拿起牀上的那套中衣,“這花繡得着實不錯,比針線房裡的手藝也不差。不過我都不知道,你喜歡杜鵑花?”

“是母親最喜歡的花。”趙燕恆拿着出了會神,嘆口氣,“母親未嫁前,聽說家裡園子種滿了杜鵑花,不過父王不喜歡,所以只有冬園種着杜鵑。夏軒裡也有些,但開得不盛。”捻了捻中衣的料子,“這料子尚可一穿。杜鵑這大紅的顏色你穿着也好看。”

綺年一笑,把中衣放到一邊:“我這些貼身的衣物都是如鴛做的,還真不慣穿別人做的呢。記得我還有條繡杜鵑花的裙子,回頭讓如鴛找出來,也正可穿了。”

趙燕恆摟着她的腰道:“王妃看杜鵑花不順眼,中衣穿穿也罷了,別穿在外頭,省得她看見了,又想起來給你找麻煩。”

綺年點點頭:“說起這個,今日在承恩伯府真是奇怪,我叫如鴛去張府找玉如了,也不知——”話猶未了,如鴛氣喘吁吁進來:“世子妃不好了,張少夫人動了胎氣,張家亂糟糟忙着請大夫呢,奴婢見不着聽香,只聽下頭的婆子說,少夫人是被二太太和淳姑娘氣着了才這樣呢。”

綺年唰地變了臉色就要站起來:“玉如怎麼樣了!我得去看看她!”

“別急。”趙燕恆一手按住她,“如今張家自己還亂不過來呢,哪裡有人招呼你?叫立秋找個人去張家盯着,有什麼消息隨時報回來就是。”立春去了莊子上,如今調配人手之類的活計就都是立秋的了。

“是。”如鴛轉身忙忙出去了,在二門上叫小廝找來立秋,匆匆忙忙說了。

立秋也不敢怠慢,馬上指了兩個小廝:“輪流去張家瞧着,有什麼消息立刻報回來。”打發了人走,才安慰如鴛道,“莫慌,若有什麼事,一會兒就報回來了。”

如鴛跑得氣喘吁吁,此時才覺得累得腿軟,扶了門站了,嘆道:“老天菩薩保佑,張少夫人千萬莫有什麼差池。”

立秋看她一頭細汗,倒了杯茶過來,殷勤地拿了把扇子替她扇扇,道:“從不見你慌張成這樣子。”

如鴛嘆道:“張少夫人是世子妃的好友,又是——你不懂……”

立秋摸摸鼻子,沒話說了。饒是他平常口齒伶俐,見了如鴛偏說不出來。如鴛呆坐了片刻,才發現他在給自己打扇子,頓時紅了臉站起來道:“我進去了,有什麼消息煩你快些送進來。”

立秋連忙保證,如鴛這才進來回了綺年。直到天色黑透,纔有消息過來說冷玉如這回有些利害,須得臥牀靜養,如今張家關門閉戶的,更詳細的消息也打聽不到了。綺年聽說沒有小產,稍微放心些,但仍是悶悶的。一方面是爲了冷玉如擔憂,一方面也是爲了趙燕好。

趙燕恆少不得安慰她幾句:“燕好從頭至尾不曾落單,便有人想拿那釵做文章也是無用的。”看綺年悶悶不樂,抽了本志怪小說,靠着牀頭道,“我念幾頁書與你聽?”

綺年躺在他身邊,悶悶搖頭:“不用了,你躺着罷,也忙碌一天了。晚上那燈不夠明亮,做什麼看書費眼。”

趙燕恆把書放回去,躺下來摟住妻子。算算今晚本是受孕之期,但看綺年這樣鬱郁,遂也不提這事,只是輕輕拍撫綺年後背。綺年枕了他肩頭,小聲道:“萬一玉如保不住這個孩子可怎麼辦……”

趙燕恆忙道:“胡說!不過是動了胎氣,又不是小產,哪裡就像你說的了。”

綺年輕嘆道:“你不知道。玉如身子本來也不是很結實,能跟着去西北,不過是一口氣撐着。她素來要強,便不好也不肯說的。成親一年多沒有動靜,張家二房都想往她屋裡塞人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只盼生個兒子也罷,若是萬一不好……”

趙燕恆輕輕拍了拍她:“你是自己嚇自己罷了。明明張家如今都安靜了,可見沒什麼大事,偏你這樣多心。”

綺年默然片刻,低聲道:“不是我多心。女子皆是如此,不生,自然要在房裡放人,懷了身子,還是要在房裡放人,若是沒了……”

趙燕恆低頭藉着朦朧的燭光看了看她:“你是擔心張少夫人,還是——擔心自己?”

也許是燭光太柔和了,綺年忽然有種訴說的衝動:“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我究竟哪裡好,讓你肯爲我費那許多心思,又肯與我一生一世一雙人?”她把臉往趙燕恆胸膛裡埋一埋,“有時候真有點害怕,不知道要怎麼做纔好。”

趙燕恆想不明白她爲何突然有這樣的感慨,摸着她的長髮道:“你如今就很好了,還要怎麼好呢?”湊在綺年耳邊低聲笑道,“若生個兒子出來,自然就更好了。”

饒是綺年滿腹心事,也不由得嗤地一聲笑了出來,在薄薄錦被下輕輕踢了他一腳:“人家正傷心呢。”

趙燕恆不太正經地道:“嗯,娘子傷心了,讓爲夫的來安慰安慰……”

綺年覺得他的手已經鑽進自己的中衣,不由得紅了臉,小聲嗔道:“不正經!”

燭光朦朧,白色的中衣敞開,露出裡頭梅紅色的肚兜,散落下來的幾綹黑髮襯着雪白豐盈的肌膚,真是顏色鮮明。趙燕恆輕輕在後頭扯了一下,肚兜滑下來,露出一雙雪白的小兔子……

綺年有點兒稀裡糊塗了。身上太熱,頭腦難免就不太清楚。她迷迷糊糊地覺得自己好像還有好多話要說的,似乎他們開始的時候討論的不是生兒子的問題。不過趙燕恆已經把她剝了個清潔溜溜,她也就禮尚往來地擡手去幫他脫衣服。

趙燕恆看着瘦削,其實身上還是有料的,雖然達不到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地步,但身材也算修長結實,只有左腿稍稍有些變形,不過不仔細看也看不出來。綺年暈頭暈腦地看見了,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暗想當初這摔得有多重,小孩子家正是恢復力強的時候,骨頭竟也都沒能癒合如初,不由得有些心疼地摸了又摸,一直摸到趙燕恆用力把她箍在懷裡,下面一個堅硬火熱的東西直抵在自己腿上,才發覺摸出問題來了……

“專心些——”趙燕恆壓在妻子身上,“惡狠狠”地咬了咬綺年的耳垂。

“你——”綺年兩手抓着他肩膀,很想說趙燕恆無事生非,她根本也沒不專心哪,只不過找個咬她的藉口罷了。別看趙燕恆人前溫文爾雅有商有量的,到了牀上也橫得厲害,說一不二。剛成親的時候還有幾分不大熟練,那時候倒還溫和些,現在彼此都熟悉了對方的身體,也不用問什麼了,哪還有顧忌呢。

趙燕恆含着綺年的耳垂輕輕啃咬,恨不得把綺年揉進懷裡去,直到綺年半呻吟半嗚咽地出了聲,才猛然加快速度,緊緊握住了綺年的腰……

來過這麼一場,綺年也沒力氣再去惦記別人了,勉強擡手摟着趙燕恆的脖子,趴在他懷裡動都不想動,耳朵裡雖然聽見趙燕恆要水,也賴着不起來,哼哼着道:“不想動,再躺一會兒……”

趙燕恆失笑,摟着妻子又躺下來,片刻之後毫不意外地聽見妻子呼吸均勻,已然是睡着了,便輕手輕腳起身,又將她小心地橫抱起來往淨房走。綺年勉強睜了睜眼,還沒看明白怎麼回事呢,又眼睛一合,倚在他胸前又睡過去了,腦子裡朦朦朧朧地覺得還有事兒,隨即就想:哪管天塌下來呢,明天再說罷……

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45 可憐天下父母心6 爲家業親戚絕情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99 赴宮宴節外生枝38 後花園好戲連臺18 說閒話祖孫不睦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96 恆山伯風光嫁女5 思立嗣周家七房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62 手帕交初聚京城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66 人生難得知心人26 骨肉聚二房回京89 後宮無處不風波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1 未出孝三房逼婚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 未出孝三房逼婚69 談婚論嫁處處忙58 牡丹筵各用心機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6 爲家業親戚絕情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68 人間哪得兩全法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5 長者賜姊妹生隙162 長平年多事之秋2 論往事母親病重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9 別故土江畔生變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2 論往事母親病重167 喬連波臨盆產女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86 洞房夜夫妻演戲181 吳宅亂顏氏病重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9 別故土江畔生變57 你方小產我有孕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120 樹欲靜而風不止54 冷玉如乍遇難關51 青雲庵急中生智76 銀香薰一錘定音39 選秀女狀況百出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00 我以不變應萬變49 風波驟年關難過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65 一團亂麻解不得77 塵埃落定下聘忙47 孫姨娘教女拒親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34 大舅母未雨綢繆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6 爲家業親戚絕情29 說前程自傷身世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14 蜀素閣主僕議事73 摽梅之吉期有日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181 吳宅亂顏氏病重47 孫姨娘教女拒親55 二月間瑣事纏身
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45 可憐天下父母心6 爲家業親戚絕情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141 國公府兩重婆婆99 赴宮宴節外生枝38 後花園好戲連臺18 說閒話祖孫不睦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96 恆山伯風光嫁女5 思立嗣周家七房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62 手帕交初聚京城56 發夏衣引起風波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66 人生難得知心人26 骨肉聚二房回京89 後宮無處不風波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84 見生死夫妻交心1 未出孝三房逼婚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48 挑撥離間種禍根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105 想害人翻成害己1 未出孝三房逼婚69 談婚論嫁處處忙58 牡丹筵各用心機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6 爲家業親戚絕情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189 除夕夜聲東擊西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68 人間哪得兩全法179 汝陽侯一府亂賬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153 年關處處喜與憂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5 長者賜姊妹生隙162 長平年多事之秋2 論往事母親病重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9 別故土江畔生變178 暗流洶涌未可知2 論往事母親病重167 喬連波臨盆產女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86 洞房夜夫妻演戲181 吳宅亂顏氏病重137 侍郎府喜事連連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85 風起於青萍之末9 別故土江畔生變57 你方小產我有孕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124 一波未平一波起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120 樹欲靜而風不止54 冷玉如乍遇難關51 青雲庵急中生智76 銀香薰一錘定音39 選秀女狀況百出134 張家亂玉如動氣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00 我以不變應萬變49 風波驟年關難過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65 一團亂麻解不得77 塵埃落定下聘忙47 孫姨娘教女拒親142 有條不紊佈局面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34 大舅母未雨綢繆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177 看出嫁思人及己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76 銀香薰一錘定音128 新婚勸和不勸離6 爲家業親戚絕情29 說前程自傷身世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14 蜀素閣主僕議事73 摽梅之吉期有日164 不了了之埋隱憂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140 三日回門諸事生181 吳宅亂顏氏病重47 孫姨娘教女拒親55 二月間瑣事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