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千里姻緣一犬牽

表妹難爲 111千里姻緣一犬牽

西北平邊大將軍張家在京城內的新府第坐落在城北,因着從前是個商人所居之處,宅子倒還算整齊,只是略小了些,昀郡王府的馬車過去的時候,中門就駛不進去了。

綺年在小滿的攙扶下輕快地踩着腳凳下了馬車,就見冷玉如帶着張沁張淳兩人已經在門口候着了。見她下車便迎過來笑道:“總算是來了,上回嫣兒過來,見你沒在好生遺憾。”瞥一眼小滿,抓了綺年的手低聲道,“怎麼換了丫鬟?如鸝那丫頭呢?”

綺年微微一笑:“如鸝在家裡跟人學做針線呢,進去再跟你細說。”白露還在搖擺不定,但小滿和小雪如今已經明顯跟她親熱了起來,今日如鸝在家裡跟小雪學拉鎖子,她就帶着如鴛和小滿出來了。

張夫人和張二夫人都在廳中等着,張夫人身上有正三品的誥命,張二夫人卻只有個追封的從五品誥命,見了綺年進來都起身要行禮。綺年哪裡能受她們的禮,趕緊搶先行禮:“早該來問候伯母,因家中事多,直拖延到今日。”

張夫人四十多歲的年紀,大約是久在西北,面相倒像是五十歲了,膚色也比京城婦人粗糙黎黑,兩手更是青筋畢露,虎口上還有繭子,乍看倒像個農家婦人的模樣。不過綺年看她兩臂修長,身材結實勻稱,琢磨着她說不定也是個練家子。

張二夫人三十出頭,膚色雖也黑些,卻比張夫人保養得好得多,綾羅綢緞地包裹着,倒跟京城圈裡的貴婦差不太多。見綺年行禮,連忙搶上去拉起來,口中笑道:“世子妃這可折死我們了。早聽說世子妃和玉如是打小兒的朋友,玉如在邊關的時候都常常說起,我早就想見見了,今兒見了才知道,當真是嫦娥下凡一般的人物呢。”

綺年對她的形容略微有幾分牙酸,含笑說道:“您太誇獎了,這話我怎麼當得起?”向後頭招招手將趙燕好叫過來,“給兩位伯母請安。”

“哎喲——”張二夫人放開綺年又拉住趙燕好,“淳兒自上回家來就不停地提郡王府的兩位姑娘,我早就想見見了,果然是花朵兒一般。只是怎麼不見縣主呢?”

綺年微笑道:“縣主今日有事,不能來拜見兩位伯母了。”其實是趙燕妤現在仍在裝病中,昀郡王不許她出門;不過即使能出門,她也不願來張家;再次,今日是秦採回門的日子,英國公府也正好借這個日子過來跟秦王妃商議娶趙燕妤過門的日期,所以趙燕妤反正是不能出門的。

張淳在一邊聽着,露出可惜的模樣:“上回還說世子妃這次會與縣主同來,幾次總沒緣分與縣主相識,怕是定要等到去郡王府拜見的時候才能得見面了罷?”

張夫人輕咳了一聲道:“淳兒,世子妃與趙姑娘來了尚未坐下呢,有話且過會兒再說。”

張淳微微撅了撅嘴,退到張二夫人身後去了,只對着趙燕好笑。趙燕好上回見識了她的厲害,今日出門特地按照綺年說的將頭上身上的東西精簡,只戴那式樣新,份量卻不重的首飾,拿一枝貴重的明月簪壓住場面便罷。就連手腕上的鐲子也換了一對新打的鏤花空心金鐲,只上頭鑲的兩顆珠子貴重些。

因這是正式拜訪,綺年一坐定就示意如鴛和小滿送上禮物,連張淳張沁兩個,從前見面不曾給過見面禮的,這次也一併送上。張夫人與張二夫人都是衣料,張淳姐妹是每人一對兒碧玉葡萄壓裙。張夫人看了不由得暗暗點頭,心想這位世子妃果然是個精細人。西北之地風氣粗獷,女子出門也常騎馬或大步行走,並不用壓裙這種飾物,然而京城淑女卻幾乎人人皆佩此物,爲的是壓住裙襬不使大動,庶幾蓮步珊珊,顯着優雅。

張家此次入京便是爲着兒女親事而來,兩個女兒爲了出外也新打了些首飾,只是不曾想到這壓裙上來,入京後還是冷玉如從自己匣子裡拿了一對出來與小姑們用。綺年送禮便能送玉壓裙,可見是個細緻的人。

張夫人心裡想着,也將給綺年和趙燕好的表禮叫拿上來。給綺年的是西北特產的雪參,跟人蔘功效有些類似,卻是溫補的,比人蔘的藥性和緩。給趙燕好的則是西北那邊產的纏絲瑪瑙簪子,不算十分貴重,卻是顏色鮮豔,年輕姑娘戴着倒合適。另有一方硯臺,用的也是西北特產彩石所雕,卻是送給趙燕恆的。綺年笑着接了,連連道謝,拿着端詳道:“這石頭京城少見得很,摸着也溫潤,想是好發墨的。”

張夫人點頭笑道:“可見世子妃是懂行的。有些硯臺看着好看摸着堅硬,琢出來卻太滑溜不易發墨,也不算好硯臺。這種彩石略花哨了點,發墨卻是極好的,只是西北匠人粗糙,勉強充做一份禮,世子妃不嫌棄便好。”

綺年笑道:“若這般說,我要厚着臉皮向伯母再討一方了。家舅是最愛書法之人,亦愛好硯,若伯母還有,少不得還請再賜一方。”

張夫人欣然道:“早聽說吳侍郎一筆好字,京城都是聞名的,若這硯臺能入他的眼,倒是這硯臺的福氣了。”轉頭叫丫鬟,“快去將那方雕着四君子的硯臺也拿來。”

綺年笑吟吟等着,硯臺拿到手裡又讚了幾句:“這一方更好,西北的匠人刀工粗獷,倒是別有風味,相形之下,倒是京城的雕工有些傷於纖巧了。”

張夫人笑着道:“聽世子妃這麼一說,敢自西北的東西倒稀罕起來了。其實不過是圖個新鮮罷了。”又說了幾句便道,“玉如在西北時就常說起世子妃,天天的想着,如今好容易見着,你們去說話兒罷,倒不必在這裡拘着了。”

綺年含笑起身告退,挽了趙燕好往冷玉如院子裡去了。張淳瞧着她們走了才撇嘴道:“還是世子妃呢,怎麼還嫌禮物不夠又開口討要呢?”

張夫人淡淡瞥她一眼:“不懂的事就少開口,幸而是在家裡,若在外頭,怕是你連得罪了人都不知道,也叫人說我張家的女兒沒規矩!”起身攜了張沁走了。

這裡張淳將腳一跺,扭頭看着張二夫人:“娘!”

張二夫人嘆道:“你這孩子,世子妃是什麼身份,咱們巴結還巴結不過來呢,你可萬不能說話得罪了她!若藉着你大嫂能跟郡王府來往,日後那些貴人的圈子裡你也能得進去,將來說親事也好說些。”

張淳聽見親事二字,也不由得把臉紅了,扭身道:“娘說什麼呢!大嫂日常也是出去走動的,如今大堂哥又是皇上眼前的紅人,我只跟着大嫂,還怕什麼呢。”

張二夫人嘆道:“真是傻孩子。你大堂哥再怎麼好,也是隔着房的。饒是你爹當年是爲了你大伯死的,也沒見他們對咱們一家三口兒怎麼好。你弟弟不說了,一個男孩子總歸要自己掙前程的,且他年紀還小,目今還慮不到這些。只你今年都十六了,得趕緊把親事定下來纔是。偏娘是個寡婦不好出去走動的,你大嫂心裡只想着沁兒,你自然是第二位的。且你大嫂不過是掛了個恆山伯府義女的名頭兒,本人不過是六品官的女兒,身上誥命也不過是五品,能有多大出息?哪裡比得上世子妃,正二品的誥命,來往怕不都是勳貴高官?若能到郡王府去多出入幾次,自然結識的貴人就多。聽說縣主明年及笄,這及笄禮上貴女定多,你須得能去才行。”

想了一想,回頭吩咐丫鬟:“去看着沁姑娘的動靜,若是她去大少奶奶的院子,就來回報。”轉頭對女兒道,“你只跟定了沁兒,先與趙家二姑娘親熱了也好。”

張沁跟着張夫人往後頭走,也忍不住低聲道:“娘,世子妃爲何又要一塊硯臺呢?我瞧着那硯臺雖不錯,卻也不是什麼稀罕東西。想來吳侍郎既愛這個,必然少不了貴重的硯臺,如何稀罕咱們的呢?”

張夫人拍着女兒的手笑了笑:“你總歸是比淳兒那丫頭懂事些。世子妃哪裡是稀罕那一塊硯臺呢,分明是想着跟咱們家親近呢。你說,咱們家給的東西,和世子妃送來的禮,哪樣貴重?不消說,自是世子妃的東西好了。且她又是有正二品誥命的人,若不是瞧着你嫂子的份上,我見了她也是該行禮的。如今她是特意的要跟咱們親近,才假託着晚輩的身份來要這硯臺,不過叫咱們覺得她是真喜歡咱們的禮,心裡舒服些罷了。瞧她年紀小,做事卻叫人心裡覺得熨貼,不生分,果然是跟你嫂嫂有交情的。”

張沁聽得連連點頭,眼睛不由得往冷玉如的院子方向望去:“上回見了趙家二姑娘,我們談得倒投機,只是這回子來,怎的就跟着嫂嫂過去了,也不與我說話了。”

張夫人笑道:“又說傻話了,難道沒看出來是躲着淳丫頭的麼?怕你一會兒回了自己的屋子,你嫂子就該叫人請你過去了。不過我瞧着,淳丫頭定然也盯着呢,還是躲不過去的。罷了,這些年也是沒好生管束這丫頭,養得這麼眼皮子淺,出去了也是丟人。若不叫她出去,你嬸子又要鬧,耽擱了她也不是一家人的做法。你多瞧着些,該勸的要勸,實在不聽的,便是沉下臉來將她拉走,也不能丟了張家的臉!”

冷玉如的院子極小,說是院子,不過是一處大點的院子中間砌起花牆來隔開了的。綺年一進去,就見一個丫鬟迎出來笑道:“世子妃來了,奴婢這水都燒過兩滾了呢。”

綺年定睛一瞧,不由笑道:“原來是聽香,怎的前幾回在外頭都沒見你?還當你嫁在西北了呢。”

冷玉如接口笑道:“這丫頭雖沒嫁在西北,倒是跟西北投緣,初到了那裡我水土不服,她倒是生龍活虎,如今回了京城倒病了,這幾日纔好,所以沒帶出去。只是在西北那邊學壞了,茶如何沏都不知道了,那水燒過兩滾,還能沏出好茶來麼?還不快去換了新水來燒呢!”引了綺年進門,又笑道,“這屋子窄,想來你在郡王府住慣了大屋子,勉強坐坐也罷。”

綺年伸手打了她一下:“你這張嘴,去了西北這一年多,越發沒個拘束了。我也就罷了,在伯母面前也這樣說話不成?”

冷玉如躲了她的手笑道:“我婆婆是爽快的性子,倒不與我計較這些。你還說我,方纔問我婆婆討硯臺的又是誰?偏你刁,饒多要了東西,還哄得我婆婆覺得你親熱,倒似比我這在家裡熬了一年的還好些呢。”說着又叫小丫鬟,“去看看沁兒回房了沒有,若回去了,請她過來陪趙姑娘說話。”

趙燕好知道她們必有私房話兒要說,遂柔聲笑道:“我瞧着那院子裡一棵桂花樹好,倒想去瞧瞧。”

綺年向小滿道:“給姑娘拿着披風,雖說有太陽,這風也涼了。只看一會兒就罷了,等張姑娘過來,你們就回房裡說話。”

冷玉如看着趙燕好出去,笑道:“你這個小姑子倒是個好性子。”

“且別說閒話。”綺年斂了笑容,“你方纔說熬了一年,可是怎麼個熬法?”

冷玉如微微垂了眼睛,淡淡一笑:“做媳婦自然與在家做姑娘不同,你自己也是出了嫁的,怎倒要來問我。”

綺年正色道:“休胡說!我卻未覺得是在熬日子。究竟是西北邊關苦,還是——張少將軍……”

冷玉如略略出神片刻,展顏一笑:“說着玩笑的,你就當了真。想是你不曾管家,若管了家就知道苦了。”眼看綺年關切認真的表情,終是嘆道,“你且放心,路是我自己選的,從不後悔。初時是艱難些,鄭瑾拒婚,家裡不能不疑我,那位二嬸孃你也見着了,可是個好相與的?如今婆婆擡舉我管家,更聽了她不知多少閒話。”

綺年低聲道:“張家伯母可有難爲你?”

“並不曾難爲,無非是不大親熱罷了。”冷玉如坦白地道,“我既非她親生,自不能如親母女一般,好在張家也無那許多繁文縟節,不過普通媳婦的規矩罷了。”臉微微一紅,“好在少將軍待我還好。”隨即又不免自嘲,“想來是西北女子多粗獷,瞧着我這樣的新鮮罷了。如今進了京城這纔沒多久呢,就有人要請去喝花酒了。”

“應酬是應酬,有時候也是推不了的,只要別——”綺年說了一半又咽住了。以趙燕恆的身份,尚不能拒絕別人將香藥送進了門,何況是張殊呢?

“我曉得。”冷玉如目光清澈,“他將來的出息還不止於此,這些事更少不了,我若一件件都愁起來,豈不要愁死了?隨他怎樣,我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且不說這些,再過幾日就是嫣兒新嫂子進門,你可去吃喜酒麼?許家姑娘好福氣,能得了韓伯父韓伯母這樣的公婆。”

“去自是要去的。”綺年小心地觀察着冷玉如的臉色,倒惹得冷玉如笑起來:“看我做甚?莫非當我心裡還念着不該唸的人?你放心,我得嫁張家,也算是有福氣的了。公公做到正三品的將軍,也不過今年家小來了京城,婆婆怕他身邊無人照顧,才擡了個姨娘。我若能儘早生下兒女,便也不怕了。”

綺年聽她這樣說才放了心。冷玉如小性兒多,卻是爽快明理的,如今出嫁一年,瞧着性情並無大變,這可見張家並不是磨搓人的地方,否則又怎能保得住真性情呢?冷玉如反過來問她婚後如何,綺年正與她悄聲講郡王府裡頭的那些事兒,便聽外頭張淳笑道:“趙妹妹怎的站在這院子裡?這棵桂花雖好,外頭風卻有些涼,我嫂嫂那書房離着桂花樹是最近的,我們進去坐着賞花如何?”

冷玉如的臉色不由得就沉了下來。綺年素知她的脾氣,最厭煩那不知書的人附庸風雅去翻動她的書畫文字,立時向如鴛道:“去把二姑娘喊進來喝茶。”

如鴛剛轉身出去,忽聽外頭嘩啦一聲,接着就是汪汪的狗吠由遠而近,直衝進了院子裡。冷玉如以手撫額,急急起身道:“竟然真弄了條狗兒來,莫要嚇着二姑娘纔好。”匆匆打簾子出去。

綺年跟着出去,果然見一條胖乎乎的小黃狗在院子裡繞着桂花樹又跑又跳,趙燕好被張沁護着退在一邊,又有點兒害怕又覺得好奇。冷玉如正要叫人去抓狗,兩個少年已一前一後進了院子,大的那個綺年見過,正是張執,小的那個十二三歲,當先衝進來,嘴裡叫着“小虎”就要去抓狗。冷玉如眉頭一皺:“三弟!”

張執進了院子,陡見院子裡站着自家兩個妹妹,還有一個少女卻是上回在許家門口見過一面的,雖不知道名字,卻知道是昀郡王府的姑娘,連忙一手拉住了許授道:“不知嫂嫂這裡有客人,這狗兒跑了進來,卻是驚着貴客了,請恕罪。”其實是許授要逗着這狗玩,一鬆手讓狗給跑了出來。

冷玉如又好氣又好笑,向綺年道:“原是二弟說怕我在京城無聊,要弄一隻小狗來陪我,想不到偏今日抱來了。”看那小狗撅着屁股在桂花樹下嗅來嗅去,小短尾巴搖來擺去,又覺可愛,“這般小,精神頭兒倒大。可嚇着趙姑娘了不曾?”

趙燕好微微紅了臉道:“不曾嚇着,倒是有趣兒。”想去摸摸那狗兒,又不大敢。張執瞧着便道:“這狗小得很,並不咬人,姑娘摸摸也無妨的。”

冷玉如連忙道:“胡鬧!還不曾給洗澡呢,髒得很。”

綺年笑道:“你這嫂子真真是挑剔。難得小叔好心抱只狗來給你,竟然還嫌東嫌西。小奶狗罷了,能髒到哪裡去。二妹想摸就去摸摸,別怕。”

冷玉如原是怕趙燕好嫌髒,又怕人嫌張執貿然與趙燕好說話失禮,見綺年這般說,趙燕好又上去摸那小狗,便笑道:“我這二弟是最有趣的,在西北的時候就喜養那狼一樣的大狗,我初一去的時候倒真嚇着了,他就說要尋一隻小的來與我。只是一年都戰事不斷顧不上,如今來了京城,虧他都還記得這話。”

張淳酸溜溜道:“嫂嫂是二哥的親嫂嫂,自是有好東西都要先與嫂嫂的,幾時也想着給我弄一隻來呢?”

張授到底年紀小,張口便道:“姐姐你不是最不愛這些的?嫌養起來麻煩。怎的這會又想要了?”

這話把張淳弄了個大紅臉,嗔道:“從前在西北家裡養的有,自然我不想要,如今來了京城沒了,倒有些想了。”

冷玉如也不理她,看趙燕好逗着那小狗兒很是喜愛的樣子,貼着綺年耳邊道:“這是小叔送的,不好就轉送。二姑娘若喜歡,我叫執兒再去淘換一隻來。”

綺年也低聲笑道:“小姑娘一時喜歡,未必就養得起來,待我回去問問,若真喜歡再說。還不知王妃讓不讓養呢。”阮語不就是因着一隻貓衝撞了金國秀而獲罪,到如今一步步走到這個下場,這養狗的事也先暫緩罷。

院子裡一時安靜下來,只聽見小狗不時地汪汪叫。趙燕好只敢輕輕摸摸它的後背和小尾巴,張執看她那小心翼翼的樣兒,忍不住指點道:“摸摸頭頂,它最喜歡被人輕輕撓撓肚子——別怕,它不是要咬,是想舔你的手呢……”

冷玉如瞧了一會兒,忽然眼睛一亮,悄悄將綺年拉到一邊:“你家二姑娘可許了人家沒有?”

這話題有點跳躍,綺年怔了幾秒鐘才反應過來:“你想做甚?”

“你瞧我家小叔如何?別看他年紀不大,弓馬上都來得,已然考出武秀才來了。且也不是那不通文字的莽夫,張家兒子都要讀兵書,文章雖不能做得跟那些文人們一般花團錦簇,也是能來得的……”

“且慢且慢。”綺年笑着打斷冷玉如的推銷,“這事兒我說了哪裡算數,也要回去問問側妃的意思,然後再慢慢問問父王和王妃。”

“自然是讓你回去問問,哪個要你現在就許下來呢?”冷玉如輕輕搗了綺年一下,“我這小叔子着實不錯——讓他們在這裡玩罷,走,我們進去說話。”

2 論往事母親病重53 驚失火天災人禍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91 嫁入婆家第一仗49 風波驟年關難過23 避貴女反遇紈絝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3 西山寺奔馬驚魂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2 論往事母親病重73 摽梅之吉期有日40 幾家歡喜幾家愁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15 長者賜姊妹生隙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21 皆大歡喜團圓筵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6 春山閣連波獻技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49 風波驟年關難過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20 大明寺闔家上香61 小兒女綺思初動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31 文昌廟驚遇故人68 人間哪得兩全法43 論婚姻各有打算39 選秀女狀況百出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81 風雨未來且綢繆71 又是一年春來到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12 初入京十里紅妝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4 蜀素閣主僕議事39 選秀女狀況百出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82 大喜日姨娘生事29 說前程自傷身世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39 選秀女狀況百出99 赴宮宴節外生枝119 日後留更番外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36 端午節殺雞儆猴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61 後宮無日不風波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21 賞凌霄談菊論命72 梅花會姊妹結仇8 清家業安排後路121 皆大歡喜團圓筵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39 選秀女狀況百出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98 穩紮穩打露鋒芒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84 脣槍舌劍可退敵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36 後花園衝撞貴人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75 陰差陽錯定姻緣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28 鬥霸王舊仇新恨99 赴宮宴節外生枝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4 蜀素閣主僕議事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47 孫姨娘教女拒親26 骨肉聚二房回京22 踏青遊羣芳爭豔
2 論往事母親病重53 驚失火天災人禍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106 搬起石頭自砸腳190 塵埃落定又生變91 嫁入婆家第一仗49 風波驟年關難過23 避貴女反遇紈絝158 起起伏伏前程事3 西山寺奔馬驚魂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173 投胎不同命不同2 論往事母親病重73 摽梅之吉期有日40 幾家歡喜幾家愁125 柳暗花明又一村117 難解父子三尺冰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15 長者賜姊妹生隙30 及笄禮冤家路窄121 皆大歡喜團圓筵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6 春山閣連波獻技138 處處風波處處愁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49 風波驟年關難過107 臨出行主僕交鋒20 大明寺闔家上香61 小兒女綺思初動32 猜帝心各計前程151 偷樑換柱自作孽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168 太子妃一舉得男62 手帕交初聚京城110 郡王府餘波未平31 文昌廟驚遇故人68 人間哪得兩全法43 論婚姻各有打算39 選秀女狀況百出89 後宮無處不風波159 清良媛走火入魔81 風雨未來且綢繆71 又是一年春來到175 尋出路各自籌謀12 初入京十里紅妝114 大難臨頭各自飛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4 蜀素閣主僕議事39 選秀女狀況百出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22 對症下藥收人心174 許茂雲傳出喜訊160 成親宴脣槍舌劍132 推心置腹勸丫鬟103 三春山房雙演戲82 大喜日姨娘生事29 說前程自傷身世183 七七乞巧說親事176 赴喜宴雙雙有喜39 選秀女狀況百出99 赴宮宴節外生枝119 日後留更番外35 祝壽誕暗流洶涌136 端午節殺雞儆猴180 蛛絲馬跡惹人猜161 後宮無日不風波130 爭生子杖殺通房21 賞凌霄談菊論命72 梅花會姊妹結仇8 清家業安排後路121 皆大歡喜團圓筵170 真假香薰鬧喜宴39 選秀女狀況百出154 正月東宮雙千金98 穩紮穩打露鋒芒85 迎親路驚騾生事126 妻妾分定婚嫁忙187 自以爲是清良媛84 脣槍舌劍可退敵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36 後花園衝撞貴人104 重陽日再起風波97 步步爲營步步難112 脣槍舌劍斷妄念146 皇子歸東宮初定75 陰差陽錯定姻緣94 小試牛刀第一陣172 除夕夜夫妻反目28 鬥霸王舊仇新恨99 赴宮宴節外生枝147 幾家歡喜幾家愁14 蜀素閣主僕議事186 山雨欲來風滿樓47 孫姨娘教女拒親26 骨肉聚二房回京22 踏青遊羣芳爭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