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

北風停下,雖然這個夜晚仍然很寒冷,但也是冰雪時季的最後時光了。

夜空星光璀璨,宛若一顆顆明亮的寶石點綴在深邃的夜幕下,不要豔羨古代人的生活,但在古代空氣質量是勿用質疑的,特別是晴朗少雲的夜晚,夜空格外美麗動人。

但身在這時代,大家都會覺得很正常不過,況且大家也沒有任何思心欣賞着這個美麗的夜空。

嫵媚的月亮在天際也露出一彎動人的身影。

近二十人先是沉默,最後一個都頭終於忍不住問:“魏將軍,我想不明白。”

雪泥堡從范仲淹建設起,就從來未打算過當成真正的戰堡,爲什麼要死守着這個殘堡?

“它有一條小道通達環州。”魏宗慶道。

西北每一個堡砦都有作用的,就象柔遠寨,東南面兩條山溝,其實就是兩條道路,右道能到慶州、準安鎮,左道能到大順城、荔原堡、華池城與鳳川堡。

雪泥堡地位要稍差一點,但同樣有兩道,一道是到達西谷砦,由西谷砦又可以到達木瓜堡,再從木瓜堡到達環州城或歸德堡以至西夏的青崗峽,又可以自西谷砦到達歸塞堡再到達環州城。木瓜堡的道路最好,次之就是歸塞堡直通西谷砦的這條道路。不過從雪泥堡還有一條更崎嶇的小道,直通環州城。

但問題是那是指小股抄掠軍隊,若是大股敵軍,所行必須攜帶大量糧草輜重。又是這個季節。是不可能選擇這條道路進入環州的。若真選擇。也不用環州的宋軍打了,只要守上兩三天,敵人只能狼狽不堪地撤軍。

因此大夥都不服氣魏慶宗的解釋。

就算敵人兵力多吧,有足夠的野心也對着了環州,但想守住環州的大門不失,爲什麼不守西谷砦,且不說西谷砦還有屬於魏慶宗幾營官兵,就是這兩營官兵。也不用打得這麼慘吧。

胡開道:“魏將軍,末將認爲可能明公這次安排有誤。”

“李公,你們怎能相信李公,他將官兵害得還不夠苦嗎?”一個都頭又說道。

“江指使,你也這樣認爲?”魏慶宗問。

“末將……不知。”

魏慶宗會意了,大家前來是逼宮啊。

但除了苦瑟還能說什麼?

WWW _тt kдn _¢○

就象眼前,兩營官兵,其中層將領是指使、副指使,然後是都,騎兵是軍使、副兵馬使。步兵是都頭、副都頭。這些人都屬於軍中中級將領。

餘下的纔是十將或軍頭、都虞候、承局、押官,這些都是低層武將。

此外還有巡檢、監押等武官。這兩營是滿編的,加上自己將近三十個高中級將官,但現在只剩下三分之二,餘下的全部犧牲在今天的慘戰中了。

至於普通士兵,傷亡更加慘重,僅陣亡的與重傷的,就達到了近四百人,餘下的大半還掛着彩,有的都拼得狠,就象李平那一都,幾乎都打殘了。

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做到守住明天一整天?

所以江指使是來自鄭白渠的保捷軍指使,此時都有點兒失去了信心。

“喝口酒吧。”魏慶宗勸道。

“那還有心思喝,不如這樣,入夜派人悄悄出城,向慶州求救吧。相信打到這份上,明公不會責怪了。”

“胡開,恐怕很難啊,即便發援兵,淮安鎮那邊就不能指望了,要麼從西谷砦調兵過來,但敵人廣派斥候,西谷砦兵力又少,還沒有抵達,恐怕就遇險了。”

唯一的生機,那就是堅持到明天晚上,種古帶着更多的兵力過來,才能將大家救走。但能堅持到明天晚上嗎?

但是軍令如山,再說,就是他們想撤退,沒有後方援兵支持,也退不走了。

大家苦惱地一起喝酒。

就在這時,外面魏慶宗的親兵闖進來說:“郭鈐轄來了。”

“郭慶怎麼來了?”

“老魏,難道你不歡迎我嗎?”

“快快請進,”魏慶宗道。郭慶還不如他呢,他好歹還混了一個旅將,郭慶什麼也不是,而被王巨摞在了後方。不過郭慶來了,魏慶宗隱約地覺得事情也許有點轉機。

郭慶走了進來。

大夥立即訴苦:“郭鈐轄,我們扼守環州路也不要緊,但爲什麼要在這個破堡裡守?”

“你快向明公反映吧。”

“你快向李公反映吧。”

兩個說法,王巨接任慶州,只有郭慶與兩個指使知道,因此用了明公,餘下人等都不知道,於是用了李公。反正都是模糊地稱喟,其他人都未太注意。

“江顓,你也不相信明公?”

“沒有啊……不過就是學習胡謙,那也有一個說法吧,不能糊里糊塗地犧牲。”

“那還是不相信了。”

“郭鈐轄,你看一看我們還剩下多少士兵。”

“確實很困難,不過明公讓我來,就是向大家解釋的。”

“他什麼時候能放下架子解釋。”一個都頭譏諷道。

“不會……對了,你們還不知道,如今慶州知州不是李公了。”

“那是誰?”

“王子安。”

“怎麼會……那麼明公爲什麼要這樣安排?”

十幾個中級武將一起不相信,但隨後相信了。隨着許多保捷軍送到了前線,都知道王巨來慶州了,不過又看到王巨返回寧州,以爲王巨在寧州任職。

現在郭慶這麼說,可能朝廷又做了什麼新的調動,畢竟慶州的局勢很緊張,這時候不能再講什麼資歷,而要懂軍事的人來指揮慶州戰役。但若是王巨是慶州知州,這樣安排就很沒有道理啊,他又不是不知兵的人。

“諸位。聽我代明公向你們解釋。對了。暫時這個消息最好不要對士兵透露。”

“行。那你就說說爲什麼要這麼做吧。”一個都頭道。

“好。”

郭慶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最初的謀劃是王巨與章楶自洛陽會面後開始的,但那時只是初步的商議。隨後兩人到了三原,開始制訂詳細的作戰方案。

但這也只是一個大約的方案。

這就象王全彬與劉光義進攻蜀國一樣,臨行前趙匡胤給了劉光義監軍曹彬一個錦囊,讓他到臨近夔州時拆開。劉光義逼近了夔州,曹彬拆開錦囊,上面趙匡胤吩咐他們立即上岸。那麼就上岸吧,一路西衝。蜀軍還以爲宋軍繼續從水路西上。在夔州江面上布了一道浮橋,還加重了三道柵欄,同時夾江列炮,就是列布了大量的投石機。誰知道宋軍幾乎都沒有派斥候打探,便迅速泊船上岸衝過來了,結果蜀國這道佈置根本不管用,防線失守。

所以後人反覆用這件事來說事,說趙匡義不幹掉了趙匡胤,也許北宋就不會那麼軟弱了。

也許吧。

不過當真趙匡胤看看地圖,就能決勝千里之外?若那樣。爲什麼沒有看看地圖,就將南唐拿下?那一仗打得好險。差一點就打算退軍了。還有太原,趙匡胤親自攻打,也沒有拿下。

因此即便章王二全結合,同樣也不可能那麼誇張。不過兩人頭腦都很清醒,也沒有打算就這樣能決勝千里之外。只能說將大約的方案制訂出來。

同時王巨又派了大量斥候,暗中前去前線打探,也包括環州,環州的慕容。當時也沒有想到其他,打探的主要是慕容對宋朝的態度,畢竟若是慕容支持,無疑會增加許多實力,他們在環州影響力太大了。既然盯住了慕容,那麼肯定盯着慕容的一些刺頭兒。這個原來王巨與章楶都在慶州,雖然對環州沒有對慶州那樣熟悉,但瞭解一些。

並且劉昌祚對斥候同樣重視,也刻意地訓練了很長時間。結果在這些斥候無孔不入的打探下,打聽到一些不好的消息。

但這個斥候也沒有確認。

後來交接前王巨在那山谷裡露面。

但只能說各營指使知道王巨交接了,並且必須向他們手下隱瞞。至於具體的計劃,他們不大清楚,包括各個旅將在內也不大清楚。王巨只說了一部分,然後聽他們的意見,決策者依然是王巨與章楶。但也很正常,不然何來區別帥將?更不要說還沒有確認的慕容了,說出來只能讓大家空增煩惱,於事無益。

所以在前天邸報上,王巨標出的敵人行軍路線,從淮安鎮到雪泥堡的路線仍是虛線。

如果沒有部分慕容背叛側應,即便仁多零丁手中兵強馬壯,也未必能拿下環州,反而與整個主力部隊脫節。

因此當時的估計,仁多零丁必然對美利堡發起進攻的,雪泥堡還是一個未知數。

打通了美利堡,就能與柔遠寨下的樑乙埋主力軍隊聯繫在一起。不過那樣,美利堡面對的壓力更沉重,並且他們要堅持到高敏行動的一天後,現在還是兩天。但仁多零丁若早來一天,那麼就要堅持三天,早來兩天,那麼可能要堅持四天。

當然,美利堡佈置更完善一點,但那無妨,這是西夏人必然的進攻重心,無論宋朝再佈防,仁多零丁不會奇怪。

其實東谷砦這一劫同樣躲不過,那就是明天……

然而還有一種可能。

那就是斥候打探的消息是正確的,那麼仁多零丁必然進攻雪泥堡。這個後果就是隻有種古來營救,就是種古不營救,西夏兵臨西谷砦下,種古還必須要派出援兵來救援。

環州本來兵力空虛,只要抽出幾營官兵來援助,那麼會更加空虛。

那時候慕容就能發作了,別忘了,雪泥堡還有一條崎嶇的小道直通環州,正常情況下,西夏人不會走這條小道的。然而後面有慕容背叛,兩軍夾進,環州必失。

“那爲什麼我們不能提前佈防?”一個都頭問。

“怎麼佈防?即便仁多零丁是偏軍,他們也有七八萬大軍,縱然兵分兩路,也遠勝於環州的兵力。只要我們在雪泥堡佈防,西夏人便會得知,況且仁多零丁非是樑乙埋之流的將領。只要他們分兵歸德川路,到時候這些佈防又起什麼作用?解決方法不是佈防,也無法佈防,真正的禍根乃是這一部分慕容。”

“我明白了,明天種知軍率軍來營救,後方兵力空虛,那麼……”

“這就對了,所以章通判讓你們無論如何,要堅持兩天。先將後方的禍根問題解決,你們就不退守西谷砦,後天聽到消息後,他也不會強攻雪泥堡了。”

但這是不可能的,等到仁多零丁聽到消息再確認消息,那也到了後天下午,明天都堅持不下來了,況且論後天。

“可若是這樣,明天他們的進攻會更猛烈……”魏慶宗擔憂地說。

“這也是必然,不過我來就是爲了這件事。請大家立即將重傷兵組織起來,到三更後我將真相揭開。”

第91章 第一躍(一)第255章 分裂第710章 山匪第618章 大錢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5章 對子第672章 南帝第568章 隱患第163章 蕃騎(上)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536章 會戰(一)第181章 神文字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395章 富!第524章 夜聲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397章 名額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604章 幾振(下)第162章 立威(下)第384章 《感事》詩第686章 山林第27章 敗了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570章 戲耍(下)第114章 請教第540章 春雷第225章 礦奴第536章 會戰(一)第489章 慘戰第164章 蕃騎(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621章 膽子大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330章 餿主意第366章 誣奏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475章 鼓聲(中)第431章 撫養第750章 張睦(下)第705章 殺母(下)第466章 笑話第489章 慘戰第795章 讓(下)第129章 吹三秦第162章 立威(下)第301章 等機會第346章 潑污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849章 冷處理第158章 請權(下)第447章 一頃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417章 請求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613章 虯髯客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18章 折服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388章 交好他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336章 安靜第130章 吻合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729章 考驗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80章 磨練第469章 旅(下)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598章 白衣(上)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676章 藉口第662章 破城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796章 露底第209章 真相第837章 三明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414章 粗人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377章 平戎策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208章 權威第810章 黑白顛倒
第91章 第一躍(一)第255章 分裂第710章 山匪第618章 大錢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75章 對子第672章 南帝第568章 隱患第163章 蕃騎(上)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536章 會戰(一)第181章 神文字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633章 南國山河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395章 富!第524章 夜聲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397章 名額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604章 幾振(下)第162章 立威(下)第384章 《感事》詩第686章 山林第27章 敗了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570章 戲耍(下)第114章 請教第540章 春雷第225章 礦奴第536章 會戰(一)第489章 慘戰第164章 蕃騎(下)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621章 膽子大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330章 餿主意第366章 誣奏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475章 鼓聲(中)第431章 撫養第750章 張睦(下)第705章 殺母(下)第466章 笑話第489章 慘戰第795章 讓(下)第129章 吹三秦第162章 立威(下)第301章 等機會第346章 潑污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849章 冷處理第158章 請權(下)第447章 一頃第99章 王巨的妙計第417章 請求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613章 虯髯客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18章 折服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388章 交好他第440章 天知道呢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827章 紙老虎(下)第336章 安靜第130章 吻合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729章 考驗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80章 磨練第469章 旅(下)第655章 一線之間第670章 我是第三第598章 白衣(上)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865章 黑暗之劍,光明之心(上)第676章 藉口第662章 破城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796章 露底第209章 真相第837章 三明第295章 四駕馬車第414章 粗人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377章 平戎策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208章 權威第810章 黑白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