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白衣(上)

王巨看着眼前九個人。

九人個個臉上都有着羞愧之色。

“坐吧,”王巨說道。

九個人也不敢坐。

“讓你們坐,說不定某馬上會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

這九個人都是發展基金貸助的作坊主,其他的作坊主基本都將貸款一起償還了。

就是這九人未還,但他們各自情況不一樣,有的是因爲經營不好,有的是因爲收效慢,這些貸款全部置辦了各種實物,或者其他,現在無法及時便賣。或者說只要賣掉,馬上就會產生嚴重虧本。

其中還有兩戶人家本身就虧本了,更是沒有辦法償還這個貸款。

王巨讓他們坐下,指着前面七戶作坊主,這七戶是前者,沒有虧本,只是無法套現。王巨翻着賬冊,然後擡頭問:“你們七戶能不能湊出一萬貫?”

“這個行,”七人馬上說道。

“那就好,你們自己分攤一下,湊出一萬貫出來,餘下的一萬九千餘貫,本官再給你們一個機會,准許你們五年內償還,同時免掉餘下四年利息,你們能不能辦到?”

“啊?”

“能不能辦到。”

“能辦到,能辦到。”

王巨又看着餘下兩個作坊主,這兩人眼中也露出希冀,王巨說道:“你們經營得很不好。”

爲什麼這九個人都有點羞愧呢,王巨既然將這些欠貸放下去,也派人追蹤的。看到有的作坊苗頭不對。主動替他們想辦法解決困難。還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

有一些作坊主在王巨支持下,迅速扭轉過來,不過這幾人,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卻沒有做好。特別是這兩人,王巨刻意派胥吏上門指教了三回,但到現在,還沒有扭虧爲盈。

因此王巨說完後。兩人立即忐忑不安。

他們的作坊非是王巨所說的“朝陽產業”,因此借貸時,都用田宅做了抵押的。

難不成這個知州爲了收回這個借貸,會將他們田宅典當?

“你們也不用擔心,某隻是說你們經營不好,就要想辦法學會經營,萬一本官離開慶州,下一任新知州來了,你們怎麼辦?”

“明公……”

“這樣吧,本官再借給你們每人各兩千貫貸款。同樣是無息貸款,而且期限是十年。但十年後,你們能不能做到將它償還給官府?”

“一定能,一定能。”

“那我們來寫新契約。”

王巨拿來筆墨,寫下新契約,各自簽名畫押,王巨也蓋上官印。

忽然九個人一起跪了下去:“明公大恩大德,如同我們再造父母,願下輩子做牛做馬……”

“你們全部給某起來,”王巨喝道。

他一喝,九個人一骨碌全部爬起來。

王巨又讓他們重新落坐,說道:“某爲什麼設立這個發展基金,它是發展環慶二州經濟的。爲何有家、村與國?如果一個家夫妻相互不忠,父子相互不慈不孝,兄弟相互不友愛團結,這個家還是不是一個家?如果一個村的百姓不互相幫助,貧困百姓賭狠耍賴,富戶魚肉鄉親,那麼這個村還是不是一個村?家如此,村也如此,國更是如此。只有更多的百姓聯合起來,互相幫助,人多力量大,才能做很多事,例如水利改造,才能居住更多的百姓。例如抵禦外敵,只有更多的人在一起,纔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衛我們的家園。這纔是國出現的由來。然而蛇無首不行,所以一個國需要君王,由他來領導百姓。但國家大,君王不可能一一下來視察,只能由官員來治理。說官是父母官,實際官員是這個互相幫助的大集體的融合劑,凝固劑。如果你們真要感謝,得感謝鄉親們,若不是他們將錢帛存於發展基金,本官就無法借貸給你們。當然,你們如果經營得當,養活了許多傭工,主動交納了商稅,反過來又可以使更多百姓富裕,本官手中有了商稅,又可以造福更多的鄉親。也就是本官僅起一個凝固融合的作用,真正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的是你們自己。”

其中一個長者說道:“但沒有明公,那來的什麼凝固融合……”

“是啊,是啊。”

“所以國家需要官員哪,這也是官員的本職,我做得好是份內的事,做得不好,那就是失職。否則如何對得起陛下給我開出的薪酬。要知道這些薪酬,同樣也是從百姓身上斂出來的。”

這說法太超前了,九人不敢接話。

王巨又說:“你們堂堂正正地做人,經商,一不偷,二不搶,三不違反國家律法,以後不要動不動就向人下跪。你們丟掉了尊嚴,別人也擔當不起。”

“明公能擔當得起。”

“我也擔當不起,最多說,我幫助你們,但你們也幫助了我,最少在你們幫助下,我纔有了一些政績。行了,其他什麼也不用說了,你們回去吧。”

幾個人讓王巨轟出去了,當然也不算是轟,不過他們站在州衙外面茫然,自己幫助了知州嗎?

然後又感動又羞愧地回去。

王巨又看着賬冊。

爲什麼王巨要他們分攤那一萬貫錢,這樣,發展基金賬面上就不會出現虧損了,還盈餘了三百十幾貫錢,要麼就是這九人手中的兩萬多貫的欠條。

王巨開始發佈露布,讓所有存錢的百姓將這些錢取出來,未到期同樣也要取出來,但照樣付給他們三釐利息。

然後王巨又騎馬去看了幾個貧困的寨子,苦口婆心教導他們,怎麼才能改變現在的落後狀況、貧困生活。

大家也沒有太注意,好官嘛,所以王巨才這麼做了。

只有極少數人隱約察覺得不對勁。

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又讓他們感到更不安。

王巨僱來了幾輛大馬車。然後讓妃兒與瓊娘以及家中的一干女僕與孩子。帶着行李,一起上了馬車。

有鄰居擔心地問,王巨只是淡淡說了一句,讓妃兒帶着她們去延州看一下祖宅。

當然,許多人不大相信,不過王巨不說了,他們也不敢問了。

隨後朝廷中使便來了。

一個叫候元禮的宦官,不過王巨倒認識這個太監。關係還不算惡。

王巨將候元禮迎到州衙,候元禮說:“咱家來是傳官家的口令,讓你進京述職。”

“這個我知道,”王巨點點頭,早等着了!

他又說:“不過不用我進京述職了,有的我在這裡就可以答覆陛下。”

“王知州,這怎麼可以呢?”

“我說可以就可以,醇之,替我做記錄。”

“喏。”黃驊應道,立即拿下筆墨紙硯。準備記錄。聽到記錄二字,候元禮臉色立即起了變化。弄不好馬上就要發生大事了。

章楶坐在邊上,微微地嘆了一口氣。

王巨又說:“官家召我進京述職,不過是四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在我授意下,十個商戶將煙花作坊與竹紙作坊便賣,這倒也罷了。關健是他們又從燒酒作坊裡抽身而出,將其捐給了朝廷。介甫公接受不好,不接受更不好,況且裡面生產的高度燒酒,是消毒的最佳良藥,因爲有了它,現在每場戰爭下來,都會減少大量因爲傷口發炎而產生的死亡。所以介甫公不得不硬着頭皮接受過去,這一接受,難免會讓朝堂的大臣彈劾不休。因此官家希望我進京,替介甫公解釋一番,化解他的尷尬局面。但我不解,首先介甫公推行市易法,由市易務收購滯銷商貨,試問竹紙、煙花、燒酒,還有蔗糖,那一樣是滯銷商貨?我與陳襄之恩怨他不是不知,爲何將陳襄調到杭州?不錯,是我授意的,但請看原因。這就是陳襄給的數量與價格,那邊的則是原來的產量與售價。”

王巨遞來兩份賬本,讓候元禮觀看。

“這個數額幾乎是原來產量的兩倍,幾個作坊如何能按時完成。還有這個價格,幾乎連生產的成本都保不住。有了這個配額與價格,候中使,你讓我怎麼辦?”

“這是陳襄在胡鬧,非是介甫公本意。”

“介甫公既然主持變法,豈是尋常人?難道不知道陳襄去了杭州,會發生什麼嗎?所以有了介甫公的因,纔有了這個果。並且我正在考慮另外一件事,蔗糖作坊的配額與價格同樣讓人無法忍受,不過裡面可有長公主與若干宗室子弟的契股,我要不要讓延州商戶脫身出去。”

“王知州,千萬不可啊。”

“可不可,非是我,而是介甫公,如果有了這個配額與價格在,不可也是可。如果不是這個配額與價格,也許我會重新考慮一下。至於餘下三個作坊,我不會與介甫公去質辨,但也休想讓我替介甫公辨護,我不會那麼賤的。”

“但是官家……”

“這就是我給官家的答覆,希望官家也要考慮一下我的感受。況且這個市易法本身就是一個笑話。”

王安石在江寧守孝時看得好啊,這些人放高利貸,又坑人,但確實賺了錢。因此他的變法,處處能看到高利貸的影子。只不過將高利貸的利息略略下降罷了,但實際還是高利貸。

王安石又看到商人做生意賺了很多錢,因此產生這個想法,如果將全國的生意壟斷起來,那麼國家一年得賺多少錢?實際呢,市易法最高時所賺的錢還不及青苗貸斂的錢多。並且這些賺來的錢,還多是一張張欠條。

實際開始做得就不錯,讓薛向主持南方九路調度,那纔是真正的經營之道。不過王巨也不想多說了,再說馬上更坑爹的保馬法又來了……

“第二件事便是王雱所說的考成法,不錯,它是我說的,不過它看上去雖很美,可弊病太多,故我一直未向官家稟報。比如說用經濟收入當作考成標準,來考成官員政績。不用說幾年後國家稅賦與其他收入會激增之。但帶來的弊病同樣很嚴重,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官員多以言利恥之,不管是真恥之還是假恥之,懂經濟的大臣確實是很少,現在國家又用這個來考成政績,那麼不懂之下,多數官員必然加倍斂苛百姓,增加各州縣的稅賦與其他收入,以求升遷官職。百姓苦之。官員帶頭言利,全國上下皆以錢爲標準,那麼道德必然會逐漸喪失……”

就象白貓黑貓說,還有洋大人至上說。

它的背景是在全國上下極度貧窮,技術也極端地落後情況下,才推出來的說法。

然後以此考成,具體的就是看各地的擠地皮,以及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讓洋人沾了很多便宜,特別是倭國人。

不過仔細想一想,至少因爲這些外資進來了,雖然他們不會真的將高端技術傳給中國人,不過見識了,大家知道了差距,就不會象以前那樣閉塞,盲目自大,更看到先進的管理方式、生產方式,國人就漸漸追趕上去。

當然,它的弊病真的很多,何謂白貓與黑貓,那就是隻要不嚴重觸犯國家律法,不管是正當的,還是灰色的,只要能發財,就是好的。

由是帶來一系列很不好的後果。

但考慮到在七十年代末那個情況下,它確實是一場及時雨。

隨後矯正就是了。

如王巨所說的,那有不變的“法”。冬天必須穿厚衣服,不然會凍死人的。夏天就要穿薄衣服,否則會熱死人的。

然而在宋朝,一旦出現這個局面,大家又不懂,又沒有先進的國家來比較,如何去矯正?難道再來場變法?

王巨繼續說道:“如果以軍功來考成,必須讓武將出將入相,未必會真的產生五代之亂,不過士大夫會同意嗎?用道德教育來考成,自古以來的道德標準是淡泊名利。然而想富,則離不開工商,商賈本身是逐利而行的,國家想富強,然而卻以淡泊名利來考成,能行得通嗎?”

“顧此失彼?”

“候中使,正是此意。當然,如果智慧足夠高明,顧了此,也能顧了彼。不過根據介甫公的變法來看,我認爲介甫公恐怕還是做不到的。所以王雱這個考成法還是莫要急着實施。”

王雱是去年進京城的。

這個王巨不管,主要是前段時間,他忽然推出考成法,以變法的落實好壞,作爲政績標準來考成。

並且他也沒有居功,說是王巨提議的。

可能他想用此來逼迫王巨加入變法行列,也有可能是他報復王巨,但究竟是什麼想法,王巨也不大清楚了。畢竟兩人只有一面之交,對這個衙內,王巨並不是很清楚。

當然,這個考成法推出來後,整個朝堂大亂。

既然趙頊召王巨進京述職,這一條也必然詢問的。

因此王巨在這裡做了一番交待。

然而這兩條不是最主要的,王安石可能對王巨也產生了反感,然而另一夥人則不同,他們是想徹底踩死王巨。這就是王巨下面要說的……

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86章 鬧大吧(五)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621章 膽子大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156章 文臣(下)第438章 求親第631章 不過第381章 五分心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151章 弟仇(上)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856章 割土(上)第663章 老朋友第391章 鬥將第851章 雙保險第4章 伏擊(下)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857章 割土(下)第568章 隱患第471章 迷宮(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143章 柺子第693章 完了第174章 有條魚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237章 三百斤第318章 資格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466章 笑話第386章 謠傳第73章 自作孽第120章 上眼藥第629章 條件(上)第452章 爭標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127章 先帝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422章 楹聯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392章 合資第53章 賀禮第11章 圍殺第816章 驚喜第219章 賀蘭硯第446章 下江南第570章 戲耍(下)第244章 蕃奸第61章 六拜(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08章 聖儒(上)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715章 犧牲品第718章 拯救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29章 畫皮第754章 養豬第632章 右孫吳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152章 弟仇(下)第724章 孤臣?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62章 六拜(下)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406章 來巧了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755章 你不懂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685章 撈人第155章 文臣(上)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106章 捉他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773章 開業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205章 禁馬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779章 土豆宴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619章 拉尼娜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556章 生疑
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86章 鬧大吧(五)第685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621章 膽子大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156章 文臣(下)第438章 求親第631章 不過第381章 五分心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151章 弟仇(上)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757章 低稅的宋朝第590章 戰鬥,已經開始第856章 割土(上)第663章 老朋友第391章 鬥將第851章 雙保險第4章 伏擊(下)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857章 割土(下)第568章 隱患第471章 迷宮(上)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143章 柺子第693章 完了第174章 有條魚第229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下)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47章 奇蹟之戰(四)第237章 三百斤第318章 資格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466章 笑話第386章 謠傳第73章 自作孽第120章 上眼藥第629章 條件(上)第452章 爭標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127章 先帝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852章 粗暴狂野第422章 楹聯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392章 合資第53章 賀禮第11章 圍殺第816章 驚喜第219章 賀蘭硯第446章 下江南第570章 戲耍(下)第244章 蕃奸第61章 六拜(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708章 聖儒(上)第407章 真正的老師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715章 犧牲品第718章 拯救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29章 畫皮第754章 養豬第632章 右孫吳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152章 弟仇(下)第724章 孤臣?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62章 六拜(下)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406章 來巧了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755章 你不懂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685章 撈人第155章 文臣(上)第193章 東澗橋(上)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106章 捉他第320章 加強版韓琦(下)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773章 開業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205章 禁馬第596章 市易市易(下)第779章 土豆宴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619章 拉尼娜第201章 不能喝的水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556章 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