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九屍迎客(一)

“那咱家就留下來吧。”黃姓太監好奇地說。

這是王巨靈機一動產生的想法,留下這個太監,讓他親眼目睹,那麼戰後,他回到京城後一五一十稟報,戰後大家就不能抹掉慶州戰功。

讓他回去告訴趙頊,那麼趙頊以後輕敵,自己就有了說服的理由。華池有“五萬十萬”大軍,西夏則會有十萬五十萬大軍,大河,大漠,太多太多惡劣地形可以利用了。

在華池縣自己熟悉自己的地形,在西夏,西夏熟悉他們的地形。

輕敵必敗哪。

並且熙寧伐夏,那是北宋幾大重要的轉折點,不亞於北宋末年突然調轉槍頭,與金人聯手的失誤。

王巨一道道命令下達下去。

但又來了客人,不是客人,是家人。

李妃兒帶着二妞與王儲帶了。

王巨驚詫地問:“爲什麼你們來了?”

自己爲什麼沒有將二弟三妹帶到華池,可不是爲了今天?但今天來了,何必要將他們丟在李家?

李妃兒說:“我聽王郎在華池有危險,要過來看,父母也同意了。”

李妃兒心思單純,想要與未婚夫一道渡過這次難關,不過李家未必有那麼單純的心思,王巨威望越來越高,但一直未成親,未成親這門親事始終有些懸。女兒要過來,那就過來吧,這也能算是患難相倚。不過這個心思雖不單純,但不是惡念。

李妃兒又說道:“二弟三妹也要過來,我未讓他們過來,可我離開延州時。他們偷偷地過來了。”

“大哥,你不要怪嫂子,是我自己過來的。”王儲說。

“大哥,你有危險了,我們也要陪你。”二妞說。

王巨有些感動。那還能說什麼呢?再說,他們既然來了,再將他們送回去,老百姓怎麼看?

“來了就來吧,以後索性就呆在華池吧,這場戰役結束後。我來謀劃一下,看能不能辦一個縣學。”王巨說道。

以前華池縣管的面積比現在大,朝廷置縣,又置巡檢兵官,管轄的範圍不僅現在的華池鳳川平戎與荔原堡。同時還有柔遠寨與淮安鎮。不過隨着李元昊入侵,華池縣廢,改成鎮。後來又置縣,不過前方有一個要寨大順城,於是連同大順城、柔遠寨與淮安鎮一起由慶州接手。

史上隨着這幾次入侵,漢人再次逃離華池縣,只剩下一羣蕃子與軍營了,因此熙寧裁縣幷州後。將華池縣又改成華池鎮,甚至因爲漢人少,鎮的資格都沒有了。索性改成了華池砦。

後來這段歷史王巨不知道,但隱約知道,若是自己不帶來一些好的舉措,華池縣早晚必廢。一廢自己這一年來的心血也就白廢了。

不過他一直猶豫不決。

這個比較麻煩的,首先就是疆砟堡,想要百姓不再流失。必須將疆砟堡拿下來,那麼西夏就是抄掠。影響也不會太大。有一個穩定的後方,有大量漢人耕種。才能繼續保留這個縣的編置。

但就是這個疆砟堡也有點頭痛。

依章楶的意見最後將此堡奪下,當然王巨也想奪下,不然那麼多野利族人如何安置?

但蔡挺不同意,包括此戰,蔡挺主要宗旨還是擊退,而不是擊敗。蔡挺也想擊敗,可擊敗與擊退不同,那會冒很大風險的,甚至弄不好就會弄巧成拙。擊退卻容易,準備了那麼長時間,只想保住各砦堡不失,並不會太困難。

一個擊敗,一個擊退,就會形成兩種結果。

擊敗了不僅是大功,也會讓西夏元氣大傷,那麼兩年之內都未必能恢復,拿下疆砟堡也就沒有問題了。至於兩年後,不要說王巨,就是蔡挺本人,也不知道調到何方了。

擊退,西夏人元氣就不會大傷,若是再拿下疆砟堡,西夏人明年秋後必然報復。但那時西夏人就不會輕敵了,勝負兩料當中,並且慶州敗的一面大於勝的一面。畢竟人家是一個國家的力量。

然而擊敗風險性太大,因此蔡挺選擇了穩的一面,所以反對拿下疆砟堡。

王巨同樣有些猶豫不決,蔡挺不是沒有道理的,擊退就是大功了,沒有必要冒那風險。若不是因爲野利族,王巨也會果斷選擇擊退這一條。

直到弟弟妹妹與未婚妻來了後,王巨這才下了決心。

這是一條艱難的選擇,不僅這一戰要擊敗西夏人,要拿下疆砟堡,戰後的教育、民生以及其他方面都要做好,那麼以後華池縣纔不會裁廢。

…………

戰役開始再度打響。

兩萬西夏軍隊兵臨荔原堡城下。

宋吉說道:“葉悖將軍,先發起試探性的攻擊,切莫真攻啊。”

“好,我就聽你一次。”葉悖麻興奮地說。

終於能用兵華池縣了,這大半年來發生了太多讓他氣得跳腳的事,現在終於能展開報復。

軍號吹響,一個個梯子、撞木擡出來,同時又有盾牌手保護着,側面又有弓箭兵配合,向城牆上反擊。

因爲是一次試探性的佯攻,反而士兵們都變得冷靜,秩序井然。

聞聽到西夏吹響進攻的號角,荔原堡中立即變得鴉雀無聲,只有一些婦人與孩子的哭聲隱隱傳出來。又有戰馬的嘶鳴從城中傳出,這也正常,華池縣組織了近兩千名騎兵,荔原堡城中怎能沒有馬?但一個個將士穿戴整齊,開始上城頭準備迎戰了。

葉悖麻立即喝道:“數一數人數。”

十幾個士兵分別站在各處,清點城頭上的宋軍兵力。

箭雨開始交織,城頭上的城下的,就象一隻只可怕的蝗蟲羣一樣,在天空中飛舞着。交戰開始。

到這時候。西夏攻城無力又顯現出來,無論開始如何秩序井然,但真到攻城時,對荔原堡卻不能造成一點威脅。就在這時,姚兕下了命令。說道:“準備發射。”

荔原堡也有虎踞炮,十幾聲轟鳴過後,葉悖麻立即下了撤退命令。

即便這次佯攻,也死傷了一百餘人。

“葉悖將軍,我所言非虛吧?”宋吉表功道。不要說小小的荔原堡,真不要命地強攻。不要說七天,就是十幾天也未必能攻下來。

葉悖麻臉色陰沉,問:“若那樣,象慶州延州那樣的大城,更是沒辦法攻下來了?”

“那倒未必。前線百姓剽悍,但到了慶州延州,幾乎也等於是後方,能攻到慶州,大順城與荔原堡等堡砦早拿了下來,宋朝將士十之會折七八,沒有了將士守城,沒有剽悍的百姓。宋人如何守之。我就不說別的,當年先帝攻打延州,若非宋朝運氣好。正月後居然落下大雪,延州豈不早攻破了?”

“恩,你們數好了沒有?”

十幾名士兵一一回答,只能說是一個大約的數字,大約有兩千名左右將士穿着鎧甲,還有一千五百人沒有穿鎧甲。穿鎧甲的一定是宋朝的官員。沒有穿鎧甲的也未必不是宋朝官兵,宋朝許多官員同樣缺少鎧甲。穿着皮甲與紙甲,布甲。

這也驗證了宋吉的看法。荔原堡大約駐紮着三千,可能三千不足的宋朝官兵,另外又組織部分入堡的蕃人加入防禦大軍中。

“宋蔑,你說得沒錯,”葉悖麻欣慰地說道。

荔原堡派出三千兵力,餘下的還能有多少兵力,想來華池鎮不過一千駐兵,那麼華池城必破矣。

“葉悖將軍,莫急,再等一天時間。正好讓將士休息一天,恢復體力。金湯城那邊的兵力也快接近平戎鎮,一旦華池鎮再分兵過去,此城必定會拿下,葉悖將軍就可以立下奇功。”

“好,就聽你的。”

葉悖麻下令紮營。

正在此時,探馬來報:“大將軍,疆砟堡也出兵了,兵臨柔遠寨下。”

“好,好,”葉悖麻大喜道,那一路兵馬出來了,即便慶州有兵力,也要先救柔遠寨,沒有了慶州援兵,更有把握拿下華池鎮。

宋朝在西北不是沒有兵,正如去年詔書裡所說的,河北戰卒三十萬一千,陝西四十五萬九百並義勇,委總管司訓練,毋得冗佔。就這樣,幾個月後又下詔,增派二十營禁兵,分戍邠州、永興軍與河中府。其他兩處與慶州無關,邠州增派的這幾營官兵,讓蔡挺與王巨得了大計。

也就是現在陝西各路的兵力達到了四十六萬多人,當然,其中大半是雜牌兵,然而也不能小視了這些雜牌軍,除了義勇那是鬧着玩的,餘下的保捷與蕃落,戰鬥力皆比禁兵強,就是強人與壯馬組織得當,也不遜色于禁兵。

若是將這些兵力集合起來,僅陝西一路兵馬都勝過了西夏舉國之兵了。

實際也不用多,就是按照章楶的那種說法,敵攻於我甲,我攻於敵乙,這些兵力就發揮作用了。

事實宋朝這種古怪的制度,根本就不可能將這個兵力優勢發揮出來。

若不是大順城擋在烏川古道上,西夏十萬大軍東下,整個慶州會被打成篩子。

但現在看上去同樣很兇險。

七八千名西夏大軍兵出疆砟堡,這一條道雖不及烏川古道,不過能調運一些糧草過來了,某種意義上,將攔在大順城後方的西夏軍隊,荔原堡前的軍隊,正好患連起來。

並且這一路兵馬做得巧妙,來到柔遠寨前,他們看了看,沒有攻打柔遠寨,而是分兵攻打柔遠寨後方的燒屈乞這些蕃人村落。

蔡挺堅壁清野,在堡砦附近的進入堡砦,不在堡砦附近的進入了各大村寨,聯手協保。

這條策略比較英明,除非象趙思順那樣,兩個小村寨到了他們這一寨後,趙思順投降,被逼無奈了,只好跟着投降。婦女小孩子先送到大順城前,進入西夏軍隊中做了人質,餘下丁壯隨着葉悖麻進攻華池鎮。

但這是個例。

餘下各大村寨都在協保,攻肯定能攻下來,但西夏人也要考慮值不值。可偏偏這一支西夏軍隊改變策略,主動進攻屈乞寨,他們有他們的用意,這三寨部分丁壯抽成了強人,也進入了柔遠寨。

現在家鄉有險,這些強人心裡不安靜,這也逼得柔遠寨官員不得不出城與他們作戰。

那麼機會就來了。

當然,葉悖麻與宋吉不會這樣做,相比於柔遠寨前的兵力對比,華池縣兵力更少,即便他們將所有村寨一起殺完了,華池縣官兵也不會得出。

立即起了效果,張玉被迫無奈,準備主動交戰。

就在這時,王巨送來一封信,信上只說了一句話,吾料張總管必派兵夜襲敵營,可否等吾兩日?

張玉拿着信,訝然地問:“王知縣如何料到我會夜襲敵營?”

這未免太神奇了。()

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291章 一扇窗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384章 《感事》詩第485章 人樣子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301章 等機會第208章 權威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192章 初戰(下)第355章 驕傲(下)第468章 旅(上)第769章 反轉(下)第598章 白衣(上)第855章 囚籠(下)第806章 三國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164章 蕃騎(下)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93章 第一躍(三)第691章 不滿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209章 真相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358章 不可傳第205章 禁馬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08章 下馬第74章 成親第591章 良臣第598章 白衣(上)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71章 天塌了第446章 下江南第33章 愚者第340章 悟空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94章 第一躍(四)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450章 門客第85章 鬧大吧(四)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270章 縣學第755章 你不懂第509章 逆轉(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404章 私軍(下)第214章 故人第475章 鼓聲(中)第778章 瘋了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1章 背騾子第341章 釣魚第438章 求親第405章 頂替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531章 斬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560章 請功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647章 蘇茂蠻第168章 坦白第42章 爲難第690章 正統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4章 小翅膀第269章 那一公第102章 蛋痛了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309章 帶頭第417章 請求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69章 泄密者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43章 虎踞炮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766章 天機第358章 不可傳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730章 兩顆心第172章 贈馬第317章 坐臥者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124章 觀燈
第447章 禽獸不如第291章 一扇窗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384章 《感事》詩第485章 人樣子第637章 一念之間(上)第301章 等機會第208章 權威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192章 初戰(下)第355章 驕傲(下)第468章 旅(上)第769章 反轉(下)第598章 白衣(上)第855章 囚籠(下)第806章 三國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164章 蕃騎(下)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93章 第一躍(三)第691章 不滿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209章 真相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358章 不可傳第205章 禁馬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08章 下馬第74章 成親第591章 良臣第598章 白衣(上)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71章 天塌了第446章 下江南第33章 愚者第340章 悟空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94章 第一躍(四)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142章 見好就收第450章 門客第85章 鬧大吧(四)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298章 舅舅們(上)第270章 縣學第755章 你不懂第509章 逆轉(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404章 私軍(下)第214章 故人第475章 鼓聲(中)第778章 瘋了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1章 背騾子第341章 釣魚第438章 求親第405章 頂替第496章 仁多零丁的等級第813章 青唐第一名將第531章 斬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560章 請功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647章 蘇茂蠻第168章 坦白第42章 爲難第690章 正統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4章 小翅膀第269章 那一公第102章 蛋痛了第652章 宋朝特色(下)第357章 坑的就是兄弟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309章 帶頭第417章 請求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69章 泄密者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43章 虎踞炮第669章 改土歸流與某人跑了第766章 天機第358章 不可傳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730章 兩顆心第172章 贈馬第317章 坐臥者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124章 觀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