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富!

神人司馬光暫時不是趙頊所能理解的,也不是趙頊重視的。

變法開始了第一步。

至少王巨認爲它是第一步,那就是設制三司條例司這個新部門。宋朝原先是東府掌政,西府掌軍,三司掌財。這也算是一種分權。

它主要目標還是防範權臣的產生,但這個問題不大好說,如果看丁謂、呂夷簡、韓琦這些權臣,不管他們好與壞,確實沒有對宋朝構成威脅。但那也要看什麼皇帝,將蔡京放在趙頊手中,又未必是那個超級奸臣了。

然而它產生了許多弊病,東府不知兵與財,西府不知政與財。所以慶曆戰爭時,東西兩府發佈的命令往往產生很多衝突,三司則是茫然不知所措。

因此後來富弼提議,東府宰執權任一下西府,西府宰執也權任一下東府,讓兩府宰執能知道對方的情況,用此來協調。但後來又恢復到原來的制度,並且兩府對財務都不大清楚。

現在設立了這個新部門,也就是將三司漸漸納入中書手中,迴歸漢唐古制,化解三大部門分治所形成的弊病。

好聽一點說法,就是漸漸簡化政務。

後來趙頊又做了進一步的改革。

不能說是皇權集中化,這是王巨現在想想最搞笑的地方,不管古代怎麼做,後人都說是爲了集中皇權。集中個鬼啊。但恢復了漢唐古制,確實也集中了皇權,然而更集中了相權。關健趙頊突然死了,或者他根本就想不到。恢復漢唐那種集中制,又能產生原有弊端,那就是能迅速腐敗。

可以恢復。但必須出臺一些新的措施掣約,結果沒有,結果便有了趙佶與蔡京這對寶貝蛋。

新部門成立。由知樞密院事陳昇之與王安石主持。

陳昇之就是陳旭,他資格老。可以扶一把。不過這個人也狡猾,看到情況不妙,幾個月後以君子恥於言利爲名,辭退了這個職務。

曾公亮想用王安石鞏固自己權勢,王安石也想要幫手做事,因此在他推薦下,讓呂惠卿擔任了條例司檢詳文字,就是負責條例司具體事務的官職。

不過王安石第一次衝突開始。

他與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發生了衝突。趙抃。一次因變法產生爭議,王安石怒道:“公輩坐不讀書耳。”

趙抃道:“君言失矣,皋、夔、稷、契之時,有何書可讀!”

這與變法黨爭都無關,趙抃得到趙頊信任,正是十事五費,十事,任道德,委輔弼,別邪正。去侈心,信號令,平賞罰。謹機密,備不虞,勿數赦,容諫諍。五費,宮掖、宗室、官濫、兵冗、土木。連宗室都講了出來,他也想國家好。

因此王安石要變法,那就變吧。

只看到王安石成了一個新部司,卻沒有拿出具體措施,相反的。整天堯舜禹湯,趙抃產生嚴重反感了。

但爲什麼王安石這樣做?

一是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畢竟在讀書人筆下,上古時代乃是最好的時代……

二是爲了大義。包括後來的科舉。

不變法則己,一變法,會很麻煩的。例如韓琦,之前大黑窟窿他有很大的關係,然而不就是爲了位子嗎,趙曙在蹦在跳,韓琦能有什麼辦法?

到了知永興軍,也很正常。然而後來爲什麼掉人品了?真急啊。青苗法來了,挨家攤派,自家攤還是不攤,不攤別人說閒話,一攤等於變着法子加稅。他是官戶,可他家有多少宗族親戚,能逃得掉嗎?方田均稅來了,這個田能丈嗎?免役錢來了,按照財產交納免役錢的,他家得交納多少免役錢?

所以急了,開始胡說,開始搖旗吶喊。

因此王安石想先拿下這個大義。

用意是對的,可沒有做到,更是低估了對手的強大。

並且這個大義沒有拿到,反而讓趙抃不高興。從稱喟也能看出來,王安石用了公輩,趙抃卻用了君。你只是一個普通人,不是公,不是宰執。

實際王安石這麼做,反不及王巨,不講大道理,就是將這些困難擺在這裡,擺到檯面上來,再講解決的方法,以及可能產生好的與不好的後果。

那麼大家一起來討論,至少能爭取到許多溫和派大臣的支持,如趙抃。至於文彥博、富弼與韓琦這三大受益人,將水說得點着燈也不行哪。

不過趙抃還是沒有看出來,只有富弼看出來了,這小子要幹嘛,變法?堯舜禹湯?

於是他前面到京城,後面就對趙頊說道:“臣聽到中外之事,開始有更張,此必由小人獻說於陛下。大概小人動作生事,其間有所希翼。若朝廷守靜,事有常法,小人何望。

不久又說,今所進用,都是刻薄小人,小才雖似可喜,然害事壞風俗,須用醇厚篤實之人。

還醇厚啊,再醇厚下去,馬上宋朝能積欠三個億了。

這個黑窟窿,同樣與你富弼不作爲有着莫大的關係!

而且這番輕佻刻薄的話,也不是從你嘴中說出來的,要知道,你老人家多大年齡啦?

爲什麼?請看後來富弼退休後在洛陽修建的比洛陽皇宮還要奢侈的超級豪宅吧。一旦變法,富家

同樣是嚴重受害者。

趙頊這裡也做錯了,既然讓王安石變法,就得給王安石鋪路,文彥博在京城,不大好弄下去了。爲什麼又將富弼弄上來?而且王巨還說了,文韓富!

富弼最後讓王安石頂下去,但經他開始,率先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與唐介無關,他還在爭,王安石到了中書後,依然繼續想將那個十幾歲的阿雲弄死,爭個不休,王安石氣得不行,給他戴了一個朋黨的大帽子。將他活活氣得背疽發作而死。這個反對乃是爲了私仇。

趙抃反對乃是氣王安石大言不慚。

呂誨反對,那純粹是宋燦,何謂宋燦。就象後來某一處燦一樣,看不起他處人。實際宋朝南方提供財賦。北方提供兵源,是完美的組合,大家都有貢獻。但正是因爲這些宋燦,弄成了地域性的攻擊,導致國家不和。

這些反對聲音都是站不住腳的,只有富弼這次反攻,最終形成了嚴重禍害。

但現在大家都在局中,誰也看不清。況且如何改革,如何變法,王安石也沒有說。

因此還有許多人投奔這個變法大營,比如大程,比如小蘇。

小蘇上奏了一篇超級長的奏摺,大約有四五千言。

主要就是論述三件事,第一件事冗官,並且趙頊在王巨提議下,減裁了科舉名額與恩蔭名額,打下了裁官的基礎。有這個基礎了。爲什麼不淘汰老弱病殘貪暴闇弱的官員?這個裁官若做得好,一年多可以減少一千萬,少則減少五百萬貫以上的支出。

再者就是進一步裁兵。

兵是裁了不少。但還有很多,如戰鬥型的兵種,五十四萬多禁兵,十幾萬保捷、蕃落軍,還有大量弓箭手、土兵、強人、壯馬以及壯丁。另外陝西還有那麼多義勇。

國家當真需要這麼多軍隊嗎?

因此還能裁,最少還能裁去十萬。然後再將廂兵裁到三十萬以下。幾年後,國家在兵費上就一身輕鬆了。

最後就是冗費,但不是王巨所說的冗費,而是浮費。比如寺觀宮室,比如不必要的賞賜。

這三樣若是做好了。一年就可以節約三四千萬貫財帛,國傢什麼困難也化解了。因此又說。所謂豐財者,不是求財而益,也就是不能是變着法子斂財,而是去其害財者。

當然,他也不知道國家有那麼大的黑窟窿。

書上後,王安石很賞識,也提爲條例司檢詳文字,不過不久呂惠卿再次升官,成了太子中允與崇政殿說書,也就是帝師。這更使得司馬光暴跳如雷,這個呂惠卿也能做帝師?

有的黃公公不知道,但許多大的事件他還是知道的。

說完後,他呷了一口茶道:“王大夫,官家似有大作爲,以大夫之才能,鄭白渠竣工後,必能進入京城,輔助官家。”

“黃中使,我沒有多想,先將本職內事做好吧。”

“那是,鄭白渠事也尤關不小。陛下還託咱家問你那個馬。”

王巨的奏子到了趙頊手中後,先是合營,趙頊很平靜。無所謂,甚至是高興。雖然除夕那天是一個計策,轉移大家視線,似乎也成功了。

但這個器甲讓趙頊很擔心。

居然有這麼多不合格的器甲,如何作戰?

王巨這個奏子某些方面來得很及時,只是趙頊懷疑,能不能象王巨所說的那樣,幾年後僅是這種糖的利潤就能將所有器甲更換掉。

不過能換掉一點是一點吧,反正不需要朝廷支付多少錢帛,何樂而不爲?

至於與內藏庫合營,只要能達到效果,與三司合營也行哪。難道保捷軍就不是朝廷的官兵?

然而看到馬的事後,他又再次勃然大怒。爛掉了,處處都在爛,如何了得?

王巨答道:“那個馬我派了一些人手協助章質夫在暗查,已得到了一些初步證據。不過還請黃中使帶一句話給官家。馬雖數量不多,但這個先例不能開,一旦開了,這些將領膽子很大的,他們甚至能找各種藉口,瞬間將各騎兵營的戰馬一起賣光。所以請官家下旨,給臣一些便職,讓臣親自處理這件事。”

錢明逸不行的,太軟了,當然王巨也沒有必要說。軟有軟的好處,不會干涉他。

這便是王巨的辦法,向趙頊要官要權。

有這個權利在手,那麼可以直接繞過錢明逸進行處理了。

“這件事也非同小可,我一定替王大夫稟報官家。”

“那就謝過中使。”

黃公公迅速回去。

王安石變法大幕也在慢慢拉開,包括一些人事同時在不停地變動着。因此也變動着一個人。

張載找到王巨時,王巨正在渠工上。他看着王巨一身泥水,很是滿意,不管這個弟子心思多不多,但確實是一個做事的人,沒有辜負他的希望。

王巨也看到了張載,連忙從溝底上來,施了一個大禮,問:“恩師,你怎麼來啦?”

“我調到京城了。”

王巨要倒,京城現在那整是一個大火坑,我都不敢往下跳,你能跳嗎?

ps:我也鬱悶了,本來一章要碼好的,結果上網查一下張載的資料,然後電腦卡住了,隨後藍屏死機。一下子三千多字沒有了,只好重碼。()

第168章 坦白第126章 捉婿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359章 聰明人第555章 和平派第122章 賭第629章 條件(上)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317章 坐臥者第306章 愛護第77章 意境第143章 柺子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759章 張睦(上)第130章 吻合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115章 四告(上)第741章 裂車(下)第799章 不敢碰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102章 蛋痛了第744章 擔擾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5章 夏國劍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630章 條件(下)第663章 老朋友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237章 三百斤第65章 拜節第181章 神文字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718章 拯救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790章 五天第359章 聰明人第60章 拒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525章 心機第25章 寶藏(下)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150章 葬花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658章 海戰(中)第86章 鬧大吧(五)第627章 動心第478 鼓聲(續下)第505章 飛天(上)第120章 上眼藥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627章 動心第348章 又坑了第145章 衙內第449章 非急第417章 請求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341章 釣魚第794章 讓(上)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57章 割土(下)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648章 海盜(上)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382章 掏心窩第632章 右孫吳第674章 惡婚(下)第690章 正統第166章 推官(下)第488章 泄露第138章 鄉黨第856章 割土(上)第606章 冒泡(中)第618章 大錢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43章 大哥第17章 有點少第331章 寬厚第87章 鬧大吧(六)第456章 拿捏(上)第306章 愛護第272章 來了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411章 第一天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334章 翻盤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311章 屠刀(上)第693章 完了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120章 上眼藥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
第168章 坦白第126章 捉婿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359章 聰明人第555章 和平派第122章 賭第629章 條件(上)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317章 坐臥者第306章 愛護第77章 意境第143章 柺子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651章 宋朝特色(上)第713章 西邊的消息第249章 九屍迎客(三)第759章 張睦(上)第130章 吻合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115章 四告(上)第741章 裂車(下)第799章 不敢碰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102章 蛋痛了第744章 擔擾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15章 夏國劍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630章 條件(下)第663章 老朋友第494章 會戰開始(上)第237章 三百斤第65章 拜節第181章 神文字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718章 拯救第482章 八個換一個第790章 五天第359章 聰明人第60章 拒第557章 最美麗的攻城第525章 心機第25章 寶藏(下)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150章 葬花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658章 海戰(中)第86章 鬧大吧(五)第627章 動心第478 鼓聲(續下)第505章 飛天(上)第120章 上眼藥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109章 三丁刺一第627章 動心第348章 又坑了第145章 衙內第449章 非急第417章 請求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341章 釣魚第794章 讓(上)第40章 空前危機第857章 割土(下)第342章 羣龍無首第648章 海盜(上)第714章 有點難聽第382章 掏心窩第632章 右孫吳第674章 惡婚(下)第690章 正統第166章 推官(下)第488章 泄露第138章 鄉黨第856章 割土(上)第606章 冒泡(中)第618章 大錢第439章 房杜李王第43章 大哥第17章 有點少第331章 寬厚第87章 鬧大吧(六)第456章 拿捏(上)第306章 愛護第272章 來了第733章 愛國人士(中)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411章 第一天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334章 翻盤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311章 屠刀(上)第693章 完了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120章 上眼藥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