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東明縣(上)

爲什麼致命?

請參考對韓絳的處罰,坐宣撫失律,意思就是你這個宣撫使沒有做好,因爲無能,犯了錯誤,因此貶知蔡州。

並且這事兒纔剛發生不久。

現在文彥博也因爲無能,樞密使沒有做好,那應當怎麼辦?

這一逼,活活將文彥博逼死了。文彥博只好說:“陛下,老臣願意告老還鄉。”

這一巴掌打得太狠,文彥博也沒臉呆在西府了。

那怎麼行呢。

孫固道:“陛下,王巨年青氣盛,持功居傲,言語不知輕重,居然對這麼多士大夫痛罵豎子,比成李林甫。陛下當重懲之。”

眼下重懲王巨怎麼可能?孫固這麼說,只不過給文彥博一個臺階下,不是文彥博一個人說的,八成大臣都贊成了,難道這麼多大臣全部是豎子,那一個不比你王巨大,有的都能做你爺爺了!

實際領頭的人正是文彥博。

然而孫固這一改說,許多大臣坐不住,一起紛紛進言。

趙頊擺了擺手說:“文公,你寫一份草詔,對王巨說我朝乃是天下之中國也,禮儀上邦,不能學習蕃夷小國,更不能言而無信。不管對錯,朕已寫了國書,那就要遵守信諾。讓他照國書上去做吧。至於扣壓使者,是錯誤的做法,今天我們能扣壓使者,明天西夏與遼國同樣也能扣壓我朝的使者。蘇武之悲劇將會重新上演。嗯,讓他向三名夏使認一個錯。就這樣,大家散吧。”

怎麼辦呢,如果因爲處罰文彥博,那就會涉及到一大片。

所以趙頊和了稀泥。

但不管趙頊如何和稀泥,文彥博寫完草詔後。據說被王巨氣得重病,然後在家養病了。

這是被王巨氣倒的第二個人。

而且文彥博影響太大了,因此彈劾的書奏又不停地飛向趙頊手中。

趙頊卻不動聲色。

文彥博這一回可未必是真氣出病。但在這時候,他不病怎麼辦。好意思來西府主持軍務麼?因此病一病,也好避過這個風頭,更能使輿論轉向。

詔書到了王巨手中。

下詔書的還是小黃公公,王巨便問了問朝堂上的情況。

小黃公公略略講述了一下,又說道:“明公,臨行前官家囑咐我對你吩咐,必須聽從詔令。”

王巨想了想,有些意會。一是趙頊暫時還不想黜免文彥博,儘管這可能是一個很糟糕的決定。二是既然滅不了西夏,做一些讓步吧,國家恐怕將重心偏向熙河了。

他點了點頭,命人將嵬名科榮一行放出來。

小黃公公嚇了一大跳,咋整成這樣子,快瘦得皮包骨頭。

王巨讓三個使者坐下,說:“官家讓某向你們道歉。”

嵬名科榮不作聲。

“某判斷失誤了,現在向你們道歉。”

嵬名科榮還是不作聲,他在牢房裡吃的苦頭太多了。不僅沒有吃好。還被那些囚犯天天在折磨。這是氣的。

王巨忽然拍着桌子說:“某都向你們道歉了,你們還想怎樣!”

呂寧趕忙搶過話頭說:“既然王知州道歉,就當它是一場誤會吧。”

“不急。某向你們道歉了,可爲什麼你們西夏出萬兩黃金,向刺客購買某的項上人頭?”

“啊,居然有這回事?”小黃公公驚訝地說。

“正要勞煩中使,將這些帶給官家觀閱。”王巨讓王紫川拿來一疊卷宗,上面記錄的是有幾人對王巨圖謀不詭,刺殺王巨也是不易的,不過面對着萬兩黃金的誘惑,有人還是心動。不過皆沒有成功。就被王巨的親衛捉拿,然後拷打出真相後。便砍了腦袋。

小黃公公翻了翻說道:“明公,還真要當心啊。”

當年夏竦張榜於鬧市。榜曰,有得元昊頭者,賞錢五百萬貫,爵西平王。

爲什麼有一個爵西平王?

想一想,如果讓宋朝的高手去刺殺李元昊,能辦到嗎?

所以夏竦希望這個重金與重爵,吸引西夏內部的某些人將李元昊幹掉。

但李元昊很坦然,回了一個文書,有得夏竦頭者,賞錢兩貫。

這成了夏竦人生中的一大污點。

可認真想一想,夏竦做錯了嗎?如果真讓他成功了,西夏沒有了李元昊,羣龍無首,慶曆戰爭會不會打得那麼悲催?

現在就是很類似,如果沒有王巨,三十萬大軍來了,即便不拿下環州與慶州,最少奪一個大順城的什麼。而且以前西夏就似乎出賞金買王巨的腦袋,導致王巨遇刺。只不過那時賞金還沒有這個重。

如果真有人幹掉了王巨,以王巨在西夏人心中的威名,梁氏也會真的給出這個賞金。

然而與李元昊不同,王巨身邊能有多少侍衛?王巨終是官,非是一國之主。

“黃中使,如果我要求西夏將這個賞頭令取消後,再釋放戰俘,想來不過份吧。”

“這個……似乎……”小黃公公真答不出來,詔書是讓王巨釋放戰俘,可這個賞頭令懸在那一個大臣頭上,都不舒服啊。

王巨也不等小黃公公答覆,對嵬名科榮三人說:“你們回去,對你們的樑太后稟報,什麼時候那個賞金取消,什麼時候我撤出鹽州,當然,也會釋放你們西夏的戰俘。”

並沒有爲難嵬名科榮,更沒有提出過份的條件,嵬名科榮三人便騎馬回去稟報了。

小黃公公擔心地問:“就是西夏取消了這個賞金,你將戰俘釋放,他們又重新拿出這個賞金,那怎麼辦?”

“暫時不會了,西夏國內經過這一戰後,被打成一片狼籍,如非是宋朝財政困難,說不定這一戰就能滅掉西夏。”

王巨拼命地將這句話咬死。

大好機會,但我並沒有滅西夏。能說我好戰嗎?

誰讓和平是主流呢。

“唉,唉。”小黃公公不知道真相,因此聽後連連嘆氣。多可惜啊。

相信以後趙頊每每想起來,也會感到可惜。

“他們需要的是恢復時間。除非我朝他處用兵,比如陳兵熙河,那麼西夏就又會提出賞金。畢竟他們將我高估,認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只要將我除掉,我朝長城倒掉了。但我那有他們想像的本領?”

其實這句話重點在前面,後面謙虛的話不要當真。

只要小黃公公將這句話帶回去,便會給趙頊留下深刻的印象。哦。王巨乃是朕的長城哪。以後王巨就不怕某些人來對付他了。

“明公可以當之大宋之長城,”小黃公公誇讚道,又問:“西夏以後會不會遵守和議?”

“不會,只要他們恢復過來,馬上就會繼續抄掠,當然,他們可能會看情況,如果我在慶州,他們絕對不敢抄掠慶州。但我不在了,這段橫山。他們必要對付的。所謂的議和,只是他們爲了贏得喘息機會的舉措。就象當年李繼遷一樣。可是大家不死心哪,我只是一個知州。又能說什麼。”

王巨都不能說什麼,小黃公公自然不敢說什麼了,於是小黃公公回去覆命。

王巨同樣回到慶州城,他下了兩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是七天之後,所有在運鹽的百姓停止運鹽,必須回去。

這個運鹽就是搶錢,只要從囊駝口將一車鹽拉到前線幾個堡砦裡,百姓就能得到五六貫錢。當然官府拋去支付一部分給鹽州百姓採鹽的物資費用外,也能得到四五貫錢給三軍將士。

而且王巨將交鹽地點陸續的提前了好幾十裡。這無疑提高了運鹽的速度。

運一車鹽不到十天時間,就能得五六貫錢。但五六貫錢得買多少糧食,特別是慶州出產的是豆粟與麥。價格又不及稻穀貴。

王巨現在用了這個買人令,還能拖一拖,說不定能拖上一個月時間,那會給百姓增加多少收入?

但問題不能這樣想。

這個就象王巨穿之前的天朝,天朝生產什麼,什麼就便宜,買什麼什麼都貴。

生產什麼什麼就便宜,不僅是勞力成本低,那麼黑蜀叔們勞力成本豈不是更低,這還有漢人的勤奮,以及政府的基建、政策等因素在裡面。不僅勞力成本低,而且高效。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與後者有關。

中國不能生產的芯片,西方內部一塊可能只有十塊錢,但賣到中國,可能會賣到五十塊錢。然而只要中國一旦能生產,馬上將價格壓下去,使其利潤空間下降,讓中國企業缺少研發資本與積極性,從而達到打壓中國技術升級的目標。

這又象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電影的保護月。

引進西方大片,有很多好處的,能讓國內電影人看到與外面的差距,擴容市場,正是西方大片的拉動,許多觀衆走進電影院,因此院線多了,市場容量大了。但付出的,卻是許多利潤被西方人拿走,另外許多人被進一步地洗腦。爲什麼產生那麼多美分帶路黨,這是多種渠道蠱惑的,其中這些大片也是功不可沒的渠道之一。

所以得給國家電影一絲生存壯大的空間,不然就乖乖地看幾輩子西方大片,乖乖地看着許多人被這些大片洗腦,乖乖地看着這些利潤被外國人拿走。

而且電影產業那可是真正的無煙化產業,它不僅提供着稅務,同樣也提供了無數的就業機會。

難道這做錯了嗎?

那個國家沒有保護政策,就象華爲爲何不能進入美帝?

這兩者有着很大的關連,那就是想要不被人卡住脖子,必須自己手中得有。

現在手中得有什麼,糧食!

夏收就要開始,可因爲前面利潤太高了,許多百姓幾乎快要將地裡的莊稼都要忘記掉。

不但夏收,還有秋收呢,如果秋天的莊稼現在不管理,也休想指望秋天到來,會有一個好收成。

如果整個環慶二州莊稼欠收,那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而且經此一戰,陝西路的儲糧也耗之一空了,再加上王安石爲了發放青苗貸,收縮了後方的供給。這還不是嚴重的問題,最嚴重的是王巨本想對付司馬光,卻不料變成了文彥博。

文彥博眼下被王巨三記耳光打蒙了頭。

不過等他元氣恢復過來,會怎麼做?只要他努努嘴,沿途官府用各種理由搪塞一下,環慶二州就會出現糧食危機,最少糧價會飛速地上漲。

一旦出現這種局面,那就要輪到王巨悲催了。

因此王巨讓百姓回家務農了,那纔是你們的本職……

但運鹽並沒有結束。

王巨又下了一條暗令,那就是將表現好的戰俘甄別出來,不過他將數量又提高了不少,變成了四萬五千戰俘,前面橫山地區外加釋放的戰俘已經有兩萬多名了,這個釋放的數量已經接近四分之三。與朝廷詔令無關,而是王巨心又軟了軟。

不過也不是那麼容易就釋放回去的,這些戰俘將會押到橫山集結,然後讓他們運鹽,每人達到二十石青鹽後,纔可釋放。

這有點兒麻煩,這麼多戰俘,有的在修路築堡,有的在運輸物資,並且有一部分還在後方運輸物資。

王巨輕聲說:“先將後方的戰俘甄別,再立即送到前線,至於物資,則是重新徵調百姓吧。再派人暗中揚言,非是乃慶州想苛徵百姓,乃是朝廷軟弱,再三勒令慶州釋放戰俘,不得已只好徵用他們。”

“這樣,就會徹底與文公走到了對立面……”章楶擔心地說。

“不這樣做,我也與文公走到了對立面,但這樣做了後,至少在普通百姓心中,我佔據了道德點,也不會讓人從中做文章。”王巨淡淡地說。

還有一條,王巨並沒有說,那就是東明縣事件……()

第623章 自保第766章 天機第381章 五分心第276章 威名(下)第507章 逆轉(上)第366章 誣奏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87章 鬧大吧(六)第82章 鬧大吧(一)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453章 三十萬第19章 天翻地覆第850章 磨古斯第118章 舅家第354章 驕傲(上)第729章 考驗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649章 海盜(中)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72章 提醒第10章 檢查第441章 火拼第127章 好高第164章 蕃騎(下)第768章 反轉(上)第625章 有過第371章 爲難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691章 不滿第268章 龍手(下)第478 鼓聲(續下)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79章 人選第373章 增兵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821章 一家人第92章 第一躍(二)第743章 逼第179章 兄弟第437章 大人物第231章 迷惑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472章 迷宮(中)第679章 黃雀(上)第750章 張睦(下)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729章 考驗第719章 雙鵰第574章 維穩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258章 屹立(上)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451章 聖斷第530章 跑吧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215章 希望第606章 冒泡(中)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175 新私商(上)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312章 屠刀(下)第214章 故人第731章 假像第458章 胃口好第424章 軍監司第273章 撈好處第92章 第一躍(二)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478 鼓聲(續下)第422章 楹聯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768章 反轉(上)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41章 火拼第861章 堯舜(下)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561章 扯皮第252章 地獄(下)第74章 成親第6章 上岸第591章 良臣第592章 修房子第238章 不能比第111章 挑戰第824章 遲了第17章 有點少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856章 割土(上)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619章 拉尼娜
第623章 自保第766章 天機第381章 五分心第276章 威名(下)第507章 逆轉(上)第366章 誣奏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288章 莫明其妙的拜訪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87章 鬧大吧(六)第82章 鬧大吧(一)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522章 你們回家啦第453章 三十萬第19章 天翻地覆第850章 磨古斯第118章 舅家第354章 驕傲(上)第729章 考驗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649章 海盜(中)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572章 提醒第10章 檢查第441章 火拼第127章 好高第164章 蕃騎(下)第768章 反轉(上)第625章 有過第371章 爲難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691章 不滿第268章 龍手(下)第478 鼓聲(續下)第786章 動手了(下)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79章 人選第373章 增兵第770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821章 一家人第92章 第一躍(二)第743章 逼第179章 兄弟第437章 大人物第231章 迷惑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472章 迷宮(中)第679章 黃雀(上)第750章 張睦(下)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729章 考驗第719章 雙鵰第574章 維穩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258章 屹立(上)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668章 第二國(下)第451章 聖斷第530章 跑吧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215章 希望第606章 冒泡(中)第677章 溫水之戰(上)第175 新私商(上)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454章 美麗的物事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312章 屠刀(下)第214章 故人第731章 假像第458章 胃口好第424章 軍監司第273章 撈好處第92章 第一躍(二)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478 鼓聲(續下)第422章 楹聯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768章 反轉(上)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441章 火拼第861章 堯舜(下)第408章 各自找朋友(上)第561章 扯皮第252章 地獄(下)第74章 成親第6章 上岸第591章 良臣第592章 修房子第238章 不能比第111章 挑戰第824章 遲了第17章 有點少第789章 宿命之傭第68章 悲催的馬政第856章 割土(上)第372章 欣喜若狂第619章 拉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