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十將-血衣

“難道要開戰?”康成心中擔心地想到。

但又不大象,因爲這一行看似人數不少,一營廣銳,一營蕃騎,一營保騎,一營保步,還有兩營禁兵軍,幾乎達到了三千人。

人數不算少,可康成不相信,宋朝僅憑這三千軍隊就敢出境作戰。

難道是拉練,可拉練爲何這麼神秘?

康成想不明白,並且瓠子嶺所在的位置也不大妙,它並不位於大順城正前方,而在大順城西北一側,也就是說想撤退,必須從一些崎嶇的山道上才能撤到大順城,然而西夏若設一軍堵住退路,那麼前景就不妙了。

天色臨近黃昏,軍隊停下,康成一邊指揮手下紮營,一邊在胡思亂想。

然後他就看到溪邊站着一個人。康成走了過去,恭敬地說:“野利將軍。”

“我現在不姓野利了,名叫趙懷忠。”那個大鬍子蕃將說道,他就是那一營蕃落軍的指使,也是野利族人。隨着陝西鄭白渠建設完畢,還有邊軍的開墾,比如蔡挺在葫蘆川,王韶在渭源,郭逵在大三川口,邊軍糧食漸漸能自給自足。僅憑這一條,一年就要省下不少錢帛。

這種情況導致了西夏一些活不下去的部族紛紛來投,以前投,都讓宋朝送回去了,一是苟和,二是邊區的糧食不足,這些部族來投,會進一步帶來糧食壓力,但現在不同,正好來了。選派丁壯做弓箭手,讓他們墾田。所以許多西夏人叛逃到了慶州與延州。也正好,王巨收回疆砟堡。讓疆砟堡到大順城、荔原堡、柔遠寨這一塊扁平的不規則四邊形爲宋朝完全掌控。於是山那邊的許多野利族餘部,又逃到了慶州。後來在李三狗帶領下,編建了一個新蕃騎營。其指使是野利部一個大族的少酋長,弓馬技藝不凡,也就是康成說話的這個人。

“趙將軍,你部下真讓小的豔羨啊,所謂兵強馬壯不過如此。”

“哈哈哈。”趙懷忠大樂。

康成說了一會恭維話,又道:“趙將軍,你可知道我們這一行幹什麼啊?”

“小子。多嘴。”康成身後傳來一聲。

康成扭過頭,立即變色道:“是,種將軍。”

種世衡有八子,古、診、諮、詠、諤、所、記、誼。能打的是種古。種診,種諤與種誼,但老七也不簡單,他是种師道的父親。至於其他三人,也陸續用爲武將,只是名聲不顯,比如眼前的種將軍種詠,正是種家老四。種諤的四哥。

此行四位武將統領,是李信、劉甫、郭貴與種詠。

種詠踱了幾步。沒有怪罪康成,又走了回去,與劉甫他們嘀咕了一會,然後將三軍將士召集,說出此行的真相。

早先西夏派幾萬軍民前來十二盤築鬧訛堡,號稱十萬人。

爲什麼築這個鬧訛堡,其原因很簡單,一旦此堡築成後,白豹城與金湯城將會成爲一個整體。事實西夏一直也沒有築成,否則在史上後來宋朝反擊時,說不定就起到了作用。

李諒祚築了一回,結果大順城慘敗,其堡基也讓蔡挺命人催毀了。但也不是蔡挺無理取鬧,或者越境行事,更不是文官們所說的西夏境內,它屬於閒田地區,不歸宋朝,也不歸西夏。

現在西夏似乎在走下坡路,連連失敗,梁氏又將它拾起,然而也不是李諒祚所築的鬧訛堡,而是兩堡,在十二盤嶺北邊築的是鬧訛堡,南邊還有一堡,取名爲十二盤堡。用意還是一樣,將白豹城與金湯城聯繫起來,二是可以侵耕大片閒田,三是防範百姓叛逃。

燕達在綏州將西夏軍隊擊敗後,郭逵移檄宥州,梁氏害怕出事,雖號稱十萬人,實際遠沒有十萬人,其中將士只有幾千人,其他人全部是民夫。萬一宋朝變得激進,將環慶路數萬軍隊全部集結,這幾萬軍民就全部完了。

所以梁氏立即下令,停止築堡,讓民夫先行返回,軍隊繼續留守。

現在大多數民夫全部返回西夏,餘下的民夫不足萬人,以及幾千士氣低落的軍隊。

所以王巨都發生了誤會,他也不想這幾千宋軍白白犧牲,很早之前得到西夏築堡消息後,便寫了一封信給了李復圭,說了一句話,不要小看了西夏這些百姓,他們放下武器則是百姓,拿起武器則就是戰士。然後就思付,李復圭不會那麼傻吧,若那樣,在史上的大順城保衛戰還能成功嗎,儘管那一戰十分慘烈,似乎宋朝死了許多將士。

但很多他記不得了,而且現在的陝西讓他七弄八弄的,也漸漸與前世的歷史產生了誤差,甚至往後去誤差會越來越大。

李復圭當然也沒有那麼傻,看到王巨信後,只是一笑。再說,王巨也沒有權利讓李復圭怎麼怎麼去做。

西夏在築堡時,李復圭沒有動。

直到這時,才下了命令去偷襲鬧訛堡,原因也很簡單,現在西夏軍民不足兩萬人,其中真正的將士又不足四分之一,還分成了兩處。於是將四員偏將李信劉甫種詠召集,授以方略,又讓他們從荔原堡至瓠子嶺,從小道去鬧訛堡,先行將鬧訛堡這一部軍民擊潰,再調頭襲擊離大順城更近的十二盤堡。那麼不但可以擊敗西夏這支軍隊,還能最大限度殺傷這餘下的近兩萬軍民,以便取得戰功。

爲什麼是三千兵馬,因爲這次是奇襲,走了一條崎嶇的山道直插鬧訛堡,人多了必然行程緩慢,又容易暴露目標,現在三千兵馬,半騎半步,特別是兩支保捷軍與一支蕃落軍,其中有許多將士還參加過幾年前的大順城之戰。

力量不算小了。

但這個李信就沒必要向大夥兒解釋了。

而且李復圭爲了保證勝利,又請求保安軍的鄜延都巡檢使白玉帶領近千宋軍。從保安軍直插鬧訛堡的後方。

當大戰爆發時,白玉一千兵馬忽然殺到,敵軍必敗。

李信一口氣說完。幾千將士默默聽着。他們在心中都在盤算着,整個計劃看上去確實很完美。

一個是有心,一個是無心。宋軍這邊士氣也就那麼回事,不過西夏那邊士氣卻是很沮喪。

那麼這一戰勝算就有了八九分。

一旦大捷,收穫將非同小可。

第一是繳獲的器甲戰馬。

第二是物資,西夏發動了幾萬民夫來修堡,都帶着各種物資與器械。現在還沒有全部撤走,只要將他們打敗,這些物資大多就能爲自己所得。

第三就是糧草牛羊。這麼多人得吃,西夏人吃的是半葷半素,不僅有糧食,還會有許多牛羊。就象種諤去年那一戰。繳獲了近萬牛羊,實際何止,餘下的都分給了諸將士。

第四朝廷也會有一些獎勵。

這樣想着想着,大多數人眼中就閃着興奮的光芒,發財的機會來了。

李信與種詠看到士氣上來,點點頭,大家士氣上來,勝利又有了一份保障。並且前幾年也有例子。那就是種古種診奇襲折姜會,那次行程更遠。並且深入敵境,面對的敵兵更多。

他們也這樣想……了。

大軍休息了一夜,繼續踏上征程。

其實後世史書常見的地名,比如柔遠寨、荔原堡、大順城、金湯城、白豹城,都不是很遠,只是現在交通不發達,又位於子午山與橫山交界處,山多林茂,宋夏分界,否則即便普通的步行,任何兩處不過一兩日的路程。

他們這一行走的是小道,於是格外慢些。

還未到正午,軍隊抵達鬧訛堡下。

西夏役夫看到宋朝大軍,譁然道:“我們只是修堡,不與漢家爭。”

西夏人多稱宋朝爲漢家,中國,罕稱宋朝,這也是多數黨項人對宋王朝的不認可。

李信不理睬,他看了看,兩個堡都修了十幾天,天數不多,不過人數多,有的地方都修了一個好樣,堡牆大半人高了,不過還有幾個豁口。他騎在馬上,看着東西兩邊的豁口,下令兩支騎兵,也就是那支蕃騎與保捷騎,讓他們衝過去。

西夏人看到“講理”不行,只好反抗。

在西夏密集弓箭的射擊下,兩支騎兵迅速犧牲了十幾人,李信只好下令撤退。

這也只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就連康成在後邊看着,敵人的士兵數量真不多,多是役夫在反抗射擊。只要衝進堡內,大捷就有了,頂多是得付出多少犧牲。況且後方還會有一支強力的援軍即將到達呢。

李信又下了命令,讓兩支步軍在前方掩護,兩支騎兵在後面攻擊。

一般宋朝戰術是蕃軍在前衝殺,能撕破對方的陣型,後面禁軍跟上。若是蕃軍都撕不開對方陣型,即便派上禁軍作用也不大了。不但李信,種諤如此,王韶如此。只有呂惠卿異想天開,進行改革,蕃漢雜間進攻,結果失敗了。

然而面對一羣嚇變了色的役夫,還需如此嗎?

誰料到,隨着宋軍進攻力度的加大,堡內反擊的弓箭卻更密集了。

而且這是戰役型的大堡,對地勢選擇十分慎重,比如大順城的前身是西夏後橋寨,它在西山之東,范仲淹與蕃將趙明奪下後,立即在西山之西築城。再比如疆砟堡,也在山坡之東,王巨奪下後,將此堡毀去,改在坡西重新築堡,命名爲安疆堡。

之所以這麼做,取的就是地勢之利。

鬧訛堡也是如此,築在嶺東,居高臨下。

西夏人頑強反擊下,這次進攻又不果。

李信無奈,只好下令三軍壓上。

正常情況下,大軍交戰,雙方都需要保留一支預備隊以防不測,或突圍,或側應……不過兵無常勢,現在的情況是隻要衝進堡內,那麼就會迎來輝煌的勝利。這羣懦弱的役夫所仗的不過是地勢,現在李信用優勢的兵力強行衝鋒,似乎也沒有錯。

六營官兵分成兩路,步兵在前,騎兵在後,幾員主將殿在最後面指揮。

康成所在的廣銳軍也位於中間壓上了。

他們進攻的是北面那個豁口。

前面不時傳出喊殺聲,嚎叫聲,慘哭聲。

這一回戰事更加激烈,也意味着犧牲更多。但暫時還不會對康成產生危脅,他這一小隊也是清一色的騎兵,壓在後面的,一旦步兵衝進豁口,纔到他們正式衝鋒的時候。

就在此時,堡內揚起一面大旗。

幾乎同時,兩邊山嶺響起一聲聲嘹亮的號角,隨着大量的西夏士兵與手持着武器的役夫,從兩邊山嶺密密麻麻地撲過來。

眨眼之間,三千宋軍就全部被這些人圍困起來了。

康成頭皮一麻,心想,完了。不僅他,其他宋朝將士同樣也知道完了,他們中了埋伏。

李信眼睛茫茫然,但很快下了命令,讓中間兩營撲向兩翼,前面的步兵撤回,後面兩營騎兵掉頭衝向後方。

這樣的佈置也不能說不對,前面的步兵撲向兩翼不起作用,只有中間兩營撲向兩翼,才能將敵人的包圍時間延長,想阻止那是不可能了。那麼後面兩支強大的騎兵就能將後方的合圍圈撕開口子,三千兵馬才能逃出生天。

李信想法是不錯,不過他忽視了這裡的地形,山,山陵!

騎兵的優勢在這裡並不大。

慘烈的廝殺開始,整個宋軍也變成了一個奇怪的倒三角,李信幾員主將帶着兩營騎兵在正後方衝鋒,中間兩營宋軍在阻擋西夏人合圍,後方的兩營騎兵撤到中間兩營的空擋。

然而面對西夏精心的設計,無論李信怎麼衝,後面的伏兵都利用地勢將他們阻擋着,要命的是堡內的“役夫”同時也撲了下來。

但就是這樣,宋軍依然在頑強的反抗。

忽然西夏人傳出一道命令,傳令兵大聲呼喊:“殺兵不殺將,前方開圍一角。”

不是西夏人好心。

兵法圍三闕一!

西夏人這麼做正是暗合了圍三闕一,否則繼續戰下去,未必能將這幾千宋軍全部殲滅,即便能殲滅,付出的代價也很高昂。說不定久戰之下,這支以主要以役夫組成的軍隊會出現變數,還能讓宋軍反敗爲勝。

命令傳下,實際這比較噁心人的,用得着大聲呼喊麼?用旗幟就能指揮了。

傳令兵傳遞着大聲呼喊,前方迅速讓出一道口子,正好幾個主將本來殿後,現在卻變成了正前方。看到口子出現,李信幾將也不想死啊,帶着親信迅速衝了過去。

眨眼幾百騎兵隨着李信衝出生天,隨着西夏人將口子再次堵死。

幾員主將這一逃,餘下的宋朝士兵士氣一起跌落了,康成腦子嗡嗡作響,忽然大喊道:“隨我向北衝。”

不能再是阻擋了,那將是死路一條,只有強行向北衝,才能逃出去。

他的幾名手下,隨着康成向北強行突圍,也有一些機靈的宋兵同時與他們匯合着衝向北方。然而敵兵太多了,康成不知砍殺了多少敵人,卻總是衝不出去,相反的身後幾十名宋兵越來越少,只剩下了幾個人。

“殺。”康成大聲叫着,這不是爲自己而活,他家中還有溫柔的賢妻,兒子,還有一個老母親,自己死了,一家人將會迎來慘痛的命運。

眼看前方的敵人越來越少,突然他跨下的戰馬一聲長嘶,將他掀翻於地。

第157章 請權(上)第73章 自作孽第69章 泄密者第425章 侵利第42章 爲難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618章 大錢第617章 呵呵第211章 成事在天第63章 親戚第158章 請權(下)第504章 放棄第331章 寬厚第71章 天塌了第679章 黃雀(上)第685章 撈人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209章 真相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455章 存在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151章 弟仇(上)第177章 買撲第731章 假像第251章 地獄(上)第485章 人樣子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125章 有點難第206章 重諾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38章 垂涎第631章 不過第284章 應戰(下)第859章 落幕第84章 鬧大吧(三)第197章 大捷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20章 講道理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829章 機會?第214章 故人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332章 水與火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507章 逆轉(上)第12章 殿下(上)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301章 等機會第191章 初戰(上)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772章 不殺第666章 入彀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85章 鬧大吧(四)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81章 命案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592章 修房子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83章 鬧大吧(二)第252章 地獄(下)第386章 謠傳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794章 讓(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12章 殿下(上)第91章 第一躍(一)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792章 大捷(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276章 威名(下)第146章 相約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438章 求親第828章 青丹谷第739章 裂車(上)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540章 春雷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540章 春雷第805章 授業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629章 條件(上)
第157章 請權(上)第73章 自作孽第69章 泄密者第425章 侵利第42章 爲難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775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上)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618章 大錢第617章 呵呵第211章 成事在天第63章 親戚第158章 請權(下)第504章 放棄第331章 寬厚第71章 天塌了第679章 黃雀(上)第685章 撈人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209章 真相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455章 存在第383章 王八之氣第154章 小知縣(下)第151章 弟仇(上)第177章 買撲第731章 假像第251章 地獄(上)第485章 人樣子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293章 一個訪客第125章 有點難第206章 重諾第490章 這個夜晚不平靜(上)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589章 兩個蠢貨(下)第38章 垂涎第631章 不過第284章 應戰(下)第859章 落幕第84章 鬧大吧(三)第197章 大捷第566章 資本的開始(中)第20章 講道理第361章 很軟很暖和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254章 早晨的故事第829章 機會?第214章 故人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332章 水與火第119章 三個規則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507章 逆轉(上)第12章 殿下(上)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301章 等機會第191章 初戰(上)第695章 第三個(上)第772章 不殺第666章 入彀第319章 加強版韓琦(上)第85章 鬧大吧(四)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81章 命案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567章 資本的開始(下)第592章 修房子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83章 鬧大吧(二)第252章 地獄(下)第386章 謠傳第638章 一念之間(下)第100章 見龍在田(上)第794章 讓(上)第783章 如履薄冰第12章 殿下(上)第91章 第一躍(一)第455章 韓公,賜教第792章 大捷(上)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276章 威名(下)第146章 相約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438章 求親第828章 青丹谷第739章 裂車(上)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540章 春雷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540章 春雷第805章 授業第430章 大鬧宣德門第629章 條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