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三明

但最後就是蔡確也沒有同意,趙傭太小了,有礙國體。

不過大夥也能理解王巨的苦心,在外交上,自古以來,中原王朝一直很笨拙的,而對於這一點,王巨同樣排斥。

讓趙傭觀摩一下,無疑是現場教學,會給趙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最後在蔡確的提議下,大家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以趙頊爲主,王巨負責具體談判,再讓趙傭於邊上坐着,然後再召見高麗使者。

一會,趙傭帶進來。

不過高麗使者還要有好一會兒,才能被帶到皇宮。

王巨便上前,給趙傭講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剛纔他在殿中與諸人的對話,也包括了他所說的那個內聖外王與內王外聖,大約說了一遍。

趙傭擡起頭問:“太保,百姓齊心真的很可怕嗎?”

“還記得田單的故事嗎?樂毅連下齊國七十城,只餘即墨與莒城未下,即墨主將戰死,軍民共推田單爲主將,正是軍民齊心,最終反敗爲勝,這就是最好的例子。況且西夏還有那麼大的地方,還可能有遼國的支援,更不可疏忽大意。還有唐太宗如何滅突厥與薛延陀,每次都是在他們國內有變,百姓失望,諸族離心之時,唐朝才發軍征伐,一舉而剿滅。但唐太宗這麼做不是猥瑣,而是偉大,因爲這樣做可以減輕平伐的難度,降低國內百姓的負擔,減少將士的犧牲。”

聽到這裡,範純仁微微蹙了一下眉頭,王巨思想是很實際的,也就是很功利的,做爲一個老派儒者,多少有些不喜。

但他又不知道說什麼好,難道強壯自身、富強自己國家是錯了嗎?

王巨繼續說道:“還有一個例子,那就是我征伐阿里骨,阿里骨乃是回鶻人。吐蕃諸族心中不認可,又加上他用兵熙洮,先後慘敗,因此我一舉而殲之。如果阿里骨乃是董氈親生兒子。即便洮水與定西城大捷,臣也要勸陛下派使安撫,以免兩面開戰了。”

“董氈爲什麼推選阿里骨爲繼承人?”

“殿下能想到這個問題,很是英明,其實原因臣也不是很清楚。也許董氈那時病重,沒有想到諸族認可的重要性,也許董氈之母喬氏與李氏之間有着恩怨,故對李氏兩脈感情疏遠,如王韶用兵熙河,董氈只是略略派了阿里骨發兵救援了一下,雖救援了,但力度很小。因此他可能會在心中想,若是從李氏後人中挑選出一個贊普,可能他的妻子與一些親戚不保。還不如立阿里骨上位。”

這只是王巨的一個猜測,具體的,王巨真的不清楚了,就包括董氈那個契丹公主同樣也不清楚,不過這個契丹公主也送到京城,看遼使來怎麼說,如果遼國有興趣,宋朝則將這個公主送回遼國。但這個公主也只是一個宗室女子,不真的是遼興宗的女兒,耶律洪基的姐妹。遼國未必將她當成一回事。

“原來如此,那何謂清明賢明聖明?”

“政治清明,是指儘量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說具體一點。殿下,你聽說過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嗎?”

“是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這一句嗎?”

王巨差一點拍腦袋,這八個字現在還沒有出來呢,不過夫子《里仁》裡這段話意思也差不多,他點了一下頭說:“就是它,其實我想說一句,就是農民想要有好收成,必須要勤勞,商人想要賺取更錢帛,必須要開動更多的智慧,官員想要升遷,必須要勤政愛民,這就是道,而不是用其他非正常的手段,這世間不可能有真正的平富貴,但國家所要做的,是支持大家用道的手段去換取富貴,營造這種好的環境,也就是臣所說的公平的環境,或者是祖宗所說的齊人,它也就是臣所指的清明的政治。”

“好象很難唉……”趙傭道,他雖小,別的不知道,就說宋朝的兼併吧,連王巨都不敢深碰的,況論這種公平的環境。

“確實很難,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但做爲一個聖明的君王,可以用律法、稅賦、科舉、官員升遷的考覈,等多種手段,有意往這上面引導,那麼國家就可以理論上接近這種政治的清明。”

“那何謂賢明?”

“賢明包括了臣剛纔所說的官員想要升遷,同樣要取之有道,也就是勤政愛民,再補充一句,那就是要上輔君王,下安黎民百姓,公心多一點,愛國多一點,私心少一點,同時本人也要有才華,就象臣的恩師,他有德操,有學問,不過他長在教育儒學上,而非是在政治上,也就是做官的才華短缺了,所以還不符合這種官員的賢明,有了才華,再有了臣所說的公心,那就是一個賢明的大臣了。”

在這裡,王巨並沒有說什麼大公無私,對於大公無私,或者拾金不昧的玩意,王巨痛恨萬分,索性換一個詞得了,那就是存天理,滅人慾!普通人能做到嗎?能做到嗎!

“那何謂聖明?”

它分明是帝王之學問了,王巨看了一眼趙頊,趙頊微額,意思說吧,沒關係的。

王巨便道:“看到諸葛亮的進師表吧,它裡面就講了許多帝王的聖明之道,還有唐太宗的帝範,不過臣也大約地總結一下,首先是聽,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臣所說的這個兼,不僅是士大夫,也不僅是大臣中的某個人,而是天下所有人,士農工商,那麼才能明白天下所有百姓的需要,才能達到真正的明。”

“量才而用,將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比如沈括,用他來做邊臣,只會引來永樂城之慘案,但將他放在工部,卻是不二的人選。但做爲一個聖明的君王,還要切記一點,不以己喜而重用某人,不以己惡而排斥某人。比如唐太宗重用魏徵,就是君王用人的最好典範。”

“擇事,這世間沒有絕對的黑與白,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更不會有完美無缺的人,完美無缺的律法政策,任何一條政策落實下去,總會有人受益,有人受害。那麼就要聰明地去判斷輕與重,擇其重棄其輕,擇其有大益而棄其有大害,國家就能始終向前進,而非是向後退了。”

“善變,但這個善變非是那個不好的善變,而是要學會聰明及時的因時制宜制策,比如湟州,如果阿里骨不背叛我朝,臣用兵湟州。那叫窮兵黜賦,好大喜功,如果阿里骨背叛我朝,又是吐蕃的正統,頗得民心,那麼是否對阿里骨用兵,就要三思而後行,但阿里骨不是吐蕃正統,又不得人心,故臣及時用兵湟州。解除朝廷後患。”

“然而不能因此而好大喜功,比如赤嶺以西,如果臣欲圖虛名,替朝廷開拓不必要的疆土。率領大軍拿下草頭韃靼與黃頭回紇,那則是錯誤的做法。這世間只有永衡的道,比如祖宗的齊人,愛民,輕賦,但沒有永衡的法。就象榷茶,祖宗才執行時,利於茶農,也利於茶業種植的推廣,也確實增加了國家收入,繁榮了國家經濟,但隨後榷茶越來越成爲國家弊病之一,因此須變之。”

“恩威,剛易折,但只恩不威,則是無剛骨,則是不立,故此,臣去了湟州,也有殺人,殺人的目標就是立威,不過以立威爲輔,立恩爲主,更不能爲殺而殺,那不是恩威之道了,而是暴虐之術,亡秦之道!”王巨又將他對待西夏、河西數州與湟州三路不同的策略說了說。

“賞罰公平,再保持着祖宗以來樸素的作風,如果一個君王能做到這幾條,就能稱爲聖明的君王了。”

“但做人不應當誠實嗎?”

“殿下,做爲一個君王,對內要誠實,要聖,當然,當國家強大到沒有威脅之時,周邊諸夷對大宋都會變得誠實,那時候就可以誠實了。否則,則是迂闊的墨家,殿下,可以用墨家來治國嗎?可以學習宋襄公嗎?就象高麗,太宗之時,與高麗是盟友,但太宗伐遼之時,高麗有沒有出兵在後方牽制?結果太宗兵敗,高麗如今也屢遭遼國欺壓。那麼我朝應不應當對高麗誠實呢?”

強壯自身啊,範純仁心中忍不住地吐遭。

然而趙頊聽了卻很歡喜,只是在心中嘆惜,兒子還太小了,王巨所說的有些深奧,兒子多半聽不懂。

但他弄錯了,真要是趙傭長大成人了,王巨又不敢說這些了。

不過王巨一邊說着,一邊開着小差。其實王巨對這對寶貝父子身體都很關注,在路上他還旁敲側擊問了朱公公,今年趙傭在秋天也生了一場病,似乎是一場感冒,御醫看得及時,好得也快,也就沒有其他了。

這就證明了痛愛子女的還是自己的親父母,不過趙傭的母親朱氏在史上一直被打壓得很可憐,所以趙頊活着,趙傭才能得到精心的照料。

現在王巨看了看,趙傭的氣色也不錯,趙頊也許還能活上一段時間,這樣,趙傭熬過了最初的發育期,大約就能抗得住高滔滔折磨了。

其實史上趙傭也生下了子女,只是兒子只有一個,還死了,這才輪到大藝術家做了皇帝。

相信這場悲劇不會再上演了,那麼以他的天份,再加上自己的引導,未來宋朝會出現一個更強大的宋哲宗吧。

高麗使者便被帶了進來。

就是王巨解釋了真相,幾個宰相也不知如何回覆高麗使者,正好一起看好戲吧。

使者名字叫樸延順,來的不是他一個人,不過他是正使,只帶了他一個人進來。施完禮後,趙頊說道:“樸卿,這位乃是我大宋的太保王子安,他想問你具體的經過。”

王子安?樸延順看着王巨,眼中也露出敬佩的眼神,在高麗國也有人傳揚着王巨的事蹟,來到宋朝,他們則聽到更多王巨的事蹟了。

王巨說道:“樸使者,你們國書上寫得含糊不清,什麼遼東叛亂,什麼幾千士兵攻擊了遼國開州,能否說仔細一點。”

難道與宋人無關,樸延順心中想到,於是他將情況仔細地說了一遍。

“遼國經常騷擾你們嗎?”

“是啊。”

“遼國太強大了。那麼這幾千人一直沒有找到嗎?”

“沒有。”

“會不會是你們高麗國的義士自發的行爲?”

“不會,他們人數不少,好幾千人,如果真是有人自發的行爲。這麼多人離開家園,潛入女真部,再潛返回來,應當能查出來的。而且遼國派使帶來了繳獲的器甲,也比我們高麗器甲精良。”

“這麼古怪……我知道你們會想什麼。但我聽陛下將情況說了一說,心中隱約地有一個想法,不過你們高麗乃是我們的盟友,我必須得讓證明給你們看,來人哪。”

王巨喊來殿外的近衛,在他們耳邊吩咐了幾句。

幾名近衛迅速離開,一會兒他們抱來許多武器,王巨說道:“這是我們大宋的武器,看看與你們高麗武器有何不同?”

高麗與倭國武器都是從唐朝武器上發展起來的,比如倭國刀。它的樣範實際就是唐朝的橫刀,宋朝武器自然也是從唐朝武器上發展起來的,然而經過王巨在軍器械的修改,已經與高麗倭國武器相差很大了。

但樸延順並沒有說話,這意思也是明擺着了,雖然你們宋朝武器與高麗武器不同,但是可以仿製高麗武器,用來嫁禍高麗。

王巨又瞅了瞅樸延順:“樸使者,看你身體十分強壯,不知可否拉開一石半的勁弓?”

“一石半。能拉得起。”

“那就好,”王巨將樸延順帶到殿外,在遠處放着一塊大木板,拿出一把神臂弓說道:“你蹬開它。射向那塊木板”

樸延順按着王巨的教導,將神臂弓蹬住,再用手漸漸拉滿,然後手一鬆,箭矢發出尖厲的嘯音,向遠處閃電一般地飛去。眨眼便撞擊到木板上,生生將厚厚的木板紮了一個大洞,又頑強地飛了十幾步,才落在地上。

“樸使者,你自己量一量,有多少步。”

樸延順被神臂弓的力量與射程嚇壞了,他一步步地走過去,驚訝地說道:“一百五十步!”

“這只是最弱的神臂弓,還有更強的神臂弓,除了神臂弓之外,我們還有虎踞炮,火炮,這些更利害的武器,如果我們大宋顛覆遼東叛亂,爲何不支持這些利器。或者你又會想,我們大宋不欲公開與遼國交惡,但我還想說一件事,現在我們大宋不是原來的大宋了,滅交趾,滅大理,下占城,還有強大的吐蕃,也在眨眼之間拿下,我們大宋用得着如此畏懼遼國嗎?”

“不過……”

“不過什麼?”

“那個歲幣……”

“那是祖宗搭成的盟約,如果遼國敢撕毀和平,什麼歲幣也沒有了。這就是我代陛下的答覆,怕不怕,我們還有一個證明,這些武器厲不厲害?”

“厲害厲害。”

“明天我還可以帶你去看看虎踞炮,大霹靂彈,以及其他一些武器,讓你親眼看看它們的威力,如果你認爲你們高麗感興趣,我會安排快船,將你迅速送回高麗,你再與你們國王商議,你們高麗想要多少,我們宋朝就敢賣你們高麗多少。懂得我意思嗎?我們大宋敢公開將這些武器交給你們高麗對抗遼國,同樣也敢公開將這些武器交給女真人,何必仿製你們高麗武器出售給女真人,你們高麗武器能有多少殺傷力,如果那些女真人得到了我朝這些武器,豈不是讓遼國更加困窘?如果我朝都這樣做了,你還不相信,我馬上將你帶到軍械監,看器甲製造與流出的賬冊,你翻一翻,有沒有相關的器甲流向遼東。”

這一繞終於將樸延順繞糊塗了。

王巨又說道:“因爲你們國書上寫得不清楚,因此剛纔我與陛下、諸公交談時,也只是做了一個大約的猜測,要麼就是你們高麗內部有義士看到遼國屢屢欺壓,心中不平所做的義舉,要麼就是一個大家都疏忽的國家暗中授使人做的。”

“那個國家?”

“倭奴國,”王巨說完,向侍衛又努了努嘴,侍衛一會兒拿來一把倭國刀,王巨說道:“樸使者,這正是倭奴國生產的戰刀,你看看鋒利是否。”

倭國刀嘛。而且還是剛纔王巨刻意讓近衛從市面上買回來最好的倭國寶刀,豈能不鋒利,最少比高麗武器好上幾十倍!

樸延順眼中迷茫了,喃喃道:“倭奴國?”

王巨對這羣棒子很是卑視。如果不是中國幾次相救,早在史上被倭國滅掉多次了,但這羣棒子不但不感恩,反而最排斥的卻是中國人!不但全是一羣白眼狼,而且還超級不要臉……

當然。這個心情只能放在心裡,他又說道:“我朝有技術仿製,倭國也有技術仿製,並且可能質量都比你們高麗好。”

“他們爲何要這麼做?”

“倭國位於海島上,也是多震地帶……還有龐大的火山羣,生存環境比較惡劣,因此他們想上岸,還記得唐朝時,倭國就曾派軍隊入侵你們高麗,只是被唐朝大將劉仁軌擊潰。這才退了回去。現在無論你們高麗,或者我們大宋,或者遼國,都達不到唐朝的高度。但倭奴國休生養息了這麼多年,國力越來越強盛,並且近些年還探得了大量的金銀礦藏,國家也變得富裕。因此我剛纔與諸公推測,如果不是你們高麗國內義士之所爲,那麼必然是倭國之計策,這叫一石三鳥。一旦利用得當,我們三國將全部交惡,首當其衝,你們高麗國最弱最小。但離倭國也最近,當你們高麗節節敗退之時,說不定遼國又在與我們大宋開戰,倭國軍隊就可以從你們高麗登陸上岸了。”

趙傭與幾個宰相全部知道真相了,但也全部聽傻了……

樸延順同樣也繞暈了,他說道:“當真?”

“真不真。你們還有一個辦法驗明我的推測,可能這些人學了你們高麗的語言,但我不相,所有人都學會了你們高麗語言,因此必有人說倭國語言,而且遼國掃蕩到了現在,也抓住了一些戰俘,你回去後,讓你們國王寫一封國書詢問即可,當然,你們也可以嫁禍於我大宋,但那樣,你們高麗必將失去一個最重要的盟友。”

王巨說完後,對一個近衛說道:“你將樸使者帶到軍器監賬房,讓軍器監的官吏給他觀閱所有賬冊。”

近衛將樸延順帶走,王巨拍了拍手說道:“陛下,殿下,問題解決了。”

趙頊啞口無言。

王巨說道:“陛下,秦國之所以強大,一是商鞅變法,不能看司馬遷的評價,他評價是不公正的,商鞅對秦國的貢獻無可想像。二是幾代君王皆戰戰兢兢地治理國事。三是不好虛名,一點一滴地將疆域慢慢壯大,由是纔有了一統天下的實力。四就是聰明而又狡猾的外交,比如張儀使楚。所謂史書,就是讓後人以史爲鑑,秦國迅速滅亡當值得後人借鑑,但秦國如何從春秋幾十個、幾百個國家中,從戰國七國中如何脫穎而出,同樣也值得借鑑。”

“其實天下許多道理是一樣的,比如用兵之道,七分正,三分詭,比如儒家的內聖外王,國家外交亦是如此,以正爲主,以奇爲輔,只是片面地追求所謂的正道,往往反落了下乘,失之迂腐,反而被敵所乘。”

但不管王巨如何解說,這種顛倒黑白的手段,趙頊還是不能接受的,然而怎麼辦呢?

並且不得不承認,這麼做,是爲宋朝帶來了許多好處,至少遼國傷了很大的元氣,不僅是明年呢,沒有四五年時間,西夏那邊是不會平靜,最少沒有這麼長時間,百姓是不會對宋朝認可的。遼國傷了元氣,那麼更長的寶貴時間也就贏得過來了。

他擺了擺手說道:“王卿,高麗那邊不問了,說一說明年的安排吧。”

不用他吩咐,王巨也要說的。

當然,這僅是安排,具體的行軍方案,或者其他策略,也要隨着情況變化而變化,但大約的行軍路線變動不會太大……不過提前說了,軍隊行兵路線又沒有太大的異動,後方就不會生疑,這同樣很重要,畢竟那麼多軍隊,就是李世民在世,也會多少有些不放心的。

範純仁聽完後,撓着眉毛說:“太保,計劃是不錯,不過朝廷那有這麼多錢帛?”

別的不說吧,就說戰後的移民,西夏經過這次催殘,多處地區人煙稀廖,甚至有的地區都成了無人區,這反而是一件好事,正好移民了。

以西夏的地盤,還有那麼多豐饒之地,而且王巨還打算將一部分羌人強行打散安置在緣邊各州,那麼足以輕輕鬆鬆地安排三四十萬戶百姓。

移民的百姓也不用擔心,正好河東路人多地狹,土地緊張,不僅河東路,還有陝西路,陝西路許多地區因爲伐夏與永樂城之傷,人煙稀疏,但這是緣邊地區,京兆府一帶,包括同州、華州、耀州、河中府、鳳翔府,人煙皆稠密無比,真不行,還有利州路呢,隨着利州路移民的安定,家書的往來,利州路那邊還能動援許多赤貧百姓願意向北方遷徙。

這樣,可以疏散這些地區人口稠密所帶來的壓力,又可以使得西北漢人的比例可能達到一半,未來甚至越來越多,再也不會成爲塞外胡地之所了。

然而不能學習王莽強遷移民哪,僅是這麼多移民的安置,就不知得花費多少錢帛。

如果遼國出兵,兩國再來鏖戰一場,王巨打舒服了,但國庫怎麼辦?後方怎麼辦?

第259章 屹立(中)第200章 動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205章 禁馬第359章 聰明人第743章 逼第367章 變化第414章 粗人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794章 讓(上)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724章 孤臣?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639章 八櫓船第768章 反轉(上)第166章 推官(下)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790章 五天第35章 關學第568章 隱患第574章 維穩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705章 殺母(下)第621章 膽子大第406章 來巧了第599章 白衣(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794章 讓(上)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492章 夜襲第441章 火拼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843章 朔正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739章 裂車(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121章 省試第564章 退一步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231章 迷惑第181章 神文字第634章 足跡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509章 逆轉(下)第359章 聰明人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806章 三國第421章 新世紀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244章 蕃奸第39章 勞動吧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647章 蘇茂蠻第704章 殺母(上)第150章 葬花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686章 山林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25章 寶藏(下)第396章 井田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50章 滿意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467章 兵臨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571章 貴人第795章 讓(下)第701章 場務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98章 祭父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501章 好牌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373章 增兵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80章 桑弘羊第474章 鼓聲(上)第177章 買撲第682章 嚇一嚇第555章 和平派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555章 和平派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86章 買安
第259章 屹立(中)第200章 動手第665章 半郡之國第667章 第二國(上)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205章 禁馬第359章 聰明人第743章 逼第367章 變化第414章 粗人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281章 可信賴的人第711章 苦肉計嗎?第794章 讓(上)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724章 孤臣?第653 披着狼皮的羊第818章 致命之旅第149章 東華唱名(下)第639章 八櫓船第768章 反轉(上)第166章 推官(下)第203章 兩位高人第790章 五天第35章 關學第568章 隱患第574章 維穩第253章 更上一層樓第705章 殺母(下)第621章 膽子大第406章 來巧了第599章 白衣(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170章 大功績(下)第794章 讓(上)第387章 天下第一武藝第492章 夜襲第441章 火拼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597章 兩難之地第707章 會不會殺人第843章 朔正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739章 裂車(上)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121章 省試第564章 退一步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558章 替死鬼(上)第231章 迷惑第181章 神文字第634章 足跡第583章 致命的耳光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509章 逆轉(下)第359章 聰明人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210章 謀事在人第806章 三國第421章 新世紀第132章 章家之傑第244章 蕃奸第39章 勞動吧第364章 十萬火急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647章 蘇茂蠻第704章 殺母(上)第150章 葬花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686章 山林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25章 寶藏(下)第396章 井田第681章 給我一把傘第50章 滿意第274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467章 兵臨第一百〇四章 公主怎麼辦下第846章 上海務(上)第571章 貴人第795章 讓(下)第701章 場務第218章 王巨的審判(下)第98章 祭父第863章 遺臭萬年第501章 好牌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373章 增兵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380章 桑弘羊第474章 鼓聲(上)第177章 買撲第682章 嚇一嚇第555章 和平派第350章 大家比着坑(下)第555章 和平派第752章 找骨頭(上)第486章 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