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

袁世凱最終還是走了,或許是因爲之前的經歷,已經讓他看清楚了一切。儘管張野再三挽留,可最終還是沒能留下袁世凱。

不過袁世凱在離開之前,卻給張野留下了一句話,這讓張野再次萌生了想要留下袁世凱的念頭。可不管張野怎麼挽留,都沒能挽回袁世凱離開的心。

‘如果你不能把這個國家帶向強大,或者讓我認爲你不如我,那麼我會不惜一切代價起事,並且用盡一生去推翻你的政權。如果你想用我的那些舊部,我會寫信給他們,讓他們安心服從你,若你不想用他們,也請不要爲難他們,讓他們離開,或者幹他們想幹的事。’

這是袁世凱在離開的時候親口告訴張野的話,無論如何,張野也不會想到,如此一個愛國,愛民的人,竟然會被某些人扭曲成竊國大盜。

雖然張野從未將他當過竊國大盜那樣看待,但是說實話,張野對袁世凱這個人還是抱有一絲懷疑態度的。

可是現在,張野將那些懷疑拋到了九霄雲外,張野不會再去懷疑他,也不會派人去監視他。所謂的竊國大盜,他竊了誰的國家?民國嗎?如果當年不是袁世凱倒戈相向,就憑他們那點能力,能推翻清朝嗎?

若是袁世凱一心想要幫助清朝,鎮壓那些革命黨,他們還能有後來嗎?某些人只是不甘讓袁世凱上位,所以纔會想出了那麼多的罪名強加給他。

歷史,始終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他們可以不顧歷史的真相。肆意的記載在所謂的史書中。讓後人以爲他們的做法都是對的。而那些反對者全都是錯的。這樣的行爲,讓張野感到恥辱。

“皇上,他就是這種人,始終不肯放下自己的尊嚴。”一直在屋內旁聽的徐世昌走了出來,無奈的說了句。

“怎麼?難道讓他爲中華帝國效力真的就有辱尊嚴嗎?”張野呆呆的望着天,一代梟雄,就此隕落,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袁世凱將再也不會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因爲自己是不可能給他機會的。

“那倒不是,他的離開其實早在我預料之中。你們本是兩個時代的人,強加在一起是不可行的。”徐世昌繼續說道。

“兩個時代的人?”張野不由一陣自嘲,他和袁世凱的確是兩個時代的人,但他知道,徐世昌所說的兩個時代並非這個時代和後世,而是說張野的思想和政策跟袁世凱出入太大,而袁世凱又根本無法接受這種大跨步似的發展,所以。兩人在思想上是兩個時代。

“卜五大哥,以後還得靠你了。國家初立,政府急需擴張,人員方面一定要把好關,寧缺毋濫,否則日後便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張野若有所思的吩咐道。

徐世昌一愣,很快便明白了張野的意思,道:“我會把好每一關的。”

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指的就是那些官員。此時必須要抓好隊伍的建設,否則讓人在初期混入隊伍中,日後產生了什麼惡略影響之後再去改正的話,未免就有些太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到了那時,有些人可不是你想動就能動的。

當利益集團形成了以後,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你。這一點無論是在後世,還是在現在,又或者以前的滿清,張野都有很深的感慨。

慈禧也知道國家不改革是不行了,並且支持光緒進行改革,可是再往後,她爲什麼親自叫停了改革?不正是因爲那些利益集團從中阻撓,迫使慈禧不得不出面進行阻止嗎?

利益集團,永遠都是附在國家身上的蛀蟲,你永遠也不可能打盡,但也永遠不能讓他們有繁衍的機會。現在正在進行全國大發展,正是讓這些蛀蟲得以快速繁衍的時機。所以,現在纔是最緊要的關頭,不僅要努力發展經濟,同時還要關注隊伍的情況,嚴防利益關係的形成。

“史官,把今天的談話一字不差的記錄下來。”徐世昌走後,張野對着一直跟在身旁的史官說道。

歷史上每一個皇帝的身邊都有一個,或者兩個史官跟着,他們要不停的記錄着皇帝說過的每一句話,做出的每一個決定。但是最終是否記入史冊,則由皇帝說的算。

所以,這種情況也就造成了很多問題,我們從史冊上了解到的全都是好的一面,所有不好的全部都被刪減掉。而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們只能從其他的史書上了解到,也就是所謂的野史。就是那些沒有在正史中有過記錄的事件,大多都出現在野史中。

“皇上,袁大人是您的手下敗將,您若是不想詆譭他,大可在史書中記錄下袁大人所做過的一些事情,或者是現在的決定。完全沒必要將所有的話都記錄下來。”史官善意的提醒道。

他很清楚一旦這句話被記錄下來,之後會產生什麼情況。等於就是將今日的談話公佈於衆,袁世凱的地位將會飛速躥升。那麼問題就來了,袁世凱的地位提升了,那就必須要削弱皇帝的一些地位,這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決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功高震主的人,往往都沒有一個好下場,而在此之後,他們的名字也將從史書中刪掉。歷史上不止發生過一次這種事情。

“歷史,就應該留給後人來進行評判,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誰都一樣,誰都不能逃脫被後人評判的命運。”張野慢慢的說着。

這段時間內,張野一直都在做這件事情。有關於回國之前的事,張野並沒有多講,只說在德國留學。這不史書是從北洋新軍開始講起的,從被貶,到袁世凱親自找上門,兩人談話的內容以及後來的約定。

再到與袁世凱之間的矛盾,甚至是賄賂榮祿與李蓮英都有詳細的記載。到後來再有如何到東北,如何回到山東,以及在山東發生的種種事情。

張野沒覺得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也從來都沒覺得自己比人更高一等。有些事情,既然自己做了,那就應該有膽量記錄下來供後人評論。甚至就連張野自己,在當初慈禧閱兵的那篇後面都留下了自己的評論,稱慈禧應該在當時就把張野殺掉,若是如此,清廷還能延續十多年。

張野緩緩的站了起來,也休息夠了,該去幹點正事了。新一輪的收復任務,如今還剩下雲南、貴州的南部、廣西、廣東、福建等地沒有收復,而且按照原先的計劃,再加上現實的情況,這一計劃將被拖延三到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而更遠一些的東北,新疆,青海,甘肅西部以及西藏地區,將會被列爲第三批收復的區域。而在那之前,必須要有個一年的發展期,否則的話,誰也無法保證在收復了那些地區之後,不會有其他的什麼問題發生。

五年了,自己用了五年的時間,推翻了清朝,收復了大半華夏國土,確確實實很不容易。以往在看電視的時候,總覺得古人們建立一個王朝到完全統一就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甚至他還嘲笑過古人的無能。

可是現在,張野親身感受到了這種難度。要考慮到其中的各種因素,不僅僅只是人,還有物資,環境等等,多到讓人想起來就覺得頭疼不已。

“皇上,美國公使田貝求見。”剛剛回屋批示了幾份文件,親兵便進來彙報。

“讓他進來。”張野點了點頭,一改之前的疲憊,強行打起精神。

幾分鐘之後,在親兵的帶領下,田貝一身正裝的出現在了張野的身前。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受美利堅合衆國的委託,前來向您遞交建交文書,希望能夠得到您的回覆。”田貝一臉正經的說着,完全沒有之前與王林交談時的輕鬆模樣。

“建交?”張野愣了下,疑惑道。

建交?張野似乎已經忘了這兩個字該怎麼寫?中華帝國成立的時間也不短了,他雖然還沒有舉行登記儀式,但這個皇帝的位置,卻是全國都認可的,現在差的也只不過是一個儀式而已。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提出來要跟中華帝國建交,這意味着那些國家還沒有承認中華帝國的合法性。對於這一點,張野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既然你不肯承認,那我就不要你的承認,就這樣下去,我自己依然可以把這個國家發展的很好,沒有了你們,我更加可以放手去做。

這個時候一個國家想要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是件很難的事。單從清廷就能看出來,諾大一個清朝,雖然與西方各國都有互派使臣,但名義卻是不同的,人家派到清朝的是公使,而不是大使。

這就意味着,你跟人家是不對等的,你派過去的是大使,人家來個公使就把你給對付了。如果西方國家承認了你這個國家,那麼肯定會派大使過來進駐的。

張野接過了田貝遞交過來的建交文書,上面寫的很清楚,是互派大使,這就意味着,美國已經將中華帝國列爲同等國家來對待,而田貝,也將是中美建交之後的第一個美國駐華大使。

ps:??感謝済みになった同學的月票支持!

第35章 沂蒙山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28章 預備役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198章 軍校行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17章 突圍?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55章 斬鐵良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7章 新的開始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25章 調兵第200章 辦學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0章 欺人太甚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208章 刺殺(3)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236章 拉攏德國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234章 首戰告捷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3章 賭注第19章 頤和園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章 重回小站第100章 組建政權236章 拉攏德國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6章 洋人來了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37章 打哪呢你?第217章 試探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79章 夜襲清營第8章 威力驚人第23章 三個月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
第35章 沂蒙山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28章 預備役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198章 軍校行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17章 突圍?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55章 斬鐵良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7章 新的開始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25章 調兵第200章 辦學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0章 欺人太甚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208章 刺殺(3)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236章 拉攏德國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234章 首戰告捷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3章 賭注第19章 頤和園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章 重回小站第100章 組建政權236章 拉攏德國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16章 洋人來了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37章 打哪呢你?第217章 試探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79章 夜襲清營第8章 威力驚人第23章 三個月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