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

光緒皇帝在思考着,翁同龢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他都要認真的去想一想。他不想在出現之前那種事情了,所以現在他必須要認真的去對待。

三個方法有最壞的,也有最好的,但是在光緒看來,每一個辦法都不是最好的。他雖然身爲皇帝,但卻感受到了太多的壓力。

單單只是一個改革就遇到了那麼大的阻力,更何況要封一個漢人王爺?若是真這麼幹的話,別的不說,滿清這一下子就要多出來許多的王爺。

功高勞苦的李鴻章,坐鎮南洋的張之洞,只是這兩人就必須要封王的。而且這兩人人脈較廣,情況又不同,若是隻封張野而忽視了這兩位,那麼結局一定不能讓人滿意。

平衡,光緒現在要找的就是一個平衡點。既能擡高張野的地位,又能不讓其他老臣感到心寒。這纔是最重要的。

“翁師,如果將這三個法子合併,你意如何?”

許久之後,光緒終於想明白了,但他此刻也拿不定主意,還是想要徵求一下翁同龢的意見。

“哦?不知皇上想怎麼合併?”

翁同龢一愣,顯然沒搞清楚光緒想幹嘛?這三個法子可是自己想了半個月纔想出來的,而且在許多地方都經過無數次的推敲,最終才覺得可行。

但是在這其中,只需要一點對不上,就有可能全盤皆輸。而現如今光緒又想將這三個法子給合併,這無疑增加了成功的難度,只是不知道他想怎麼個合併法。

“答應張野的要求,給他錢,給他糧。同時要求他全面接管大清防務,務必要做到拒敵於國門之外,同時命令各地暗中準備好清剿工作,與此同時,我們再去拉攏張野的部下。如果能讓他們反水,那自然是最好的。”

光緒直接將自己的想法講了出來。

“這個法子,好是好,就怕張野不上當。他能有如今這麼大的成就。腦子恐怕轉的比誰都快,否則的話,區區一二十來歲年紀,又怎能將幾萬人管理的井井有序?此計當慎用,若是被張野看破的話,恐怕以後再也沒機會與他交好了。”

翁同龢搖了搖頭,這種想法他也有過,但是很快的便被拋棄了。

張野能有今天,這也說明了他很聰明。知道大興安嶺不適合他發展,所以趁着朝廷大軍還未趕到之前便突出重圍。

因爲擔心在山海關被拒在關外。所以他直接乘船到山東,繞過了山海關的防禦。然後一頭扎進了沂蒙山那個險地,迫使朝廷無法徹底的摧毀他們。

而如今張野手握四城之地,雖然面積不大,跟整個大清比起來簡直就是區區彈丸之地。可他手下卻有好幾萬的軍隊。這些軍隊清廷是拿他們沒辦法的。

而且張野也不傻,若是 朝廷強令他接收全國防務,他會看不出來這其中的貓膩嗎?如果連這都看不出來,那麼值錢打敗日軍又怎麼解釋?一次或許是運氣,兩次也有可能是運氣,但是三次全是運氣不成?

正是因爲考慮到了這些,所以翁同酥纔將這一法子給拆分成了三個。想不到光緒又將他們給合在了一起。

所以,這一次翁同酥想都沒想的就直接否定了。因爲這個法子之前他已經論證過了,雖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不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大了,而且還根本就不在他們的掌控範圍之內。

“哼,我堂堂大清王朝。竟然拿這區區幾萬人毫無辦法,真是可恨,可恨吶!”

光緒擡頭看着房頂,心中悲憤萬千的怒斥道。

翁同龢不僅否定了他的想法,其實言外之意也是在告訴光緒。別看你有三條路可走,但唯一最安全的,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就是第一條路了。

因爲現在手下沒有足夠強大的兵力可以打敗張野,而張野的腦子又不笨,他應該會看穿這些計謀的。若他一直囤聚在山東,朝廷也拿他沒辦法。

一旦讓他接管全國的命令發出,那麼張野完全可以大肆的招兵買馬,然後就在山東練兵,而且以張野練兵的速度,恐怕要不了一年,他的部隊人數就能翻上幾番。

若是到了那時張野在出山東,直接控制周邊的幾省,然後在慢慢的循序漸進,恐怕朝廷就悲劇了。到了那時,打也打不過,也不敢打,只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

可是讓皇室放權,到幕後去當甩手掌櫃,這個光緒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因爲在中華歷史上幾千年的時間裡,從來就沒有過這種例子。

至於英國,那是他們的皇室無能,所以纔會被人給逼到那一步。光緒總覺得自己還沒到萬不得已的地步。再者,他也不想走那一步,畢竟進去容易出來難,一旦放了權,他這個皇帝當的還有什麼意思?以後還怎麼去見老祖宗們?

“陛下,大清目前的局勢也並非您所造成的。而且如今這幅局面,也很難再收拾了。利益集團早已形成,打是打不掉的。所以,改革是完全行不通的,除非朝廷能夠打掉這些利益集團。如果不行的話,倒不如效仿日本,那或許也是一條出路。”

翁同龢繼續勸阻着,反正他是不想跟張野爲敵,以目前來看,張野所表現出來的實力太讓人害怕了。

身爲帝師,翁同龢豈是常人?他早就把整個局勢給看清楚了。而且他也很清楚,只要張野願意,他甚至可以直接揮兵北上,直取京城。

但是到目前爲止,張野並沒有這麼做。爲什麼?翁同龢很明白,恐怕是張野因爲擔心目前手中兵力不足以控制全國,若是取代了清廷。這個國家將會四分五裂,那些封疆大吏們也可趁機獨立,好好的當一把土皇帝。

又或者被其他的某些勢力趁虛而入,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歐美列強。一個破裂的國家雖然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但換個角度來說,這樣才最符合他們的利益。

清廷倒了,新的朝廷還沒有控制這裡,那麼他們就可以不顧任何人的想法,派兵直接圈地,所有圈下的地都將是他們的勢力範圍。

而到了那時,新朝廷剛剛建立,內部不穩,根本就沒能力去跟歐美列強討價還價。唯一的方法便是隱忍,慢慢的發展,然後在一點點的討要回來。

或許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張野纔沒有取代現在的朝廷。但是翁同龢卻知道,張野早晚有一天是要取代朝廷的。

與其到時候成爲一個亡國之臣,倒不如趁着現在趕緊忽悠一把皇上,讓他採取一些措施,儘可能的保全這個帝國。只要清廷不倒,他就一日還是帝師,所有的權勢都不會離他而去。

哪怕光緒到了後面,成了甩手掌櫃,也依然無法去掉他身上帝師的名望。所以,不管最終的結局是什麼,只要清廷不倒,就損害不到他的利益,至於其他人,讓他們自己頭疼去吧。

“堂堂大清,乃萬國之首,又豈能效仿東瀛倭寇?這傳出去的話,讓大清的顏面放在哪?”

光緒很是頭疼的訓斥着,雖然他也知道這可能是唯一的方法,但他就是下不了這個決定,而且他也不敢這麼做。

光緒甚至已經想到了,一旦自己這麼做之後會是什麼結果。皇室的威望被縮到最小,所有滿人現有的待遇也將不會再有,因爲一個不管事的皇帝,是不會有人願意每年花兩千萬來養活你的族人。

到了那時,滿朝文武全都將會變成漢人,他一個皇帝也不過是傀儡罷了,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他甚至不用考慮該如何去面對已經死去的老祖宗,單單是這些還活着的滿人就能把他給吃了。這個責任光緒不想擔,也擔不起。畢竟這是幾百年來的規矩,到了自己這裡又怎能壞了?

“陛下,此刻決不能意氣用事,天下大勢如此,非人力可違也。老臣早已接到消息,那張野已將沂蒙山打造成軍事基地,裡面有各種軍工廠,日夜不停的開工建造各式裝備。無論是效率還是質量,都要遠超於南北洋。

而且老臣還打聽到,張野早已有了反心,假如現在朝廷趁着張野羽翼未豐便做出正確的決斷,雖也有可能亡國,但機率卻比什麼也不做小的多。但若是什麼都不做,大清絕對要亡,而且還是亡在張野手中。”

翁同龢直接跪倒在地,額頭緊緊的貼在地面上。

此刻他的身體已經被嚇的瑟瑟發抖,儘管如此,後面的那段話他也還是說了出來。伴君如伴虎,其實就是這個道理,隨時都有可能會沒命,但是有些話還必須要說。

這次翁同龢並不是爲了清朝,而是爲了自己,哪怕光緒要砍了自己,這話也必須要說。翁同龢就是在賭,而且還同時賭兩個局。

第一個他賭光緒不會殺他,第二個他賭日後張野上位之後,不會爲難自己。哪怕要罷官,也會給自己一個安穩的地方。

古往今來,還沒聽說有哪個帝師在亡國之後能有好命的。不是隱形藏名過着隱居生活,就是直接被殺。而翁同龢正是看到了張野手下無人,但卻又肯定要反,所以纔會這麼做,給張野留下一個看清大局的好印象,到時候任命官員的時候,多少也考慮一下自己。

ps: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天還有一章,是爲0心聲0的一萬起點幣打賞加更!

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84章 屈辱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236章 拉攏德國第8章 威力驚人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32章 卸磨殺驢?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57章 進攻之前第5章 練兵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86章 第一把步槍232章 多事之秋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53章 高士成譁變232章 多事之秋第97章 舌戰地主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87章 武裝警察第5章 練兵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9章 頤和園第61章 各方反應236章 拉攏德國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95章 徐州城破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9章 頤和園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99章 麻煩事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66章 神器自行車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9章 頤和園第221章 國債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41章 未來的路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98章 軍校行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209章 刺殺(4)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5章 練兵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8章 威力驚人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28章 預備役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54章 投靠?第76章 慈禧用計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0章 欺人太甚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49章 監視第73章 夜襲失敗
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84章 屈辱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236章 拉攏德國第8章 威力驚人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32章 卸磨殺驢?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57章 進攻之前第5章 練兵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86章 第一把步槍232章 多事之秋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53章 高士成譁變232章 多事之秋第97章 舌戰地主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87章 武裝警察第5章 練兵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9章 頤和園第61章 各方反應236章 拉攏德國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95章 徐州城破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9章 頤和園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99章 麻煩事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66章 神器自行車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9章 頤和園第221章 國債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41章 未來的路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98章 軍校行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209章 刺殺(4)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5章 練兵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8章 威力驚人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28章 預備役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54章 投靠?第76章 慈禧用計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0章 欺人太甚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49章 監視第73章 夜襲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