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何去何從?

————————————————

“張野,你不要胡來。”

看到漫山遍野的近衛軍旗幟,即便是恩澤也有些坐不住了。

事到如今他也看出來了,今日榮祿想要將張野給砍了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人家既然帶着兵來了,就決然不會束手伏法。

換做是恩澤的話,也不會做出這麼白癡的事情來,反正橫豎都是一個死,況且手中還有精銳的軍隊,自保還是沒問題的。

恩澤對於張野這個人並不瞭解,也不知道他是個什麼脾氣,更不知道他會不會直接下令部隊直接攻過來。

今日本想誘騙張野出營,然後在趁機將其拿下,卻不料對方早已料到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甚至在他們不知覺的情況下,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部隊埋伏在附近,將其包圍了起來。

張野這一手玩的果然漂亮的很,很是讓恩澤欣賞,但是恩澤同樣也意識到,若是今日不除掉張野,恐怕就真的要放虎歸山了。

而更讓恩澤驚訝的是,張野竟然斷言大清十五年內必亡,但凡是說出這句話的人,無論在什麼朝代,那都是砍頭的罪。

榮祿倒是沒將張野的話放在心裡,在他看來,清朝雖然這些年來有些不如以前,但國家的威嚴尚在,政府對於地方的控制力還在,而且國內也沒有什麼藥崩潰的跡象,再加上太后坐鎮,清朝一時半會還倒不了。

至於十五年之後,到那時光緒皇帝也就四十歲了,對於各種事務的處理,恐怕早就上手了,所以清王朝想要倒塌,那是斷然不可能的。

只是榮祿不知道的是,本來清王朝還沒事,雖然破破爛爛的,但也還不至於瞬間崩塌,可以說導致清王朝崩塌的主要原因便是慈禧奪權造成的。

再加上慈禧臨死之前弄死光緒,導致溥儀上位,而裕隆又沒有慈禧的魄力,也沒有慈禧的見識,最終只能下詔退位,清王朝徹底崩塌。

“是你們不要胡來纔對,我一直本本分分的練兵,榮大人,你敢說我是私自調動軍隊嗎?還有鐵良,當日太后的吩咐,你就真的沒聽到嗎?欲將置我於死地,那也要看看你們的拳頭夠不夠硬。”

張野狂笑着離開了包圍圈,沒有一名士兵敢上前阻攔,護衛也從那些清兵的手中拿回了自己的武器。

不遠處的軍隊一直遙望着,待張野離開包圍圈的時候。不遠處的士兵這才集結戰陣,收攏裝備打算回程,而馱馬更是被直接牽到了衆人能夠看到的地方,四五名士兵合力將炮管擡起放在平板車上。

“這個張野也太膽大了吧?竟然直接將火炮拉來?”

當看到火炮的影子之後,榮祿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

шωш▪Tтkǎ n▪¢ ○ 。

還好剛纔沒有采取什麼過激的行爲,否則的話人家一炮過來就完蛋了。恩澤因爲常年呆在黑龍江,對於京內的事情並不是很瞭解,也不知道張野的近衛軍從地上擡起來的玩意兒就是火炮。

“榮大人,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恩澤苦笑着看了看遠處張野的背影,只能將目光放在了榮祿的身上。

見了張野非但沒有采取措施,反而讓張野給嚇唬住了,這若是傳到太后耳中,他們幾人也難逃其咎,此時放跑了張野不要緊,但還要想一個可以保住自己命的法子才行。

“我們設下計謀在此打算捉拿張野,但此子早有懷疑,未曾中計,你我幾人始終未曾見過張野,你說我們該怎麼辦?”

榮祿看了眼恩澤,緩言道。

“大人,本官這就派兵封山,要將這張野困死在山裡。”

恩澤馬上就明白了榮祿的意思,張野心中有愧不敢前來會面,並且帶着軍隊跑了,而恩澤這邊因爲還要防備俄國人,所以也不能派出全部的兵力去圍剿,所以只能派兵封山,堵死他們出山的路,讓他們在山裡面餓死。

“恩,另外你通知俄國人一聲,我朝出現了一支叛軍,人數約爲五千人,現在就在大興安嶺內,讓他們防範着點。這小子沒糧的時候,肯定會出山搶糧的,搶了我們的倒是不要緊,可別去搶俄國人的,否則的話俄國人就有藉口出兵了。”

榮祿一邊說着,一邊擔憂道。

放張野離開,這是個無奈的決定,留有留不住,他也沒辦法,難不成還要拼死留下張野不成?再說了,這裡可是有一千多滿人呢,還有兩個高官,給一個協統陪葬不值當。

但是另一方面,榮祿也擔心張野會去騷擾俄國人,從而引起俄國人的不滿。

一旦張野斷糧,情急之下去搶了俄國人的糧,那事情可就嚴重了,俄國人才不會管你是不是叛軍,他只知道是清朝的軍隊,到時候舉兵來犯,大清拿什麼來抵抗?

天,剛剛暗,張野回到了臨時大營內,緊急召集起了手下的三員大將。

目前的駐地已經不能使用了,畢竟這裡已經暴漏了,若是繼續使用的話,很有可能會帶來一些不便的後果,也有可能引來無謂的戰鬥。

但是往哪裡去?繼續往裡走?他們有太多的輜重,繼續往深山走的話將會變的難上加難,馬匹和人倒是好說,在這種環境下趕路倒是沒問題。

可是車輛呢?火炮呢?糧食呢?這些東西該怎麼運過去?

以前總以爲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只要部隊往山裡一鑽就行了,但是真到了這一步之後,張野才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的困難

再往裡走,則意味着他們將會失去與外界的聯繫,得不到任何的補給,糧食還好說,大興安嶺此時飛禽野獸並不少,士兵們可以打獵爲生,勉強還能支撐下去,可是彈藥呢?

部隊能夠走到這裡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再往裡走,那是要死人的,畢竟裡面的情況誰也不知道,缺乏藥品,缺乏一切的物資。

採購糧食的隊伍也被召了回來,冬季棉衣等物資還沒有送到,這時候往裡走,則意味着死亡。

一個個的問題困擾着張野,讓他這個後世的高材生也無可奈何。

“要我說咱們就往這深山裡一鑽,找機會就敲他一下得了,也免的費勁兒。”

許久,憋不住的李三才終於開口了。

“若是鑽入深山,必然可以短時自保,可我們現在還沒有棉衣等冬季物資,在這深山野林中很難度過這個冬天。”

趙克明搖了搖頭,自從出征以來,趙克明是想的越來越多,考慮的方面也是越來越廣,頗有種參謀長的感覺。

“還有一個問題,一旦我們進去了,這想在出來可就不容易了,東北以滿人居多,蒙古則以向滿人靠攏爲主,很難有我們的生存之地。這大興安嶺內又荒無人煙,難不成我們還在這深山裡開闢出一個城市不成?再說了,士兵們也未必願意跟着我們在這深山裡呆上幾年,甚至十幾年。”

楊軍威也摻和了進來,發表意見道。

聽着三員大將的分析,張野雖然也贊同,但他卻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做,一旦進去了,可就真的出不來了,一旦進去了,這近衛軍的人心可就散了。

一旦人心散了,這部隊也就沒法帶了,可此時他們又能去哪?國內的政局還算比較穩,沒有哪個地方比較動盪可以讓他們去渾水摸魚。

他們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困難,而張野卻要拿出一個未來幾年的龐大計劃,一個可以讓自己一躍而起的計劃。

其實臺灣纔是張野理想中的地方,有大海相隔,此時的清廷也無力管轄臺灣,海軍也是全軍覆沒,只要他們到了臺灣,就有足夠的時間去發展壯大。

但是很可惜,此時的臺灣已經割讓給日本兩年了,雖然日本還沒有完全平復臺灣的反抗,但此時張野去了的話,也只能跟日本人拼個你死我活,而且在那裡的事情也傳不到大陸來,不符合張野的現階段戰略目標。

可現在自己又能去哪呢?用不了幾天,清廷就會宣佈近衛軍成爲了叛軍,所有的官道等道路都將對他們進行封鎖,一萬人的軍隊,放在四萬萬百姓面前真的不堪一擊,放在數百萬腐朽不堪的清廷軍隊面前,也依然是螳臂當車。

去哪?去哪?張野真是有種抓狂的感覺,無助,無奈與痛苦

一萬人,是否足夠掀翻清朝的統治?這個張野並不知道,此時的清朝還沒有經歷八國聯軍與日後的一系列事件,自己又根基不穩,沒有一個根據地,就這麼四處漂泊也不是一回事。

根據地,這個纔是張野的首要目標,而前提是,必須要有足夠多的人口,方便他募兵,地形也要便與防守,不能在新兵還沒有練成就失去根據地。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不能離北京太遠,八國聯軍事件還有幾年就要發生了,不管清廷那邊的態度怎樣,這件事情張野是要極力制止的,哪怕事情依然發生了,張也要將聯軍阻擋於北京城外,可以說這是對於華夏民族的一個交代,張野也必須要這麼做。

可是根據地要選在哪呢?張野的眼神中出現了迷茫,腦海中不斷的過着一個又一個的城市名字,但卻都不合適。

第22章 近衛軍第57章 進攻之前第102章 徐世昌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221章 國債236章 拉攏德國第177章 炸軍艦第96章 地主聚會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5章 練兵第149章 監視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44章 發大財了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74章 勸降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50章 剪辮子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77章 炸軍艦第52章 清軍偷襲?第9章 戰前對持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76章 慈禧用計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6章 洋人來了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208章 刺殺(3)236章 拉攏德國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33章 叛軍?第128章 預備役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98章 軍校行第207章 刺殺(2)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38章 反衝鋒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65章 高層會議230章 百廢待興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2章 怪陣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0章 欺人太甚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66章 趕盡殺絕第43章 一槍破城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230章 百廢待興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66章 趕盡殺絕第217章 試探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207章 刺殺(2)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4章 一鳴驚人第50章 剪辮子第9章 戰前對持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175章 黃雀在後
第22章 近衛軍第57章 進攻之前第102章 徐世昌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221章 國債236章 拉攏德國第177章 炸軍艦第96章 地主聚會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5章 練兵第149章 監視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44章 發大財了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74章 勸降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50章 剪辮子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77章 炸軍艦第52章 清軍偷襲?第9章 戰前對持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76章 慈禧用計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6章 洋人來了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208章 刺殺(3)236章 拉攏德國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33章 叛軍?第128章 預備役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98章 軍校行第207章 刺殺(2)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38章 反衝鋒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165章 高層會議230章 百廢待興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2章 怪陣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0章 欺人太甚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66章 趕盡殺絕第43章 一槍破城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230章 百廢待興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66章 趕盡殺絕第217章 試探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207章 刺殺(2)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4章 一鳴驚人第50章 剪辮子第9章 戰前對持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175章 黃雀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