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

這周的推薦位置不太好,結果成績也就很悲劇,諸位,咱不求有太大的長進,起碼也得保持之前的勢頭才行吧?拜託了,俺會努力的!

————————————————————

隨着時間的推移,幾十萬清軍終於出現在了臨沂城下,聲勢甚是壯觀,頗有一種不破臨沂誓不還的趨勢。

因爲清軍部隊參差不齊,加上抵達預定地點時間不一等緣故,所以先抵達臨沂的部隊並沒有展開進攻,而是原地駐紮,圍而不攻。

臨沂城北約十里,這裡被設置爲清軍討逆大軍司令部,也是榮祿棲身的地方。

古代行軍對於指揮所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就是統帥在哪裡,指揮所就在哪裡,所有的士兵跟着帥旗走,一旦帥旗倒了,那麼部隊便會以爲統帥出事了,然後便是潰散。

榮祿身爲兵部尚書,又是慈禧太后欽命的討逆大臣,自然有資格擔當統帥。而先前只開了上百炮便將榮祿給嚇跑的事情,也並沒有影響到榮祿接下來繼續擔任討逆大臣。

清軍人數衆多,龍蛇混雜,有綠營,有八旗,還有一些臨時拼湊起來的地方軍,手上的武器更是花樣百出,長矛,大刀,火銃,稍微先進點的也不過是少數八旗兵手中的騎槍,但這也是十來年前的老傢伙。

每一路大軍都有一個臨時任命的統帥,而三十萬大軍,便有十來個統帥,大多都是各自負責將周邊地區的部隊集結起來,然後開往臨沂。

而到了臨沂之後,他們又必須要到統帥那裡去報道,以便安排日後的戰事。

“老將軍,您可算是來了。”

馮子材老將軍剛一進入中軍營帳,即便是兵部尚書榮祿也急忙起身相迎,其他各路將領更是雙手抱拳,老老實實的恭迎馮子材老將軍。

作爲當年的抗法名將,馮子材在民間擁有很高的威望,與李鴻章和張之洞有所不同,他們兩個是在朝堂上有很高的威望與人脈,但是在民間的話,就要遠不及馮子材了。

既便是如此,在場的每一個人也不敢忽視馮子材,年近八十的馮子材,雖有一股軍人的氣勢,身上帶有滔天的殺氣,但在場的每一個人卻都能看到這位老將軍的身心疲憊,似乎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普通的漢人將軍是敬畏馮子材老將軍的威名,當年清法一戰,鎮南關大捷,大破法軍,並且最終擊敗了法國,這在漢人中可是給他留下了足夠的人氣,即便馮子材已經消失了十來年,但老將軍的微風依然不減。

滿人對於馮子材也不敢太過於放肆,畢竟年歲大了,又是清廷的功臣,況且又聽話,當年清法戰爭之後,清廷雖然取得了勝利,按理說理應重賞軍隊的。

可最終清廷卻因爲畏懼馮子材反戈,而下令馮子材解散部隊,當年即便是把馮子材都逼到了這種地步,馮子材也依然沒有造反。

甲午戰爭時期,馮子材再次請命率軍出征,而且最後也接到了清廷的聖旨,雖然最終沒有抵達戰場,但這也不能泯滅一位老將軍對於清廷的忠誠。

滿人是不想看見有哪個漢人出頭,當年之所以沒有做掉馮子材,則是因爲他的年齡比較大,清廷認爲他也活不了多久,而他的孩子也沒幾個有本事的,所以纔會置之不理。

但是對於張野,清廷卻不能淡定了,首先他本人就是一個年輕人,且有驚人的本事,若是不趁早剷除,日後必將是清廷的麻煩。

而且事實也印證了他們的猜想,就在他們動手的同時,張野似乎也預料到了,並且反擊了清廷一把,最終造成了如今這幅局面。

“榮大人,爲國分憂是每一個臣子都應該做的事,老夫年歲雖高,但是還能打。”

馮子材笑着婉言道,並且推脫了榮祿想要給自己落座的想法,滿帳篷數十人都站着,就他一個人坐着很不合適,然而在馮子材看來,年紀大並不是享受特權的藉口,既然到了軍隊,那就要一視同仁。

“老將軍不愧是老將軍,此次出征有老將軍坐鎮,想必我軍必然可以取得大捷,甚至全殲反賊張野。”

見馮子材依舊固執,榮祿也不在推脫什麼,反而對着馮子材吹噓道。

“榮大人,還請安排日後戰事,老夫手下將士早已是摩掌擦拳,就等着一戰了,若是等得太久了,恐怕下面的人會手癢癢忍不住。”

馮子材是什麼人?豈能聽不出榮祿話裡的意思?對於那些吹噓的話,馮子材更是直接忽略了過去。

滿人爲什麼統治力下降?就是因爲他們太注重於形式了,做什麼事都喜歡搞面子工程,而不務實,所以纔會落得如今這幅局面。

馮子材年紀大了,脾氣自然也就跟着大了,與其有那功夫跟榮祿在這相互吹捧,還不如多想想辦法如何破敵。

所以,馮子材絲毫不給榮祿一點面子,直接請示戰事問題。

“這個……”榮祿先是一愣,沒想到馮子材竟然還是這幅脾氣,早就聽說不好與此人打交道,現在看來果真如此。

馮子材着急,榮祿可不着急,反正接下來又沒有他什麼事,而且即便是敗了,也不會跟他有任何關係,一想到之前自己接到的聖旨,榮祿的心中便是一陣喜滋滋的。

“老將軍,實不相瞞,昨日太后發來密詔,要我立刻趕回京城,並且任命老將軍爲此次征討大將軍,全權指揮三十萬大軍作戰。哎,本來還想着報仇雪恨呢,結果這……”

說着說着,榮祿將自己即將返回北京說成很不情願。

“榮大人,可否讓老夫看一眼太后的密詔?統領這三十萬大軍可不是小事,沒有密詔,恐怕老夫也不能心安理得的去指揮他們。”

馮子材倒是沒有介意,榮祿走了對於軍隊來說反而是好事,至少不用想幹什麼都得先請示榮祿。

萬一這昏庸的滿人尚書在做出點什麼匪夷所思的決定來,估計這次圍攻臨沂就會變成當年的海城之戰一樣。

“當然可以,這本來就是給老將軍的,還有這聖上親賜的尚方寶劍,若有不從者,可持此劍直接斬首。”

說着,榮祿一邊拿出了一份密詔,一邊將佩戴在身上的尚方寶劍取了下來,打算交給馮子材。

榮祿雖然有絕對的把握打敗張野,但這一次他的心裡卻真的很沒底,根本就不知道結局會是怎樣?

先前張野所展現出來的炮火威力很是讓他擔憂,榮祿生怕這一次與之前一樣,榮祿剛一開炮,自己這邊便會潰散。

清軍不能打,這在現在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所在,即便是有馮子材這般老將軍坐鎮,榮祿的心裡也依然沒有底氣。

畢竟馮子材的手下也不過才一萬餘人,跟槍炮齊全的張野相比,這一萬人還是有點不太夠看的。

“如此,老臣便接下這差事了,還請榮大人回京後稟告太后與聖上,老臣必將親帥大軍收復臨沂,殲滅反賊張野。”

看完了密詔,上面印着很清晰的官印,馮子材也就放心了,直接跪地接過榮祿遞過來的尚方寶劍,當即立下了軍令狀。

“好,好,老將軍快快請起,有老將軍在前線親自坐鎮,這次肯定可以凱旋而歸的,太后若是知道今日老將軍的英勇,估計也會很高興的。”

榮祿急忙扶起了馮子材,客氣道。

臨沂城頭,此時大軍壓境,張野也不敢在呆在城內的沂州府了。

將士們承受着巨大的壓力,雖然清軍不堪一擊,但他們若是圍而不攻的話,在一定時間內還是會給將士們帶來一定心理壓力的。

所以張野決定親自登上城頭,希望可以通過此舉來給將士們釋壓,沒了壓力,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戰力。

不過現在這種現象也證明了復漢軍雖然強大,但卻依然缺乏戰爭的考驗。

此時若是換成一支百戰之師的話,在擁有這種裝備的前提下,根本就不可能會有任何的壓力,因爲他們知道,清軍根本就攻不過來,甚至自己一開炮就會把他們給嚇跑。

當然了,這是士兵經驗問題,這個張野是沒辦法解決的,所以只能依靠自己的土辦法,讓戰士們稍微放鬆一些。

正是晌午,太陽高高的掛在空中,但溫度卻不高,穿着幾層薄衣,曬着太陽有着一股說不出的感覺。

張野一手拿着白麪饅頭,一手拿着一隻皮囊,裡面裝有清水。自從搶了地主以及各地官倉之後,部隊裡很少有食用粗糧的時候,即便有,也是白麪居多,摻入一些粗糧做成饅頭。

“誰那有鹹菜?給我來點!”

猛咬了幾口,張野只覺得嘴中無味,雖然大家都一樣,這種生活張野也不是不能適應,但爲了讓士兵們放鬆,張野也只好大聲的喊道。

“軍長,我這有個辣椒,你要不?”

一名士兵從衣服裡掏出一顆紅辣椒,看着張野問道。

“好傢伙,這可是好東西啊。咱倆一人一半,打完仗了我還你十顆辣椒。”

張野直接用手截斷了一半辣椒,一口扔進了嘴裡,然後再咬一口饅頭,有滋有味的吃了起來,而那名士兵則笑呵呵的點點頭,將剩下的半截辣椒塞進自己嘴裡。

這一幕讓城頭上的氣氛緩解了不少,不少士兵開始交頭接耳,不在是之前的鴉雀無聲。

“軍長,偵察營的弟兄們回來了,臨沂已經被包圍了,看人數至少有三十萬之多。”

城頭的氣氛剛剛緩和一些,親兵便再次仍來了一顆重磅炸彈,一時間所有人都將目光轉向了張野的身上,對於他們來說,只要張野不緊張,他們也就不會緊張。

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41章 未來的路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230章 百廢待興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章 不堪一擊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74章 勸降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138章 反衝鋒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77章 一語道破第80章 清軍潰敗第159章 下馬威第1章 重回小站232章 多事之秋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37章 打哪呢你?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2章 怪陣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208章 刺殺(3)第128章 預備役第39章 截擊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59章 復漢軍232章 多事之秋第217章 試探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3章 未戰先死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4章 一鳴驚人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25章 調兵第54章 投靠?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02章 徐世昌
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41章 未來的路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230章 百廢待興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2章 不堪一擊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156章 必須還擊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74章 勸降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138章 反衝鋒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210章 被逼瘋了的卜力第77章 一語道破第80章 清軍潰敗第159章 下馬威第1章 重回小站232章 多事之秋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37章 打哪呢你?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2章 怪陣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213章 緊張的氣氛第208章 刺殺(3)第128章 預備役第39章 截擊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59章 復漢軍232章 多事之秋第217章 試探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3章 未戰先死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4章 一鳴驚人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111章 黑山之戰白刃戰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25章 調兵第54章 投靠?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02章 徐世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