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

(感謝老朋友夢飛中華童鞋和麻羅童鞋的慷慨打賞!)

日本人這一次的動作讓把張野壓的有些喘不過氣來,大手筆,絕對的大手筆。

雖然不知道日本國內還剩下多少兵力,但這次他們至少來了一半還要多的部隊。若是加上第三師團的話,恐怕就真的有一半了。

山東,有大量的鐵礦,這是日本目前急需的物資。

想要通過和平的談判來解決問題,目前已經是不可能的了。無論是日本,還是張野,雙方在這個問題上都無法做出妥協。

日本人的原因暫且就不說了,他們主要就是想搜刮這裡的資源。但是對於張野,這可是他最後的基地。

用了這麼久的時間,好不容易纔將沂蒙山基地慢慢的發展壯大起來。裡面不僅有大量的設備,還有大量的裝備以及沒來得及加工的物資。

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張野都不可能放棄這裡的。甚至可以說,張野已經沒有了退路。

雖說再往西走,經過河南也可以直接進入山西。在那裡,張野發展的速度將會更快。因爲那裡到處都是山,無論是清廷還是其他勢力,除了本土勢力以外,大家對於那裡的掌控基本上都不強。

試想清廷掌管了山西那麼久,也不能做到管理好每一寸土地,張野並不認爲自己有能力管理好那片土地。

可是現在大兵壓境,張野也別無選擇,只能等,等到日本人撐不下去,等到海州的日軍被消滅,或者擊潰,然後南邊的部隊在掉頭回來支援北邊。

海州城外。

以往的熱鬧已然不見,平日裡去往海州城內的商隊或是百姓早已不知跑到了哪裡去。

城內的百姓或者商家也是憂心忡忡,不是待在家中不敢出門,便是幾個要好的朋友聚在一起,商談着接下來的事情。

日本人的軍隊他們可是看到過的,密密麻麻的數萬人之多,他們也並不認爲張野有能力打敗他們。

這並不是不相信張野的實力,而是敵人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多到比他們所知道張野的部隊總和還要多。

以往的時候,數倍於日軍的清軍都沒能傷到日軍一根汗毛,何況人數還不如日軍的復漢軍呢?

對於他們來說,兩者之間的差距太大,大到他們根本無法想象。

日軍,像是送死一般的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鋒。在大量的馬克沁重機槍,以及步槍,迫擊炮,步兵炮,加上偶爾還有榴彈炮支援下,日軍一次又一次的衝鋒瞬間被打垮。

日本人顯然很不相信眼前的這一幕,四面進攻,無論是哪一面,都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但是進攻卻一直受挫,根本沒能前進一步,甚至都沒能與復漢軍形成近戰。

日本人也是人,在見識到了復漢軍的強盛之後,也開始害怕了起來。

這與他們在國內聽到的完全不一樣,復漢軍的表現,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在他們的印象中,無論是復漢軍也好,清軍也好,他們都應該是不堪一擊纔對,就像是甲午戰爭時期那樣。

蘇黎躺在只有半米高的戰壕內,因爲時間問題,這條戰壕挖的並不深,也沒有防炮洞,甚至還有很多地方都沒能連成一片。

蘇黎有一口每一口的拿着饅頭往嘴裡塞,打了一上午,他們打退了日軍的三次進攻。而日軍方面卻丟下了數百具屍體倉惶離去。

趁着難得的休息機會,不少人紛紛強忍着心中的不適,一口口的吃着饅頭,或者喝一些水補充一下體力。

這幫人已經算是不錯的了,起碼他們也經過幾次戰鬥,現在這種場面雖然一樣會讓他們感到不適,但是跟第一次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的時候,有人兩三天都吃不下東西也是很正常的,起碼現在他們可以不受影響,或者可以強忍着進食了。

“排長,連長讓你過去一下。”

一名士兵走到蘇黎身旁,大聲的說着。

蘇黎點了點頭,做起了身子,一邊拿着饅頭繼續吃着,一邊貓着腰向前走着。

因爲戰壕只有半米高,即便是加上被翻出來的土,也只有八十多公分,若是站直了走的話,那纔是不要命的做法。

“連長!”

走了幾百米左右,蘇黎很快便來到了連部,所謂的連部也不過是一個深約兩米的戰壕,人在裡面可以站起來,其他的與那邊的戰壕一樣,沒有任何差別。

其他的三個排長已經在這裡等着了,連長看了看蘇黎,點了點頭,也沒客氣,緊接着便直接切入正題。

“援軍已經到了,上級命令下一次小鬼子進攻的時候,大家別打的太猛,要給小鬼子留下一點希望,不過也不能讓他們衝破防線。總之就是一句話,把鬼子更多的兵力吸引進來,然後我們內外夾擊。”

連長解釋着上面的意思,最後還用自己的理解說了句。

其實這個意思大家都明白,在訓練的時候這種手段沒少用。己方利用地理和裝備的優勢將敵人吸引過來,然後伏兵從後面攻擊,儘可能的壓榨對方的活動空間。

而這個時候,無論是迫擊炮還是機槍,又或者是步兵炮,都可以很輕易的給敵軍帶來最大的傷亡。

換句話說,這就叫關門打狗。但是這麼做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可以確保把敵人封死在一定的距離內,不能讓他們衝進來。

同時,也不能讓敵人撤退,另外還有一個必要的條件,吸引更多的敵人,敵人越多,這仗就越好打。

因爲那時候一顆子彈打出去根本就不用瞄準,有很大的機率擊中對方。即便是趴在地上也不要緊,咱們一顆子彈一顆子彈的去點名,再不濟也還有迫擊炮呢,雖然趴在地上能抵禦一定的迫擊炮殺傷,但萬事沒有絕對,總有倒黴蛋會被打死的。

“好,明白了!”

蘇黎點頭答應道,這並不是什麼難事,他甚至都不需要去跟底下的士兵講什麼,直接把任務一說,他們自己就知道該怎麼辦。

回到了陣地,蘇黎將任務告訴了衆人,士兵們紛紛點頭,示意自己明白該怎麼做。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許多,士兵們開始準備彈藥。上午消耗掉的彈藥早已經補充好了,特別是機槍那邊,補充了更多的彈藥。

在機槍陣地的下方甚至挖出了幾個藏彈洞,這個不需要太大,只需要能將一箱的子彈裝進去就行了。等到用的時候,可以直接拿出來就行。

而爲了減少部隊在作戰時候換彈藥的時間,兵工廠在製作好彈藥之後,又特意僱傭了幾十個沂蒙山內的婦人。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將一顆顆的機槍子彈穿在彈鏈上,然後有士兵搬走裝箱。一條彈鏈一百發子彈,速度快的甚至可以在兩分鐘之內裝好一條彈鏈。

當然了,前提是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反正這也不是什麼難度較大的活,一般都能在三分鐘之內完成。

上午還是陽光明媚,到了下午,天氣卻忽然轉變,像是孩子的臉一般。空中開始下起了小雨,不過照這趨勢來看,這雨一時半會可能停不了。

所以,士兵們必須要準備好雨戰的準備。

蘇黎從後方砍了幾根手臂粗的樹幹,就這麼搭在戰壕上,隨後又隨意的找了點樹葉之類的東西蓋在上面。

雖然不能阻擋雨水,但起碼要比什麼也不弄好的多。

這次部隊出發的太突然,根本就沒有完全的準備,雨具什麼的也根本就沒帶,甚至連傘都沒有幾把。

至於蓑衣,鬼才知道在哪裡。

漸漸的,雨越下越大,戰壕內已經有了腳踝深的積水,本就是土地,加上雨水的浸泡,一腳上去便會陷進去一些,將腳拔出來之後,滿腳的全都是泥。

此刻即便是戰壕內,也很難繼續待下去了,搭建了擋雨的簡易棚子也無法繼續避雨。與其在戰壕內坐着,更多的戰士還是選擇了趴在掩體上避雨,起碼這樣一直被水泡着的也只有腳。

雨,越下越大!戰壕內的積水也是越來越多,這才短短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積水便已經埋過了膝蓋。

這種情況下,戰鬥是決然無法進行的,別的暫且不說,就連衝鋒都是個問題,日軍若是現在發起進攻,那絕對是找死。

淤泥會阻礙他們前進的速度,讓他們耗費更大的力氣,也可以給防守士兵更多的時間去瞄準。且淤泥同樣會阻礙他們的動作,讓他們無法做出靈活的戰術動作。

這場大雨,不僅讓復漢軍狼狽不堪,就連日軍那邊也同樣狼狽不堪。復漢軍這邊還好一些,他們是防守,雖然同樣沒有避雨的地方,但其他方面卻要比日軍強的多。

復漢軍這邊的炊事兵不停的熬着薑湯,平均每一個小時便會給每一個士兵發上一碗。日軍那邊因爲是突襲,所以只帶了一些乾糧和水,根本就沒有熬薑湯的條件。

雨,一直就這麼下着,下了整整一個下午,當戰壕內的積水已經與地面持平的時候,雨勢終於變小了一些,但依然還在下,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68章 大軍壓境第55章 斬鐵良第58章 未戰先潰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228章 神棍張野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81章 有人來找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68章 大軍壓境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44章 發大財了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84章 屈辱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76章 慈禧用計第74章 勸降第23章 三個月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39章 截擊第57章 進攻之前232章 多事之秋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95章 徐州城破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61章 各方反應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6章 軍刺第159章 下馬威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52章 清軍偷襲?232章 多事之秋第38章 清軍大亂236章 拉攏德國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22章 近衛軍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149章 監視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57章 進攻之前第77章 一語道破第73章 夜襲失敗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
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68章 大軍壓境第55章 斬鐵良第58章 未戰先潰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第228章 神棍張野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81章 有人來找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68章 大軍壓境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44章 發大財了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84章 屈辱第161章 頭疼的光緒第76章 慈禧用計第74章 勸降第23章 三個月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39章 截擊第57章 進攻之前232章 多事之秋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203章 廣州風雲(2)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95章 徐州城破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61章 各方反應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6章 軍刺第159章 下馬威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52章 清軍偷襲?232章 多事之秋第38章 清軍大亂236章 拉攏德國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137章 老天都幫忙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22章 近衛軍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89章 恩威並施第149章 監視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220章 發展計劃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57章 進攻之前第77章 一語道破第73章 夜襲失敗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