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清軍來了

負責去臨沂,濰坊兩地搜剿的楊軍威和趙克明回來了,不但他們自己回來了,其中楊軍威更是帶回來了一百五十餘萬兩白銀,還有約合五十萬兩白銀的黃金,以及價值不菲的珠寶。

另外還有數萬名百姓,他們大多沒有帶太多的東西,只是按照要求攜帶簡單的生活必備品,或許他們以爲,要不了多久他們便能回去,來這沂蒙山,無非也就是避難來了。

趙克明從濰坊帶回來了約合一百萬兩白銀,以及數十萬兩價值的黃金、珠寶。這次一番清剿,讓張野的財富驟增三百萬兩白銀。

加上之前的存款,現在也差不多有六百萬兩白銀了,換算成英鎊的話就是三百萬英鎊左右,當然了,純度不同,這些白銀充其量也就能值個一百來萬英鎊。

換算成馬克的話,差不多也有一千多萬,短時間內是足夠用了。

現在沒有理財,錢生錢的唯一方法便是拿這些錢去幹點什麼,否則的話只能是越花越少,然後等着貶值。

在心中快速的換算着一些成本價格,然後列出了一個初步的採購清單。

百姓們需要生活,張野自然不可能白白養着他們,年紀稍微大些的可以去開山,反正也是一件長期工程,慢慢來。

年紀稍小一些的去兵工廠,部隊日後的彈藥總需要補給的吧?若是一直依靠外界的補給,一旦打起來的話,就會被人給斷掉,導致最終的失敗。

所以張野的計劃是很有準對性的,也是很單一的,他的目的就是要自給自足,不過度的依靠外界。

所以張野在心中畫出了一個基本的訂單,一條中型步槍生產線,此時的步槍生產線遠沒有後世那麼發達,限於種種條件的制約,一條最先進的中型生產線每月頂天也就只能生產一千支步槍左右,前提是全部都是熟練工人。

三條中型子彈生產線以及一條中型炮彈生產線,這個無需介紹,子彈的生產是緩慢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其工序要比製造步槍和火炮還要複雜,即便是後世,能製造出優秀彈藥的國家也不多。

另外就是還有一條火炮生產線以及一條中型鍊鋼設備,至於鍛壓機,衝壓機,車牀之類的裝備製造設備,張野則選擇暫時性的放棄。

沒有人才,搞來這些設備也沒用,況且自己也不懂這些,搞回來也沒辦法去研究新的設備,按照張野的想法,什麼時候找到懂這些的人才了,再去採購設備。

想到便去幹,張野隨即派人去跟威廉聯繫,要他在來的時候去德國大使那裡問一下這些設備的價格,等威廉來了之後便可以採購。

從德國人支持自己的態度上來看,德國人應該是不會拒絕的,因爲他們若是想要將在華的利益擴展到最大,那麼華夏本身就必須要亂,否則德國只能一點點的去吞噬。

而自己,很顯然就是這個可以讓華夏亂起來的主,叛軍,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能引起騷亂的嗎?

但德國人也同樣不希望清廷倒臺,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德國人可能會給予一定的制衡,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動作。

“走,下去看看!”

看完了上百輛大車上裝滿的銀子,張野的心情也甚是高興,直接揮手示意到百姓那裡去看看。

既然跟着來了,那這些人就是他未來的基礎,跟百姓們打好交道,日後自己在這沂蒙山裡也會得到更多的支持。

當然了,若是沒有他們,也就沒有這些麻煩了,但張野首先想着的是擴軍,而這數萬名百姓之中,至少可以給他們提供上百精銳士兵,這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一行人跟隨着張野到安置百姓的區域查看,百姓們因爲東西少,一人提着一個提包,裡面裝有被褥和衣物,其餘物品幾乎全都沒有。

所以收拾起來也比較省事,並不費什麼時間,一些東西較多的,也被提前放在馬車上攜帶,在進入沂蒙山的時候也被他們拿走。

“老大爺,您怎麼自己拿東西啊。”

剛一步入百姓安置區,張野便看到一名老者親自揹着一個碩大的提包在找地方,急忙上前接過老人手中的提包,安撫道。

“大傢伙都在忙,我這年紀雖然大了,重活幹不了,但這兩步路還是沒問題的。”

老人笑呵呵的迴應道。

張野看了看老人身邊,跟着兩名婦人,一名年紀與老人相仿,另一名大約二十來歲,身後跟着一個約五六歲的男孩,懷裡還抱着一個兩歲左右的女孩。

“你們家的青壯呢?怎麼就你們幾個?”

不用想,看這年齡結構也知道這幾人之間的關係,年紀輕的婦女不是女兒就是兒媳,而後面的倆不是孫子就是外孫,當然了,也有可能是本家親戚。

“我家三個孩子就在你們近衛軍吶,當初說去找零活幹,誰知道回來之後就非要鬧着當兵,老大更是撇下妻兒不管跑去當兵。”

老人無奈的搖了搖頭,沒辦法,孩子大了也管不了了,當兵雖然危險,但好在新軍的軍餉比較高,三個孩子都去新軍當兵,這一個月就有十二兩銀子,一家人過的倒也算是滋潤。

可事實卻不是這樣,三個孩子每月雖然有十二兩銀子,但卻寄不到家裡,從北京寄到臨沂,光是路費就差不多要一兩多銀子,在算上人工什麼的,寄十二兩銀子回來,能拿到手的差不多也就只剩下五兩不到了。

所以這半年以來也沒讓孩子們寄過軍餉,家裡面湊活着勉強過下去算了,等什麼時候他們回來了,把錢帶回來了在好好的開葷。

“可知你家孩子在哪支部隊當兵?”

張野愣了愣,沒想到竟然還碰到軍屬了,而且還是三個孩子都在近衛軍。

這些消息以前他並沒有詳細的瞭解過,若不是今日碰上了,還真就不知道還有這回事,僅僅只是一家便爲近衛軍提供了三名士兵,這不管是放在什麼時候,都是絕對值得人尊敬的行爲。

“這倒是不知,只知是在近衛軍,差不多有半年沒聯繫了吧,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樣了。”

提起自己的三個孩子,老者便是一陣的擔心。

特別是近衛軍被宣佈成爲叛軍的時候,老者更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覺,叛軍,被砍頭倒是乾脆,起碼不用擔心了,就是這沒任何消息才讓人擔心。

而老者也是帶着一家老小不停的東躲西藏,畢竟孩子成了叛軍,官府是要捉拿他們的,雖然目前來看官府還沒有這麼做,但那也是早晚的事。

“老大爺,你就放心吧,我們部隊從組建開始到現在,沒有出現過一例死亡的案例,雖然不知道你的孩子在哪支部隊裡,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他們都還活着。”

張野看着老人擔憂的樣子,心裡也有些不忍,但卻也無可奈何,只能暫時安慰道,旋即對着身後開口:“去查一查山東籍士兵誰是三兄弟,帶他們過來。”

在老人的千恩萬謝之中,張野漸漸的想起了一個新的想法,他沒有想到現在自己的實力這麼弱,竟然都能出現這種情況。

而張野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必須要好好的解決,否則將會對以後的發展不利,雖然無關大局,但只要這個政策一出,張野肯定會得到百姓的支持。

拯救大兵瑞恩,講的是什麼?瑞恩年紀最小,參軍最晚,在他參軍之前就已經有幾個哥哥陣亡,而當他的最後一個哥哥陣亡的時候,美軍卻派出了一支部隊去尋找瑞恩,並且一定要保證他可以活着回到美國。

雖然最後任務完成了,但爲了一個士兵,幾乎一隊的人都死了,當看完這個故事的時候,或許很多人都會在腦海裡發出一個疑問,這麼做值得嗎?爲了一個人而死去幾十個人?

張野的回答很簡單,也很明確,值得。

現在,張野就打算提前在軍中立下這樣一項規定,給那些爲近衛軍做出奉獻的家庭一個活下去的希望。

“報告協統大人,東北二十里處發現一隊清軍正在紮營,人數大約兩萬。”

還沒感嘆完,士兵便來彙報。

“不慌,兩萬清軍而已,不足掛齒,命令關口守軍嚴加戒備,楊軍威,趙克明,你二人親自率部在沂蒙山附近巡邏,一旦發現清軍從其他地方進山,立刻給他們打下去。”

張野很是淡定的命令道。

清軍沒有重武器,火炮又很是沉重,不利於行軍,即便帶來了又如何?這裡是山地,就連他們的步兵炮在這裡都沒太大的作用,還要依靠迫擊炮來提供炮火支援,更別提清軍的火炮了,炮彈根本就打不進來。

況且關口有大量的機槍,哪怕不用步兵都能把他們堵在關口之外,兩戰聖地的稱號可不是白來的,那都是真真實實打出來的。

“把重機槍擡過來一挺!”

吩咐完之後,張野還是有些不太放心,他雖然對部隊有信心,但這些百姓可不知道近衛軍到底怎樣,能不能抵抗住,畢竟誰都不想剛來就被清軍砍頭,所以人羣中開始出現了騷動。

很快,一挺馬克沁重機槍被擡了過來,張野命令士兵對準一個無人地帶進行了一番演示,聽着轟鳴的機槍聲,如雨點一般的子彈呼嘯而過,不少百姓都爲之一驚,心中雖然有了一些底氣,但還是不足。

“諸位請放心,在關口處我已經佈置了十挺機槍,而關口的地勢你們在來的時候想必也都看到了,十挺機槍佈置在那裡,可以說連個蒼蠅也飛不進來,而且山頭上還有炮,另外我們的糧食足夠吃上半年,所以諸位不用擔心,只需要儘快安置好自己的家就行了。”

演示完之後,張野信心滿滿的說道。

236章 拉攏德國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32章 卸磨殺驢?第96章 地主聚會第9章 戰前對持第78章 調來調去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9章 頤和園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74章 勸降第43章 一槍破城第208章 刺殺(3)第159章 下馬威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38章 清軍大亂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23章 三個月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217章 試探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80章 光緒退位236章 拉攏德國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84章 屈辱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43章 一槍破城第27章 新的開始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46章 永久性工事236章 拉攏德國第2章 不堪一擊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42章 搶錢計劃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0章 欺人太甚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2章 近衛軍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8章 威力驚人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8章 威力驚人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59章 復漢軍第177章 炸軍艦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9章 戰前對持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02章 徐世昌第19章 頤和園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
236章 拉攏德國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7章 舌戰地主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32章 卸磨殺驢?第96章 地主聚會第9章 戰前對持第78章 調來調去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9章 頤和園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74章 勸降第43章 一槍破城第208章 刺殺(3)第159章 下馬威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71章 火炮退敵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38章 清軍大亂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72章 又是夜襲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23章 三個月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217章 試探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80章 光緒退位236章 拉攏德國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84章 屈辱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43章 一槍破城第27章 新的開始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46章 永久性工事236章 拉攏德國第2章 不堪一擊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42章 搶錢計劃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0章 欺人太甚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2章 近衛軍第81章 有人來找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8章 威力驚人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8章 威力驚人第175章 黃雀在後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59章 復漢軍第177章 炸軍艦第116章 誰也別想出來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9章 戰前對持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44章 發大財了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02章 徐世昌第19章 頤和園第107章 不太合適吧?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218章 安撫魏光燾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