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馮子材病重

馮子材統兵數十年,打過多少硬仗惡仗?但卻從來都沒有打過像今日這種仗的例子。

從臣子的角度上來說,這場仗他必須要打,而且還必須要儘快的打,非但如此,這仗還要打贏。

可作爲個人來說,他很不想打這場仗,而且他也知道,這仗他根本就打不贏。

張野說的對,馮子材手中的三十萬大軍,根本就等不到火炮調過來就會潰散的。

因爲清廷不可能會同意他的戰術,圍而不攻。

眼下只有採用圍而不攻的戰術才能儘可能的將戰事拖延下去,同時也可以保住這三十萬大軍不潰散。

可這樣又有什麼用?清廷還有其他的軍隊可以一戰嗎?若是有,恐怕也就只有袁世凱的北洋新軍能與之一戰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話看似是張野無意講出的,但到了馮子材的心裡卻有了不同的感受。是啊,本是同根生,大家都是漢人,現在打的你死我活的,還不是爲了滿人的天下?

而這些年來,滿人的所作所爲,又對得起漢人爲他們做出的奉獻嗎?他們只知道一味的去奴役漢人,讓漢人世世代代都成爲他們的奴隸,讓四萬萬漢人永生供養着幾百萬的滿人。

這,真的值得嗎?馮子材在心中默默的問着自己。

當年自己抗法,率領三萬餘漢人子弟到前線去戰鬥,說是爲了保住華夏,可最終的結果呢?他們的確保住了,但保住的並不是華夏,而是滿人的天下。

馮子材空有一身的本領與熱血,多年來征戰無數,哪怕已經年過七旬,在得知日本進攻華夏的時候,也依然主動請纓的要去上前線。

馮子材不由的在心中問了自己一句,這麼做到底是爲了什麼?

這天下,說到底還是滿人的天下,與這四萬萬漢人有何關係?漢人只不過是滿人眼中的奴才罷了。

古有五十而知天命,如今馮子材已經八十歲了,早在三十年前他就該知道這些了,可爲了自己的一腔熱血與不甘,他愣是憑着一口氣力挽狂瀾。

可是到了今天,張野的一句話點醒了他,滿人已是腐朽不堪,太后掌權,皇帝空有一腔熱血,卻因爲手中無權而無所作爲。

自己的現在與皇帝又何嘗不同?都是空有一腔熱血,唯一好點的是手中有兵權,可馮子材更願意將自己當做是一個補鍋匠。

榮祿先前已經吃了虧,所以他很清楚不管怎樣,他是打不過張野的,所以便將這個責任全都推到自己的身上,若是勝了,自然少不了榮祿的功勞,可若是敗了,責任可全都在馮子材身上

現國家危矣,滿人卻仍舊只知道勾心鬥角,而不奮發圖強,這與那扶不起的阿斗又有何區別?自己努力了一生,又是爲了什麼?

忽然間,馮子材感到了迷茫,很是迷茫,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到底還有什麼意義?

在民間有很高的威望?這有什麼用?國家依然很弱,列強依然可以隨意的欺凌華夏,滿人依然只會窩裡橫,對自己人下狠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馮子材忽然覺得自己好像老了好多歲,神智都有些不清了。

看着張野漸漸消失的背影,馮子材的心中有了一個大大的疑問,或許你是對的?難道滿清真的氣數已盡?

策馬返回陣營之後,馮子材便病倒了,並且一病不起,馮子材的手下尋求了無數名醫庸醫,但卻無一人能找出馮子材的病根。

只有馮子材自己才最清楚,自己這是心病,能夠醫好自己的只有自己。

但是馮子材卻沒有料到,正是因爲這次一病不起,更是引發了身上的舊傷,身體本就大不如前的馮老將軍,這次更是病上加病,現在連下牀都是個問題。

而與此同時,京城那邊也傳回了消息,炮兵距離甚遠,且路上不安全,沒有護送的部隊,所以無法調動,朝廷讓馮子材自己想辦法解決。

而就在接到朝廷回覆的前一天,馮子材這邊也再次給京城發去了一道摺子,馮子材病重,已無法繼續指揮軍隊作戰,請求朝廷指派新的統帥過來接替他的職位,同時也奏請朝廷批准他告老還鄉。

年少離家,再也沒有回去過,直至中法戰爭勝利之後,朝廷下令解散馮子材手下的部隊,馮子材這纔算是退役,得以回家安享晚年。

而甲午戰爭時期再次復出,之後便一直駐紮兩江,一晃便過去了三年,轉眼離家又是三年的時間了。

此刻的馮子材特別想回到家去看一看,回到那個已經找不到任何親人的地方,找一找自己兒時的記憶,找一找親人曾經活動的地方,他甚至已經記不清自己的雙親到底長什麼樣了。

時間過去的太久了,眨眼間,這一生便過去了。

大清律例規定,從官者,需離家五百里開外,一日爲官,終生不得回鄉。也就是說,只要你還是官,不管家裡發生什麼事,你都不準回去。

只要你不提出辭官,或者上面罷了你的官,你可以在任上直到死,不管年紀多大。

晚晴時期曾有不少封疆大吏因爲家庭原因,不得不退位選擇回家照看親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迴避條款,反正就是比如你家鄉所在的省份很富饒,經濟排行全國老大,那你就不能進入戶部任職

。如果你的家鄉是糧食大省,則不能進入工部任職等等條款。

三十一歲從軍,至今已有四十九年了,除了中法戰爭之後在家呆了十來年,他的這一生基本全都奉獻給了清朝。

馮子材病重的消息並沒有被大規模的散步出來,雖然他已經決定了要告老還鄉,但在職一天,就要操一天的心,朝廷還沒批覆同意,他就必須要把軍隊留在這裡,等着繼任者來了之後才能不管。

然而知道馮子材病重的,也就只有他本部人馬。可軍營中都是一些什麼人?打仗他們不行,可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一個個的比誰都機靈。

大量的醫官進入中軍大帳的消息早就傳遍了,所有人都在議論着,同時也給自己準備好了後路。

現在各部存糧不足七日,新補充的糧食又遲遲未到,部隊裡早就人心惶惶了,現在又加上馮子材病重的謠言傳出,清軍瞬間便炸開了鍋。

臨沂城牆上。

自從清軍抵達臨沂之後,張野一直都在城頭上,吃住都與士兵在一起。

很快,馮子材病重的消息也傳到了張野這裡。

“什麼?病重?”

張野先是一愣,有些沒反應過來,不過很快的便意識到了,這次馮子材的病,可能跟自己有關。

“恩,清軍那邊已經出現騷亂了,不少人都嚷嚷着要走。”

李三才點了點頭。

因爲現在臨沂被圍,城內的任何動靜外界都會知道,所以打探消息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偵察兵根本就出不去,自己這邊甚至打開城門對面的人都會知道。

但他還是通過特殊渠道瞭解到了對面的情況,先前沒有拿下馮子材至今都還讓李三才有些後悔,可是現在麼,他已經不後悔了,因爲目的達到了。

只是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別馮子材詐病,誘騙城內輕鬆大意,畢竟是戰場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雖然李三才以爲馮子材有可能是詐病,可張野卻並不這麼想,歷史軌跡是怎樣的?張野雖不知道每一步,但卻知道個大概。

已經八十歲的老將軍還上陣指揮,那身體肯定是扛不住的,再加上之前自己給他的打擊也不小,這次肯定是病了。二期張野也知道他的病在哪裡。

於是乎,張野急忙修書一封,然後找到了那些被關押起來的馮子材本部敢死隊那裡,挑出一名敢死隊員,將書信交予他,然後便放他離開。

‘老將軍,希望你能撐下去,華夏必然會崛起,但卻不是在滿人手裡,我會讓你看到那一幕的!’

放走敢死隊員之後,張野站在城頭上,看着那名敢死隊員的背影,同時望向清軍中軍大帳,馮子材所在的地方,心中默唸道

兩人雖是敵對關係,可張野並不希望馮子材死的這麼早,不管怎麼說,他也是漢人的功臣,到了晚年也應該享受一下天倫之樂,而不是繼續南征北戰。

或許是對老將軍的敬佩之情,也或許是別的原因,反正在對待滿人的時候,張野是從來都不會心軟的,也從來都不會有今日的這種感覺。

大興安嶺之戰,以及近衛軍成立初期便開始在暗中搗鬼,編造假的花名冊等等。而當時若是在袁世凱手下,張野也不會這麼做。

第一是因爲他不敢;第二是因爲他沒有那個權利,也沒有那個能力;第三這些事情袁世凱會親自抓的,不會給張野動手機會的。

“繼續警戒,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三日之內,清軍必然潰散。”

張野忽然想到了一個要點,再想想現在的日期,11月11日,還差一天便是11月13日,也就是德國軍艦佔領膠州灣的日子,試想到時候德國人來了,這些烏合之衆還敢留在這裡嗎?

敢嗎?

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05章 廣州風雲(4)232章 多事之秋第98章 深入合作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49章 監視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91章 建學校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230章 百廢待興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98章 深入合作第8章 威力驚人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6章 軍刺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99章 麻煩事第32章 卸磨殺驢?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9章 復漢軍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09章 刺殺(4)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39章 截擊第59章 復漢軍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76章 慈禧用計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59章 下馬威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58章 未戰先潰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206章 刺殺(1)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35章 壞消息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221章 國債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28章 預備役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84章 屈辱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221章 國債第221章 國債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44章 發大財了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80章 清軍潰敗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37章 打哪呢你?第95章 徐州城破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78章 調來調去第10章 欺人太甚234章 首戰告捷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41章 未來的路第217章 試探第222章 擴大國債
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205章 廣州風雲(4)232章 多事之秋第98章 深入合作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49章 監視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91章 建學校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230章 百廢待興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98章 深入合作第8章 威力驚人第143章 全線壓上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43章 一槍破城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6章 軍刺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99章 麻煩事第32章 卸磨殺驢?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9章 復漢軍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09章 刺殺(4)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39章 截擊第59章 復漢軍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76章 慈禧用計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59章 下馬威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58章 未戰先潰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206章 刺殺(1)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35章 壞消息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4章 一鳴驚人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221章 國債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28章 預備役第202章 廣州風雲(1)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84章 屈辱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221章 國債第221章 國債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44章 發大財了第84章 拉田夏禮入夥第183章 沒工夫跟你扯淡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80章 清軍潰敗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37章 打哪呢你?第95章 徐州城破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78章 調來調去第10章 欺人太甚234章 首戰告捷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41章 未來的路第217章 試探第222章 擴大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