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徐州城破

二月底的夜晚也就涼意十足,加上空中時不時的出現一些濛濛細雨,原本就不怎麼樣的道路,變的更加泥濘不堪。

士兵們一步步的前進着,儘可能的不發出任何的聲響。炮兵在身後默默的準備着,只要一聲令下,便可開炮攻城。

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大膽的進行攻城戰,這無疑是冒險的舉動。但此刻卻沒人顧忌那麼多,因爲他們早就習慣了。

無論是平時的訓練,還是特意的演練,他們都有進行過夜襲訓練。夜間的環境雖然不如白天,但此時的復漢軍也根本就不怕夜戰。

所謂的害怕夜戰,只不過是因爲視線不好,加上諸多的先進裝備無法使用而已。再有一個就是夜間作戰混亂不堪,不易發現周邊的情況,容易導致部隊出現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若是對強敵的話,這種想法是正確的,夜戰對於進攻一方,無論怎樣都是處於不利位置的。但對待清軍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此時的清軍大多都是驚弓之鳥,根本沒有戰鬥的能力。或者說就沒有戰鬥的**,他們甚至都已經忘了軍隊是幹什麼的。

在很多清軍士兵的腦海裡,軍隊,只不過是用來守守城池,鎮壓一下不聽話的暴民等等,真正的打仗,似乎距離他們還有很遠的距離。

徐州,作爲國內的大城市之一,同時又是徐州府的駐地,京杭大運河從城北橫穿而過,成爲徐州北部的一套人工屏障。

而徐州城也藉着運河之勢,修建了一道道的防禦工事。徐州,古名彭城,兵家必爭之地。

自隋煬帝楊廣開鑿運河,連通南北漕運之後,徐州在國內的地位便瞬間提升了起來。換句話說,此時的徐州就像是後世解放後幾十年內的鄭州、武漢這種城市的地位,牢牢掌控着京廣鐵路。

屬於交通要道,此時並沒有什麼鐵路,所以南北之前的聯繫,大多都要靠水運。每年江南等地有數之不盡的商品會通過這裡運往北方,而北方的商品也會通過這裡被運回江南。

此時徐州的經濟狀況甚至已經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因爲路途遙遠,所以過往商船必須要在徐州進行休整。

由此便帶動了整條產業鏈的發展,加上人口流動量大,商品貨物的種類繁多。所以一個徐州府一年的稅收,便比沂州府多上幾倍還要多。

這也是張野控制徐州的目的,切斷南北交通,南方運往北方的糧食,將會在徐州被扣下,這樣做雖然會得罪很多人,但要想加速清廷的滅亡,這麼做也是必須的。

除了京杭大運河這道天然的屏障,徐州城門下還有一條寬約五六米的護城河,河內的水是流動的,一頭連接在運河一側,另一頭則連接在另一側,防止河水蒸發,以及死水發臭,影響環境。

不過若是把這條河當做簡單的護城河來看待的話,那麼可就要倒大黴了。此時的護城河並非只有水,在修建的時候,往往會在河底紮下一根根手臂粗的木棍,一頭削尖,若是人直接跳下去,即便有水作爲衝擊,人也有很大的機率被扎死。

而這些河底的障礙,則根據設計的不同,在不同的時間段內進行修復,或者更換。但更多的時候還是檢查,一根木刺使用個七八年的時間很正常。

若要對付這些,最好的辦法便是背上沙袋直接砸下去,填平整個護城河。但這樣做的話無疑會增加很多的傷亡。

一根根長約七八米,在中間的一段定有幾根木棍的板子在士兵們的共同努力下被放在了護城河上方。

木板是平的,可以使士兵快速的通過,木板下方的木棍,則可以作爲支撐點,防止士兵在通行的時候木板折斷。

城頭上的清軍昏昏欲睡,根本就沒有個站崗的樣子,巡營的軍官也不知道跑到哪去了。一條條雲梯被輕輕的靠在城牆上,頂端還包裹着一些布匹,防止發出響聲。

劉大錘跟着班長輕輕的爬上了城牆,上面三三兩兩的清軍背靠在城牆上,流着哈喇子打着呼嚕,聲勢震天,恨不得讓全城的人都知道他已經睡着了。

與他們一起登上城牆的人並不多,只有區區幾十人,因爲雲梯的數量有限,所以也不可能大批量的登上城池。

“城破啦!城破啦!”

忽然間,一聲撕心裂肺的叫喊聲猛然傳來,只見一個黑影跌跌撞撞的從城牆上跑了下去,迅速的消失在黑夜中,但他的喊聲卻依然迴盪着。

儘管已經萬般小心,但此刻還是暴漏了目標,被清軍給發現了。而最要命的是,此時城頭上只有幾十個復漢軍,清軍若是有心反擊的話,他們根本就抵抗不住。

因此,城頭上的這些復漢軍只能一邊祈禱後面的戰友快點跟上來,一邊警戒的盯着四周,以防萬一。

城內雞犬鳴叫不止,女人孩子的哭聲,慌亂的腳步聲,原本一片漆黑的徐州城,忽然亮起了星星的亮光,從城牆上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這些都是百姓家中點燃的煤油燈。

夜晚,城牆上的士兵人數本就不多,加上空中不時的下着濛濛細雨,也沒人願意呆在城牆上,只有一些士兵在百般無奈之下,纔在城牆上搭了個臨時的帳篷,幾人躲在下面避雨睡覺。

至於站崗,誰愛站誰站去,跟老子有個毛的關係?而等他們醒過來的時候,卻發現一個個黑洞洞的槍口正指着他們。

徐州城,瞬間被攻破,後續登上城牆的士兵迅速的控制了門樓,將前方的吊橋放下,打開城門,一隊隊的士兵快速的進入徐州城。

而此時,他們也不需要再去隱匿身影,平均每幾名士兵中便有一人舉着火把,若是能找到一處合適放火把的地方,便會毫不猶豫的將火把丟在那裡。

誰都知道夜晚舉着火把就等於是給敵人校準目標呢,相比較而言,他們更喜歡的還是把火把丟在那裡,然後自己躲在暗處打黑槍。

一槍未放,張野又奪下了一座城市,而且還是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城市。而這座城的守軍也並不少,加在一起怕也有一萬多人,當然了,不到一半的正兵,其餘的全是輔兵,也就是不在編制內的後勤兵、雜兵。

就跟當初張野所在的北洋陸軍輜重營那樣,雖然名義上他們也是新軍,但實際上他們並不在新軍序列。

袁世凱爲了最大限度的招募戰鬥兵力,所以就只上報了戰鬥部隊的人數,其餘的輜重,以及其他的兵種全都按雜兵來計算了。

還有後來的高士成,按照編制,他只有一個營的兵力,也就是五百人左右,但高士成卻逆天般的將部隊給帶到了兩萬人。

而這兩萬人中雖然有一大半都是輜重兵,不作數的雜兵,但他們也是兵,朝廷雖然沒有記錄,但放在戰場上,他們也算數的。

再者便是先前的臨沂之圍,三十萬清軍,這三十萬是哪來的?可沒有人說朝廷就是調來了三十萬人,這個數字是張野還有榮祿根據現場的情況目測出來的。

其實朝廷真正下令調集的部隊只有十萬人不到,那麼多出來的人是怎麼來的呢?這個就要歸功於榮祿了。

榮祿不停的去告訴那些即將被調的將領,稱張野如何如何的難纏,若是兵少了,定然無法擊敗他,可若是有足夠的兵力,擊敗張野那是必然的。

同時在許以重諾,每個人都多帶點兵過來,湊着湊着也就成了三十萬了。別以爲朝廷的記錄人數是六十九萬,你若真當就有六十九萬士兵的話,那可就要鬧笑話了。

好比後世,海陸空三軍人數爲230萬左右,武警爲120萬左右,如此看來總兵力只有350萬左右,但你會知道,預備役人數跟現役部隊人數大約是4:1或者3:1嗎?也就是說,若是加上預備役,那就有上千萬的兵力。

雖然具備直接作戰能力的人數只有二三百萬,但剩下的人都是有基礎的,只需要經過幾個月的加強訓練就可以具備作戰能力。

清廷雖然沒有這一制度,但各個部隊的長官卻很好的自己執行了下來,輔兵即爲正兵,當正兵人數不足的時候,輔兵可以立即補填上來,而戰鬥力方面,與之前相比並不會有差別。

徐州一夜城破,很多清軍甚至都沒能見到復漢軍的影子,直至第二天天亮之後回過頭來再看的時候才發現,城頭上確實出現了復漢軍。

在看到這一幕之後,不少人都爲之一振,暗道還好跑的快,不然可就悲劇了。

而最蛋疼的還是那些徐州地區的地主,張野在臨沂附近的行爲,早就傳到了他們這邊,殺地主,分土地,早已是鬧的人心惶惶。

而在這期間,地主們爲了得以自保,也不得不花費大量的資金,從清軍那裡購買了一些軍械,以圖當張野將屠刀砍向他們的時候,可以有個自保的能力。

而當他們知道復漢軍已經佔領徐州的消息之後,即便是早有準備,地主們也依然不敢相信,三五成羣的地主聚集在一起,商討着接下來該如何抉擇?

第91章 建學校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48章 建設兵團234章 首戰告捷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49章 監視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34章 何去何從?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98章 軍校行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225章 調兵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99章 麻煩事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7章 新的開始第97章 舌戰地主第217章 試探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2章 怪陣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32章 卸磨殺驢?第22章 近衛軍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25章 調兵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8章 威力驚人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4章 一鳴驚人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96章 地主聚會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41章 未來的路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2章 不堪一擊第154章 夜間突破230章 百廢待興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38章 反衝鋒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85章 投資美國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76章 慈禧用計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135章 壞消息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41章 未來的路第52章 清軍偷襲?第54章 投靠?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2章 不堪一擊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135章 壞消息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23章 英軍來襲
第91章 建學校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48章 建設兵團234章 首戰告捷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49章 監視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34章 何去何從?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98章 軍校行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225章 調兵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99章 麻煩事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7章 新的開始第97章 舌戰地主第217章 試探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97章 校長張野第12章 怪陣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32章 卸磨殺驢?第22章 近衛軍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25章 調兵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8章 威力驚人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14章 一鳴驚人第92章 出門請左拐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40章 這就是戰爭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96章 地主聚會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41章 未來的路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2章 不堪一擊第154章 夜間突破230章 百廢待興第79章 夜襲清營第138章 反衝鋒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85章 投資美國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76章 慈禧用計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27章 新的開始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150章 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第18章 張野的抱負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135章 壞消息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216章 分工不同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13章 120榴彈炮第73章 夜襲失敗第181章 中華帝國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40章 自求多福吧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41章 未來的路第52章 清軍偷襲?第54章 投靠?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2章 不堪一擊第172章 七國聯軍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77章 一語道破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135章 壞消息第57章 進攻之前第223章 英軍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