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回 真知

玄都笑着道:“妄言妄聽!諸位何必認真!不如回去吧!”

回到客棧,玄都悄悄對姜生道:“那人可真是位神相。他的話一點不假!你也會順利入職的!”

姜生起初見玄都回來時,神采煥發,心裡本就感到奇異,待聽了相者的話,也曾疑想是自己所贈的錢救了人命,而好友託詞說丟失了。

就向玄都仔細詢問事情的始末。

玄都全部告訴了他,並且道:“如果沒有恩兄所贈貝幣,我只有眼睜睜看着人家去死!今天幸蒙神佑,都是仁兄的恩惠呀!”

姜生詫異的道:“你老兄纔有如此大量!真要如此,我卻應該感謝你纔對哩!那位相士可真夠神的!”

這年入職,玄都與姜生果然被堯看中,成功的入了職。

玄都不禁感嘆道:“人每每說富貴貧窮長壽短命,都是命運的安排,又哪裡知道造物主的感應,全都在於人們自作自受呢?以區區十個貝幣來行佈施,而神明都要溯本窮源,賜予福報,而行邪淫的人,即便有當官的福報,也很快就被削掉了,行善的人雖說很快就會死去,但行善之後就立即增長他的祿和壽,福壽變化就是這樣迅速。而疏財仗義的好友,也蒙受了樂善好施的善報,真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我們對此更應深信,難道不值得努力,不值得警惕嗎?”

時過境遷,如今玄都作爲上仙,已是太上道祖的關門弟子,卻還記得福報之事,可見爲人的善心根深蒂固。

“與人爲善,就會有好報。”他始終深信不疑。

太上道祖曾曰:“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人生是一條長河,得高人指明方向則幸也;人生如一卷古簡,深度研讀可樂在其中也!道門的哲學與智慧,可謂取之不竭!

識不足則多慮。即見識不足、難以決斷就會思慮過度、擔憂狐疑、沒有安全感。所以有時候,多思多慮、惶恐不安的生活並不是外界給人的,而是自己見識淺薄造成的。

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充實自己,開闊眼界。

讀經長學問,讀史長見識!

多讀前人的優秀經簡,借鑑前人的智慧經驗,遇到事情自然心開意解,知道如何應對處理。

威不足則多怒。

即威德不足以服衆就會容易發怒。

有人用發怒來樹立威望,其實會事與願違的,因爲發怒暴露出了德行的不足。

威望都是從德行而來,道德的力量可以攝服一切大衆。

而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表現出的,必定是謙虛恭敬和平易近人,哪裡會用憤怒去招衆人的怨恨呢?

信不足則多言則是指信用不足的人,說話別人不相信,通常就會費盡口舌去講更多的話。

《易》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話多有時候從側面表現出了一個人信用的缺失,所以守信非常重要。

玄都曾用十六個字總結了爲人處世的精髓。

一是站高,即所謂的“站得高望得遠”。世間的浮雲能夠遮住登山者的雙眼,而生活中又有多少“遮眼的浮雲”?

不光是一切陳腐的陳規陋習,就連那些閒言碎語都可能成爲遮擋人們視線、妨礙人認清方向的“浮雲”。

自然界的浮雲有消散之時,生活中的“浮雲”需要人們有較高的境界才能看清和忽略。

只有志存高遠,胸襟曠達,纔不會爲私心雜念所困、功名利祿所累。置身於崇高的境界當中,心靈才能得以純潔而美好。

定位決定地位,心境跨越艱險。

二是望遠。俗話說:“走一步看十步。”

你能看多遠,才能走多遠;沒有遠見必尋短見,急功近利沒有明天。

人生就像是一個舞臺,如果死守於枯井之中,那麼人生將毫無起色,因爲世界在短目者的眼裡只有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如果想讓自己未來的舞臺更加絢麗多彩,那麼就必須打破安於現狀的心態,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古人云:“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鳥雀爭其聲。”

江海之所以浩瀚無際,雷霆之所以引動暴雨,都在於它們知其當爲,眼界開闊。

沒有廣遠的目光,再有本事的人也會平庸而無所作爲。

三是廣聞。古人云:“多見者識廣,博覽者心宏。”

一個人見的世面多,經歷、閱歷多,知識面就廣闊,經驗就豐富。正所謂“強學者博覽,足以通古今”。

經簡看得越多的人,就是博覽羣書者,他的心胸就一定比其他人開闊得多。

也就是說,人要有知識,有經驗,一個人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那就必須多看書學習,也包括多觀察人世,多參加實踐。

所見所聞成就一生,無知無覺葬送一生。

四爲慎言。

君子慎言語,不先己而後人,宜當擇言出之,令口如耳。

一言興邦,一言喪國。

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慎的言語,會在有意無意間傷人自尊,影響人與人的關係。

對個人來說,如果言語不慎重,輕則取其辱,重則喪其生。

故出言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別是對別人羞辱、譏諷、指責、貶低等之類的話,更是不要輕易說出口。言必適時,言必適情,言必適度。

不多說話,不亂說話。說實話不如說對話,說對話不如說好話。

五是心寬。

古人云:“心頭無事一牀寬。”心若計較,處處都有怨言;心若放寬,時時都是祥和。

心有多大,世界纔會有多大。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對你百依百順的人,能讓你如願以償的事畢竟很少。

人若計較,則沒有一樣能讓自己滿意。量寬才能得人,無我纔是境界。心寬一寸,路寬一丈;心寬似海,風平浪靜。

笑看花開,寧靜喜悅;靜賞花落,隨緣自在。

六是神定。

天下之大勇,猝然臨危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不要一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立即心煩意亂,浮躁緊張,不知所措;也不要在順境的時候,得意忘形,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

太上道祖曰:“禍兮福所倚,褔兮福所伏。”

世上有很多的事情往往是因禍得福,因爲福與禍兩者是在不斷地交替轉換的,人生的一切都難以預料。

懂得生活的人,其性格是充滿自信和豁達的,既使遭遇到困境,心也不亂、意也不煩,保持頭腦清醒,泰然處之,從容應對。

因此,對於一個有智慧的人,不但在順境中可以操控自如,同時在逆境中也能得心應手。

七乃意堅。

立志不堅者,終會不濟事。成功靠的是信念,而非條件。

頑強的意志是成就夢想的可靠保證。只有擁有頑強的意志,人才能不爲困難嚇倒,不爲逆境屈服。

沒有頑強的意志,人們只能是在不幸面前徘徊不定,在逆境當中裹足不前。

意志堅定,是一切成就大事業的人所具有的特徵。

勞苦不足以使他們灰心,困難不足以使他們喪志。

不管處境如何,他們總能堅持與忍耐。他們內心強大,神鬼難近。

八爲氣足。

底氣足就是自信,但絕非盲目自信,而是做了充足的準備後的淡定。

自信的人內心富足,腹有詩書氣自華,胸有丘壑天地寬。

自信的人純淨,不在乎別人的無聊看法,能正確處理自我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坦然對待生活中的得與失,人世中的是與非。

自信的人敢爲天下先,用知識改變命運,用真誠贏得喝彩,用智慧得到尊重,用善良打動人心,用真情書寫人生。

第六百二十九回 訣竅第四百七十七回 苦不易第一百四十一回 恥爲徒第一百四十六回 鬥而遭殃第三百五十四回 聖戰第三百九十四回 斬三尸第六百一十三回 冤親債主(二)第八百九十四回 劫獄第一百二十七回 人長壽第七百四十五回 蠱妹(一)第四百九十八回 三脈七輪(二)第五百七十五回 睡功第七百六十一回 秋媽第四十四回 王無罪歲第二百一十六回 順手先第六百三十回 九大竅第五十五回 英雄命運曲第四百三十六回 福生無量(二)第四百四十五回 除惡(二)第七百四十六回 蠱妹(二)第二百七十五回 聖之道第六百七十九回 丹變劍成第七百五十六回 異事第五百九十五回 意念修道第三百一十八回 酒道第八百回 覺知(二)第四百五十九回 仙道第七十二回 風起白虎堂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八百一十一回 寒之憶第一百一十三回 歌聲第八百一十回 蜀山之寶第七百四十八回 白鸛情(一)第九百五十五回 孔宣第七百七十九回 陰德第三百二十九回 轉換人第八百四十五回 穆人策第一百回 姬族之衰第九百一十三回 侍碑者(二)第四百四十三回 失道第五百八十四回 修煉(二)第三百三十五回 心如玉第七百九十四回 左平第七百六十六回 纏身第一百二十四 流水無聲第一百二十九回 誼情談第十六回 上古八大姓第四百七十五回 善得第四十三回 王者天下第一百八十三回 風起第六百六十二回 變化之術(三)第三百七十八回 善惡源第七百八十一回 任道遠第三百零四回 消失的氣第三百六十一回 齋醮第一百一十五回 困殺第一百二十八回 較量第八百四十三回 神龍經第二百六十八回 穴與陣第三百三十五回 心如玉第五百四十三回 隱形帽第三百四十四回 陰域第一百一十五回 困殺第五百二十七回 童子命第二百九十六回 羅睺的智慧第一百零七回 放不下的情第七百四十一回 赤王的執念第八百二十五回 絕地第三百三十七回 殄文第八百二十六回 破後立第四百四十六回 除惡(三)第三十一回 九成宮第四百四十二回 祁道人(二)第四百九十四回 修道自然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五百五十六回 善莫大焉第八百六十三回 金獅面王第十一回 牽心一見第七十回 江湖風第一百八十六回 醫仙第六百四十回 善果第六百五十六回 仙鬼的陰陽之能第八百二十七回 死搏鬥第二百三十三 帝王心第二百五十二回 不認輸第八百三十七回 靈虛子第四百五十五回 狐報人第一百四十七回 聖化天第五百一十四回 風水術(三)第七百四十八回 白鸛情(一)第五百二十四回 投胎第八十五回 江湖雲第五百三十六回 人之初第五十一回 鬥怨鬥恨第六百零一回 米神第五百五十三回 註定運第三十四回 夢幻天地心第二百一十一回 紛擾第八百零八回 寒威(一)第四百八十八回 先後
第六百二十九回 訣竅第四百七十七回 苦不易第一百四十一回 恥爲徒第一百四十六回 鬥而遭殃第三百五十四回 聖戰第三百九十四回 斬三尸第六百一十三回 冤親債主(二)第八百九十四回 劫獄第一百二十七回 人長壽第七百四十五回 蠱妹(一)第四百九十八回 三脈七輪(二)第五百七十五回 睡功第七百六十一回 秋媽第四十四回 王無罪歲第二百一十六回 順手先第六百三十回 九大竅第五十五回 英雄命運曲第四百三十六回 福生無量(二)第四百四十五回 除惡(二)第七百四十六回 蠱妹(二)第二百七十五回 聖之道第六百七十九回 丹變劍成第七百五十六回 異事第五百九十五回 意念修道第三百一十八回 酒道第八百回 覺知(二)第四百五十九回 仙道第七十二回 風起白虎堂第四百六十二回 關口(三)第八百一十一回 寒之憶第一百一十三回 歌聲第八百一十回 蜀山之寶第七百四十八回 白鸛情(一)第九百五十五回 孔宣第七百七十九回 陰德第三百二十九回 轉換人第八百四十五回 穆人策第一百回 姬族之衰第九百一十三回 侍碑者(二)第四百四十三回 失道第五百八十四回 修煉(二)第三百三十五回 心如玉第七百九十四回 左平第七百六十六回 纏身第一百二十四 流水無聲第一百二十九回 誼情談第十六回 上古八大姓第四百七十五回 善得第四十三回 王者天下第一百八十三回 風起第六百六十二回 變化之術(三)第三百七十八回 善惡源第七百八十一回 任道遠第三百零四回 消失的氣第三百六十一回 齋醮第一百一十五回 困殺第一百二十八回 較量第八百四十三回 神龍經第二百六十八回 穴與陣第三百三十五回 心如玉第五百四十三回 隱形帽第三百四十四回 陰域第一百一十五回 困殺第五百二十七回 童子命第二百九十六回 羅睺的智慧第一百零七回 放不下的情第七百四十一回 赤王的執念第八百二十五回 絕地第三百三十七回 殄文第八百二十六回 破後立第四百四十六回 除惡(三)第三十一回 九成宮第四百四十二回 祁道人(二)第四百九十四回 修道自然第二百七十九回 干支第五百五十六回 善莫大焉第八百六十三回 金獅面王第十一回 牽心一見第七十回 江湖風第一百八十六回 醫仙第六百四十回 善果第六百五十六回 仙鬼的陰陽之能第八百二十七回 死搏鬥第二百三十三 帝王心第二百五十二回 不認輸第八百三十七回 靈虛子第四百五十五回 狐報人第一百四十七回 聖化天第五百一十四回 風水術(三)第七百四十八回 白鸛情(一)第五百二十四回 投胎第八十五回 江湖雲第五百三十六回 人之初第五十一回 鬥怨鬥恨第六百零一回 米神第五百五十三回 註定運第三十四回 夢幻天地心第二百一十一回 紛擾第八百零八回 寒威(一)第四百八十八回 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