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

鍾紹京見李隆基那個樣子,似乎對此馬情有獨鍾,也不好再說什麼,趕緊叫人取過一副馬鞍搭在馬上。

李隆基扳鞍上馬,說道:“待我去跑一圈,看着馬到底如何?”說罷,催馬而去。

鍾紹京眼看着李隆基出了馬廄,對劉幽求說道:“幽求兄,這位臨淄王還真是與衆不同,那麼多上等的御馬,他偏偏卻看不上,卻只是相中這匹拉水車的的馬。”

劉幽求微笑道:“紹京,你有所不知,臨淄王對馬有特殊的喜好,而且頗有研究,我想他定有他的道理。”

王毛仲在一旁垂首侍立,聽的鐘紹京仍是不信自己所言,心中暗自冷笑,心道你鍾大人識不得良馬,他臨淄王卻偏偏識得,待他回來,自然一切分曉。

三人等夠有半個多時辰,忽然聽得馬蹄聲響,只見李隆基神采飛揚,縱馬而來,慌不迭地迎了上去。

李隆基下得馬來,一副眉飛色舞的樣子,道:“果真好馬!我騎着這馬,初時並不十分的快,卻是十分的穩健,待出了北門之後,行夠約有五六裡之後,它漸漸加起速來,越跑越快,到後來簡直如風一般,後力無窮,你們看,跑了這麼長時間,它身上竟沒一些兒汗,真是奇馬,正是我理想中的坐騎。”

鍾紹京道:“原來這果真是好馬,我眼拙了,還是殿下眼光獨到啊。”

李隆基指着王毛仲問道:“鍾大人,他叫什麼名字來着?”

鍾紹京道:“他叫王毛仲。”

李隆基道:“此人果有識馬之才,不知他什麼來歷?”

鍾紹京道:“他家祖上是高麗人,因軍功受先皇恩典世代爲官,不想到他父親這兒,卻坐罪入獄,他合門上下皆沒爲官奴。我見他身強體壯又且伶俐,便叫他在馬廄中養馬。”

李隆基道:“鍾大人,小王我有個請求。”

鍾紹京道:“殿下有什麼吩咐只管說好了。”

李隆基道:“我想叫這個王毛仲來替我養這匹雪花獅子驄,你看如何?”

鍾紹京連聲的答應,並對王毛仲道:“你還愣什麼?趕緊過來拜見臨淄王殿下。”

王毛仲察言觀色,已看出李隆基對他頗爲賞識,便趕緊上前拜倒叩謝。

李隆基叫他起來,道:“王毛仲,本王看你乖覺機敏,又識得良馬,很是不簡單,不知你還有什麼別的本事沒有?”

王毛仲連忙道:“稟王爺,小人少時曾跟家父習學弓馬軍器,也頗爲精熟。”

李隆基心裡暗暗高興,心想今日不但得了良馬爲坐騎,若得此人跟隨我左右,也不失爲我的羽翼。當下他叫王毛仲牽着馬,一手拉着鍾紹京,一手拉着劉幽求往興慶坊而去,要接着這涼爽的夏夜暢飲一番。

安樂公主自打聽武崇訓提了立皇太女之事後,便覺得這想法實在是妙。從御球場回來後,便把想法跟她的母親韋后說了。韋后一聽,當然贊成。只因她本有一子名叫李重潤,武則天當政時,曾因言語上觸犯張氏兄弟,結果便被他倆告到武則天那裡,立時被杖斃而死。如今,李顯立了李重俊爲太子,雖是心中不快,奈何膝下無子,也沒什麼計較。聽安樂公主這麼一說,當然樂意了。

第二天,安樂公主入宮來見李顯。李顯一見寶貝女兒來了,自然是十分的歡喜,親熱的了不得。安樂公主先是父皇長父皇短一通說,哄得李顯眉開眼笑,接着便又是捶背又是揉肩,到也讓李顯感動得不得了,心說這個乖寶貝女兒可真是長大了,便拉着她的手叫她坐在身邊說話。

安樂公主淨揀李顯愛聽的話說,說得李顯很是受用。過了一會兒,安樂公主見火候差不多了,便說道:“父皇,有一件事女兒我不跟您說,總覺得如鯁在喉。”

李顯目光慈愛,道:“裹兒有什麼話但說不妨,有什麼不痛快的事,父皇與你做主。”

安樂公主道:“我昨日在御球場見到了太子哥哥重俊,他身邊帶着個滿臉脂粉的男人,那個男人是個伶人,父皇您猜他和那個伶人是什麼關係呢?”

李顯並沒有什麼吃驚的樣子,淡然問道:“什麼關係呢?父皇我猜不出。”

安樂公主道:“說起來我都替太子哥哥感到羞愧,都不好意思跟父皇您說,那個伶人竟是太子哥哥的男寵。父皇您說太子哥哥做這樣的事成什麼體統呢?這怎麼能服衆呢?”

李顯表情平靜,內心的活動絲毫都沒有呈現在臉上,他用手拂着鬍鬚,點點頭道:“裹兒,你能及時反映這些情況,父皇十分的高興。對於你說的這件事情,父皇會查清楚的,如果屬實,父皇定會責罰於他。”

安樂公主見李顯如此說,便嬌嗔的靠到李顯懷裡,道:“父皇,您還不相信女兒的話嗎?女兒說的可是句句屬實,而且太子哥哥整天不務正業,與一班子弟浪蕩嬉遊,文武羣臣個個都對他有意見。”

安樂公主撒嬌,李顯總是很受用,他手撫着她的頭,道:“父皇我怎會不相信自己的女兒呢?”

安樂公主仰起臉,用一雙大眼睛望着李顯,道:“父皇既是相信,那就應當立即把他廢了。”

李顯呵呵一笑,道:“裹兒,這廢立之事可不是你說的那樣容易啊,更何況,若是廢了重俊,便又立誰爲太子呢?”

安樂公主嘟着嘴,道:“父皇不是常誇獎女兒聰敏過人,男子所不及嗎?您看立女兒爲皇太女可以嗎?”

李顯一聽,更被她逗樂了,道:“裹兒,你的這個想法很有新意,雖然自古從未有聞,不過父皇會予以考慮的。”其實李顯也不過是爲了哄安樂公主開心,他很明白所謂立皇太女這種事幾乎沒什麼可操作性。

可安樂公主不這樣想,她感覺有門,便道:“那父皇是應允女兒了吧。”

李顯見拗不過她,只好道:“此事容父皇與大臣們商議商議如何?”

安樂公主初步達到目的,自是眉花眼笑,心裡只道李顯定會爲她做主。那知這只是李顯的緩兵之計。她待夠多時,便要李顯陪她去遊賞御苑,誰知恰好中書令魏元忠求見,李顯便叫安樂公主自己去玩。安樂公主便走了出去。

魏元忠素以耿介敢言出名。從前武朝時,他曾在朝中幾度浮沉,只因得罪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而遭貶。張柬之、桓彥範等人遇害後,李顯又重新啓用了他。當下,李顯叫賜坐與魏元忠,魏元忠謝恩坐下。兩人談了一會兒,李顯便向魏元忠提起了安樂公主方纔所提之事。

魏元忠一聽,立刻笑了起來,並且連連搖頭,道:“皇上,爲臣有一事想不通。”

李顯一愣,道:“卿有何事想不通呢?”

魏元忠道:“我只是在想要是安樂公主做了皇太女,那駙馬應該叫什麼纔好呢?再叫做駙馬似與身份不合。”

李顯也笑了,道:“是啊,這個問題還真是難解決啊。”

魏元忠道:“老臣覺得廢立不是不是兒戲,定要慎之又慎。如果僅憑一些望風捕影的傳言便要將太子廢去,實在不妥當,懇請皇上三思。”

李顯也知此事不成什麼體統,便道:“卿所言甚是。”

安樂公主在御苑裡晚上了一回,覺得很是無聊,便又迴轉來。她想起方纔見到魏元忠來了,正好可以問問父皇是否同魏元忠商議來着。

她走進內殿,見魏元忠已走,便問起李顯此事。李顯便將魏元忠的話說了一遍,並道:“父皇倒沒什麼,奈何羣臣不服,這卻如何是好呢?裹兒是父皇的乖女兒,當然希望父皇做個英明的人主吧,臣下們的意見還是不能不聽的。”

安樂公主心中老大的不樂意,憤憤然道:“魏元忠那個老匹夫曉得些什麼?三朝老臣又怎麼樣?就知道倚老賣老!怎麼我就不能做皇太女了?從前我的祖母不一樣做了皇帝嗎?再說您是一國之君,難道還做不得羣臣的主嗎?”

接下來是哭聲。乖乖女瞬間變作了小羅剎。

李顯對於往昔那些回憶盡都是些苦澀,一聽安樂公主說這種話,就更不能答應了。可面對自己深愛的女兒,又不能叱責,只好一番好言勸慰。安樂公主雖是心中不平,卻也沒法,只得就此作罷。

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楔子 那時花開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
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楔子 那時花開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