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

李隆基在場上似游龍一般穿梭,每一次精彩的阻截或射門都引來一片喝彩聲。嫺熟的騎術以及精湛的球技,自然使他成了賽場上最爲惹人注目的焦點人物。吐蕃人對他採取了重點的盯防,每當他控球時,總有至少三人上來對他圍追堵截,可屢屢無法得手,總是被他巧妙地突破射門得分。

吐蕃人有些老羞成怒。一個馬臉黝黑的傢伙竟然對李隆基的坐騎下了手。那個球他明明已經搶不到手,卻還是揮起了球杖,一下子掃在了李隆基坐騎的左前腿上,力量十分的大。那馬的左前腿登時就斷了。馬失前蹄將他人給掀了出去。幸而李隆基於騎射上有些功底,就地一滾,才免於摔傷。

武崇訓等人眼見對方暗箭傷人,不免情緒激動起來,涌過來將那個吐蕃人圍在當中,理論起來,一時間場上亂作一團。另外幾個吐蕃人見同伴被圍,當然不肯袖手旁觀,便也過來參與爭吵,弄得事態一發不可收拾,顯然已經失控了。

眼看着雙方揮動球杖就要有動手的意思了。李隆基站起身來,幾個大步到了衆人跟前,擡起球杖把衆人手中的球杖都一一挑開蕩在一邊,道:“都休要動手,方纔我是馬失前蹄,待我換匹馬咱們再繼續比賽。”

吐蕃人見李隆基如此說,便都撥轉馬頭退到了一邊。武崇訓還有些不依不饒,對李隆基說道:“剛剛明明是他們下黑手。”

李隆基道:“這我知道,待會兒咱們到了場上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說罷給武崇訓使了個眼色。

武崇訓知道他定有計較,就與其他人又重回到了場中。李隆基換了一匹馬重新又投入到了賽場。他方纔被那吐蕃人掀翻在地,心裡兀自懷恨,便存着心要報復他。他帶球閃過一人後,恰好看到暗算自己那個吐蕃人斜刺裡縱馬而來,便只瞄着他,覷的他近了些,便奮力揮起球杖將球向他擊去。球速飛快,那個吐蕃人猝不及防,就聽砰地一聲,結結實實打在了他的鼻樑上。

花裡胡哨的馬球雖只有拳頭大小,卻是木製的,所以挨這一下着實不輕。那人叫一聲,仰面從馬上栽了下來,比賽又告再度中斷。李隆基則勒住馬在一旁暗暗的冷笑。這場比賽的結尾變成了互相的暗算與攻擊,最後也只能掃興收場了。

雖然比賽結局是那個樣子,李隆基還是感到挺過癮。他用手巾擦着臉上的及脖子裡的汗,與劉幽求結伴而行。直到此時,他眼裡仍閃着興奮的光。他道:“這場球打得還真是痛快。”

劉幽求道:“殿下,我看你的坐騎有些不中用啊。”

李隆基道:“我的那匹馬都騎了好多年了,的確有些老了。當時我已發覺了那個吐蕃人要施暗算,便提着繮繩想讓它人立起來,揚起前腿,可那馬跑了一陣兒,我能感覺到它已力不從心了,所以就硬生生捱了那傢伙一球杖。要是在從前,是決計不會讓那個吐蕃人得逞的,只可惜現在它老了,以後也不能再伴我馳騁了,去哪裡再找一匹好馬來代替它纔好。”

劉幽求一聽李隆基爲沒有坐騎而發愁,便道:“我認得一個人,他那裡定有好馬。”

李隆基道:“快說是誰?”

劉幽求道:“便是一直留守在西京的宮苑總監鍾紹京,他或者會有好馬。”

李隆基立刻喜上眉梢,道:“對呀,我倒沒有想起來,現在他正管着御馬監呢,那裡當然不缺好馬了。”

劉幽求道:“那殿下咱們就往他那裡吧。”

李隆基道聲好,兩人帶了隨從策馬前往鍾紹京的衙署。

鍾紹京才領着人把大明宮裡的門匾掛完回來,就看到劉幽求和李隆基一夥子人來了,趕忙出來相見。劉幽求說明來意,鍾紹京自然滿口答應。按規定,無論誰想要騎走御馬監的馬必得有皇上的旨意不可。而實際上,李顯從來不過問具體的事務。諾大的御馬監只有幾匹馬是李顯的心愛寶貝,其餘的多了少了他才懶得知道呢。所以鍾紹京知道只要不動皇上的馬,其他的馬他是做得了主的。不過,若是李隆基自己來,他還真不一定給他這個面子,這全是看在劉幽求的面子上。

李隆基早就知道鍾紹京的大名,所以一見面便道:“久聞鍾大人書法冠絕當代,一直未曾向您請教,今晚鐘大人定得到我家去小坐,好好教教我。”

鍾紹京聽李隆基一開口全然沒有一絲矜誇之氣,反而很是謙恭有禮,對他的印象分立時大幅增加了,他道:“殿下過譽了,下官的字不值什麼的,更不敢去府上叨擾。”

劉幽求在一旁道:“你們倆就不要客套了,從現在起大家見過,以後便是朋友,何不趕緊叫殿下挑一匹馬,咱麼也好一起去興慶坊歡飲一番呢?”

李隆基道:“對,幽求說得甚是。”

鍾紹京道:“那殿下隨我來。”

李隆基和劉幽求跟着鍾紹京一路來到御馬監馬廄,只見馬兒們個個油光水亮、膘肥體壯。李隆基挨個兒看了一遍,卻是連連搖頭,沒箇中意的。

劉幽求見他挑不上眼,便道:“怎麼殿下,難道這許多的駿馬,就沒一匹中你意的?莫不是花多眼亂,反倒看不出哪匹馬好了。”

李隆基道:“非也。我對馬雖沒什麼太多研究,但總覺得這許多的馬都欠缺一種神氣。”

鍾紹京一笑道:“殿下,這些個馬可都是百裡挑一,絕對不是普通的馬,真沒想到竟沒一匹馬中您意的。”

李隆基頗爲失望道:“就這些了,再沒別的馬了?”

鍾紹京道:“裡面有幾匹馬是皇上的坐騎,要看看嗎?”

李隆基連忙擺手道:“還是免了吧。”他拉起鍾紹京的手又道:“馬雖然沒有挑到,但鍾大人還是要同我去家中吃酒的。”

鍾紹京也不好駁面子,與劉幽求一道隨着李隆基向外走去。正走間,從打宮門外進來十數輛馬車,馬車上盡是水桶,裡面所裝都是驪山的泉水。這拉水的馬車每日早晚各去拉二趟,以供宮禁中上下使用。

李隆基瞧着那些水車從眼前經過,忽然指着其中一輛,道:“鍾大人,我看那輛車上的馬很是特別啊。”

鍾紹京道:“不瞞殿下說,那些拉水車的馬盡是些劣馬,如果您想看,將他叫過來便了。”他招手喚那趕車的人,叫他把馬車牽過來。

那車伕是個二十來歲的粗壯高大後生,一對眯縫眼兒,大扁鼻子,兩條羅圈腿,見鍾紹京叫他,趕忙牽着馬車來到跟前。他笑嘻嘻對着鍾紹京道:“鍾大人,您叫小人有什麼吩咐嗎?”

鍾紹京道:“這位臨淄王殿下要看你的這匹馬。”

後生小眼的細縫裡射出了兩道光,臉上露出一絲欣喜,像是遇到了知音,他對李隆基說道:“王爺,容小的把水送進去,將這馬收拾一下,您再細看如何?”

李隆基點頭道:“不妨事,你先幹事。”

後生拉着車往裡面去了。鍾紹京道:“殿下,那只是一匹拉車的尋常之馬,如何得到您的垂青呢?”

李隆基道:“我有一種感覺,那匹馬定不是尋常之馬,你看它雖然骨架嶙峋,但兩耳尖削挺立,憑我的經驗,定不是庸劣凡品。走咱們就一起去看看何如?”說罷便大步跟在水車後面。

鍾紹京看一眼劉幽求,劉幽求只是抿嘴微笑,示意他跟着就好。他只得微微搖頭後面跟着。

宮裡本有水井,因韋后說不夠甘甜,做出的飯菜皆不可口,這樣李顯才下旨叫人日日到驪山把那裡的泉水運來,以作烹調飲用。御廚房的旁邊就是水房,裡面是轉圈一溜高四尺闊五尺的大水缸。

十幾輛馬車被趕到水房之外停下。三人一路跟來,瞧着那些役夫把水桶卸下車。那車上的水桶比不得平常水桶,有半人高,一個人的手臂難以合抱。卸車時,須兩人將扁擔穿過提手,兩人擡着方能卸下。可那後生卻張開兩臂抱住水桶便抱下了車穩穩放在地下,車上的四隻大木桶均盛滿了水,他逐個兒都給抱了下來。就把個李隆基和劉幽求看了個瞠目結舌。

鍾紹京卻一副見慣不驚的樣子,見他二人吃驚成那樣,便道:“那小子就是天生一股蠻力。”

後生卸完水桶,便牽了馬去馬廄中刷洗一番。趕三個人也來到馬廄,那後生已經把馬刷洗的煥然一新。只見通身上下毛色光亮,全身雪白只有四蹄烏黑,昂首掀鼻,一副神氣非常的樣子。

鍾紹京兀自心中納悶,心道這馬我怎麼從沒見過?有如此好的馬我怎會叫它去拉車?定是這小子搗鬼。於是喝道:“王毛仲,你這大膽的奴才!這匹馬我爲何從沒見過?你從何得來?”

這叫王毛仲的後生一聽,立刻擺手道:“鍾大人休要錯怪小人,這匹馬明明是大人您親自發付給小人拉水用的。”

鍾紹京道:“我怎麼不記得曾有這樣一匹馬?”

王毛仲道:“大人您不記得上個月曾買回二百匹馬嗎?您嫌這匹馬太過瘦弱,便叫小的牽去拉車了。”

鍾紹京沉吟道:“難道就是這匹馬?可是爲何只隔着月餘,便相差這麼多呢?”

王毛仲道:“那時我牽走這匹馬,便給它些草料,誰知過了一天,我來看時,見槽裡仍是昨天那些草料,它根本就沒吃。我立時覺得好生奇怪,便去抓了一把黃豆給它,它伸了嘴過來把我手裡的豆子盡都吃了。見此情景,我想起了從前父親未坐罪時,家中有個極會相馬的老管家,他曾告訴我有一種良馬,喚作雪花獅子驄,對飼料極爲挑剔,不吃草料,只吃豆子和清水,是及名貴的一種良馬。”

鍾紹京眉頭微皺,道:“真有這等良馬?我怎麼從未聽說過?莫不是你小子蒙我不成?”

這時,一旁的李隆基笑呵呵拍了拍鍾紹京,道:“鍾大人,我看他不像是撒謊之人。待我來騎一騎。”說着接過繮繩,便用手撫摸起那馬的鬃毛來。

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楔子 那時花開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
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楔子 那時花開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