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

李隆基起得很早。沒想到還有起得更早的,李宜德已在後院舉起了石鎖,口裡數着“三一,三二••••••”。

天剛交五鼓,李隆基就已穿好衣服,洗漱完畢了。普潤走後,他一夜沒睡好。他本想把安樂公主與宗楚客的密謀去告訴父親李旦,可轉念一想,又壓了下來,他還是不想讓父親太過擔驚受怕。

趙麗卿瞧着他那個反常的樣子,幾次想要開口問他,卻又咽了下去,她是個聰明女子,知道男人家如此表現,定有重大且不能爲外人道的隱情,最好少打聽爲妙,也只是溫言軟語安慰了幾句。李隆基也只是答應,並不多說。

雄雞打鳴的聲音此起彼伏,東方也發白了。李隆基匆匆吃了點早飯,便喚過了王毛仲和李宜德,叫他倆悄悄地去把劉幽求、鍾紹京等人都一一找來,並一再叮囑千萬不要着慌,要不露聲色。

二人答應轉身就走,還沒出門,李隆基忽然又道:“老李,你等等。”

李宜德轉身回來,道:“王爺還有什麼吩咐?”

李隆基道:“你告訴劉幽求,叫他把東西帶上。”

李宜德道:“是。”他一向不是個喜歡多問的人,李隆基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多打聽。

不到半個時辰,劉幽求、鍾紹京、麻嗣宗、王崇曄、薛崇簡以及陳玄禮、葛福順、李仙鳧等人都先後到了,陸續進了書房。

書房門緊閉着。王毛仲和李宜德在書房外面一左一右站着。

王毛仲臉上帶着憂慮之色對李宜德道:“老李,王爺這一大早把他們都找來,究竟是究竟做什麼呢?”

李宜德的臉上總是那一副僵硬的表情,他道:“管他呢,反正王爺怎麼說咱就怎麼做唄。”

王毛仲嘟噥道:“向日我聽王爺曾說過要舉事,別是真的要那麼幹吧?”

他的眼神閃爍不定,似乎有很大的心事,而李宜德則還是一樣的篤定。

書房裡還有一道暗門,就是靠西牆的一面書架。李隆基打開暗門叫衆人跟他都進去,然後又把暗門合上。

密室裡鋪着紋飾精美的氈席,只在北牆邊正中擺着一張几案,壁間安着兩個大銅燭臺上面點着蠟燭。衆人一進來,帶起一陣風,吹得蠟燭火苗子亂跳。這是李隆基與衆人議事的秘密場所。

從打衆人進來起,李隆基的臉色就一直很沉鬱,弄得大家也跟着發緊。他關上暗門之後,卻忽然笑了,招呼着都坐下,然後道:“各位昨晚上都還睡得好吧?”

大家也跟着笑道:“託殿下的福,都還睡得好。”紛紛在几案兩側坐了下來。

密室裡沒有椅子。從來都是有要緊的事,李隆基才招呼大夥兒進密室相商的。所以誰都不可能四腳朝天,想怎麼坐怎麼坐。古人的禮儀,在氈席上坐其實就是跪着,只不過腰板挺得直些罷了。

劉幽求剛在左手邊挨着王崇曄坐下,李隆基便已大步走到了他跟前,道:“幽求,還記得你曾跟我說過周易裡面有‘飛龍在天’之語嗎?其作何解呢?”

劉幽求道:“當然。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李隆基微微頷首,忽然轉身向几案方向踱了兩步,道:“皇上暴崩,你們怎麼看?”

薛崇簡道:“我聽我母親說,皇上死時七孔流血,且死前吃過皇后送去的餅子。我覺得皇上的死,皇后定然脫不了干係。”

他的話一出口,頓時引起一片譁然。

劉幽求站起來,眼神中閃爍着難以掩飾的激動,那副表情就像作詩苦思良久,忽然覓得了佳句似的。他道:“皇上死的不明不白,國鼎就這樣輕易移入一個**的手中。有道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殿下豈能坐視?”

李隆基轉過身來,用同樣激情閃爍的目光盯着劉幽求,道:“好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說下去。”

劉幽求越發顯得情緒亢奮,他道:“殿下可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嗎?方今韋后亂政,不得人心,朝野上下無人不思明主出現。我等追隨殿下這許多年,無非是要隨殿下建立一番功業。殿下正可趁此時拔劍一揮,定能一舉掃蕩寰區呀。”

衆人立時齊聲道:“是呀,殿下。此時局面未穩,正是出手之時呀。”

劉幽求比李隆基還着急。這也難怪,他滿腹經世之才,卻做了這許多年的縣尉,胸中的抱負是一點也施展不出來。從前到後,就只有李隆基賞識他,將他引爲了知己。

李隆基望着劉幽求燦然一笑,道:“你覺得今晚是個合適的時間嗎?”

劉幽求斬釘截鐵的道:“當然。”

李隆基又環顧四周,道:“你們覺得呢?”

衆人齊聲道:“當然,願隨殿下驅馳。”

李隆基道:“既如此,幽求,我知你早已成竹在胸,說吧。”

劉幽求並不客氣,向衆人道:“估計諸位手下都有些人手,報個數吧。”

王崇曄道:“我那兒有五七十號人手,到時我可以把他們帶過來。”

薛崇簡道:“我也可調集一百禁軍。”

麻嗣宗道:“殿下,朱雀門外的飛騎營都是我的兒郎,只要我發話,他們沒有不聽的,也有五百人。”

劉幽求見鍾紹京一直沒有說話,便問道:“紹京,宮苑中不是有二百多匠役嗎?”

鍾紹京其實心裡有點犯嘀咕,行動迫在眉睫,他卻不安起來。他做宮苑總監好多年,其實蠻滋潤的,以書法家而言,對他來說已經很合適了。李隆基這個人確實對他夠意思,光是罕見的水坑端硯就送給他十多方,且一旦覓得名家的法帖立馬就叫人給他送去,說實在的,那可都是市面上極少見的千金難求的寶貝。所以他對李隆基還是很服帖的,只是對於這次行動心裡沒底而已。

劉幽求見鍾紹京沉吟不語,便道:“紹京,你那點家當我還是很瞭解的,就說說又有何妨?”

鍾紹京無法,只得說道:“是的殿下,我手下有匠役二百多人,不過叫他們象武士那樣去戰鬥,確實非他們所長。”

劉幽求一聽這話就急了,道:“紹京此言差矣。你這二百多人雖非武士,平時卻都盡做些粗重活計,且人人都有斧鋸刀鑿,當此用人之際,他們實乃一股生力軍,比武士一點都不差。”

李隆基點頭道:“幽求所言甚是,紹京手下這二百人實乃咱們的主力呀。”

鍾紹京也不好再做辯駁,道:“可能是我低估了他們的能力,今晚我會把他們盡數都召集起來的。”

劉幽求道:“你一向都是低估他們的,現在跟着殿下的王毛仲,你何曾發現過他呢?”

李隆基道:“好了,幽求繼續說吧。”

劉幽求道:“殿下,目前韋播實際上控制着萬騎營,必須先解決掉他,才能夠調動萬騎營的軍士,有了這支力量,咱們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陳玄禮道:“要除掉韋播恐怕有點棘手。那傢伙因待下刻毒,總是怕被人行刺報復,行止坐臥身旁總有十二名護衛不離左右,人稱十二金剛,頗難對付,等閒靠近不得。”

劉幽求道:“若如此,咱們需想個法子偷襲得手纔是。”

李隆基道:“我想起一個人來,此事最適合他做,就是每天不離我左右的老李。估計你們沒見過他的箭術,十分的了得。”

劉幽求道:“殿下說的是,這種事正該這樣的人來做。”

陳玄禮道:“只是咱們須得把韋播引到外面,弓箭纔派的上用場。如何才能把他引到外面呢?”

李隆基道:“是啊,這卻是個棘手的問題。大家都好想想。”

衆人沉默不語。還是葛福順打破了沉默,他道:“這幾日,我常見一個太監來營中傳他進宮議事,估計是韋后叫他。我想到時候,找個太監給他傳個假信兒,就說韋后叫他進宮議事,他定然不會不去,到時何愁引不出他來呢?”

李隆基道:“這個法子倒好,只是須得找個咱們信得着的太監纔好辦事。”

他其實想到了一個人,就是楊思勖。還沒等他說出來,鍾紹京就接口道:“內給事高力士與我素來交好,私下裡對我說起韋后,頗多微詞。我想定能說動他。”

李隆基道:“既如此,就有勞紹京了。”他轉而有對劉幽求道:“幽求,說說你的計劃吧。”

劉幽求伸手向懷中掏出個尺許長的圖軸,就在地上的氈席上鋪開來。見他這樣的舉動,李隆基並衆人都圍攏了過來。九個腦袋圍成的環形之下是一張禁宮全圖,由劉幽求親手繪製。

他在圖上依次指着說道:“咱們兵分三路,殿下率一支軍從正北玄武門攻入禁宮,另外兩隻軍則從東西兩側的白虎門、青龍門同時進攻,三路突進對禁宮形成合圍,可直搗太極殿,韋后就算是插翅也難逃了。縱使她她跑了,也只有南邊朱雀門一條路可走。”

麻嗣宗接過話來,道:“如果那**當真跑出南門,我自會帥飛騎營的兒郎們前去抓捕。”

劉幽求笑道:“麻將軍不必出擊,只需在營內等候便了,我料她若真逃出朱雀門,必會前往飛騎營求救,正是所謂的飛蛾撲火吧。”

陳玄禮道:“殿下,玄武門您也不用操心。今晚,我們會全部換成手下親兵的。”

李隆基聽罷,直起身來,大讚道:“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幽求的計劃堪稱完美,各位亦籌劃的妥當。今晚咱們就依此計劃行動吧。諸位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陳玄禮道:“殿下,今夜的行動要不要知會相王他老人家呢?”

李隆基道:“不,我不想讓父王知道此事。本王今夜舉事,如若成功當推父王登基爲帝,如不成也算是死得其所,絕不帶累父王。”

李隆基此言一出,出乎在場所有人的意料。一時間氣氛沉默,僵了好一會兒。

劉幽求先說了話:“殿下這樣做本無可厚非,只是未免太迂了些,日後恐怕••••••”

李隆基知道他要說什麼,沒等他說完,便道:“幽求不必說了,對我來說父王就是天。汝等亦不必有什麼擔心,今夜若事成,諸位都是中興唐室的一等功臣。有我李隆基在,定不會虧負你們。”

停了一會兒,見大家不再言語,李隆基又道:“幽求,你留下來吧。今夜恐難免惡戰,大家還是要做好準備。今夜戍時正在紹京的宮苑內約齊舉事。”

李隆基打開密室的門,同衆人一一道別,最後又叫住了鍾紹京,道:“紹京,你回去之後,叫人給我送來四套匠役們穿的衣服,並進出禁宮的腰牌。我今晚要喬裝進宮,免得被人發覺,反倒不好。另外,你要準備好上好的牛角弓一個並至少五十隻箭,到時候有要緊的用處,切記。”

鍾紹京答應去了。

人都走完之後,李隆基把王毛仲和李宜德叫進了書房,告訴他們今日切不可亂跑,晚間隨他進宮有要緊的事幹。二人諾諾而退。

吃中午飯的時候,王毛仲顯得心不在焉。他和李宜德的中飯是白米飯以及一大盆燉雞、牛肉還有青菜。王毛仲只吃了一碗米飯,便推了碗起身回房了。李宜德才不管他呢,只管自顧自吧唧吧唧大嚼。

王毛仲在牀上躺了有好大一會兒,李宜德才從外面打着飽嗝進來,敞開的衣襟下露出濃黑的胸毛。他滿足的摸着肚子往牀上一倒,不一會兒如雷的鼾聲就起來了。

往日裡,王毛仲總是和李宜德一起吃完飯回來。可今日,他一直在想着李隆基說的話:晚上進宮幹要緊的事。他知道那是什麼意思。那可不是鬧着玩的,可不是遊獵,殺幾隻兔子獐子,可是要動真刀真槍的。不知怎麼,他今日覺得李宜德的呼嚕聲特別刺耳,令他心神不安。

他猛地翻身下牀,去牀底下把一個箱子拽了出來,拿鑰匙打開了鎖。裡面有他攢的三十多兩銀子,他抓起銀子全都揣進了懷裡,站起身向門口走去,眼神很是暗淡。他對今晚的事實在沒底,到最後竟然害怕起來。

他站在門口向四周望了一會兒,便又抽身回來,去摘掛在牆上的橫刀,手指剛觸到刀鞘卻又縮了回來。帶着那把刀有點太招搖,他想。

趁着午後王府裡大多都在休息,王毛仲從後院角門溜了出來,沿着圍牆走的飛一樣快。他一步不停,直接出了長安的北門,穿過一大片田地後,又向北走了有七八里路,才瞧見了一家客棧,叫做興隆客棧。而就在客店幾裡外有一片連綿數裡的營地,那裡駐紮着從關中調來的府兵。於是他便投宿到了這家客棧,他還不想就此徹底離開,想先等等再看看。

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楔子 那時花開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三章 謀奪儲位
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楔子 那時花開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三章 謀奪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