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

安樂公主恨恨的在家中悶坐了一會兒,猛地站起身來,道:“來人,備車。”就往外走。一干婢女侍從趕緊呼啦也跟了出去。

安樂公主來到外面鑽進車裡,說道:“走,去韋播那兒。”立時車馬齊動,前呼後擁,好大的排場聲勢。

安樂公主所說的這個韋播,正是韋后的侄兒,論起來也是安樂公主的表兄了,現任左羽林大將軍,執掌萬騎營。萬騎營乃京城羽林軍的統稱,這就意味着他是京城戍衛部隊的實際控制者。韋后日漸勢大,又擔心根基不牢靠,便把韋氏族中許多人都安**了軍政機要部門,身居要職。

韋播個子很高,即古人常說身長丈二那種。或許是家族遺傳,韋氏族人高個子很多,包括韋后在內。

韋播正在家中閒坐,門人來報:“老爺,安樂公主殿下來了,說要見您。”

他立刻站起身來,道:“快些請進來。”說着就往外走。

韋播一見安樂公主,臉上立時堆起了燦爛的過分的笑。他道:“是哪陣香風把個仙女給送來了?裹兒快請進裡面。”

安樂公主同韋播坐定之後,便道:“表哥,我來是有事求你。”

韋播道:“裹兒這時說哪裡話來,跟哥哥我還說什麼求不求的,裹兒的事就是哥哥我的事。說吧什麼事?”

安樂公主道:“是這樣表哥,我想在長安縣西南開鑿一片池沼。想讓表哥把那裡方圓十幾裡的住戶百姓盡數遷走。”

說實話,象韋播這種官,仗着是皇親國戚,平日裡沒幹過什麼好事,眼裡哪有王法二字,只有兩個字就是利益。即便如此,當他聽了安樂公主的話心裡也直犯嘀咕。這沒來由開什麼池沼?不過他很瞭解安樂公主,知道這小羅剎要是脾氣上來了,就算天王老子也得讓她三分的。

他試探着問道:“能跟哥哥說說爲什麼要開一個池沼嗎?”

安樂公主道:“父皇對我一點都不好,連個破昆明池都捨不得賜給我。哼!他不是不給我嗎。我就自己開鑿一個出來,氣象規模都要超過昆明池,叫他瞧瞧。長安縣西南地勢平坦,所以我就定在那裡了。”

韋播說了一句“原來如此”,便沉吟了起來,心說這可不是個小動靜,那個地方全是上好的良田,那裡的百姓又世居於彼,說遷走就遷走,哪有那麼容易?

安樂公主見韋播半天不吭聲,便有些不耐煩,道:“這麼件小事,表哥不會說不幫我吧。”

韋播連忙道:“表哥怎會不幫裹兒呢?只是表哥想是不是得跟皇后說一聲呢?”

安樂公主道:“母后那裡自由我去說,表哥只需下令叫那裡的百姓遷走就是了。”

韋播心一橫,一拍胸脯道:“裹兒放心,這事包在哥哥身上,我立即着手去辦這件事,七日之內定叫那裡再無一個人。”

聽到韋播這話,安樂公主才展顏一笑,立時光彩宛然,與方纔慍怒之色殊異,就如曬久的海棠一經雨水打溼之後,立即就變得潤人眼目。可是這美麗的笑顏後面是什麼呢?卻是成千上萬百姓的淚水。

送走安樂公主之後,韋播就尋思那些刁民肯定不會乖乖聽話,說不得只好如此。想到這裡,他便叫家人去把同掌萬騎營的叔父韋捷和韋璇找來。

韋播坐等了不多會兒工夫,韋捷和韋璇就來了。果然也如韋播一般的身材高大。韋播叫他倆坐下,把安樂公主的意思說了一遍。

韋捷道:“這有何難?待我和韋璇點起一隊羽林軍前去。若是識趣的乖乖遷走便罷,若不識趣在那裡百般抵賴,咱們便把他鎖了拖走。”

韋播道:“也只得如此了。這事兩位叔父還要抓緊了,若是辦的不利,那個小羅剎發了脾氣,可是兇得很,沒人能招架得住。如今,兩位叔父就趕緊點起人馬去吧,再別耽擱了。”

韋捷和韋璇二人點頭答應,便告辭離去,直奔萬騎營去點起軍校要去行這等傷天害理的惡事去了。

這種事情當然不會順順當當的貫徹下去。世代務農爲生的莊戶連幾畝薄田都沒的種了,幾間賴以棲身的草房都保不住,他們能不滿懷憤懣嗎?只可惜大都是敢怒不敢言。有些雖然想抵死不搬,怎奈那些軍漢似虎狼一般,手持棍棒皮鞭一頓毒打,弄得個個膽戰心驚,誰還敢不搬?

烏煙瘴氣的折騰了好幾天,終於靠着皮鞭和棍棒把住戶們盡都驅逐了個乾淨。韋捷和韋璇完了事回覆了韋播,韋播立刻着人去給安樂公主回了話說事辦完了。安樂公主得了報,當即大喜,立馬擬了一道墨敕,其內容爲由司農卿趙履溫負責在長安縣西南開鑿一片池沼,名爲定昆池,所須銀兩概從戶部支取。這次安樂公主並沒有隱瞞,堂而皇之讓李顯過了目。還能說什麼呢?爲求得相安無事,他別無他法,只有蓋上大印了事。

安樂公主連圖樣都找人畫好了。她有專門跟趙履溫談過話,要他絕不能來的半點馬虎。錢不是問題,人也不是問題。錢不夠儘管從戶部支取,人不夠儘管去徵。趙履溫哪敢有一絲怠慢,手捧圖樣,知道這是公主殿下瞧得起他。這是既能爭面子又能鼓錢袋的美差,他雖表面畢恭畢敬,誠惶誠恐,心裡頭其實別有一番喜滋滋的感覺。

~~~~~~~~~~~~~~~~~~~~~

轉天之後的下午,定昆池的工程就全面鋪開了。原本是阡陌縱橫的廣闊田野上,四處散佈着手拿皮鞭,腰裡佩刀的軍吏。時不時會聽見他們的吆喝聲,間或會有啪啪的脆響以及嘶啞的哀嚎。那根跟突起的肋骨以及骨碌碌含着怨恨的眼睛。他們原本也是人,但現在與牲口無異。

遠遠的一片林子裡,有一老一少兩個人,衣衫破舊,臉露菜色,兩人扒着一塊大石偷偷的看了好一會兒了。

那年輕人忽然道:“反正活路已斷了,你不去我去!”

那老漢將一張皺巴巴的臉扭轉對着年輕人道:“順子,那天你沒聽見就是公主要修這個池子才把地徵了去嗎?”

順子道:“爹,說你耳朵不好使了你不信,你只聽了個公主,是那個公主你可知道?你以爲就是太平公主嗎?”

老漢道:“不是太平公主難不成是別的公主?”

順子道:“我聽的說是安樂公主,不是太平公主。”

老漢道:“不管是哪個公主,我看都沒啥兩樣。天下烏鴉一般黑。”

順子道:“反正咱種的地是太平公主的,又不是安樂公主的,不管怎樣我也要找到太平公主,問問她。”

老漢道:“你這孩子就是倔,那太平公主豈是咱們這些人能見得着的?”

順子已不再和他爹說了。他打定了主意,要去長安城裡問問太平公主,扭轉身就走。老漢無法也只得在後面跟了。

兩人進得城來,小心翼翼地跟人打聽太平公主的宅邸。趕找到那條街時已到了申時。正是秋老虎肆虐之時,城裡人都嫌燥熱,這二人癟着個肚子,全然不覺的有什麼熱。

他們倆見着衣着光鮮的男女也不敢上前去問,只尋那穿的不怎麼樣的。恰好瞧見一個戴着范陽氈笠的賣油郎經過,兩人便過去跟人家打聽。那賣油郎見這二人潦倒不堪卻打聽公主府,心生奇怪,上下打量一下二人,便向後一指,叫他倆只管往那邊有兩個石獅子的門口過去就是了。

順子跟他爹向賣油郎到了謝,便向賣油郎所指之處走去。走到跟前,果見兩個大石獅子蹲在兩邊,中間是釘着銅釘的朱漆大門,卻是緊閉着的。只在旁邊開着個角門,臺階上坐着兩個家丁在那裡說笑。

順子和他爹仰臉看着門上的“太平公主府”大匾,卻不認得,只因兩人都是目不識丁之人。

順子道:“爹,想必這裡應該就是駙馬府了,門首有兩個石獅子嗎。”

老漢四下裡張望一番,見那邊還有兩家門外也有石獅子,便道:“我看那邊也有石獅子,不知到底是哪一家?不如去問問那兩個在門外坐着的人吧。”

那兩個家丁正在閒扯,募的見兩個破衣爛衫之人走近,便先皺起了眉,不等他倆說話,甩着袖子道:“這裡是太平公主府,你兩個叫花子趕緊到一邊去,休要在這裡探頭探腦。”

順子和他爹一聽這裡就是太平公主府,便道:“二位大爺,我們不是叫花子,我們來這裡是有要緊的事想跟公主他老人家說的。”

那兩個家丁一聽反而哈哈笑起來,說道:“看你們倆這幅德行,公主殿下豈是你能隨便見得?快滾遠些!不然一會兒可要拿棍棒趕了。”

從來王侯之家多惡奴。其實他們也是些被作賤的人,可偏偏那副嘴臉叫人瞧見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才解心頭之恨。順子和他爹現在是飢渴交加,哪有半點火氣,只好一個勁兒的哀告,那兩個家丁霎時便不耐煩,站起身來就說要去裡面拿棍子。

恰在此時,從角門裡面走出一個銀鬚銀髮的老者,穿一件青布衫,淨鞋白襪,頭上沒戴帽子,臉色紅潤飽滿。外面這兩個惡奴一見這老者,立即口裡叫着爺,閃邊作揖。

原來這老者名叫柴旺,算得上是府裡資格最老的僕人了。前幾年,太平公主看他辦事牢靠,又且忠心便叫他管了府裡的一應米糧薪柴等事。有時也叫他帶人去鄉下封邑收租子。

順子和他爹一見柴旺,立刻認了出來。柴旺一眼瞧見他倆,稍稍怔了一下,便也認了出來。說起來他們認識還是因爲有一次,柴旺去收租子正好遇到大雨,便在順子他家躲了好一陣子。順子他爹還特意叫順子冒雨去村頭酒館打了二斤酒來款待柴旺,是以他們之間是認識的。

柴旺見他倆破衣爛衫,心中大爲奇怪,他指着順子他爹,道:“你是狗子兄弟嗎?”

順子他爹沒個大名,只有個小名狗子,見柴旺叫他,趕緊點頭,道:“老哥,我就是狗子兄弟呀。”

柴旺走下臺階,道:“你們怎麼這副摸樣,出什麼事了?”

順子他爹一路並未流淚,到此時聽的關切之語,那兩行老淚便嘩的滾了下來,顫着聲道:“老哥,我家的地叫徵了去呀••••••”他把事情原委跟柴旺說了一遍。

柴旺一聽,那兩隻眼便瞪了起來,說道:“有這等事?公主殿下的封邑怎容隨便就徵了去。來狗子兄弟跟我進去,我要將此事稟報公主知道。”

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楔子 那時花開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
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楔子 那時花開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四十四章 三件寶物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