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

薛訥一廂情願的出征熱情,只得到了部將們言不由衷的附和與支持。這一點,他絲毫沒有留意到。作爲武將,他從沒在待人接物方面下過什麼功夫,察言觀色這個詞,根本在他的腦子裡查不到。

主帥是否剛愎自用,往往都是事後才能做出定論的。幾乎沒有人能預知結果。**雖然屢屢在東北戰事中損兵折將,鎩羽而歸,但卻並沒有使軍力強大的形象打上什麼折扣。正處在上升期的帝國,高度集中的皇權被一位雄心勃勃且控制力極強的帝王掌握着,而在他身邊又聚集着一大批懂得治國、善於治國的傢伙,國家經濟因此保持着連年的增長。強盛的國力,還不是幾場敗仗足以撼動的。

接下來的時間裡,薛訥的作戰計劃得到了一致認可,即以他自己爲主帥兼前鋒都統率二萬步騎先行,崔宣道和杜賓客率四萬軍馬爲後應。

薛訥不但要親爲先鋒,而且兵行險着,走燕山盧龍塞隘口。漢代曾於此處依山勢築壘防禦外寇,後歷經戰亂,特別是南北朝時,北方基本爲外族所控制,早已毀壞廢棄。如今此處雖名義上屬唐境,但實際卻在契丹人的勢力範圍之內,因此曰險。

又是杜賓客站起來反對。他道:“杜某以爲不可。雖然今夏天旱流經盧龍塞的灤河水低淺,等閒可以涉水而過,然盧龍塞地勢太過險要,谷口兩邊皆爲峭壁高山,若敵軍於此處設伏,元帥將何以處之?”

很明顯,薛訥已經杜賓客的反面意見當成了是故意擡槓。心道,果然是姚崇老兒舉薦之人,處處與本帥作對。他道:“營州距盧龍塞尚且十分遙遠,奚和契丹人絕不可能貿然深入我大唐地界的,而且本帥以爲他們根本就不會想到我要從盧龍塞出兵。

對杜賓客心生憎惡的薛訥根本不想再去嘗試以理服人,他簡單粗暴的回敬了杜賓客。這種主觀且武斷的話也只有三軍主帥敢於大言不慚的說出口,哪一個下級將官敢於在戰前的軍事會議中大言不慚呢?實話說,薛訥的話的確很難服衆,更不要說杜賓客了。

崔宣道怪眼一翻,想看一個稀有動物似的,瞟了一眼這個固執且不識相的傢伙,暗暗在心裡罵道:“蠢貨!何必苦苦相勸,由他去好了,看他怎樣玩兒。”

杜賓客也是個不把話說盡不罷休的主兒,他道:“杜某以爲奚、契丹人向以兇狡聞名,用兵作戰從不依常理,還請大帥審慎爲先,不可輕敵爲是。”

他越是顯得誠懇,薛訥就越煩他。他道:“本帥坐鎮幽州,豈能對奚和契丹不瞭解嗎?彼雖兇狡,皆是玩些小伎倆而已。杜將軍把他們看得太過於強大了,歸根到底,他們與草寇山賊並沒有什麼區別。”

早已成竹在胸的薛訥根本不會把杜賓客的切諫放在心上,認爲那只是危言聳聽而已。無論如何,最終的作戰計劃與部署完全按照薛訥的意思定了下來。

擇了一個好天氣,薛訥率着二萬步騎踏上了征途。一路馬不停蹄,直奔盧龍塞。在薛訥出發兩個時辰後,崔宣道和杜賓客所率的四萬人馬纔開始慢吞吞的集結起來。

薛訥的先鋒部隊與第二天午時抵達了盧龍塞。灤河水自谷中流出,然後折向東南。此處谷中的河水十分清淺,與溪澗無異,與下游可行大船的浩淼洪波相比,有天壤之別。

烈日當頭,行軍一天多的士卒們哥哥汗透重甲,焦渴難耐,紛紛嚷着要到河邊飲水解渴,並飲一飲馬。

部下們的聲音,薛訥都聽到了耳朵裡。他下令全軍保持隊形,沒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到河邊去。然後派出了十幾名斥候去山谷中及其周圍進行細緻的偵查,看是否有奚或是契丹人的蹤影。雖然他沒拿杜賓客的話當回事,但是到達盧龍塞時,還是不由自主變得謹慎起來,畢竟山谷的確是設伏的最佳選擇,作爲統帥不得不對山谷保持着一份敬畏之心。

兩萬人馬盡皆在谷外待命,等待所有斥候全部回來,帶回或安全或危險的消息,然後由薛訥進行彙總之後,做出評估,才能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薛訥也很渴,他能夠體會部下們的感覺。但是,他想在黃昏之前通過盧龍塞,所以任何由惰怠引發的耗費時間的行爲,他都是決不能容忍的。所以兩萬軍士,在他的嚴令節制之下,沒有人敢去河邊,都在同他一起靜靜地等待着。

一共派出十五名斥候。半個時辰過去之後,已經回來了十三個,全部報告說沒有發現奚或者是契丹人的影子,很安全。

荊成和謝虎還沒有回來。薛訥已經開始有些焦急了。

等待,繼續等待,漫長的等待。

終於傳來了馬蹄聲。當荊成的身影出現在谷口時,薛訥臉上緊繃着的肌肉,終於微微顫動了兩下,放鬆了下來。

荊成疾馳至薛訥馬前,道:“啓稟大帥,屬下並未在谷中發現任何異狀。”

薛訥微點一下頭,道:“嗯。荊成,你可有見到謝虎嗎?”

荊成道:“稟大帥,屬下曾在谷中的一條岔路上見過他。難道他還沒有回來嗎?”

薛訥道:“不知這個謝虎是怎麼搞的,這半天都沒回來。”

荊成道:“要不屬下再進谷中找找他吧?”

薛訥擺了一下手,道:“算了,歸隊吧。”

近一個時辰的等待,已經讓薛訥徹底失去了耐心,而且已經回來的十四個斥候,無一例外作出了安全的偵察報告。

若再瞻前顧後,猶豫下去,便是貽誤軍機了。薛訥一揮手,道:“出發。全速前進通過盧龍塞。”

都尉將官們立即向下傳達了薛訥的指令。馬步軍士魚貫涌入盧龍塞谷中。原本靜蕩蕩的谷中,立即聲音雜沓,空谷回聲,響成一片。

在大部分士卒都已進入谷中之後,薛訥一催坐騎,帶着參軍及十數個親衛也跟了進去。

謝虎沒有歸隊,這確實是難以解釋的一件事。薛訥思前想後,也沒有找出答案,但若是因爲這麼一個人,就破壞整個的行軍計劃,未免太過小題大做了。會不會是迷路了?很有可能。薛訥在心裡這樣自問自答。

置身於谷中,薛訥立即就對自己方纔提出的問題給出了更爲肯定的回答。擡頭看去兩面是連綿起伏、高低不平的羣山,而谷中的道路確實岔路很多,且溪澗縱橫。這個謝虎,真他媽的笨!跟了我這麼長時間,還是這麼不長進。恨鐵不成鋼之餘,薛訥希望能夠很快看到謝虎出現在自己的視線裡。這樣,他就可以完全放心了。

越是深入谷中,兩邊的山勢卻反而失去了陡峭之感,變得平緩了起來。目光觸及這樣的地勢,薛訥的內心卻忽然緊張起來,比起谷口兩邊嵯峨的懸崖峭壁,這種地形豈不是更適合設伏嗎?如果敵人先以矢石相加,再以雷霆之勢發起衝鋒,自己所率領的兩萬人會怎樣呢?想到這裡,他不禁背生寒意,汗毛乍起。

薛訥低着頭正在暗自打鼓之時,忽聽身邊的楊參軍喊道:“大帥你看西邊的山坡上——”

薛訥猛擡頭,但見山坡上,遠遠正有一人騎着馬飛馳而下。人他雖然還沒有瞧清楚,但那匹黃驃馬,他卻一眼就認了出來。那是他賞賜給謝虎的坐騎。沿着山坡,由高趨下,當然快得象一股風。黃驃馬那健美的身姿倏忽間已抵達谷底了。驚呼聲卻驟然而起。

將士們紛紛指着飛奔而下的黃驃馬,道:“怎麼回事?他的頭——”

黃驃馬上坐着的應該是謝虎。這是每個人都會瞬間做出的判斷。然而,黃驃馬上坐着的這個人沒戴頭盔,低垂的腦袋看上去非常的怪異,光溜溜的腦袋反射着陽光,只在兩鬢留着兩屢頭髮。然而他卻穿着斥候的皮鎧。看上去是馬在馱着他跑,而不是他在駕馭着馬。

黃驃馬很自然地奔向薛訥,且緩緩地停了下來。絲毫不理會薛訥訝異的目光,很顯然他是發揮了老馬識途的本能,憑着自己的感覺跑到了薛訥跟前。

楊參軍道:“大帥,他不是謝虎!”

是的,但從髮型上看,他不是謝虎,他的那顆腦袋與奚、契丹人沒有分別。那叫做髡髮,奚人和契丹人的男子全都是那副德行。但是薛訥不這麼認爲,因爲他從身架上一眼就認出了這個騎士就是謝虎,而且皮鎧上還有大片的血跡。

薛訥本就不太篤定的心海,瞬間變得波翻浪涌。被髡髮,且看上去已沒有生氣的斥候謝虎,比任何的稟報都要說明問題。危險已近在咫尺!雖然還說不清到底是奚人還是契丹人。因爲他們不論從語言還是風俗上都是一樣的。

荊成到了黃驃馬跟前,他用橫刀刀背把騎士的下巴擡了起來,頓時一片譁然。謝虎瞪着驚怖的雙眼被擡了起來,脖頸上有一道刀口,血跡已經幹了。荊成回頭驚呼道:“大帥,謝虎死了!”

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來。

從謝虎身上滑下一物,掉到了地上。荊成下馬拾了起來,是一張羊皮卷,上面有字。

薛訥道:“拿過來。”

荊成過來遞給了薛訥。薛訥展開看時,上面只有六個行楷大字:薛婆死於此處。落款小字是契丹大將軍烏可真書於某年月日。

薛訥猛的揚手將羊皮卷擲在了地上,幾乎是聲嘶力竭的大吼一聲:“全體準備迎敵!”

這個時候,採取任何措施都於事無補了,因爲二萬將士已全部進入了盧龍塞谷中,向前與後撤都已來不及了。

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
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四章 七百死士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十章 冤魂碧血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四十九章 東都來信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