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

現在執掌萬騎營的是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和右羽林大將軍李慈。同韋播他們不同,他們沒有皇親國戚的光環,因此也不是那種大肆張揚之輩。雖然他們倆已經是太平公主的人了,但表面上卻還是不露聲色。與葛福順、陳玄禮、李守德這些李隆基的鐵桿支持者們關係處的還挺和諧。隔上些時日還聚在一起飲個酒什麼的,在一起嘻嘻哈哈,稱兄道弟,顯得蠻熱羅。

常元楷沒有追隨李隆基參加過討韋之戰。能出任萬騎營總管,完全是李旦的意思。說到底,他還是不想讓太子徹底控制了萬騎營。父子關係再好,留一手總還是必要的,管不管用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李隆基對此並不介意,他不是那種要把西瓜和芝麻都抓在手裡的人,他懂得放棄。其實對於他來說,要想真的掌控萬騎營,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常元楷做不做總管對他來說都是無所謂的。

現在的萬騎營中,若有誰還不知道李守德的大名,那一定就是睜眼說瞎話。常元楷自幼熟習弓馬刀劍,也算得上是憑本事一步步升上來的,他服氣的人還真不多。象葛福順、陳玄禮他們,他從來就沒有放到過眼裡。不過,要是有人一提起果毅都尉李守德,他的心裡就有些發緊。他有時候懷疑那傢伙到底是不是血肉之軀。

那是一個秋日的上午,常元楷親自在較場裡監督萬騎營軍校訓練。訓練的間歇,校場上空忽然出現了數量龐大的雁陣。三五成羣正席地而坐休息的軍校們立即起鬨叫老李射幾隻雁下來。老李就是李守德,萬騎營中不論尊卑均稱呼他爲老李,他並不介懷。

李守德懶洋洋坐在地上曬着太陽,並不挪窩。他仰天瞧着天上,道:“我曾聽太子殿下說過鴻雁傳書,若射了他們豈不是音書斷絕了?”

衆軍校都鬨笑道;“老李什麼時候也變得這樣文縐縐了?你見過那個大雁傳書了?那都是書上瞎編的。”

右羽林將軍李慈剛來萬騎營沒幾天,不知道李守德的厲害。見行行雁陣,不免手心癢癢,想賣弄賣弄,就道:“來呀,與本將軍取弓箭來。”

早有軍校將角弓、箭壺給他遞了過來。李慈接在手裡,拈弓搭箭,擺一個相當標準的馬步姿勢,將弓弦拉的如同滿月,仰天照着雁陣射去。羽箭厲嘯飛起,竟然連穿了兩隻大雁,忽的從校場上空墜落,落在地上濺起老高的塵土。

衆將校們立即拍手叫好。早有人拾起大雁給李慈拿了過來,還不住聲道:“將軍一箭射下雙雁,真乃是神箭啊。”

李慈自然也是洋洋得意,扭頭看常元楷時,卻見他無動於衷,什麼話也沒說,不禁心頭大是不爽。他還以爲常元楷不把他放在眼裡,哪裡知道這萬騎營裡藏龍臥虎,那射雁的祖宗還在那裡怡然的曬着太陽呢。

人都有個競爭心理。有鬥才的,有鬥富的,還有比美的,不一而足。全是因爲人這種動物有種心理叫做虛榮心。李守德粗人一個,有身懷絕技,那裡把這種一箭雙鵰的小把戲放在眼裡。人都是這樣,就怕激,就怕有人挑頭。

當下他騰地站起來,走到李慈跟前,道:“弓箭借我用一下。”

李慈對他倒是有所耳聞,並不十分當真,再加上正然高興,也不介懷,就把弓箭遞給了他道:“老李莫非也手癢了?”

李守德接過弓箭,道:“對,我不僅手癢,而且渾身上下哪裡都癢,不舒服的緊。”

衆將校一見李守德從李慈手裡要了弓箭,都知他要射雁,一時都聒噪起來,一個勁往火裡澆油。

這時一羣羣的雁陣已經過的差不多了,校場上空北邊只剩下最後的十二隻雁排成人字飛來。李守德更不猶豫,從箭壺裡一下抽出六隻箭來,搭在了弓上。哄得一聲立時引來了一片驚歎之聲。他也不管什麼姿勢不姿勢,將弓拽的滿滿的“啪”得朝那雁陣射去。那六支箭到了空中,忽然就似煙火一般四散分開,瞬間全部命中雁羣,正好是一支箭上穿兩個,呼呼地落下來,場面極爲壯觀。

到了這個時候,李慈的表情就是四個字——目瞪口呆。他現在想的不是歎爲觀止,而是此人實在是可怕。好幾個軍校都站起來,跑過去撿散落在四處的大雁。一時間吧李守德圍了起來,七嘴八舌表達興奮之情。而李守德只瞄了一眼張口結舌的李慈便不再看他。

這時候常元楷走到李慈身後,輕輕拍着他的肩膀,道:“李將軍,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今後不可隨意賣弄了。”

李慈回頭看了看常元楷,只是茫然的點了點頭,什麼話也沒說。

所以,當在太平公主家裡,崔湜提出要常元楷和李慈提兵入武德殿逼李隆基退位這個想法時,他倆表示了堅決的反對,理由是李隆基的陣營裡有些極其兇悍的武夫、殺人機器,冒冒然採取行動不可取,此時應該緩議,採取其他方法或爲可取。太平公主也以爲不可操之過急。

崔湜在李隆基身邊做過臥底,就又想出了個法子。待衆人走後,只剩下他和公主二人時,他才說道:“公主殿下,前些時候,我曾出入東宮數次,見太子有飲食赤箭粉的習慣。”

太平公主對赤箭粉也略有所知,便道:“崔郎所說可是能延年益壽的那個赤箭粉嗎?”

崔湜道:“正是。”

太平公主已經猜到了崔湜的意思,說道:“崔郎可是要在這赤箭粉上做文章嗎?”

崔湜點頭道:“殿下,若是讓人往那赤箭粉中加入***,神不知鬼不覺,他那裡能夠想到?他若是吃了不就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一切煩惱都沒有了嗎?”

若擱在以前,太平公主肯定會有些不忍,可是如今李隆基已經成了皇帝,雖然她現在搞得聲勢很大,但終究覺得如鯁在喉,便也橫下了這條心。他道:“崔郎說得這個法子好是好,就是找誰來做合適呢?”

崔湜道:“殿下您忘了上回來的那個元氏了嗎?我看他就挺合適。”

掌樂宮人元氏是太平公主在宮中的耳目。太平公主想了想就點頭默許了。接下來崔湜就親自去城南樑記藥鋪前去抓藥。

***有劇毒,一般人到藥鋪裡是買不來的。崔湜當然能夠買得到,因爲他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他親自去幹這種事並非上策,因爲假如一旦事發,真要是徹查,豈不是會查到他頭上嗎?可他並不在乎,這人只能說他真的是有恃無恐了。

崔湜的馬車到達樑記藥鋪門外停了下來。他走下來時,瞧見門口還停着一輛簇新的馬車,看樣子像是某位官員的。他沒太介意就和從人走了進去,迎面正好有三條人影出來。爲首一人一見崔湜便立刻堆笑道:“崔大人怎麼親自到藥鋪來了?”

藥鋪裡面昏暗,是以人在裡面看外面時清楚,而從外面往裡面看時則看的不太清楚。崔湜聽得有人問他,愣了一下,定睛一看原來是太子舍人王琚,便道:“是王大人啊,你不也自己來此抓藥嗎?”

王琚道:“我是來抓些煉丹用的餌藥,怕下頭的人辦不好,所以就自己來了。”

崔湜道:“是拉,爲皇上煉丹可不就得仔細些嗎?”

王琚道:“崔大人這是來抓藥嗎?”

崔湜道:“哦,不不,這藥鋪掌櫃與我是舊交,我特來找他敘舊。”

王琚道:“原來如此。那我就不耽誤崔大人與老友敘舊了,先行一步。”說罷抱拳往外走。

崔湜也道:“王大人自便。”

王琚來到外面上了馬車,卻沒有叫僕從趕車就走,而是招手叫過一個僕從耳語了幾句。那個僕從邊聽邊點頭,待王琚說罷,便一回身又走進了藥鋪,一邊走一邊四下裡看,像是找東西的樣子。待走到櫃檯附近離着崔湜只有幾步遠時,聽見櫃檯裡的掌櫃說道:“小店裡的***就只有這麼一點了。”他忽然彎下腰去,手在地上一抹,咕噥道:“我說怎麼少了十文錢,卻原來在這裡。”

一個找錢的人誰會注意?那僕從轉身急急走了出去,衝王琚一點頭,王琚立刻示意叫走。行道路上僻靜處,那名僕從在馬上低聲對着車裡的王琚說道:“老爺,我只聽見那個掌櫃的說是***。”

王琚道:“好,知道了。”便不再和這個僕從繼續交談。他自然知道這***是劇毒之物。這傢伙親自跑到藥店裡買這玩意兒,總不會是爲了滅鼠吧?不知要搞什麼鬼名堂?這傢伙成天和太平公主形影不離,**成是在太平公主授意下而爲之。難道說是爲了對付皇上?想到這兒,王琚不禁打了個寒戰。

他沒有回家而是直奔宮裡,他覺得有必要向李隆基做個彙報。

李隆基聽了王琚的彙報,卻有些不以爲然。他笑道:“朕看你是有點杞人憂天了,你怎知他買***就是要對付朕呢?”

王琚道:“皇上,不管此事是否確實,您都得加着小心,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須知小心駛得萬年船。”

李隆基道:“這個朕自然知道。”

王琚道:“陛下,從今兒起您的一切飲食都必須處於嚴密的監管之下。”

李隆基沉吟片刻,道:“愛卿所說不無道理,小心些沒錯。”

王琚道:“陛下,要不這樣吧,我去把高公公找來,叫他立刻安排下忠誠可用的人來幹這些事,您看如何?”

李隆基點頭道:“也好。”

王琚起身去找高力士,剛出來就碰上了王毛仲牽着兩隻獒犬走來。兩隻獒犬本來默不作聲,一見王琚立刻虎吼起來,王毛仲立刻喝止了兩隻獒犬。

王琚趕忙繞向一旁,苦笑道:“你們兩個總是這麼熱情的跟我打招呼,我可有點吃不消啊。”

王毛仲道:“皇上隔幾日就叫我牽着獒犬過來,他老人家是極愛這東西的。”

王琚道:“那王將軍快進去吧,我有點事情去辦。”

王毛仲道:“先生自便。”

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楔子 那時花開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
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三十二章 鐵血家奴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六章 鵲巢鳩佔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五十八章 姚崇當國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二十七章 飛龍在天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七十一章 替罪羔羊第二十四章 秋獵銅鞮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十九章 風月常新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十七章 君臣父子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五十六章 講武驪山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三十一章 騎驢夜奔第一章 鳳臨神宮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楔子 那時花開第四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十六章 衝冠一怒第六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二十二章 如此小事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二十五章 月色撩人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