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道與節奏感(上)

打坐是有爲,靜坐是無爲;

有爲是修行,無爲是修道;

修行修識神,修道修元神;

焦慮求完成,抑鬱爲安全;

慾望加希望,情感練意志;

健身若打坐,修心而入靜;

實現理想國,把握弦奏感。

人可以主動溝通天地節奏,通過呼吸。人體的諸多內臟器官中,都是由靈魂天道運行,唯有呼吸,可以主動控制一下,所以修仙首要調息。

這裡的說的節奏,和你理想國中的節奏概念,略有不同之處,而這點不同就是我想要表達的乾貨。每一章必須要有乾貨啊,否則愧對俺苦心維護的高人形象(最後一章能不能建立呢)。

做事有板有眼、有條不紊、不慌不忙這就是道的節奏,在處理不同事情轉換間,如行雲流水,無縫鏈接。

這裡說的節奏感不是快慢、輕重、緩急,是對於時空的感覺,對應的是‘靜’,對應的是境界。

如果體會不深的話,可以用游泳作類比,水近於道,會游泳的人,呼吸和動作配合的節奏適應了水環境,水性很好,遊起來非常輕鬆。而水性不好,在水裡就很容易疲勞,遊一會就很累。人類上岸,脫離了水環境,空氣是不同於水的介質,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獨特的動靜節奏,抑鬱症患者常反映,總有類似於溺水的窒息感,這就是生活的節奏完全紊亂了。

得道以後,自身的節奏晉入天地,所以可以不言而教,不言自明。

佛主只需拈花一笑,旁人自有所悟。俺碼字已然落了下乘,之所以爲此不是因爲節奏感更好,而是因爲太差,這是天道的補強原則。

悟道之路不止一條,可觀海,可觀星,可觀雲,可觀鳥,可觀球,可觀影,可聞香,可聽風,......萬事萬物,皆蘊藏變化,變化中蘊含天道。

因爲一切的秘密,都隱藏在節奏裡,能量波動的節奏。

範仁,修仙走到這裡,一步一步,開始接近真相。

這是“道”,必須屏氣凝神,捕捉那一絲絲蹤影。

往往剎那間閃現,只留給你0.1秒,不,不是時間,是最微妙的變化,顯現道的節奏!

凡人因爲焦慮和抑鬱,無法與道合拍,躁鬱一生,直到死亡,方纔明瞭這一場遊戲。

人生,象是一個正旋波的曲線,起點不同,終點歸一。沿路多有墜落的斷崖,需要道的指引。

活的好,不看這本書也很好,活的不好,節奏紊亂,最需要通讀本書,卻又很難靜下心來。更有可能知者不達,達者不知。

好的節奏才能拓展理想國,拓展了理想國纔能有完成感,完成是爲了更安全,更安全是爲了達到無畏,無畏後節奏感最佳。

節奏就體現在完成的過程之中。

好事會激動,壞事會緊張,事情經歷多了自然寵辱無驚,做事找到靜坐的節奏,則無時無刻都在修煉。

時來天地皆協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時運,就是人生,外部的節奏。你要調整好自我,去把握每一個轉折點。

讀這本書特別要強調節奏。俺寫書過程中,就有設想,通過段落內容的安排,使讀者可以體會到節奏。

但文筆所限,段落過於拼湊,恐怕效果不佳。而且文章堆砌到十萬字,很難整理,如果達成道境,或許可以通篇一氣貫通,事實上這也是可以期待的。

執筆之時,多是伴隨頭疼,自身節奏紊亂,必然傳導到文字。寫成這樣容易麼,尤其是靜坐哪一章,看了還不夠鬧心的,寫的太亂了,最難的不在文筆,而在於表現節奏。

很多地方節奏太快,在別處可以是一本書的內容,在我這裡就是一句話或者一段話,感覺沒頭沒腦,但不管怎樣,本書在玄幻小說裡功法最強,功法養生裡可讀性最強。

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了這麼久,其實不在於文筆,而在於節奏。整本書不斷在修改,前面二章是最輕鬆愉快的,內容也好改,但越往後寫越難,猶如走上了一條通關之路,後面幾章,對境界有要求,總是感覺寫的差點意思。這是實修,不是光吹牛B就可以了。到此架構了完整的修仙理論體系,還算較爲滿意。

試圖用文字和讀者共享一段修仙之旅,各方面要求比較苛刻,肯定不如純文學的作品賞心悅目。

要是因爲文學因素,使得讀者與修道失之交臂,那就太遺憾了。

純小說或者詩歌,節奏上比較容易把握,好的小說一定是情節起伏跌宕,好的詩歌也是一氣呵成。

一直困惑爲什麼網上玄幻類的小說動輒幾十萬幾百萬字,內容也多是荒誕不羈,有些文字也很粗陋,但可以令人沉迷,如同精神鴉片,甚至可以治癒抑鬱症。

閱讀時的心理狀態能否和著作者共鳴,最好情感上合拍。

是的,節奏是奧妙所在,是天道的化身。

當節奏吻合,有時讀者甚至在不經意中,會化身爲書中的人物,猶如身臨其境,喜怒感同身受。

同樣的四大名著,爲何人們各有喜好?取決於人們各自閱讀時的狀態。每個人內在的節奏有很大的區別。

同理,再爛的作品也都會碰上欣賞者。

好的演說家,好的演唱會也是善於調動情感,即使言之無物,但現場契合的氛圍,會令人情醉神迷。

每個人都有其節奏鮮明的特點,要把握自身的節奏。

最佳的“靜”的狀態,就是處於最佳的節奏中,體現天人合一。

人的狀態起伏,就是節奏的不斷調整。

通過節奏尋找靜,不同的節奏,輕重快慢緩急都不能改變“靜”,時間隱藏在變化當中,能把握變化,就能把握時間,能把握時間,就能獲得“靜”,保持在“靜”的狀態,方能在變化中活在當下。

人能否靜坐,要看內外的節奏是否切合。

這裡的節奏,不僅僅是身體的節奏,更體現的是靈魂的內在情感。外在的節奏,自己很容易調整,外表從容不迫,做事不緊不慢,既不超前也不拖延,多數人可以表現很好——但這不是本章討論的節奏概念。身體動作只是靈魂的表象,身體不動,也許魂兒不定飛到哪兒去了。

節奏可以象車輪滾滾一樣是線性的,也有象大海潮汐一樣波浪曲線,有靜有動,意識,非動作,寧從直中取,勿向曲中求,曲的意念是恆定的波動,才能得“靜”。

人經歷越多,越醒悟“靜”的重要,做事不宜急躁,但通過放慢外部節奏,動作的遲緩,反而會增加內心的焦慮,擴大天人失諧(對應天人合一)。

內在節奏強,在舞蹈、體育等項目上就表現突出。反之,就會顯得矯揉造作,說不出的彆扭。

情感或情緒是靈魂的節奏外顯。

呼吸是欲動,心跳是情動,心肺交接,坎離交媾。

綿綿若存,靜如磐石,安忍不動如大地,氣衝斗牛問蒼穹。

走即奔馬,手綽飛鳥,力能舉鼎,氣雄萬夫,呵呵,這是李元霸,不是範仁,這是要飛啊。

不知不覺中,身體消失了,我似乎化身萬物,與天地同在。

胸懷宇宙,神遊八方。

好吧,再寫下去就要,一拳打爆星球了,這可不是玄幻小說。能看到這裡,都很不容易,俺寫到這裡,也是千難萬難了,要是還不能得道,就辜負了這一番努力。

咱家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者,所以不搞虛頭巴腦的東西。但我的唯物主義是唯心的,所以要修仙。

修仙理論,是要落實在現實當中,凡人學習工作生活之中。這是最具特點的地方。

我不是要談玄論道,我要的是身體力行!

因爲我自己也沒有懂,識神懂了不夠,元神纔是節奏的掌管者,哪是天人合一的根本。

那麼我寫了這麼多大道理,誰又知道真假呢?

頭疼啊!我還沒有找到理想的節奏。

按照慣性法則,人的思維會有定式,人的節奏也是確定的,正如穩定的血壓、心跳。改變何其難也!

要控制生命之火的節奏,該添柴的時候添柴,該保留火種的時候不瞎折騰!有時飛龍在天,有時則潛龍勿用.

先悟通“無我”,再回到“有我”,這是真我,領悟到“常有常無”,由此可以無我,直到看見一沙一世界,這是我的通天節奏,直達極樂世界。

身體在於運動,靈魂在於安靜!

靜坐是人生的停頓,生活中也要把握節奏,要學會停頓,這是回氣的所在,長盛不衰,持續無休的妙訣。

現在,聽我的定身咒————“““定”””!

情感與慾望(下)道境與凡境(下)健身與修心(中)元神和識神(中)楔子(目錄)修道與修行(下)導航之導航三解讀【心經】道與節奏感(中)睡眠與靜坐(上)躺平思想的分析什麼是“神安”健身與修心(下)死亡與遊戲(中)死亡與遊戲(下)九、健身與修心(上)前言(從人到仙)元神與識神(下)尾聲五、元神與識神(上)三、道境與凡境(上)六、完成與安全(上)探究一下“煉氣”三、道境與凡境(上)死亡與遊戲(中)八、煩惱與無名(上)三、道境與凡境(上)四、修道與修行(上)抑鬱與焦慮(下)後記(從仙到人)死亡與遊戲(下)五、元神與識神(上)修道的一點認識後記(從仙到人)完成與安全(中)靜坐與睡眠(下)抑鬱與焦慮(下)二、亂解道德經(上)修道與修行(下)抑鬱與焦慮(中)道境與凡境(中)後記(從仙到人)十一、睡眠與靜坐(夢)自助者,天助之道境與凡境(下)抑鬱與焦慮(下)亂解道德經(下)四、修道與修行(上)搬磚與修仙(下)死亡與遊戲(中)道與理想國(中)道境與凡境(下)十三、道與節奏感(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五、元神與識神(上)楔子(目錄)道與理想國(下)煩惱與無名(下)道與節奏感(下)煩惱與無名(下)導航之導航三道與理想國(中)死亡與遊戲(下)睡眠與靜坐(中)相關說明之二情感與慾望(下)道境與凡境(下)昨夜的怪夢誰能解死亡與遊戲(下)解讀【心經】睡眠與靜坐(上)死亡與遊戲(下)相關說明之二探究一下“煉氣”修道的一點認識道與節奏感(下)情感與慾望(中)亂解道德經(下)楔子(目錄)修道與修行(中)七、抑鬱與焦慮(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情感與慾望(中)靜坐與睡眠(下)躺平思想的分析抑鬱與焦慮(下)探究一下“煉氣”前言(從人到仙)亂解道德經(下)五、元神與識神(上)四、修道與修行(上)二、亂解道德經(上)道與節奏感(中)睡眠與靜坐(中)十三、道與節奏感(上)道境與凡境(下)修道與修行(下)九、健身與修心(上)九、健身與修心(上)探究一下“煉氣”
情感與慾望(下)道境與凡境(下)健身與修心(中)元神和識神(中)楔子(目錄)修道與修行(下)導航之導航三解讀【心經】道與節奏感(中)睡眠與靜坐(上)躺平思想的分析什麼是“神安”健身與修心(下)死亡與遊戲(中)死亡與遊戲(下)九、健身與修心(上)前言(從人到仙)元神與識神(下)尾聲五、元神與識神(上)三、道境與凡境(上)六、完成與安全(上)探究一下“煉氣”三、道境與凡境(上)死亡與遊戲(中)八、煩惱與無名(上)三、道境與凡境(上)四、修道與修行(上)抑鬱與焦慮(下)後記(從仙到人)死亡與遊戲(下)五、元神與識神(上)修道的一點認識後記(從仙到人)完成與安全(中)靜坐與睡眠(下)抑鬱與焦慮(下)二、亂解道德經(上)修道與修行(下)抑鬱與焦慮(中)道境與凡境(中)後記(從仙到人)十一、睡眠與靜坐(夢)自助者,天助之道境與凡境(下)抑鬱與焦慮(下)亂解道德經(下)四、修道與修行(上)搬磚與修仙(下)死亡與遊戲(中)道與理想國(中)道境與凡境(下)十三、道與節奏感(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五、元神與識神(上)楔子(目錄)道與理想國(下)煩惱與無名(下)道與節奏感(下)煩惱與無名(下)導航之導航三道與理想國(中)死亡與遊戲(下)睡眠與靜坐(中)相關說明之二情感與慾望(下)道境與凡境(下)昨夜的怪夢誰能解死亡與遊戲(下)解讀【心經】睡眠與靜坐(上)死亡與遊戲(下)相關說明之二探究一下“煉氣”修道的一點認識道與節奏感(下)情感與慾望(中)亂解道德經(下)楔子(目錄)修道與修行(中)七、抑鬱與焦慮(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情感與慾望(中)靜坐與睡眠(下)躺平思想的分析抑鬱與焦慮(下)探究一下“煉氣”前言(從人到仙)亂解道德經(下)五、元神與識神(上)四、修道與修行(上)二、亂解道德經(上)道與節奏感(中)睡眠與靜坐(中)十三、道與節奏感(上)道境與凡境(下)修道與修行(下)九、健身與修心(上)九、健身與修心(上)探究一下“煉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