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

想要出奇制勝先要找到對方的薄弱點。

晉軍的薄弱點很明顯,李存勖帶着主力在魏州跟大梁死耗,身後的晉陽城就空虛了。

這就如同拳擊比賽的選手把雙拳都打了出來,攻擊是凌厲了不少,但臉部和胸部也都暴露了出來。

那就去打他的臉吧!

劉掞帶領樑軍主力西進,去打晉陽。

長途奔襲需要時間,奇襲之戰又要講究突然性,爲了滿足這兩方面的條件,就必須把對面的晉軍主力穩住、吸引住。

吸引對方的策略很簡單,又很實用,之前很多古人都用過,用得最好的人叫做諸葛孔明。

沒錯,這個計策就是空城計。

嚴格意義上來說劉掞使用的是空城計的加強版:空寨計。

他讓士兵紮了很多稻草人,然後把這些草人精心打扮一番。

打扮的主要流程就是給它們穿上樑軍士兵的衣服,在草人上面插上樑軍的旗幟,最後把打扮好的草人綁在驢子身上,來回在寨內走動。

這樣一來,樑軍大營之內雖然已經人去寨空,但仍然旗幟招展,熱鬧非凡,很是具有迷惑性。

晉軍不是傻子,一連好幾天沒看到樑軍露頭兒,有點納悶,立刻向李存勖彙報。

李存勖給出了命令:靠近敵營偵察。

斥候(偵察兵)回來彙報說:“樑軍大營並無異樣,只是沒有煙火氣。”

後面的這半句是個關鍵點。

你劉掞可以模擬士兵巡邏,總不能模擬士兵做飯吧。

近十萬人的大軍開火做飯肯定煙霧繚繞,熱熱鬧鬧,你現在卻靜悄悄地沒有一絲動靜,難道你們都打坐參禪不吃飯的嗎?(話說打坐也要吃飯啊,除非集體入定)

李存勖笑了,他對手下人說:“劉掞這個人善於耍花招,能夠一步百計,裡面必定有詐!”

於是命令斥候進一步貼近偵察。

這一次真相大白了,劉掞準備的稻草人啦、驢啦,都被人家晉軍看去了,這個空城計也就唱不下去了。

晉軍過去抓了一些樑軍老弱病兵問話,都說樑軍主力已經走了兩天了。

我的乖乖,都走了兩天了,他們能到哪裡去呢。

撤退回家?不可能,撤退不可能費盡心思耍這麼大一個花招。

那還能到哪裡去呢?李存勖靈光乍現,打了一個激靈——是晉陽!

被人抄了後路可不是玩兒的,李存勖立刻派遣李嗣恩帶領精銳騎兵日夜兼行,回援晉陽。

老天爺也出來幫忙,陰雨綿綿,一連下了十幾天,把通往晉陽的道路全都淋得泥濘不堪。

最泥濘的地方在黃澤,這個地方爛泥有一尺多深,進軍着實不易。

而劉掞帶領的樑軍現在還磨蹭在這裡沒走出去呢,沒辦法,實在是走不快啊,士兵們重心不穩,拉着藤葛、樹木艱難往前移步,速度簡直如同龜行,把本來十分講究時效的奇襲戰硬是打成了爬行戰。

這還不算,士兵們長時間泡在泥水裡,腹瀉、腳腫都很嚴重,病死的有十之二三。這個非戰鬥減員已經十分嚇人了,更嚇人的是樑軍本就不高的士氣已經跌到了谷底。

在劉掞還在帶着士兵在泥巴地裡趕路的時候,李嗣恩帶領的騎兵部隊已經搶先進入了晉陽城,與守軍一同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就等着劉掞來攻城。

其實劉掞也攻不了城了,他根本就到不了晉陽來!

和泥巴較完勁的劉掞現在剛剛趕到樂平,這時候他發現了一個問題,軍隊帶的乾糧吃完了,再走下去就要餓肚子。

這時候斥候回報說晉陽城已經有了防備,問劉掞還去不去打。

還打?打個錘子!

現在的劉掞別說打人,自身都難保了。前面的晉陽已經是固若金湯,自己的身後又有晉軍來襲,說白了樑軍現在已經成了夾心餅乾裡的那個心,要被人胖揍了。

被人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等着被人揍,這很煎熬。

樑軍熬不住了,大家有哭的,有罵的,還有腳底抹油想要做逃兵的。如果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不用等晉軍來揍,這羣人自己就要先散夥了。

對此,劉掞作爲一軍主將需要想辦法,辦法就是搞一次露天演講。

劉掞的演講很有鼓動力,他首先對樑軍最近受的苦表示理解和慰問,然後分析了大家現在所處的位置:

離家千里,深入敵境,前有強敵,後有追兵,周圍又是高山深谷,如同掉進井裡一樣。

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絕境。

既然是絕境了,大家不想死的話就要抱團取暖,共克時艱,哭啦、鬧啦根本沒用,想要單溜的話也是死路一條,現在大家都在一條船上,一起努力吧!

劉掞所說的是現實,而現實最具有說服力。

大家都想明白了,又團結在了劉掞的周圍。

現在的樑軍不想着戰鬥,只想着活命,求生的慾望比野心更持久,也更耐磨,所以這支軍隊現在很不一般。

與此同時,勇猛、忠誠的周德威也聽說了劉掞要奇襲晉陽的消息,這位猛將二話不說,從幽州帶了一千多名騎兵馳援晉陽。

按理說周德威現在是盧龍(幽州)節度使,轄區就是以前劉仁恭父子(燕國)的那塊地方,他如果想要自掃門前雪,別人也不會說什麼,畢竟離晉陽有點遠。

但他還是不辭勞苦的來了。爲什麼?因爲他是忠臣,或者說他把晉國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這是個有理想、有信仰的人物。

而當時晉國像周德威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有着一個共同的目標:光復大唐,消滅僞樑。

爲着這個目標,這些人團結在李存勖周圍,他們不辭勞苦,不計得失,就爲着心中的那團火,爲着那片光明的天地。

他們想要光復的不只是大唐,而是一個太平盛世。

所以說,這時候的晉國不乏赤膽忠心的人才,這個國家正如旭日東昇一樣,處在上升期。

相較之下,現在的大梁從上到下卻已經糜爛不堪,君非明君,臣非賢臣,文恬武嬉,奸人當道,這是一幕日薄西山的景象。

一升一降,歷史的車輪自有其永恆的方向。晉興樑滅的趨勢已經逐漸形成,接下來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

言歸正傳。

周德威走到半路的土門,劉掞已經帶軍下了太行山,從邢州陳宋口渡過漳河東進,到了宗城休養屯紮。

這一番折騰下來,樑軍本就不多的戰馬死掉了一半以上。

既然劉掞已經退了,周德威也就不急着往晉陽去了。兩人南轅北轍,距離也已經被拉開了,按着這個趨勢來看,兩個人最後應該沒什麼交集纔對。

然而,兩個人還真就交上火了。

這一切的起因都因爲劉掞的一個計策,而這個計策的產生與劉掞當時所在的位置有很大關係。

當時他駐紮的宗城離臨清比較近,而臨清有糧草積蓄,更重要的是這座臨清城把控着晉軍的糧道,把這個地方打下來,本就乏糧的晉軍就容易對付了。

所以,劉掞開始向臨清進軍。

劉掞想到的事情,周德威自然也能想到,前者要取臨清,後者就要保臨清。

目的地是一樣的,但距離卻有很大差距,劉掞路程近,周德威路程遠。

爲了爭分奪秒,雙方都開始急行軍,好在周德威騎兵輕快,佔據了速度上的優勢。然而即便如此,晉軍在日夜兼程的情況下仍然慢了樑軍一拍。

正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差一拍的功夫就能決定一座城池的歸屬。

不行了,四條腿的戰馬跑得再快,也經不住路途上的差距太大啊。周德威一口氣追到了劉掞後面,但還是趕不上他,沒辦法了,只能用計。

周德威用計還是比較順手的,他派人抓了幾個樑軍的斥候,咔嚓一陣把人家的雙手都剁了去,然後讓他們傳話:

“周侍中(周德威)已經進入臨清了!”

你本來還在人家屁股後面吃灰呢,非要說自己已經在前面入城了,這叫說謊,兵法上叫做使詐。

使詐,使詐,關鍵看能不能詐住對方。

劉掞還真就被詐住了。他最近進兵頻頻失利,自信心很受打擊,自信心不足的結果就是容易疑神疑鬼,現在周德威裝神弄鬼一番,還真就把劉掞給唬住了。

被唬住的劉掞打算停軍觀望一陣,先探查一下臨清城的動靜。

這一愣神的功夫,周德威的騎兵轟隆隆趕上來了。

樑軍迅速發現敵情,火速準備迎戰,什麼槍陣啦、盾牌陣啦、騎兵陣啦,全都列好了,就等着對方來衝陣。

周德威在馬上嘿嘿一笑,意氣風發,如同閱兵的統帥。

這位周統帥饒有興致地觀賞了一番樑軍受檢閱隊伍,然後馬不停蹄,與對方擦身而過,帶着大軍轟隆隆開到前面去了,沿途所過之處,煙塵漫天。

他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彎道超車的。不好意思,準確地說是直道超車。

煙塵瀰漫中,樑軍集體呆立當場。

說好的廝殺呢,說好的浴血奮戰呢,你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是個什麼道理,太不把人當回事兒了吧!

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八章 黑鴉軍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
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八十章 羅貫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十五章 決戰汴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馮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耶律阿保機發家史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後時光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八十六章 王重師的悲哀第四十九章 可憐的昭宗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遊子歸故里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六十二章 田頵的怨氣第二百章 死伶人第五十三章 河東之戰第六十章 楊行密手下的悍將們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謙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四十三章 亂戰魏博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友貞其人第五章 僖宗奔蜀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三十六章 瘋狂的李茂貞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詐的周德威第十四章 朱溫的崛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博的麻煩第六十九章 後梁與諸侯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十八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二)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八章 黑鴉軍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燕(二)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四十二章 鄆兗之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知誥的崛起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掞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變(二)第八十五章 三國開撕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一百二十七章 鎖城術第一百二十三章 極限運動愛好者李存勖第九十二章 高賴子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第七十七章 很憋屈的李思安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當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四章 兵鋒所指——長安!第十一章 江湖大哥李克用第二百一十五章 書生意氣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五十三章 劉掞第四十六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圍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十七章 崛起一個楊行密(一)